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在地球上,生物的種類很多,但是隨著人類對生態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物種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並且在全球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在12月20日的時候,我國浙江溫州的一位陳先生在當地市場花1000元買了一條「面帶微笑」的大魚,引發了不少科學愛好者的熱議,最後經過查詢資料,才發現這條魚並非是一種「簡單」的生物,而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江豚」。
當然這裡可能不少的科學愛好者會說,難道「江豚」都不認識嗎?這個對於有知識的人來說很容易認識出來,但是對於一般的人來說,都是很難辨別的,包括購買的陳先生也是認錯了,最後經過求助,確認下來的之後,才知道屬於保護動物,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
「面帶微笑」發現的過程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按照陳先生的介紹,當時他看到這條魚,主要是比較有特點,臉上始終帶著「微笑」,看上去很可愛。並且當時看到的時候,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看體型,以為是海豚或者鯊魚一類的動物,總之挺可憐的,就決定買下來放生。就這樣,他用了1000元賣下了這條「微笑大魚」,按照初步的描述,該「微笑大魚」體長大約是1.5米,體重49公斤,通體銀灰,皮膚光滑,尾部有一處傷口,在流血。
很明顯,從介紹來看,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微笑大魚」,是被捕獲而來的,當然具體是如何捕獲到該「江豚」暫時沒有說明,但是在被浙江溫州樂清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確定之後,該「江豚」就被釋放了,這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情,畢竟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並且在數量上,科學記錄也僅剩下已知的1000多頭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江豚」的一個情況。
什麼是「江豚」?
江豚我們上面也簡單地看到了,屬於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它是處於極危物種,該生物的別名除了我們叫為「江豚」之外,還有揚子江江豚、窄脊江豚長江亞種、江豬、黑鼠海豚、窄脊江豚等名字,可能每個地區都對它具有一個特別的稱謂,一般情況而言,該生物體長在1.2米左右,而最長可達1.9米,這次發下年的江豚在1.5米左右,很明顯應該是屬於成年類的「江豚」了。
該物種長相很特別,除了上面說的「面帶微笑」之外,全身鉛灰色或灰白色,是比較別致的,該物種曾經屬於窄脊江豚的指名亞種,但是在2018年4月的時候,科學界單獨進行了升級,標誌為了「獨立物種」,所以是無亞種了,該生物一般的壽命是在約20年,這也是生物出現減少的原因之一,根據2018年7月2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長江江豚減少,如今知道的僅剩約1012頭。
我國「特有」的物種,有什麼特點?
之所以說該生物是我國特有的物種,主要是因為「江豚」僅分布與我國,並且還只存在於長江地帶,所以我們還有個特殊的稱號,那就是「長江江豚」,其中在我國的安徽、湖北、江蘇、江西、湖南、上海等地都可以看到,「江豚」看起來十分的可愛,並且性情活潑,一般發現它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它在江中遨遊,時不時的還來個翻滾、跳躍、點頭、噴水等動作,所以還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但是如今它已經瀕臨滅絕,其程度甚至超過了大熊貓。更加糟糕的是它正還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
「江豚」到底是如何面臨這種滅絕狀態的?
當然說到生物的滅絕,我們可以說自己都知道咋回事情,主要就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影響比較嚴重。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除了我們常說的濫捕亂撈之外,其次就是人類在長江幹流的發展影響了它們的生存,比如說人類造成了江水汙染,航運輸船隻的噪音和螺旋槳對江豚的威脅,這些都在加大滅絕的概率。最為典型的就是水利設施的建設等人類活動仍在加劇,使得整個「江豚」生態系統都處於「崩潰」的邊緣。
當然說到這些,如今我們已經改善了很多,專門為「江豚」修建了一些保護區,禁止任何的破壞,數量也明顯出現了緩慢的回升,偶爾我們還可能在無意的狀態之下,看到江面上出現數十隻,這就是保護之後的一個好消息,當然要想完全根除上面的問題是不太可能的,最終還得靠我們人類自覺維護才行,在人類的保護之下,如今江豚的主要分布情況是,幹流約為445頭,洞庭湖約為110頭,鄱陽湖約為457頭。
所以說,生物的一個消失,無論是針對「江豚」還是其他生物,都面臨到了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人類的影響是最大的,如果排除了人類,在自然狀態之下,也許生態環境或者生物的滅絕就沒有那麼快了。如今的環境狀態已經改變了很多地區的生物發展,就如我們以前能夠在自己鄉下的河流,田野之中,隨便看到大量的魚兒出現,而如今呢,基本上是很難找到了,這就是我們人類改變生態環境而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