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熱播的IP大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和信貸的高頻植入,被視為網際網路金融寒冬裡為數不多的星火。然而就在近日,這點星火也被警方澆滅了。
昨日,據權威媒體報導,和信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多地公安立案調查。目前累計近60億元未兌付,7萬名出借人踩雷。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作為昔日的「納斯達克中國互金第一股」,和信貸的上市地位也岌岌可危。
60億元尚未兌付
和信貸的問題始於去年的11月。
當時,和信貸就在站內向部分出借人發布通告稱,由於第三方支付的原因,還款通道暫時關閉,影響時間約一個月左右。
不過隨後投資者便發現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自上述通告以後,和信貸開始僅對已到期的項目本金進行按比例兌付,且不支付利息,至於尚未到期的項目則完全不兌付。
對此,和信貸的解釋是,逾期兌付的原因是平臺借款人逾期還款所導致的,在疫情的背景下,僅有六分之一的借款人正常還款,剩餘六分之五不能正常還款。
當然,這樣的理由很難被投資人所接受,部分借款人開始向當地的公安報案,和信貸總部所在北京朝陽也成了最早對和信貸立案偵查的地區。
而根據目前最新的調查情況,和信貸的投資標的是沒有問題的,並不涉及非法集資,不過借款方和平臺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或者私下協議,是否構成自融和詐騙,那就不得而知了。
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和信貸的借款餘額為59.09億元,尚有72703位出借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非法吸存,和信貸還存在暴力催收的問題。據一位借款人投訴稱,自己再和信貸借了98000元,但實際到帳僅為76000元,目前已經還款21期71146元。
因為疫情原因資金受到影響,該借款人曾試圖與平臺溝通能否適當延期,但和信貸拒絕協商,甚至以騷擾其通訊錄聯繫人的方式催債。
與資管公司合作加快回款
為了解決投資人回款慢、回款難的問題,近日和信貸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一方面,和信貸公告稱已與上海睿銀盛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處理和信貸資產的相關問題,開展對P2P借貸資產的評估處置工作。
據公開信息顯示,上海睿銀盛嘉是一家處置不良資產的專業機構,且具有上海地方國資背景。
另一方面,今年4月和信貸還推出了社交電商平臺「小白買買」,普通用戶購物後可獲得商品售價的2%~5%的佣金獎勵。該佣金獎勵將專項用於提高該用戶的本息回款速度。
此外,和信貸還對外公布了11批逾期借款人名單,並公告稱將接入銀行的徵信系統,以此來敦促借款人及時還款。
股價業績雙雙大降
然而,和信貸所遇到的問題還遠不止於國內。
2017年,和信貸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納斯達克中國互金第一股」,一時風頭無兩。不過上市之後,其股價表現就持續低迷。
去年年底,由於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和信貸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通知函,要求其在180天的寬限期內(截止至2020年6月15日),收盤價能夠連續10個交易日達到或高於1美元。
今年5月,和信貸曾一度衝高至1.69美元,不過最終僅在1美元之上呆了8個交易日。按照規定,如果和信貸無法獲得額外的時間來重新獲得合規,那麼將面臨從交易所退市的風險。
目前,和信貸的股價僅剩0.77美元,相較於發行價10美元已跌去92.3%。
股價持續走低,業績也不如意,據今年一季報顯示,和信貸整體虧損了72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為297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