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友貞觀沙漏分享丹東鴨綠江新大橋
「上來啦上來啦,最大的一條上來啦!」一時間,用網具兜的、用繩子拽的,用鉤子拖的,還有拿捲尺量的……現場驚呼加忙亂。
這是12月25日上午,產生在丹東河口鴨綠江上的一幕。
當天,130條鱘魚從江裡被撈了上來,此中,非常大的一條體長2米1、體重200多斤、代價20多萬,名副其實的「黃金魚」!
什麼魚這麼大這麼值錢?是在鴨綠江裡養了12年的雌性鱘魚,專門用來做魚子醬的。黑龍江的養魚人12年前來到遼寧寬甸的河口,在鴨綠江進行鱘鰉魚和鰉魚的人工養殖。據負責人李先生介紹,按百分之十五的產籽率,200斤重的大魚能產籽30斤,做成魚子醬能賣20多萬,還不包含賣魚肉。
魚子醬被稱為黑黃金,一般國產價格為15元1克。如果一條100斤的雌性鱘鰉魚能產卵13到15斤,再加上賣魚肉,最終,這條魚的價值在12萬元以上。而有些外國產的魚子醬更貴,最貴的1公斤達到了30萬美元,幾乎是一公斤黃金價格的2倍。
李先生解釋說:鱘魚魚子醬的加工,要求很嚴格很特殊。目前在丹東當地,即便是加工出口食品的企業,都無法進行相應的作業,只能捨近求遠。另外李金明說,跟魚子醬巨大的產值比,3200公裡的長途運輸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運魚車將立即啟程駛向1600公裡外的黑龍江撫遠,宰殺取卵做魚子醬等在那裡進行。
12月25日當天,從鴨綠江撈上來用於做魚子醬的雌性鱘魚統共130條,非常小的六七十斤非常大的200斤以上,按百分之十五的產籽率計較,這些魚起碼值1000萬元,說它們是「黃金魚」絕不為過。
「水中熊貓」鱘鰉魚
鱘鰉魚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遊,嫩江等水域,學名達氏鰉,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是鱘魚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總稱,由於人們常將兩者相提並論,所以統稱鱘鰉魚。
鱘鰉魚成年魚的體重可達1000公斤,是我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大的魚類。鱘鰉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並且數量極為稀少,因而具有「水中熊貓」的美稱。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
鱘鰉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營養價值
鱘鰉魚不僅在研究魚類進化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肉質鮮美、肌間無細刺,屬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含人體所必需的8種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12種維他命。特別是由鱘鰉魚卵加工而成的「黑魚子醬」,經濟價值極高,有「黑珍珠」的美譽,國際市場供不應求。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詳細記載了鱘鰉魚的藥用價值:「(鱘魚)肝主治惡瘡;肉補虛溢氣,令人康健;煮汁飲,治血淋;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子狀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蟲」。另外,鱘鰉魚還是一種很神奇的魚,不同的臟器,不同的部位,會有不同的藥效。加拿大和美國的一些最新研究表明,鱘魚軟骨所含抗癌因子(生物有效活性成分),是鯊魚軟骨的15-20倍。鱘魚肉長期食用,對久治不愈的腰痛、脫髮和胃病有明顯作用;魚鰓可清熱解毒,魚肝主治瘡疥,魚油治療燙傷有特效,魚鼻補虛下氣等等。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所檢測:鱘鰉魚肌肉含有八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脂肪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稱腦黃金),對軟化心腦血管,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智商,預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軟骨和骨髓(俗稱「龍筋」)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鯊魚翅,鱘魚骨」之說。
一點熱點
部分信息來源:中華網、中國網、棋簿紫
主編:浪叔
美工:李楊
版權說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二條之規定,即"避風港原則",本站所有文章及內容系第三方作者上傳,如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繫本站客服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