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丹東鴨綠江2米1大魚上岸!體重200多斤,值20多萬!

2020-12-18 騰訊網

攝友貞觀沙漏分享丹東鴨綠江新大橋

「上來啦上來啦,最大的一條上來啦!」一時間,用網具兜的、用繩子拽的,用鉤子拖的,還有拿捲尺量的……現場驚呼加忙亂。

這是12月25日上午,產生在丹東河口鴨綠江上的一幕。

當天,130條鱘魚從江裡被撈了上來,此中,非常大的一條體長2米1、體重200多斤、代價20多萬,名副其實的「黃金魚」!

什麼魚這麼大這麼值錢?是在鴨綠江裡養了12年的雌性鱘魚,專門用來做魚子醬的。黑龍江的養魚人12年前來到遼寧寬甸的河口,在鴨綠江進行鱘鰉魚和鰉魚的人工養殖。據負責人李先生介紹,按百分之十五的產籽率,200斤重的大魚能產籽30斤,做成魚子醬能賣20多萬,還不包含賣魚肉。

魚子醬被稱為黑黃金,一般國產價格為15元1克。如果一條100斤的雌性鱘鰉魚能產卵13到15斤,再加上賣魚肉,最終,這條魚的價值在12萬元以上。而有些外國產的魚子醬更貴,最貴的1公斤達到了30萬美元,幾乎是一公斤黃金價格的2倍。

李先生解釋說:鱘魚魚子醬的加工,要求很嚴格很特殊。目前在丹東當地,即便是加工出口食品的企業,都無法進行相應的作業,只能捨近求遠。另外李金明說,跟魚子醬巨大的產值比,3200公裡的長途運輸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運魚車將立即啟程駛向1600公裡外的黑龍江撫遠,宰殺取卵做魚子醬等在那裡進行。

12月25日當天,從鴨綠江撈上來用於做魚子醬的雌性鱘魚統共130條,非常小的六七十斤非常大的200斤以上,按百分之十五的產籽率計較,這些魚起碼值1000萬元,說它們是「黃金魚」絕不為過。

「水中熊貓」鱘鰉魚

鱘鰉魚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遊,嫩江等水域,學名達氏鰉,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是鱘魚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總稱,由於人們常將兩者相提並論,所以統稱鱘鰉魚。

鱘鰉魚成年魚的體重可達1000公斤,是我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大的魚類。鱘鰉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並且數量極為稀少,因而具有「水中熊貓」的美稱。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

鱘鰉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營養價值

鱘鰉魚不僅在研究魚類進化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肉質鮮美、肌間無細刺,屬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含人體所必需的8種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12種維他命。特別是由鱘鰉魚卵加工而成的「黑魚子醬」,經濟價值極高,有「黑珍珠」的美譽,國際市場供不應求。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詳細記載了鱘鰉魚的藥用價值:「(鱘魚)肝主治惡瘡;肉補虛溢氣,令人康健;煮汁飲,治血淋;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子狀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蟲」。另外,鱘鰉魚還是一種很神奇的魚,不同的臟器,不同的部位,會有不同的藥效。加拿大和美國的一些最新研究表明,鱘魚軟骨所含抗癌因子(生物有效活性成分),是鯊魚軟骨的15-20倍。鱘魚肉長期食用,對久治不愈的腰痛、脫髮和胃病有明顯作用;魚鰓可清熱解毒,魚肝主治瘡疥,魚油治療燙傷有特效,魚鼻補虛下氣等等。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所檢測:鱘鰉魚肌肉含有八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脂肪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稱腦黃金),對軟化心腦血管,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智商,預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軟骨和骨髓(俗稱「龍筋」)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鯊魚翅,鱘魚骨」之說。

一點熱點

部分信息來源:中華網、中國網、棋簿紫

主編:浪叔

美工:李楊

版權說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二條之規定,即"避風港原則",本站所有文章及內容系第三方作者上傳,如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繫本站客服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鴨綠江2米1大「金魚」上岸!體重200斤價值20萬,兩人擔架抬不動
    當天,130條鱘魚從江裡被撈了上來,其中,最大的一條體長2米1、估重200斤以上、價值20多萬,貨真價實的「金魚」! 據養殖區的負責人李金明先生介紹,按百分之十五的產籽率,200斤重的大魚能產籽30斤,做成魚子醬能賣20多萬,還不包括賣魚肉。
  • 雄赳赳氣昂昂,奔向丹東鴨綠江,不可錯過的海鮮燒烤
    雄赳赳氣昂昂,奔向丹東鴨綠江,不可錯過的海鮮燒烤作為一個純純的東北人,必須要寫一篇關於東北美食和風景的旅遊攻略,那麼首先跟大家介紹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丹東,有一首歌曲是這樣唱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 中交一公局海威公司參建的中朝鴨綠江界河大橋開始臨建施工
    近日,中交一公局海威公司召開中朝鴨綠江界河大橋TJSG-3標段項目部施工前期策劃籌備會議,這標誌著該項目臨建工作正式啟動。 中朝鴨綠江界河大橋起點位於遼寧省丹大高速公路丹東西互通立交,終點位於朝鮮三橋川北側的長西,大橋及連接線全長12.71千米,主橋長1266米,為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索塔採用「H」型,索塔總高度194.6米。
  • 震驚!成精3米長大白魚,體重超百斤!
    男子釣獲3米長大白魚,體重超百斤!大白魚我們俗稱為「翹嘴魚」,它是一種肉質細嫩的淡水魚之一更是淡水上層中的掠食魚者,它的價值非常的昂貴,而且食用價值也很高。而且要是野釣能見到它真的是非常不錯的運氣,可能是以前捕獵的比較多,導致現在大白魚數量非常稀少。許多釣友在江河釣魚時,要是能釣到大白魚都可以說是一件頗值得稱道的一件事。
  • 新華社發現丹東鴨綠江畔新「桃花源記」
    7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以《鴨綠江畔新「桃花源記」》為題,報導了丹東寬甸河口村幾十年間,村民從「吃不上飯」到「富得流油」,鄉村從「無問津者」到遊客「欣然規往」,變化就發生在一年年桃花開落間。鴨綠江畔新「桃花源記」新華社瀋陽7月7日電(記者於力、高爽) 鴨綠江水綠如碧,一岸桃花豔百裡。三面環水一面傍山的遼寧丹東寬甸河口村,景致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幾分相似。幾十年間,村民從「吃不上飯」到「富得流油」,鄉村從「無問津者」到遊客「欣然規往」,變化似乎就發生在一年年桃花開落間。
  • 臺灣嘉賓參觀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組圖)
    建設中的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    華夏經緯網9月8日訊:「第十屆遼寧臺灣周」活動今天在遼寧省丹東市舉行,三百餘名臺灣知名人士、臺商以及兩岸新聞媒體記者,8日下午參觀正在建設中的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
  • 二人旅,丹東鴨綠江公園
    丹東 本來不在計劃行程之中,劃拉地圖的偶爾看到這座海濱小城,又看到說黃蜆子美味,景色也不錯,於是口水橫流的前往 丹東 。D1: 長春 - 丹東,鴨綠江公園長春 到 丹東 高鐵三個小時出頭,G8108,215.5/人,12:57-16:03。
  • 在丹東的朝鮮人隔江眺望祖國:新義州欣欣向榮
    在鴨綠江畔的遼寧丹東,會見到集體閒逛的朝鮮人,領隊的是一名朝鮮中年男子。除非是管理層,否則,在丹東工作的朝鮮人是不可能單獨出來的。雖然丹東與朝鮮一江之隔,但對這些來自平壤的朝鮮人來說,能站在鴨綠江邊看看自己的祖國,機會的確是太難得了。
  • 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第一孔60米箱梁澆築成功(圖)
    10月27日,上百名建設者經過24個小時小吋的連續奮戰,在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13至14號墩之間的14米高空,澆築成功了第一孔60米箱梁,標誌著該大橋將全面轉入上部橋梁施工階段。  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引橋採用箱梁現澆施工,13—14號墩為60米現澆箱梁。
  • 漁具店老闆釣出10年「魚精」 長1.4米重逾60斤
    昨天一早,金華讀者吳女士:我有個朋友剛剛釣了一條螺絲青,有60多斤重。連釣了很多年魚的人都說沒看到過這麼大的魚,大家都覺得很新奇。我呢,很關心快報的,一直很喜歡看,所以有事就很喜歡告訴快報。你們說這算不算新聞?  記者葉建良核實:金華有條有名的江,叫鶩江。
  • 孕媽補過頭 體重飆到200斤
    原標題:孕媽補過頭 體重飆到200斤   23歲的菲菲懷有雙胞胎,秉承著「一人吃三人補」的思想,過度補充高熱量食物,身高1.55米的她由懷孕前的70公斤飆升到101
  • 丹東鴨綠江上有兩座大鐵橋,曾被5391架次轟炸機轟炸,轉眼70年了
    鴨綠江上曾經有兩座大鐵橋流經遼寧丹東的鴨綠江上,曾經並列橫跨著兩座雄偉壯觀的大鐵橋,它們被人們稱為鴨綠江上的「姊妹橋」。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前,丹東通往朝鮮的兩座大橋,第一座為鐵路、公路兩用橋,第二座為鐵路複線橋。
  • 身長1米多,重100多斤,「江豬」頻現長江,比大熊貓還珍貴
    它一般長1米多,具體一點就是成年體長約1.2-1.6米。體重100多斤,具體一點平均重100到140斤,壽命約20年。它與一般魚類不同,不是魚卵繁殖,而是胎生,是哺乳動物。漁民們一般叫它為「江豬」,或者「江豬子」。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江豬」的報導不少。近期,南京的媒體紛紛報導:暴雨中南京江面出現「水中大熊貓」。
  • 丹東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注意了 遼寧丹東心理諮詢師考試開始報名 錯過等半年
    1、專業授課:由心理所選派理論基礎好(博士以上)、研究能力強(有成果)、實踐經驗多、熱心於培養心理諮詢師基礎人才的專家進行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面授、模擬諮詢指導。  2、考試輔導:由原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編審組專家進行輔導。含考前複習、案例分析,個別答疑等。
  • 青島:罕見金槍魚現菜市場 身長近4米體重超300斤
    」昨天一大早,攤主老韓就從膠州運來了9條大傢伙,擺上一張五米長三米寬的木板。他和16歲的兒子一起才能勉強把一條魚抬起來。見到身長兩三米的大魚,不斷有市民上前圍觀詢問。下午3時,當記者趕到時,老韓已經賣到只剩下4條魚了。記者看到這些魚背部為淺黑色,還能看到被割掉的魚鰭,肚皮為銀白色,身體呈流線型,其中一條魚的嘴部還保留著近40釐米長的黑色「長劍」。
  • 體長1.5米,體重49公斤,男子1000元買了一條「大魚」,後放生了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在地球上,生物的種類很多,但是隨著人類對生態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物種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在12月20日的時候,我國浙江溫州的一位陳先生在當地市場花1000元買了一條「面帶微笑」的大魚,引發了不少科學愛好者的熱議,最後經過查詢資料,才發現這條魚並非是一種「簡單」的生物,而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江豚」。當然這裡可能不少的科學愛好者會說,難道「江豚」都不認識嗎?
  • 長1.34米重37.6斤 男子遛了20分鐘釣上大鱸魚
    (市民供圖)  半島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 王洪智) 21日下午1時許,西海岸的薛先生在靈山島附近海域,利用手線釣魚的方法,釣到一長1.34米的鱸魚,該魚體重達37.6斤,薛先生和朋友用了20分鐘,才將鱸魚釣上船。專家表示,這麼大的鱸魚比較少見,至少長了10年。當天晚上,有人出價2600元將大鱸魚買走。  據薛先生介紹,自己是一名釣魚愛好者,經常乘船出海釣魚。
  • 盤點全球「成精」的大魚 其中一條在湖州!
    現在就跟著小編一同看看這些「千年成精」的大魚吧。1、「黃鱔精」36斤重的巨型野生大黃鱔,你見過嗎?湖州長興36斤黃鱔引圍觀,網友驚呼這條36斤大黃鱔可謂是千年黃鱔精,通過該網友上傳圖片顯示,這條大黃鱔腹部通體呈紅色,體長估計在1.5米左右,身體的直徑約碗口般粗細。毫無疑問,這條黃鱔是全世界最大的黃鱔。
  • 5天200多斤螺螄被棕櫚葉騙上岸,西湖最近在做一個有意思的實驗
    近幾年,隨著西湖水質越來越好,螺螄也一年比一年多,一到夏天,它們更是蠢蠢欲動,進入相親繁殖的旺季。可太多螺螄在西湖安家,沉水植物的生長空間可能要被它們搶佔了。如何讓螺螄和沉水植物繼續和諧共處?最近,杭州西湖水域管理處使出了一個新招式——用棕櫚葉將水底的螺螄騙上岸,短短五天就為200多斤螺螄搬好了家。
  • 男高1米7體重63公斤女高1米6體重54公斤都是標準體重,你達標了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男性的標準體重KG=身高減去80再乘以0.7,例如一個男性身高1米7,那麼他的標準體重就是(170-80)*0.7=63。也就是說這位身高1米7 的男性他的體重在63公斤左右都是標準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