東營河口區首次發現天敵昆蟲野生管氏腫腿蜂

2020-12-18 齊魯網

近日,河口區林木植物保護站技術人員在開展春季林業有害生物越冬基數調查時,在義和鎮西韓村無花果林木上意外發現了野生管氏腫腿蜂。河口區沒有人工釋放管氏腫腿蜂的歷史,此次在河口境內發現野生管氏腫腿蜂尚屬首次。

管氏腫腿蜂是天牛等多種蛀幹害蟲的重要體外寄生性天敵,對於「以蟲治蟲」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野生管氏腫腿蜂的發現,為河口區境內天敵昆蟲家族又增添了一名新成員,也為該區小蜂繁育中心開展人工繁育管氏腫腿蜂提供了重要蜂種採集保障。

[責任編輯:楊凡、董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探秘我省人工繁育害蟲天敵如何進行
    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連枝表示,這種小蟲子叫蚜蟲,俗稱膩蟲、蜜蟲,是一種常見的昆蟲。進入六月,我省氣溫不斷升高,雨水較少,持續的乾旱導致蚜蟲危害程度擴大。據介紹,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科約4400種,其中多數屬於蚜科。
  •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以蟲治蟲 無汙染更環保
    在位於北四環外的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內,有一座充滿神秘感的「天敵昆蟲工廠」,還有一群整天和蟲子打交道的「科學怪人」。這座總面積達300餘平方米的「工廠」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繁殖和復壯腫腿蜂和花絨寄甲,而他們也是害蟲天牛的致命天敵。
  • 觀察|神農架有家昆蟲「工廠」 以蟲防蟲,千萬「蟲兵」御「天牛」
    構築三合一「防禦系統」資料顯示,我國最早於1982年發現松材線蟲病。2000年,我省首次發現該病例。至2018年,松材線蟲病疫情已蔓延至我省13個市州,覆蓋我省除神農架外的所有馬尾松主要分布區。上億「蟲兵」銷外地在神農架林區松柏鎮盤水生態產業園,有一座被喻為「昆蟲天敵工廠」的林業有害生物天敵繁育場,佔地10餘畝,有7間培養室、4間飼養室、2間人工氣候室。
  • 昆蟲產業悄然「蝶變」—新聞—科學網
    而從餐桌回溯到田間,有些昆蟲還扮演著農田「衛士」的角色:天敵昆蟲的使用,為人類糧食作物掃清蟲害,還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 當前,昆蟲資源及其現代產業化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外的熱點領域,尤其是昆蟲的生態與環境功能越來越引起各界關注。近日,2017年全國昆蟲資源產業博覽會、首屆全國昆蟲產業化大會在山東省莒南縣召開,共同探討昆蟲資源產業化利用,為昆蟲產業發展探尋新的方向。
  • 咬人的腫腿蜂都不是好螞蟻
    腫腿蜂害人的事早在去年7月份就有前科,當時,鄰居一家人去外地旅遊了一趟,等他們回來的時候,不斷地被蟲子折磨著,鄰居還以為是我們這些小黃螞蟻幹的。  剛開始,我們並沒有覺得腫腿蜂很可惡,因為聽說腫腿蜂是益蟲。腫腿蜂實際上是一種蜂類,它們是寄生在像天牛這樣的鑽蛀性害蟲身上的,是鑽蛀性害蟲幼蟲和蛹的體外寄生蜂。它們可以防治粗鞘雙條杉天牛、輕楊天牛、楊幹象、白楊透翅蛾、星天牛等多種鑽蛀性害蟲。
  • 我市最新發現29種有害生物天敵昆蟲
    本報訊(記者張琦實習生趙哲)記者日前從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獲悉:我市已全面完成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經過兩年普查,全市共採集林業有害生物及天敵昆蟲標本1026種,其中29種是西安地區新發現的。  在普查採集的1026種標本中,包括害蟲682種、林木病害154種、天敵昆蟲167種、有害植物19種、害鼠4種,基本摸清了西安地區林木病蟲、鼠害及其天敵資源和林業有害植物的種類及發生危害情況。
  • 寧夏新近發現兩個昆蟲新種
    新華網銀川3月8日電(記者趙倩)記者從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保護區近期對外公布了兩個昆蟲新種,端尖斑翅蜂虻和寧夏斑翅蜂虻,這在全球屬於首次發現,成果已被國際動物學權威刊物《ZOOTAXA》發表。據了解,這兩種昆蟲是在2008年開始的「寧夏羅山自然保護區昆蟲資源及森林害蟲考察」中被發現的。
  • 東營:河口區建成目前世界最大沙蠶養殖基地
    大眾網東營8月5日訊 東營市河口區立足當地漁業資源優勢,著力培育發展沙蠶產業,擴大出口貿易份額。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沙蠶養殖基地。  據了解,沙蠶雖長相醜陋,但營養成分十分豐富,成蟲和幼蟲均為經濟魚類和蝦類的餌料,主要用在釣魚餌料和魚蝦高檔飼料方面,是各大飼料企業生產魚蝦飼料的主要原料成分,在國內國外都很暢銷。
  • 科學網—天敵昆蟲產業:「知本」變現幾多難
    起步中的天敵昆蟲產業 天敵昆蟲分為捕食性和寄生性兩類,在我國的天敵昆蟲以寄生性為主,其中赤眼蜂應用最為廣泛,一年可達1.4億畝次,相關的技術研發也有數十年。 然而,大多數技術目前還處在示範階段,有些甚至停留在實驗室裡。天敵昆蟲產業現狀如何?要實現產業化,究竟還有多久?
  • 武漢青山區派出180萬隻腫腿蜂「鬥」天牛
    5月31日獲悉,連日來,武漢青山區園林綠化隊對和平大道、友誼大道、冶金大道等18條主要幹道上的5867株法桐開展天牛防治行動,通過在法桐樹上懸掛含有腫腿蜂的塑膠袋包裹試管,以「以蟲攻蟲」為法桐除害。目前,共1.2萬管、約180萬隻腫腿蜂已投放完畢。
  • 東營農商銀行河口支行中心黨支部與河口區六合街道三義和村黨支部...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28日訊(記者 陳姿羽 通訊員 宋瑞雪)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深化銀企合作,5月26日,東營農商銀行河口支行中心黨支部與河口區六合街道三義和村黨支部舉行了「1+4」共駐共建籤約儀式。
  • 天敵昆蟲,防優於治—新聞—科學網
    該課題組經過兩年的時間探索創新,建立了6條天敵昆蟲生產線,年產能達到650億頭,在天敵昆蟲產業化及應用方面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對6種天敵產品田間應用效果進行了系統評價,形成了天敵產品應用技術規程及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技術體系。
  • 京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專門捕獲危害作物的害蟲
    據了解,昆蟲天敵消滅害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捕食,一種是寄生。去年,在防治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草地貪夜蛾時,北京市植保部門就使用了黃赤眼蜂、東亞小花、大紅犀獵蝽和異色瓢蟲等天敵進行防治,而這些天敵昆蟲,在北京本地的昆蟲企業都有生產。
  • 「天敵昆蟲」成產業生物防治保障食品安全
    如今,康莊鎮小豐營村農民建起4300平方米的廠房,建成巴氏鈍綏蟎、煙盲蝽、瓢蟲三條天敵昆蟲生產線,每天生產天敵昆蟲4000萬頭,形成20萬袋的產品規模,能滿足4000畝地的防治需求。在小豐營村北菜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走進天敵昆蟲生產車間。
  • 天敵昆蟲建聯盟治蟲減藥變主動
    如歐美等發達國家有230餘種天敵昆蟲實現了產業化,商品化生產天敵的公司超過500家,西歐國家90%的設施作物都在使用天敵昆蟲等生物防治產品防治害蟲。而不發達國家是因為農藥工業尚未建立,農民用不起農藥,只能用天敵昆蟲防治。  改革開放前,由於農藥工業不發達,我國也曾廣泛使用天敵昆蟲,比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但隨著我國農藥工業的不斷壯大,天敵昆蟲用得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