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風聲》:荒誕感,你認為的不可理喻卻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2020-12-14 魔斯媽媽

文 / 魔斯媽媽

《柳林風聲》這部世界兒童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很多人不陌生。從最早把這本書引入中國的著名作家周作人開始,幾乎所有的書評都在強調它典雅細緻、優美流暢的文筆,還有整個故事情節中傳遞出的溫暖、善良與友愛。但我卻想談談我眼中這本書的寶貴之處——「荒誕感」。

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父母在給孩子讀這本書時,總會偏愛善良、乖巧的鼴鼠,也會對精明能幹、包容友愛的河鼠大加讚賞。但孩子們卻總是對個性張揚、愛冒險的蟾蜍情有獨鍾。就算它自負好勝,就算它狀況頻出。

這好像非常荒誕、難以理解。

沒錯,孩子們喜歡的就是荒誕,荒誕的故事情節,荒誕的人物。文學中專門有一個細分領域叫做「荒唐文學「。這個領域的文學作品看起來特別無釐頭,不著調,言行舉止像是胡鬧。但荒誕不羈之下,隱藏著對真誠、善良、勇敢等一切美好品格的追求。《柳林風聲》這本書就是代表作之一。

1、 柳林風聲:蟾蜍託德的荒誕之旅

《柳林風聲》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大森林裡,故事的主人公是森林裡的四個動物夥伴,鼴鼠、河鼠、蟾蜍和獾。如果沒有這隻蟾蜍,那其他的主人公過的應該都是風平浪靜的日子。聚會聊天,吃點美食,四處遊玩一下。只要這隻蟾蜍一出場,就會有大麻煩。

蟾蜍託德愛張揚,一出場就炫豪宅,炫豪車。還邀請夥伴們和他一起體驗旅行。沒想到樂極生悲。人類開的豪華大汽車呼嘯而過,驚了蟾蜍的大馬車,豪華敞篷馬車報廢了。

本以為託德很痛心,沒想到這反而激起他的鬥志,要換更拉風的豪華大汽車。它接連買了七輛大汽車,一輛比一輛更豪華。可它的車技太爛了,偏偏又很喜歡飆車,於是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車禍。三個好朋友鼴鼠、河鼠、獾先生不願看著蟾蜍託德就這麼白白送命,把它軟禁起來,堅決不讓他碰車。

後來託德終於想了個辦法,勝利大逃亡,溜達到一座小鎮。它看見一輛最新款的汽車,又按耐不住想要體驗一下。結果偷車又飆車的蟾蜍被警察抓住,關進了監獄。幸好獄警的女兒很喜歡和託德聊天,幫助它偽裝逃出了監獄。它一邊為自己的自由歡呼,一邊也不得不面對一場磨難重重的旅行。

最後他回到家,又在夥伴們的幫助下從黃鼠狼手裡奪回自己的豪宅。他認識到曾經的荒唐,也認識到友誼的偉大,他終於變成了一個讓人尊敬的蟾蜍先生。

2、 為什麼故事情節越荒誕,孩子越喜歡?

《柳林風聲》整個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講述的是鼴鼠、河鼠和獾在河邊生活的故事,另一條講述的是蟾蜍託德四處漫遊、荒誕歷險的故事。前一條主線是為成人設的,後一條主線才是孩子們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

(1)追求新奇是人的天性

嬰兒4個月左右就可以對他人的動作以笑回應。他們喜歡誇張的動作和聲音,看到媽媽搞怪的舉止,他們會哈哈大笑。荒誕的事物就如同大人們逗小孩的誇張行為一樣,會引發孩子的好奇、興趣和專注。

一隻蟾蜍怎麼會那麼迷戀汽車呢?他被馬車甩在公路邊的樣子好搞笑!他竟然沒害怕,還去買了那麼多汽車!自由對蟾蜍怎麼會那麼重要?自由是什麼……孩子們正是在這些荒誕的劇情中,捕獲新奇感。

日本的荒誕派作家長谷川義史說,孩子最喜歡「屎尿屁」的書。看看他的作品《尿床大神》,再想想風靡全球的《小屁孩日記》,我似乎也懂了,或許孩子天生就是先鋒派文學的讀者!

細細想來,頂級的、經久不衰的兒童文學作品大多都有一種離奇、幽默、新鮮的荒誕美。這或許正好契合了人的本性。孩子根本不在乎故事情節有多完整,多符合邏輯,他們的認知本就是碎片式的,他們需要的是足夠新奇,足夠有趣。

(2)挑戰權威的興奮感

心理學研究認為,孩子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會出現人生第一個叛逆期;6-8歲會迎來「兒童叛逆期「;到了12歲,就是大家常見的」青春叛逆期「。

可見,「叛逆「一詞是貫穿孩子整個成長過程的。

《柳林風聲》中的蟾蜍託德,被獾和鼴鼠、河鼠輪番看管,就像是被很多父母約束、管教中的孩子。每一分鐘都希望掙脫束縛。當託德跳下火車,逃離追捕時,就算是它身無分文、遠離家園,又冷又餓,但他還是相當興奮。

因為他自由了!「自由「這兩個字對於託德來說,值50條毛毯,讓他渾身溫暖,充滿希望!自由對於孩子來說,就意味著天馬行空,無拘無束。

上篇文章提到《可怕的科學》中,作者尼克.阿諾德經常給小孩子出壞主意,讓他們帶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去考父母,考老師。他告訴孩子們科學家也會幹蠢事,也有很多難題無法解決。孩子們每每聽到這裡,總會莫名的興奮。

也許,孩子們正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權威、離經叛道中,逐漸認知自我、找到方向的。

(3)寄託對這個世界的憧憬

孩子不喜歡娓娓道來地敘述。情節越是跳躍,富有想像力,越能吸引孩子。因為他們想更快地在故事裡看到更大的世界。他們對這個世界滿是憧憬。

就像《柳林風聲》,情節不斷在春天的河岸、夏日的旅行,冬日的野林冒險中穿梭。蟾蜍歷險記更是緊張刺激,而又搞怪有趣。

我深深感到:兒童文學最大的價值就是慰藉孩子的心靈。

我見過很多繪本故事按照成人的眼光和價值觀來編寫。加入一點想像的故事情節,但仍舊跳不出想要說教的目的。父母想通過故事來告訴孩子種種道理,但在孩子看來更像是一種模式化的生活,不能激起任何的興致。

真正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追求的卻恰恰是荒誕的美,稚拙的美,純真的美這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美育。

成年人讀《柳林風聲》也許會因為鼴鼠莫爾在歷經風雨後說的一句「家,這樣一個港灣,對於一個人的生存具有何等特殊的價值「而感慨萬千。但是孩子不會。孩子理解不了那些歷經風霜之後的感悟,孩子的世界裡瀰漫的是離奇的幻想,對這個世界各種刺激、有趣的憧憬。

3、 荒誕感,你認為的不可理喻卻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柳林風聲》的作者格雷厄姆曾說,「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擁有荒誕感。而大多數成人都喪失了這點,只有孩子保持得最好。「

保有一點兒荒誕感,或許會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精彩。對於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1)在荒誕中尋找成長的力量

我給女兒讀繪本,本以為她會喜歡貝貝熊和巧虎這樣乖巧的人物,但她偏偏對《不一樣的卡梅拉》愛不釋手。妹妹不認識字,成天看著圖一遍遍「梳理「故事情節,有時還繪聲繪色地扮演裡面的角色。妹妹最喜歡淘氣又勇敢的小雞妹妹卡門。

這些長久以來經久不衰的兒童讀物,其實訴說的是孩子心底的欲望,他們認同的行為以及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也許他們覺得自己還弱小,所以他們需要在這些喜歡的人物身上尋找力量。孩子們讀《柳林風聲》喜歡託德,就是喜歡它不走尋常路的勇氣,不受約束,挑戰權威,歷經險阻後,還能像尤利西斯一樣凱旋歸來。

儘管這些人物的行為看起來誇張,情節如此不現實,但他們總在用獨特的方式告訴孩子們:難關總會過去,開動腦筋就會創造無限可能。看似荒誕的劇情,實際上賦予了孩子直面未來的勇氣。

(2)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源泉

幼年時期,每一個孩子都沒有所謂的思維定式,也不受現實束縛。因此極富想像力。很多看起來光怪陸離的故事,父母很難理解,但他們卻能欣然接受。那些看起來超乎想像的童話場景和故事情節,似乎跟孩子的心走得更近一點。

日本作家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時下豬》中這樣描述:小男孩則安討厭媽媽偷看他的日記,故意在日記中寫些嚇唬媽媽的事。哪知這一切竟變成真實:廁所裡躲著一條大蟒蛇;爸爸吃下了媽媽煎出的「油炸鉛筆」,鬧肚子,不得已又吞下了許多橡皮止痛;晴朗的天空下起了無窮無盡的小豬,弄得滿大街都擠滿了嗷嗷亂叫的小豬,則安只能驚慌得趕緊擦掉「晴天下豬」這篇日記,一切才算平靜下來……

英國作家羅·達爾的《慈善的巨人》中,巨人用網兜捉蝴蝶的辦法,收集了億萬個輕霧般飄遊於空中的夢,分裝在億萬個瓶子裡。然後把這些美好的夢、金色的夢,用吹夢器吹進千家萬戶熟睡的孩子們的臥室裡,讓他們睡得甜甜美美,做著幸福愉快的夢。

這些荒誕的故事雖然荒誕離奇、遠離現實,但卻蘊藏著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同樣激發著孩子們無窮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想像力和創造力,不正是未來社會最需要的能力嗎?

(3)有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英國作家王爾德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朱光潛說: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怕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有一個人在團隊裡,總是能調動氣氛,隨便說起一個話題,都能引人入勝。是不是大家很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

成年人的世界,有趣的人自帶吸引力。而「有趣「這個能力,是從小培養的。

荒誕的童話故事裡,往往就蘊藏著「有趣」的能力。

《柳林風聲》中的蟾蜍託德,就是這樣的有趣擔當。他的人生精力跌宕起伏,精彩刺激,但同時也趣意盎然。想到他興致勃勃地駕著馬車出發,卻被人類的豪華大汽車秒殺;想到他騙過河鼠,偷溜出去時得意的神情;想到他假扮洗衣婦逃離監獄,一路的驚險又有趣的歷程……真的讓人忍俊不禁。

孩子們正是在這種愉悅、歡樂之中,收穫了知識,也學到了更好的生活態度。面對困難,懂得樂觀;面對挫折,懂得豁達;面對成功,懂得淡然;活得通透、灑脫。

寫在最後:

兒童文學中的荒誕感,看似啼笑皆非、違背常理。在幻想的世界裡好像什麼都可以發生。但好的作品依然有它內在的邏輯,依然會向孩子傳達真誠、友愛、善良、誠信、樂觀、堅強……

世界上很多兒童文學都先是作者與自己孩子的一場對話,《柳林風聲》也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能通過這些頂級兒童文學作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讀懂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喜好,保護好他們身上那些彌足珍貴的品質與能力。

我是魔斯媽媽,倆寶媽。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為回饋粉絲,魔斯媽媽免費向大家開放海量英文啟蒙歌曲、遊戲(學齡前)、繪本、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關注我,私信發送「國家地理」或「歌曲」或「繪本」。

相關焦點

  • 《柳林風聲》:荒誕文學中也有寶藏,能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家長們眼中的童書多是美好,有正能量,在挑選童書的時候,家長們也希望書中的這些情感內涵能傳達給孩子,但成人和孩子的視角不同,感興趣和關注的重點也不一致。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很多家長也不陌生——《柳林風聲》。作為童書中的經典,這本書中的故事情節有趣又溫暖,因此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從中獲得收穫。
  • 跨度很大,從六歲到六十歲都感興趣的書——《柳林風聲》
    對於課外書的選擇很多家長也是一籌莫展不知道該給孩子讀什麼書。今天星凝老師為大家推薦一款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讀物《柳林風聲》。適合各個年齡段,這句話真的不誇張,聽我簡單的介紹劇情大家就會贊同我的說法啦!《柳林風聲》肯尼斯·格雷厄姆發表於1908年,本書當時是為他六歲的兒子寫的。按出場先後來看,作品中的主人公分別是身穿人類服裝並且能說會道的鼴鼠、河鼠、狗獾和蛤蟆。
  • 《柳林風聲》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需要4個這樣的朋友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形象塑造來反映生活,通過敘述故事來表現主題,採用誇張、擬人、象徵等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類故事不但兒童喜愛閱讀,甚至成年人也喜愛閱讀,就如《柳林風聲《柳林風聲》豆瓣評分有8.5分,作者是英國銀行家,兒童文學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他從小跟隨外公外婆在鄉間生活,流連田園風光,善於觀察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動作神態,他喜歡自然和文學,喜歡研究動物和文學。這個童話故事,最初是他講給自己6歲的獨生兒子聽的,但也獲得了們這些成年人的喜愛。
  • 《柳林風聲》常考知識點梳理及在線閱讀訓練題
    知識清單1、《柳林風聲2、《柳林風聲》是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文筆典雅,描寫細緻,3、《柳林風聲》這部兒童小說以動物為敘事的主體,從動物的視角來觀察和感受大自然及人類社會,逆轉了動物被客體化的傳統敘事。
  • 好書推薦:《柳林風聲》一個關於真摯友誼和美好家園的故事
    平時,我們給豆豆買的書,我和豆媽也會讀,我個人非常喜歡《柳林風聲》這本書。《柳林風聲》的故事也由此拉開序幕。小朋友們,快來認識他們吧,你會喜歡誰呢?快來跟著不知天高地厚的汽車迷蟾蜍開啟一段驚險刺激而又充滿趣味的冒險之旅吧!
  • 黑幼龍:好性格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黑幼龍是著名的教育專家,也是《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一書的作者。黑幼龍認為,培養孩子的好性格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沒有人說「學歷決定命運」,也沒有人說「金錢決定命運」,可見性格確實是決定一個孩子一生成敗的最關鍵因素。在黑幼龍看來,孩子的好性格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樂觀。樂觀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所以也更容易成功。
  • 與「聰明」相比「努力」才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班主任找家長交流的時候總會這樣說:「你家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夠努力」「你家孩子很靈活,要是再努力點一定可以考更好的大學」「你家孩子很聰明,就是心思不在學習上」。類似這樣的批評,儘管家長被批評了,但是與批評相比「聰明、靈巧……」這些詞語,難免會讓家長沾沾自喜,內心有一種優越感,因為這樣的批評似乎更像一種高級別的表揚。
  • 共讀,是家長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書籍,是孩子們的精神食糧,每天和孫子頭靠頭坐在床前共讀,成為一段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溫情記憶,整個閱讀過程充滿了親情和溫度,成為我每天必做的功課。原來的我每天形影不離地陪伴著樂樂到小區玩耍,日子悄無聲息地在我們身邊飛快溜走了,我漸漸感到應該抽點時間,陪孩子一齊進行親子閱讀,培養他讀書的興趣愛好了。共讀前,我都要精心挑選好適合樂樂看的書。我驚喜地發現,「親子共讀」發揮著神奇的力量,幸福的種子在書中萌動,樂樂把閱讀的習慣變得順其自然、理所當然。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翻版的《柳林風聲》,有趣的心理讀物
    文 | 深夏晚晴天ZMH提起心理學著作,你的第一印象是否是專業、高深、看不懂?面對眾多專業詞彙和解釋,每每你是否都要反覆多看幾遍,才能勉強理解其中的意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他最著名、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出版20多年來,早已成為了英國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在本書中,羅伯特借用了名著《柳林風聲》中的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抑鬱症病人如何通過十次心理諮詢,終於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
  • 你不在意的一盒粉筆,可能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對很多人來說,一盒粉筆可能就是孩子們的塗鴉工具,又或者說是發達城市學校裡邊孩子們投擲的玩具,但就這小小的一盒粉筆,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來講,可能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或許就是這盒粉筆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張藝謀在98年拍攝了一部以農村為題材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鄉村教師因為母親生病回家探親一個月,其它地方的老師嫌這裡窮,都不願意來,最後找了一個13歲的女孩來給孩子們代課。而與其說代課,倒不如說是看著孩子們,因為這個女孩也才小學畢業。
  • 你不在意的一盒粉筆,可能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對很多人來說,一盒粉筆可能就是孩子們的塗鴉工具,又或者說是發達城市學校裡邊孩子們投擲的玩具,但就這小小的一盒粉筆,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來講,可能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或許就是這盒粉筆改變了他們的一生。張藝謀在98年拍攝了一部以農村為題材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鄉村教師因為母親生病回家探親一個月,其它地方的老師嫌這裡窮,都不願意來,最後找了一個13歲的女孩來給孩子們代課。而與其說代課,倒不如說是看著孩子們,因為這個女孩也才小學畢業。
  • 你孩子讀過這本極佳的童書嗎?美國總統羅斯福曾一口氣讀了3遍!
    我自認為看書還是比較嚴謹的,但《柳林風聲》是一部讓我可以不吝辭色讚美的書籍。只是所有讚美的語言在這本書自然清新、如林間清風般靈動飄逸的語言前,都顯得太蒼白了。我甚至覺得這不是一本適合「閱讀」的書,這是一本適合「出聲朗讀」的書。
  • 你孩子看過這本極好的童書嗎?美國總統羅斯福曾一口氣讀了3遍
    朱自清先生的描述偏向寫實,以極精準、妥帖的描寫展現出靜物和環境的畫面感。而《柳林風聲》則是傾向擬人,把靜物描繪地妙趣橫生。2篇佳作的描寫和語言都是極佳的,不分伯仲。在這裡,我稍稍摘抄《荷塘月色》和《柳林風聲》中的一小段,供大家對比欣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家長知道這種思維模式,就擁有了寶貴的財富!
    所謂的內向思維,是指一切向內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自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自己是自己生命的責任人,內心沒有責怪、抱怨。而外向思維的人聚焦在外,認為一切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擁有外向思維的人內心會不滿,會抱怨,會痛苦,一個在痛苦中抱怨的人是沒有未來的。
  • 【安化縣梅城鎮中學學生作品選】陳怡雯:最寶貴的財富
    最寶貴的財富  C270 陳怡雯我呀
  • 一張專輯,給孩子搭建一座語文聽書角
    它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讚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劃時代的彙編作品,是兒童文學的寶貴財富。還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安妮日記》《木偶奇遇記》《愛的教育》100多年了,《綠山牆的安妮》《綠野仙蹤》《柳林風聲》等經典一直排列在兒童文學的經典書單上。
  • 如果生命進入倒計時,你最希望讀到哪本書?
    誰說童書真的就是給孩子看的呢?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帶給薇薇安安寧的恰恰是一本只有幾頁的童書。治癒與撫慰,這不正是在現代社會裡打拼的成年人真正需要的嗎?如果讓湛廬君給你推薦童書,我會推薦你看看英國人列出的經典童書書單。
  • 《柳林風聲》三版本對比
    《柳林風聲》原文用詞優美。 好的譯文,應該避免多餘的贅詞。英文多從句,定語再長也不會覺得奇怪。中文卻不同 ,定語過長,贅詞過多、代詞過多,甚至破折號過多的譯文,讀來流暢度都會受損。來列幾個對比,先隱去版本,各位也可以自己盲審一下。
  • 教會孩子這兩點,將會是他生命中的寶貴財富
    導讀:教會孩子這兩點,將會是他生命中的寶貴財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這兩點,將會是他生命中的寶貴財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日本繪本之父:語言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我認為,在兒童讀書方面,用耳朵聽語言的體驗是最重要的。關於這一點,只要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將語言變成自身的東西,是怎樣掌握語言的,就可以明白了。在考慮兒童讀書問題時,我們要認識到兒童在嬰幼兒期有沒有豐富的用耳朵聽語言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在學會讀文字之前,沒有豐富的用耳朵聽本國語言的體驗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