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領域——體育遊戲《好玩的報紙》

2020-12-22 北方網

  教研內容:中班健康領域——體育遊戲《好玩的報紙》

  河北區第十八幼兒園教研組

  執教教師:吳豔敏

  活動目標:1.探索報紙的多種玩法。

  2.能夠掌握直線兩側行進跳的動作。

  3.喜歡參加體育活動,能和同伴合作遊戲。

  活動重點:1.探索報紙的多種玩法。

  2.掌握直線兩側行進跳的動作。

  活動難點:創造性的利用報紙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場地、廢報紙、小動物圖片等。

  活動形式:1/2分組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繞場地做走跑交替。

  二、隊列練習,切斷分隊走。

  三、準備活動,聽音樂活動身體各部位。

  四、出示報紙,提問:我們拿它來做遊戲,想一想能夠怎麼玩?幼兒每人一張報紙自己嘗試探索不同的玩法。教師個別指導:「你這個玩法很有趣,還有別的玩法嗎?放到地上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師引導其他幼兒學習他的動作。引導幼兒將報紙捲成紙棒放在地上連成線,集體練習直線兩側行進跳。

  五、遊戲:營救小動物

  1.介紹遊戲場地及玩法。為幼兒提供三條粗細、長短不同的報紙線,幼兒自選一條,雙腳直線兩側行進跳跳到對面,救一個小動物回來。要求:不能踩在報紙上。

  2.幼兒遊戲,觀察幼兒跳的動作,對於錯誤的幼兒和對的幼兒提出來請幼兒觀察他們的動作。

  3.再次遊戲,提醒動作不對的幼兒。

  六、做放鬆運動,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活動中選取了幼兒日常接觸較多的材料創造性的組織活動,充分調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能利用有效的提問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創造性,想出了很多報紙的玩法;在幼兒自己探索後,能引導幼兒學習其他幼兒的好的玩法,有效地促進了生生互動;引導幼兒將報紙連起來一起遊戲,培養了幼兒合作能力。活動中遺憾的地方是沒有考慮到時間問題,內容安排較多,致使教學活動時間過長。

  研討評價:1.以往的體育教學活動注重幼兒某方面動作技能的練習,如果教師駕馭不好很容易造成活動形式單一的機械化訓練。本學期我們在努力做好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各班幼兒實際水平,開展了幼兒探索型體育教學活動。吳老師選取了「報紙」這一材料,通過孩子們創造性地遊戲活動,我們感到從材料的選擇上是符合幼兒的實際水平的。

  2.教師在活動中的語言、肢體語言等策略的運用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探索與互動。

  3.教師們普遍認為教學活動時間過長是因為安排的內容過多。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目標制定問題。大家認為幼兒探索型體育教學活動中除了培養幼兒「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做運動」外還應有一個體能方面的目標,所以吳老師安排了後面的遊戲。而本節教育活動應該定位在引導幼兒充分探索報紙的玩法上,而目標二更適宜作為單獨的一節教育活動去完成。

  引領與提升(一)

  1.幼兒探索型體育教學活動是區別於以學習基本動作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教學活動的,它是幼兒在與多元開放的體育環境(運動材料)的互動中,通過積累經驗、自我建構,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自我保護能力發展的體育活動。目的在於促進幼兒想像、創造及自我保護能力。那麼教學重點應落在探索材料的玩法上。吳老師活動的前半部分很好的引導幼兒探索報紙的玩法,但是後半部分遊戲的設置是利用幼兒探索出的玩法去練習基本動作,給人的感覺是又回到了以基本動作為主的活動上了。

  2.幼兒探索型體育教學活動的目標應定位在「探索」上,即:引導幼兒探索材料的多種玩法、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自我保護及合作的能力等,教學重點應該調整為「探索材料的多種玩法」。

  3.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路: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選擇適宜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嘗試材料的不同玩法同時做好自我保護;引導同伴間的互動,即模仿他人的玩法(這種模仿前教師應有所篩選);引導幼兒利用材料合作遊戲;教師以語言或肢體語言引導幼兒嘗試他們沒有涉及到的新玩法。

  (河北區第十八幼兒園王彬)引領與提升(二)

  1.首先從教師的教態、激情,口令、示範動作等方面都給了青年教師做了很好的榜樣。

  2.《綱要》中強調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幼兒探索型體育活動」是相對於以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為目標的傳統的體育活動而提出的,它是幼兒在與多元開放的體育環境(運動材料)的互動中,通過積累經驗、自我建構,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自我保護能力發展的體育活動。她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他選取了可多變的材料_報紙,為幼兒充分的探索玩法提供了材料的支持。

  3.活動目標的制定決定了教育活動的設計,活動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活動的成敗。這節教育活動時間過長是由於目標制定的過多造成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教師對「幼兒探索型體育活動」的理解上。本次活動應該重點引導幼兒探索報紙的多種玩法,引導幼兒兩人、三人甚至多人合作遊戲。

  4.幼兒探索型體育活動雖然是引導幼兒去探索玩法,但教師必須要心中有數,即在幼兒遇到瓶頸時,教師能夠為其提供一個有利的支撐,如:一個提問、一個動作,從而有效地去引發幼兒繼續探索。

  (河北區第十八幼兒園張雲)

  北方網教育頻道 新聞糾錯、投訴及爆料熱線:022-23601753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好玩的塑料布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好玩的塑料布 2011-09-26 17:56 來源:鎮江市潤州區實驗幼兒園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中班遊戲《好玩的飲料瓶》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好玩的飲料瓶作者:周東英 來源:東阿縣實驗幼兒園【設計思路】在這次變廢為寶收集廢舊物品的活動時,家長朋友們給孩子帶來了許多飲料瓶:雪碧瓶、礦泉水瓶、營養快線瓶等。我把這些瓶子放在了活動室內的「百寶箱」裡。
  • 巧手變廢為寶 自製器械玩體育遊戲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 吉晶晶 通訊員 祝正洲)用過的罐子、報紙、繩子還有什麼用處?昨天,武昌柴林幼兒園的老師們,用這些廢品,製成各種運動器械,玩起體育遊戲,著實讓人大開眼界。寶寶班自製的「跳跳球」,可以進行投擲、懸掛、捉尾巴等多種練習;中班的「小推車」,外型新穎、可愛,適合玩親子遊戲;大班寶寶活動量大,為他們製作的「體育玩具」花樣最多,有紙棍、紙球、梅花樁等。該園一位老師說,她們費了不少心思製作這些器械,既要考慮材料的安全性和磨損性,也要顧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簡單好玩有童趣。更希望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孩子們體會「變廢為寶」的妙處。
  • 中班健康領域活動《不做四眼娃》說課稿
    中班健康領域活動《不做四眼娃》說課稿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幼兒園中班健康領域活動《不做四眼娃》。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由於中班幼兒的安全保護意識還不夠強,分辨不清自身行為的對錯,所以常常出現一些傷害眼睛的行為,如:近距離看屏幕、用髒手揉眼睛等。《綱要》中也指出,「要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知道安全的健康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為了讓中班幼兒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學會正確保護眼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沒有目標的活動,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因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
  • 幼兒園中班體育說課稿:過河
    幼兒園中班體育說課稿:過河導讀:為了充分利用我園的現有資源,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價值,我們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十分注意孩子們對各種事物的興趣點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動作行為。根據中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樂意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初步嘗試與同伴合作遊戲,有一定的運動意識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穩定的心理特點和運動能力基礎設計了一系列玩繩子的活動。本次《過河》就是根據孩子圍著繩子跳來跳去所產生的一個活動。
  • 溫江區壽安鎮中心幼兒園開展健康領域全員賽課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4日訊 為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教師們搭建一個鍛鍊自己、展示自我風採的平臺,近日,一場精彩紛呈的教師賽課在壽安鎮中心幼兒園正式拉開帷幕,教師們積極參與,精心準備,從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目標的設置、教具的準備到活動過程的組織,設計了一節節不同風格的健康領域教學活動,展示了各自充滿朝氣的風採和獨有的教學特色
  • 屈老師中班健康教案《模仿秀》
    設計背景  由於這一階段的幼兒普遍強的模仿性和極其好動的特點,據小班健康科目中的《模仿秀》一課。我特意將其遷移到中班。活動目標  1、認知:認識企鵝、袋鼠和烏龜。  2、情意: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雖然是健康領域中的「體育遊戲」 ,也應該在室外。但考慮到:第一是新學校、新面孔,室外畢竟沒有室內好照看。[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第二是多媒體在體育遊戲中的應運畢竟是一個嘗試,但我相信使用的效果一定好於戶外的頭飾。第三中班孩子的運動量室內也已經夠量了。  效果:幼兒盡興、聽課教師也能從中領悟到:讓孩子快樂的玩是我們和幼兒建立師幼關係的紐帶和橋梁,而不是不管不顧的灌輸和呵斥。
  • 教學 ▏優秀的幼兒園中班教案5則!
    四、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報紙真好玩設計意圖:在「好玩的紙」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已探索並發現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紙。在他們眼裡,紙就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變化多端,妙不可言。從紙巾、紙盒到紙袋,從書籍、報紙到海報,從摺紙、撕紙到剪紙,他們發現了紙的種種不同,知道了人們是如何製造紙和使用紙的。
  • 中班語言教案:報紙先生的故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語言教案:報紙先生的故事 2012-02-20 16:31 來源:[標籤:來源]
  • 2016山東教師招聘面試:中班健康領域活動《不做四眼娃》說課稿
    2016山東教師招聘面試:中班健康領域活動《不做四眼娃》說課稿 2016-05-29 14:15:5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幼兒園中班健康領域活動《不做四眼娃》。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設計意圖: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眼睛。眼睛能讓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眼睛引導幼兒發現美、感受美。由於中班幼兒的安全保護意識還不夠強,分辨不清自身行為的對錯,所以常常出現一些傷害眼睛的行為,如:近距離看屏幕、用髒手揉眼睛等。
  • 大班科學活動:報紙也好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活動:報紙也好玩   設計意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童年時期,每個兒童都有許多玩具陪伴左右。
  • 2018十大PC體育遊戲排行榜 好玩的體育遊戲在這裡
    2018十大PC體育遊戲排行,最好玩的PC平臺的體育遊戲小編為大家帶來啦,相信很多玩家都喜歡這種在遊戲中體育競技的遊戲,就像是,足球、籃球等比賽,小編為大家盤點了2018十大PC體育遊戲排行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2018十大PC體育遊戲排行榜
  • 白蒲鎮白蒲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遊戲評比活動
    近日,白蒲鎮白蒲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遊戲評比活動。本次評比活動結合各年齡段幼兒動作發展的特點,以活動課的形式進行展示。活動內容豐富,大班老師組織的活動有:玩報紙、袋鼠跳、鑽跑輪胎、套圈圈等,孩子們爬過「草地」,走過「獨木橋」,跳過 「梅花樁」……勇敢的跨越了障礙物,儘管老師在每個關卡都增大了難度,可是卻難不倒敢於冒險的孩子們;中班老師組織的活動有螃蟹走、踩高蹺、跳呼拉圈、腳踏車、平衡木……孩子們玩的非常盡興;小班老師組織的活動生動有趣,有母雞帶小雞、小螞蟻鑽山洞、毛毛蟲爬爬爬……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既得到了鍛鍊又玩的開心
  • 廣漢四幼開展戶外體育遊戲研討活動
    為加強科學保教,保證幼兒戶外體育活動與自主遊戲時間,總結體育遊戲活動經驗,釋放幼兒園戶外體育遊戲案例評比效應,近日,廣漢四幼開展幼兒戶外體育遊戲展示與研討活動。中大班10個班級參加現場展示,管理幹部和各班老師觀摩並進行深度研討。
  • 學府幼兒園開展「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體育月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規定,3-6歲幼兒首先要具有健康的體態,動作發展,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還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根據我園實際情況,我們因地制宜創設適宜的室內體育遊戲活動,投放活動材料,讓室內體育遊戲「活」起來。
  • 歐洲體育報紙可信度排行!分級明顯,眾喉舌報紙淪為故事會!
    眾多的體育報紙媒體給我們帶來許多體育消息,但他們的內容質量不一。許多球隊的喉舌體育媒體會全力在輿論方面支持球隊。這也讓很多體育媒體的報導可信度很低,那麼,歐洲的體育媒體可信度如何呢?三、較可靠媒體:《泰晤士報》、《獨立報》、《衛報》、《每日電訊報》在體育領域,《泰晤士報》、《獨立報》在體育領域內容較少,但可信度較高。其中《獨立報》在2016年停止了紙質報紙的發行,而《泰晤士報》的內容深度以及犀利的觀點都是它的一大特色。
  • 中班社會領域說課稿《積木倒了》
    中班社會領域說課稿《積木倒了》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9-25 10:3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石家莊華北幼兒園舉行「運動小將玩轉冬天」體育遊戲展評活動
    12月22日,華北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體育遊戲展評活動。孩子們拍球、玩小墊子、跳繩-------玩出了花樣、玩出了健康、玩出了快樂。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制定評價標準,小班老師們根據「小墊子」設計各種適合小班幼兒健康發展的動作,鍛鍊幼兒身體的協調性、發展平衡能力,遊戲環節中加入跑、跳、爬等動作,讓孩子們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開展體育遊戲
  • [滎陽] 創新傳統民間遊戲 開展特色校園體育
    近兩年,滎陽三小幼兒園一直在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遊戲」活動,為孩子們開闢了一條自信、快樂、健康的成長途經,「民間傳統體育遊戲」作為園本特色教育已經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之中。    民間傳統體育遊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基於個體內在需要的自發自主性活動,也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 如何設計幼兒園健康領域活動?
    幼兒園教育要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發展,我們知道對幼兒「體」的發展是其他發展的前提條件,而幼兒「體」的發展主要是在幼兒園健康領域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我們來看一看健康領域的目標。幼兒園健康領域的目標一: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5、 發展幼兒體能,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和適應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