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人都喜歡逗小孩子,並從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樂趣,所以有些大人每次都會把孩子逗的滿臉通紅、大哭大鬧,才會罷休。
當然,對於有孩子的父母來說,逗孩子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趣事。但是,逗孩子時如果不把握好度,就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最近,網上的一段視頻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視頻中:
爸爸買了好吃的食物回家,女兒看到了非常想吃,眼巴巴的盯著食物看。看到女兒的這個樣子,爸爸有了逗弄的興致。
他先是拿了一個雞塊,自己咬了一口後,又遞給老婆吃。這個時候,女兒就有點不滿了!「難道不是先餵給我嗎?」,眼神已經略帶殺氣。
本以為爸爸下一次就會餵給自己,可是他只是在自己面前故意晃了一下,就又把雞塊放進了自己的嘴巴裡。這下女兒更生氣了,眼裡殺氣也更重了。
看到這裡,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女兒已經很生氣了,可是這位爸爸還接著逗弄她。
最後氣的女兒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直接繞過桌子跑到爸爸面前,抓住他的手臂,用腳使勁的踢起了爸爸。
從這個視頻中,雖然並沒有看到這位爸爸的逗弄方式給女兒帶來直觀的傷害,但是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肉眼不可見的影響。
在生活中,很多大人的逗弄方式都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
1、哄騙孩子喝酒、抽菸
有些大人會用哄騙的方式,讓小孩子抽菸、喝酒。
比如:大人指著一杯酒對孩子說:「這是好東西,你可以嘗一嘗」,或者把煙遞到孩子的手裡說:「這個抽起來味道很好」。
不管最後孩子有沒有真的在哄騙中抽菸酒,都容易給孩子留下一種「菸酒」是好東西的錯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在教壞孩子。
2、說孩子穿的衣服不好看
對於小孩子來說,每當換上新衣服都會忍不住的穿出去炫耀。
有些大人會故意的逗弄他們,比如說:「這是新買的衣服嗎,怎麼這麼不好看」……
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內心世界非常的單純,會對大人的話信以為真。
當聽到大人說衣服不好看,他們的心裡就會變得非常難過。
有些內心比較脆弱的孩子,還會大哭起來。
3、跟孩子說爸爸媽媽不要他了
這是大人最常見的逗弄孩子的方式。比如:爸爸媽媽要出遠門,就把孩子放在熟人家裡幫忙照顧。
這時候,有些大人會對孩子說:「你看你爸爸媽媽都不要你了,做阿姨的孩子吧」。
這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一種被父母拋棄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很容易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
總體而言,採用不妥當的方式去逗弄孩子,會造成一定的弊端。
1、使孩子失去安全感
孩子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通過依賴大人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而方式欠妥的逗弄,會逐步降低大人在孩子眼中的威信感,從而也會降低孩子對大人的依賴,繼而造成自身安全感的降低。
2、讓孩子沒有是非觀念
有些大人在逗弄孩子的過程中,因沒有把握好度,容易讓孩子把錯的當成對的,把惡的誤以為是善的,從而導致孩子無法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價值觀。
3、讓孩子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
大人逗弄孩子,當孩子知道大人只是拿自己尋開心、取樂之後,他們會產生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如果孩子從小的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那麼他們長大之後,也不會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
對於家長來說,為了防止某些大人在逗自家孩子時,對孩子成長造成負面影響,需要採取一些方法避免孩子被逗弄。
1、家長直接出面阻止
當家長發現孩子被逗弄後,可以轉移話題或者直接制止對方,當然也可以立即帶孩子離開。
2、教給孩子應對方法
家長要告訴孩子,當被其他大人逗弄的時候,如果不知道怎麼應對,可以直接找藉口溜掉。
總之,孩子的心靈非常的單純、直接,身體又不如大人強健,不合適的逗弄方式,最終都會讓他們的身心遭到傷害。
因此,大人在逗弄孩子的時候,最好把握好度,不能一味的追求自己開心滿足。同時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大人逗弄的影響,家長們也需要及時的做好對孩子的基本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