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背景
由於這一階段的幼兒普遍強的模仿性和極其好動的特點,據小班健康科目中的《模仿秀》一課。我特意將其遷移到中班。
活動目標
1、認知:認識企鵝、袋鼠和烏龜。
2、情意: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3、技能:通過模仿上述動物不同的走路方式,達到幼兒走、跳、爬的練習。
重點難點
模仿上述動物不同的走路方式,練習幼兒走、跳、爬。
活動準備
有關企鵝、袋鼠、烏龜三種小動物走路姿勢的視頻各一,另外繪製一些常見動物小雞、小狗、老牛和小貓的圖片各一。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教師模仿小動物叫聲,要求幼兒閉上眼睛猜猜是什麼小動物。
2、 教師出示常見動物的圖片,幼兒辨認。
二、基本環節
1、播放有關企鵝的視頻,提問:①這種小動物叫什麼?②它走路的樣子是怎樣的?③再次觀看並模仿。
2、播放有關袋鼠的視頻,提問:①這種小動物叫什麼?②它走路的樣子是怎樣的?③再次觀看並模仿。
3、播放有關烏龜的視頻,提問:①這種小動物叫什麼?②它走路的樣子是怎樣的?③再次觀看並模仿。
三、結束環節
考考小朋友前面模仿過的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四、延伸環節
觀看魚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行走的樣子。
教學反思
這是我在公開課上的一節,從孩子們的參與熱情上來說非常不錯。雖然是健康領域中的「體育遊戲」 ,也應該在室外。但考慮到:第一是新學校、新面孔,室外畢竟沒有室內好照看。[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第二是多媒體在體育遊戲中的應運畢竟是一個嘗試,但我相信使用的效果一定好於戶外的頭飾。第三中班孩子的運動量室內也已經夠量了。
效果:幼兒盡興、聽課教師也能從中領悟到:讓孩子快樂的玩是我們和幼兒建立師幼關係的紐帶和橋梁,而不是不管不顧的灌輸和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