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發揮失常考不好,這3種類型父母需要反思了

2020-09-05 銘非心理

那些父母不管不顧,自身學習也無所謂的孩子考不好沒人奇怪,讓人一直想不通的是有些孩子明明家人很重視其學習,自己平時也努力,但一到考試的時候就容易焦慮,發揮失常考不好。

銘非心理在多年的個案諮詢中發現,這些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孩子普遍存在考試焦慮的現象,不僅考試前手腳冰涼、失眠多慮、頭痛腹瀉等,考試時甚至還存在考場過敏性緊張,即進入考場後過度緊張、大腦空白、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有些還伴有手抖、口乾、頭昏、心率過快,甚至休克。

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考試焦慮呢?通過13年的經驗積累與總結,銘非心理發現問題往往出現在家長身上,一般容易考試焦慮的孩子來自這幾種家庭。

1、期望過高的家庭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將幻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幫他們實現未完成的夢想。而這種過高的期望,常常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讓孩子倍感壓力,繼而對考試懼怕,產生焦慮情緒。

2、喜歡攀比的家庭

很多人從小到大被「別人家孩子」折磨,起因源於一些家長的攀比心理。這些家長總喜歡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比不上就覺得十分丟面子。這些無形中的外界壓力,不僅讓孩子焦慮,還會讓家長跟著焦慮。

3、過分看重成績的家庭

一些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生活的全部,擁有好成績等於擁有一切能力,從小就給孩子灌輸成績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孩子只顧學習,高度緊張的環境下抗壓能力調節能力過低,恐懼發揮失常。

家長可以針對上述幾個背景原因,反思自己進入了哪種誤區,繼而更好的幫助孩子走出來。日常生活中,銘非心理希望家長做到:第一、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因為被愛包圍的孩子內心更健康強大;第二、不給孩子過大的學習壓力,不唯分數論;第三、給孩子足夠的情感包容,允許孩子合理的進行情感發洩;第四、為孩子做好後勤保障。

重視孩子成績,希望孩子未來發展好是人之常情的好事,說明了父母的盡職盡責,但有時候物極必反,父母的一片好心反而「害」了孩子,得不償失。所以什麼事都要講科學發展,孩子學習,父母也要學習。

相關焦點

  • 孩子擔心發揮失常怎麼辦?高考前,家長最需要解決這14個問題
    考生考試前最多的擔心是「怕考試發揮失常」。許多學生在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偶爾出現過一、二次考試發揮失常,同學們自然害怕在這關鍵的一考中又出現失誤。實際上所謂考試發揮失常,它產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出題過偏、怪、難有關。
  • 考試焦慮:遇上大考試就發揮失常!這不是運氣差,是綜合實力不行
    曾經一直學習不錯的我,卻因為遇到母親的病重而心態崩潰,導致自己在高考中嚴重發揮失常,考出了自己有史以來最差的一次成績。這件事成為我多年的遺憾和心病。這導致我後來再也不敢主動參加一些重要的考證,總覺得自己「沒有那個命,肯定會考砸的」。有人可能會將此歸結為「運氣不好」,曾經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後來經歷了許多事,我漸漸明白,所謂的運氣不好,其實是自己給自己設限。這在心理學上的說法,叫做「習得性無助」。
  • 孩子總是發揮失常?「瓦倫達效應」在作怪,家長要培養孩子平常心
    可是孩子卻情緒低落,甚至連著兩天都吃不下飯,「我真的是太想贏得比賽了。」一、孩子總是發揮失常?瓦倫達效應在作怪瓦倫達是一名走鋼絲的表演者,他做出過很多高難度的挑戰,深受觀眾們的喜歡。但是在一次高空走鋼索的表演中,他出現了重大的失誤,並且失足身亡。
  • 當孩子有這六種表現時,父母需要反思
    孩子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給家長提供了很多信息。孩子有以下表現,父母需要反思。害羞膽怯。當孩子小時候表現出膽怯或害羞時,父母最需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天性,並適時引導鼓勵,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隨意批評和談論--「這孩子就是膽小,沒出息!」成人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其實,孩子能聽懂談話中的情緒,隨意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不利於孩子成長。
  • 「媽媽對不起,我考砸了...」父母要這樣回應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發揮失常,沒有考到理想的分數,哭了。父母首先要清楚的是,孩子的學習動力應該來源於自身想要變優秀,而不是為了超過別人、在競爭中取勝。總拿孩子和別人比,會嚴重破壞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會把壓力和焦慮傳遞給孩子。不管孩子考得怎樣,父母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自身的成長和進步上,發現孩子點滴的變化和進步,給予肯定,這是孩子自信的來源。然後引導孩子學會反思,不斷改進,完善自我,孩子才能專注自己,為自己學習,為自己的成長負起責任。
  • 高考發揮失常復讀再考就會取得成功嗎
    一些學生高考失常,認為通過一年復讀可以考一個本科大學或更好的心儀大學,將來有一個更高的起點。這一點沒有錯。我們不光看到很多復讀再考取得理想成績的,也要看到一些復讀還不如往年的。那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可以復讀呢?
  • 為什麼有學生平時學習一般,卻總能考出好成績,原因在這裡
    但是有些孩子平時學習特別認真刻苦,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發揮失常」,考不到一個好成績。首先我們要知道考試是一個殘酷的過程,需要你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試卷上面的題目,而且要儘可能的得到多的分數,而且不能有失誤,不能把對的題目做錯。
  • 中學生喜歡的六種父母類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學生喜歡的六種父母類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般來講,中學生都喜歡關心體貼、和藹可親、愛護子女、理解子女的家長,最反感的是嚴厲粗暴、修養差、不通情達理的家長,而且絕大多數中學生特別厭倦母親的嘮叨。那什麼樣的父母是中學生最喜歡的父母呢?
  • 「高考前」家長如何面對孩子"如果考不好怎麼辦?"的心態
    ,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父母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孩子考試前最大的壓力主要有2個方面:一個是心理上的壓力,一個是生理上的壓力。心理上的壓力主要是怕自己發揮失常,或者考的不好,達不到自己或者父母的期望。現在很多家長都很了解孩子的心理壓力,然而容易忽視孩子的生理壓力。
  • 孩子小考985,一到大考就失常?高考臨近別讓這點毀了孩子一生
    一.一個學霸高考發揮不好,錯失985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就要高考了,記得上上屆帶了一個學生,是個女孩,平時學習非常認真,期中期末考試都能考的不錯,但是一遇到大型考試就總是發揮不好,連她自己都懷疑,是不是中了考不好魔咒。
  • 考試時「最忌諱」父母做這2件事,拖孩子後腿,影響孩子正常發揮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考試始終都是一件不怎麼開心的事,因為如果考得不好,往往要遭到父母的訓斥,因此很多孩子都害怕考試。其實考試只能孩子自己做好準備,家長並不能替代,很多家長不得不在旁邊陪伴著孩子,家長雖然無法幫助孩子考試,但是也不能拖孩子後腿。因此在考試的時候,最忌諱家長做下面這2件事,所有家長一定要清楚。
  • 高考發揮失常?其實那就是你的真實水平罷了
    ,每次總分都是600分至630分左右,,可這次他擅長的英語很容易,而不擅長的數學反而偏難,結果高考卻只考了558分,發揮太失常了。 B家長:我家鄰居那個孩子也是,平時學習都很好的,本來上中山大學是十拿九穩的事情,結果這次考砸了,大家都說太可惜了,發揮失常了,真是命運捉弄人啊!
  • 121體育:中考體育記不住這幾點,孩子可能會發揮失常!
    體育需要持之以恆的鍛鍊,也需要技巧,但是在體育中考時,如果下面這些細節做不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導致發揮失常,難以拿到滿意的成績。1、考試前1-3天還在高強度進行備考訓練。考試前1-3天訓練強度只能減弱,否則會影響考試狀態。進行一些適宜的技術性熟悉動作,進行慢跑,保持狀態。2、提前1個月買好合適的訓練鞋,並在訓練時慢慢磨合適應。
  • 這幾種類型的父母,上了歲數很容易招子女嫌棄,父母們要反思
    確實,生活中有幾種類型的父母,上了歲數很容易招子女嫌棄,而老人來說,那時候自己的日子也會過得很難。如果你不想這樣,可要注意了。這幾種類型的父母,上了歲數很容易招子女嫌棄①一把年紀還不消停,各種惹事、闖禍的父母有的老人喜歡在外面闖禍,有的老人喜歡在自己家人面前厲害、耍威風,不管是哪一種,可以說都是不招子女待見的。
  • 三種類型的孩子,父母最操心的第三種類型孩子,需要這樣做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種類型的,恭喜你了,家長可以省了很多心思了。父母做個好的「後勤部長」就行了,經常有人說這類孩子是父母的福氣,孩子是來回報父母的。這種類型的孩子教起來,省時省力,還省錢,學校獲得個獎學金類的,連學費都省了。這種孩子也是家長經常說到的:別人家的孩子。這類孩子的未來前途遠大光明,工作以後就是社會上的精英,也可能就是你的領導,或者企業的老闆。第二種類型的孩子,普普通通的孩子,智力平平,但是他們很懂事,很聽話,聽家長的話,也聽老師的話,能吃苦耐勞。
  • 王金海:平時學的挺好,一到考試就發揮失常怎麼辦?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就是孩子平時學的挺好,一到考試發揮失常,請問是怎麼回事?最近有家長在我們後臺和我們交流,說孩子平時都學得挺好,從來不用為孩子作業去操心,周測和月考成績還不錯,可是一到期末這種大考就因為緊張而發揮市場,請問怎麼辦?按照我們平時的理解,孩子考試緊張無非是壓力大,心理素質差等因素,家長就會跟他說,你不用緊張,平常心就好了。但你會發現幾乎沒有什麼用。
  • 孩子有這3種「節儉」,可能與成功無緣,家長該反思自己的行為
    導讀:孩子有這3種「節儉」,可能與成功無緣,家長該反思自己的行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有這3種「節儉」,可能與成功無緣,家長該反思自己的行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商場裡陪孩子坐小火車,3個家庭呈現3種不同狀態,父母該反思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教育能手,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因為工作比較忙,精力也有限,所以他們就不會花很多的心思去教育孩子,也不經常陪伴孩子。也有一些父母把教育好孩子放在第一任務,他們覺得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要是教育不好孩子,掙再多的錢也沒有用。
  • 面對期末考試,孩子擔心考不好父母會責怪,緩解壓力用這兩個方法
    面對期末考試,很多學生因為擔心考試考得不好,在臨考前會變得很焦慮,在家複習的時候也經常走神,複習效果也不太好,家長看到孩子的表現也很是著急,除了責備之外,就想關心也不知道如何下手。畢竟父母到了初中只能退居二線,很多時候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習的任務的安排只能靠孩子自己,所以到了初中階段,孩子的心理壓力這一塊環節是需要家長重視起來的,因為如果壓力沒有得到釋放,反而越來越大的話,書都是看不進去的,考前一定會很緊張,會焦慮,孩子會擔心自己考不好讓父母失望。
  • 孩子有這6種表現,說明你教育得很好,若沒做到父母要反思
    這是父母的脆弱之處,也是人的本性,永遠覺得還可以更好。納德.範.德.林登說過,父母應該停止向外尋求肯定和比較,從孩子身體、心理、情緒上判斷自己是否做對了。反之,若沒做到父母要反思自己何處不足,針對性地調整教育方式,讓孩子全面發展。孩子6種被教育得很好的表現1、會察言觀色,同理心強,會哄人這樣的孩子通常情商很高,而且心地善良,人格上是較為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