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認識大樹》

2020-09-11 屈老師教案課件

  活動目標:

  1、初步分享與樹相處的經驗。

  2、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3、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重點難點:

  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活動準備:

  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分別裝盒子裡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利用各種感官感知大樹的各個部分。

  1、出示神秘的盒子,激發幼兒興趣。

  2、幼兒利用各種感官來感知,猜猜是什麼?(.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先聞一聞有什麼氣味,再摸一摸是什麼感覺。

  3、打開盒子看看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這些是什麼,在哪裡見過?

  4、小結:這些東西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大樹。

  二、了解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分別有什麼作用。

  1、請個別幼兒憑自己的經驗向大家介紹。

  2、教師小結:

  樹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主要器官。

  樹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蟲害之外,主要是為了運送養料。

  樹枝——可以支撐樹葉,還可以運送養料。

  樹根——從泥土中吸收水分和養料。

  花——傳粉後可以結果。

  果實——成熟後有種子。

  三、請幼兒講一講,回憶與樹有關的經驗。

  ——哪裡有樹?你和大樹做過哪些遊戲?

  ——大樹一年四季都一樣嗎?不同的季節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活動延伸:

到戶外看看大樹,找找大樹的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

相關焦點

  • 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沉浮小秘密》
    <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東西給你,或許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浮起來。  二、認識沉和浮的標記,並能用身體來表示沉和浮。  師:小烏龜的籃子裡出現了2個標記,你覺得哪個標記表示浮起來,哪個標記表示沉下去。(幼兒說一說)  師:你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示沉和浮嗎?  三、出示記錄表,課件演示記錄步驟。
  • 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可愛的樹》
    我發現孩子們對生活中常見的樹認識不清,有的孩子喜歡摘樹葉,折樹枝玩,拿小刀在樹上亂刻亂畫等。於是,我抓住了這一教育鍥機,設計了這節科學活動課,意在激發孩子認識樹,愛護樹木的情感。活動目標  1、幼兒能簡單認識生活中的常見樹木,知道它們的名稱。  2、幼兒能簡單認識樹的作用。
  • 中班科學教案:大樹媽媽本領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大樹媽媽本領大   目標:   1.讓幼兒在體驗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樹木與人類的基本關係,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 屈老師中班主題教案《有趣的刻畫》
    1.老師帶來了幾幅畫,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師:「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的畫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呢?」「他們為什麼要把這些畫刻在石頭呢?」  2.幼兒討論:  3. 教師小結:很久很久以前沒有紙和筆,可是人們又很想把看到的、喜歡的東西畫下來,怎麼辦呢?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小樹》
    (柳樹、楊樹、蘋果樹、松樹、芙蓉樹)幼兒同老師一起看flash說出樹的名稱。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我們不認識的樹,你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或小區裡看一看還有什麼樹,然後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 中班科學教案:秋葉飄飄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秋葉飄飄   設計思路:   秋天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樹葉飄零,隨著我們生活周圍綠化面積的增多,孩子接觸各種植物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摘果子》
    (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可以怎麼去?最後可以怎麼送?  3.師幼聽音樂練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四)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樂:聽音樂,完整做律動。  第一遍音樂完了後:這邊的果子摘完了,那邊還有很多果子,我們再到那邊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樂教師可帶領幼兒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 屈老師中班健康教案《節約用水》
    設計背景  中班孩子小很好玩對有的事物很感興趣分辨事物的能力差每天都要喝水,生活中離不開水知道水的重要性,要節約用水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了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活動目標  1、能隨手關緊水龍頭,懂得節約用水。  2、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 屈老師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6、7》
    二、認識數字6、7  1.回憶數字3、4、5  師:小朋友們,黃老師發現了一片好大的果園,我們來看看果園裡都有什麼水果呀?(香蕉、枇杷、梨)  師:請你來數一數,每棵果樹上分別有幾個水果。  3串香蕉用數字3表示,5串枇杷用數字5表示,4隻梨用數字4表示。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昆蟲音樂會》
    活動準備  1.幼兒對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徵及叫聲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2.《昆蟲音樂會》教學掛圖、音樂CD。  3.節奏圖譜一張,打擊樂器:木沙鈴、沙錘、沙蛋若干。  森林裡面要舉辦一場隆重的昆蟲音樂會,(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有很多昆蟲都要來參加,你覺得會有哪些昆蟲會來呢?  2.教師出示三種旋律及節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蟲三種昆蟲依次出場為線索,引導幼兒分別認識三種不同的節奏型,並能夠用身體進行表現:  (1)教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根據圖譜用踏腳的方式表現節奏型XXXX︳XXX-︳,並跟隨樂曲旋律表現。
  • 屈老師中班健康教案《我知道的蔬菜》
    2.進一步認識常見的蔬菜,感知蔬菜的不同特徵。  3.嘗試對常見蔬菜進行分類。活動準備:  備常見的蔬菜實物若干。創設&34;的背景圖。提供各種美工材料。活動過程:  一、 談話激趣  我們每天都需要吃蔬菜,(教案來自
  •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沙石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沙石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活動,初步認識沙子和石頭的特徵,知道沙子和石頭是多種多樣的
  • 屈老師中班健康教案《模仿秀》
    我特意將其遷移到中班。活動目標  1、認知:認識企鵝、袋鼠和烏龜。  2、情意: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3、技能:通過模仿上述動物不同的走路方式,達到幼兒走、跳、爬的練習。重點難點  模仿上述動物不同的走路方式,練習幼兒走、跳、爬。
  • 屈老師中班遊戲教案《貼人》
    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和你們玩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遊戲  2、遊戲開始,追逐者與被追逐者沿圈快跑追逐,在跑的過程中,被追逐者可跑到任何一對幼兒的前面站住(貼人),這時被貼的這對幼兒後面的一名幼兒就變成被追逐者,[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並立刻沿著圈外快跑,追逐者繼續追,如果被捉到則另換追者和被追者,如果被追者連續貼換三次仍未被捉到,就應另換追捉者,遊戲重新開始。
  • 屈老師中班社會領域教案《小車迷》
    2.認識汽車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作用,激發兒探索汽車的興趣。  3.感受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對環境的汙染,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請幼兒兩手握拳做開車狀,扮演小司機,並說說自己喜歡的車。如:滴滴滴,我是大卡車,我的汽車開來了。  2.教師播放「汽車開來了」音樂,引導幼兒了解汽車的特徵和用途。
  • 中班科學教案:中班科學活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中班科學活動 2012-02-22 17:40 來源:[標籤:來源]
  • 屈老師中班戶外遊戲教案《舞龍》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已經能夠自主的參加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對戶外活動的認識和需求也變的多樣化,舞龍這個遊戲很受幼兒的喜愛,幼兒在遊戲中能夠手腳並用,達到全身的協調運動。  導入遊戲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民間遊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教師展示手中的紙龍和彩條,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做遊戲,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那麼下面就要好好的看老師怎麼去做,等會老師要看你們自己的表演奧。
  • 屈老師中班社會課教案《家鄉的土特產》
    你認識哪些土特產?(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你知道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土特產?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小結:土特產指一個地區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如農產品(水果、蔬菜)、紡織品(衣服、布料)、工藝品(風箏、泥塑等)。  2.知道山東的土特產很豐富,感受土特產的不同,嘗試對土特產進行分類並記錄。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大饅頭》
    教師:這次我們玩對唱遊戲,[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我來問,你們用歌聲回答。最後的兩句一起唱。  2.教師與一個小組的幼兒進行對唱遊戲。  (四)教師即興與幼兒進行對唱遊戲。
  •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果和水果乾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果和水果乾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嘗嘗的活動中了解水果變成水果乾後的不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