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劉軼琳9月14日報導:據上海教育電視臺消息,以初心鑄魂,立三尺講臺,傳道授業;憑使命築夢,育萬千桃李,大愛無疆。近日,「鑄魂築夢——我們一起走近於漪」人民教育家於漪教育思想誦寫講系列活動展示交流會暨上海市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開幕式在上海教育電視臺舉行。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上海教育電視臺、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上海市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承辦,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者協會協辦。
活動首先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賈煒致辭並宣布推普周開幕,介紹了為響應今年推普周「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的主題,上海市語委、市教委牽頭在上海以及與上海結對幫扶的地區開展了一系列推廣普通話的工作和活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貢獻力量。
第十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榮華在發言中肯定了舉辦於漪教育思想誦寫講系列活動的時代意義,指出從課堂授課到教育改革,從呼籲「教文育人」到倡導「弘揚人文」,從培養學生到培養老師,於漪老師的教育實踐始終與時代同向同行,而她的教育思想正是從這樣的教育實踐中生長出來、提煉出來,難能可貴。
在活動的第一部分「漢字魅力——於漪教育名句格言書寫」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宣家鑫,當場揮毫潑墨,寫下「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十個大字。他表示,「天地人事」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世的各種客觀規律和現象,而「生命自覺」則展示了教師與學生符合客觀規律提升自己讓人生更精彩的過程,這正是於漪教育觀念的體現。 「胸中翻錦繡,筆下走龍蛇」,盡顯漢字的形態之美。書法與格言雙劍合璧,加深了大家對於漪教育思想的理解。
在第二部分「家國情懷——於漪教育著作誦讀」中,各區語委辦老師朗誦了《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回顧了於漪老師自走上講臺,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並立下「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歷程。由印海蓉、趙夢然帶來的朗誦《追憶「夜深千帳燈」》,更把大家帶到於漪老師動蕩的少年時代,苦難中不熄滅的讀書燈,在於漪老師心中埋下了教育的種子。微型話劇《用生命在歌唱——於漪的故事》展現了於漪老師的幾個時期的教育片段,正是她「站上講臺,就是用生命在唱歌」的信念,將一片深情傳遞給孩子的執著,鑄就了「人民教育家」的高度。
在第三部分「樹魂立根——於漪教育思想講習」中,市北中學陳軍校長講述了於漪老師奉獻敬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可貴精神,將自律、自強、自信的基因厚植於學生的心田。在現場訪談中,三位教師真情流露,講述了於漪老師對他們從教之路的深刻影響。
最後,於漪老師通過視頻的方式,講述了她對本次活動的感言和思考。她表示:「這次活動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舉措之一,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生存的密碼,不斷地訓練我們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會受到中華優秀文化的薰染,不斷地來滋養心靈,提升精神的境界。」
往事依依,初心與恆心同在同輝;歲月如歌,生命為使命而詩而歌。9月14日11:10,相約綠葉螢屏,感受於漪教育思想之豐,感受中華語言文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