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連科這位有名的禁書作家,作品在海外很火,究竟寫了什麼

2020-12-10 詩文雜貨鋪

閻連科洛陽嵩縣人,是個有名的禁書作家,被稱為「中國最有爭議的作家」,這,個稱號起源於他的《為人民服務》。

閻連科屬於大器晚成的作家,他直到1997年發表中篇小說《年月日》才開始引起文壇關注。1998年發表的《日光流年》是他創作生涯第一個高峰。2003年發表長篇小說《受活》轟動文壇,成為他的代表作。2006年發表的《丁莊夢》則令他揚名海外,成為在國際文壇最受矚目的中國作家之一。

《受活》

「受活」,意即享受,享樂,快活。暗含有苦中之樂,苦中作樂之意。 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在混亂的歷史和社會中,一個付出了巨大犧牲,終於把自己融入現代人類進程的社會邊緣的鄉村,在一個匪夷所思的縣長帶領下,經歷了一段匪夷所思的「經典創業」的極致體驗——用「受活莊」裡上百個聾、啞、盲、瘸的殘疾人組成「絕術團」巡迴演出賺來的錢,在附近的魂魄山上建起了一座「列寧紀念堂」,並要去遙遠的俄羅斯把列寧的遺體買回來安放在中國大地上,從而期冀以此實現中國鄉民的天堂之夢。

《日光流年》

小說中講述了一個聞所未聞的慘烈的故事,把苦難寫得質感透明,把深厚與天真糅成了至純和心酸,從而寫出了中國農民的一部心靈宗教史、生命救贖史。 全文由五卷組成,依次逆向地回溯故事進程,即第一卷敘述主人公司馬藍的死亡過程,第二卷說司馬藍擔任村長後的奮鬥經歷,第三卷說青年司馬藍如何當上村長,第四卷講少年司馬藍成為同輩中的領袖,第五卷說司馬藍的童年生活及其出生,中間穿插幾位前任村長和其他有關人物的故事。認真閱讀這部小說的讀者,都會被小說中的嚴峻的生死問題所震撼。

《情感獄》

把心和情感毫無保留地交給寫作,交給《情感獄》——它的每次再版,我都感慨我今天寫作中所丟失的那種人生真情與故事真情情的相遇與重合,在我的寫作中似乎再也不會如《情感獄》的創作那樣不期而遇和水到渠成了。這是一咱感慨,也是一種無奈。因此,隨著我年齡的增長和寫作歲月的延續,對《情感獄》的看重將會愈發地增長和感嘆。

《四號禁區》

鳶孩是一個獨自駐守在「四號禁區」的年輕的士兵,陪伴他的只有一隻警犬黃黃。他和唯一賴在禁區沒有搬家的83歲老人的孫女小菊,既是軍民關係,又是暖昧的青年男女的相戀關係。神秘秀麗的山間景色和樸實淳厚的民風讓你聯想到沈從文的邊城,同時,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和令人扼腕驚嘆的結尾,又使你唏噓不已。自然而然地,你會走進閻連科的獨特審美意境中去……

《瑤溝人的夢》

《瑤溝人的夢》裡大家對秘書的迷戀,在這個小說裡則荒謬進一步加劇,大家競相要替撞死了人的鎮長坐牢。而這尚不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哀在於大家並不以為這是恥辱,反以為榮。當根寶謙虛說,「我是去蹲監,又不是去當兵」時,大家對他進行了駁斥,大家說:「替誰呀?是替鎮長哩,你是鎮長的救命恩人呢!」所以這不是簡單的蹲監獄,而是「奔前程」哩。連根寶的父母也默認了這一點,所以根寶的「爹在他身後提著鋪和蓋,像兒娃出門做大事兒一樣,滿臉的喜慶和自豪」。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蹲監本身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光榮的是替誰去蹲。而替誰去蹲的背後則潛藏著利益。根寶並不是無緣無故地要去替鎮長蹲監獄的,柱子、瘸子、李慶都不是,雖然他們都崇拜權力,但是他們崇拜權力的目的卻是為了權力背後的利益。

《丁莊夢》

作家閻連科於2006年推出的中國第一部抒寫愛滋病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品以中原地區曾經發生的愛滋病蔓延為背景,著力描寫當一群農民突然被拋入愛滋病蔓延、死者無數的窘境時的所作所為,充分揭示絕境中形形色色的人性。小說在寫作風格上既有現實主義的紀實描寫,又有奇譎驚人的夢幻想像,亦真亦幻,既觸目驚心,又警世感人。

《炸裂志》

一個村莊如何在眨眼間成為超級大都市?

人的精神有何樣「核裂變」的極能?

愛到何處才為撕心、裂肺和崩潰?

美望、欲望、惡望的極度在哪裡?

「最現實」的「最寓言」

揭開「不存在」的真實

展示看不見的真實

凸顯被真實掩蓋的真實

閻連科以神實主義的寫作手法,荒誕、誇張、魔幻地呈現了「炸裂」由百人之村巨變為超級大都市的故事,透視出時代變遷中的狂野欲望,撕心裂肺的人性之痛,家族間的恩怨情仇,歷經滄桑暖意未散的世道人心……

相關焦點

  • 閻連科:中國作家面對翻譯完全無能為力
    中國文學被翻譯面臨諸多問題,要翻譯什麼,譯者與作家的關係,是否有權重寫,翻譯過程中編輯的影響……  首屆中國當代文學翻譯高峰論壇的發起人之一溫小鳴在解釋此次論壇舉辦的初衷時說:「現在已有大量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被譯介到國外,獲得了許多重要的國際獎項,但仍有大量優秀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者及作品需要走出去。所以,這個論壇就是要深入討論跨文化傳播及其翻譯研究的問題。
  • 《速求共眠》的燒腦遊戲 閻連科把閻連科寫進了小說
    《速求共眠》是閻連科新書的名字,也是這本新書中一部電影的名字。這本書是閻連科寫的,但在書中正文內,主角是一位知名作家,也叫「閻連科」。書中「知名作家閻連科」,與真實的知名作家閻連科,有重合的地方,但不完全是同一個人。因為《速求共眠》總體上是一本小說,裡面既有非虛構紀實,也有虛構的文學成分。真實的閻連科,在現實中的忘年交——青年女作家蔣方舟,也進入了小說內部,連名字都沒改。還有電影導演顧長衛,也以真名出現在其中。
  • 閻連科:中國現實的荒誕和複雜沒一個作家能把握
    閻連科自嘲說一直以為自己是「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家,沒想到作品卻一直被認為是「負能量」的代表。他說,當下中國寫作的豐富,猶如泥沙中混合著無數的黃金,「可以迎光寫作,寫正能量的作品而淘金;也可以『借光』寫作,以審美的名譽逃避一些現實的糾纏。
  • 閻連科被"飢餓"刺激成作家:一碗肉引導讀書寫作
    閻連科被"飢餓"刺激成作家:一碗肉引導讀書寫作   日前,著名作家閻連科來到杭州某學校進行講座,主題是「文學照亮人生」。  閱讀的價值  世上不缺好作家,缺好讀者  有些同學說沒有複雜曲折的經歷,寫不出好文章,其實生活中任何細碎的東西都是素材。比如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寫的就是一個中學生叛逆的心理,非常平常,但不影響作品的優秀。
  • 閻連科成都分享新作《速求共眠》:寫得最愉快的一本書
    華語文學世界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也極具爭議的實力派作家。閻連科接受採訪沉默數年後,閻連科推出的新作《速求共眠》,講述了一個叫「閻連科」的知名作家,因為對名利、欲望的追逐,決定要自編、自導、自演一部叫《速求共眠》的電影。
  • 一個偉大文學的時代已經悄然消失|閻連科專訪
    閻連科的英國經紀人幾乎每天往他郵箱裡發電郵,告知他哪本書銷量如何,又有哪個大咖評論家寫了文章。完全不懂英文的閻連科在這方面非常粗疏,他對自己的出版,不太關心用了什麼封面,腰封上寫了什麼話,他也不在乎書裡是不是有錯字,交出去的稿子從來不自己校對。他說自己反正是一個經常寫錯字的人。他甚至也不關國內、國外對他的評價。
  • 閻連科的消失與浮現:如果生活中沒人需要你,那是最可怕的事情
    閻連科在這所學校擔任客座教授,一周上半天課。沒課的日子,他早晨起來寫作兩三個小時,下午翻翻書,睡個午覺,晚飯後在海邊散步。如果內地有活動需要參加,他就隨時買票飛回來,活動結束再返回香港。那邊安靜,他也不參加聚會,溢出文學圈子之外,每天聽著海浪聲寫作,是這位長於河南以書寫苦難成名的作家不曾想像過的奢侈。閻連科兩地往返的生活狀態,正如他近年作品的處境。
  • 閻連科《速求共眠》成其歷史最差,與莫言一致對當下失語
    文/馬慶雲閻連科老師是中國非常優秀的小說家。他的諸多作品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學啟蒙作品。與劉震雲、莫言、餘華、賈平凹、蘇童等人並列,閻連科也是中國當代文學裡程碑式的人物。同時,他們都老了,寫東西容易滑鐵盧。閻連科老師「滑鐵盧」的最厲害,比較典型的代表便是這本即將發售的《速求共眠》。
  • 爭議作家閻連科被曝執筆呂樂新片 《速求共眠》計劃9月開機 閻連科...
    時光網訊  被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的極具爭議的作家閻連科,近日被曝將執筆導演、攝影師呂樂的新片《速求共眠》,劇組正在招募男女演員,預計將於今年9月中旬開機。此前顧長衛導演,章子怡、郭富城等主演的電影《最愛》就是改編自閻連科的小說《丁莊夢》。       在「超級卡司」公眾號曝光的這則組訊顯示,電影《速求共眠》的定位是「青春、文藝、農村」,出品方青年電影製片廠和樂人映畫,目前劇組招募的演員多為河南籍,這與身為河南人的閻連科的寫作特徵有關。
  • 文學院教授閻連科作品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近日,由臺北新地文學發展協會、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舉辦的「世界華文小說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以閻連科小說作品為例」在臺北召開。來自美國、瑞典、西班牙、法國、義大利以及中國大陸與港臺地區的二十餘名作家、學者、翻譯家及閻連科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文學院院長孫鬱教授出席了研討會。
  • 專訪閻連科:經常懷疑,我一生的寫作就是一場笑話
    閻連科:我不會有顧忌。一個作家如果能夠理解他所寫的人物,那麼反過來,他所寫的人物也會理解他。我不會刻意去想哪些東西是善的,哪些是惡的,並迴避某些負面的東西。我認為,只要作家能真正理解人,就不必有什麼顧忌。寫作中我沒有特意去採訪她們,因為不需要,她們對我來說太熟悉了。
  • 成都市資訊|閻連科成都分享新作《速求共眠》:寫得最愉快的一本書
    成都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閻連科成都分享新作《速求共眠》:寫得最愉快的一本書7月14日下午,著名作家閻連科來到四川成都文軒BOOKS書店舉行了他的新作沉默數年後,閻連科推出的新作《速求共眠》,講述了一個叫「閻連科」的知名作家,因為對名利、欲望的追逐,決定要自編、自導、自演一部叫《速求共眠》的電影。於是,真實的電影導演顧長衛和青年作家蔣方舟等人物,都成了小說故事的實在,而在實際生活中的一切,又都在故事中轉化為不確定的可能。在這部《速求共眠》中,他再一次將這份「野」貫徹到底。在分享會演講過程中,閻連科用幽默生動的語言和實例不時將大家逗笑。
  • 5年了,「田湖的孩子」閻連科回歸了
    這本非虛構作品《田湖的孩子》是與另一部非虛構作品《我與父輩》一脈相承的,閻連科說,有一點,書裡寫的90%都是真實的,另10%的不夠真實,可能是抒情的原因,也可能是記憶出錯的原因。閻連科是個特別勤奮的寫作者,他的河南老鄉李洱有一個段子,說雜誌社鬧稿荒,只要約閻連科老師,他一定會把稿子準時給你。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縮影》為何被軍國主義封殺
    編者按2017年夏天,由騰訊文化、京東圖書支持的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研究生班遊學計劃分東亞、南歐、北歐三天線路進行,作家閻連科帶隊研究生沈念、蘇瓷瓷、浦歌、姚良前往日本,完成14天文學之旅。我最早讀到的日本小說是德田秋聲的《縮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在中國出版,今天日本作家已經不太看他的小說,讀者幾乎已經忘記了。但是對於我和我這一代中國作家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他是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一個高峰,而其最高峰的作品就是《縮影》,和《紅樓夢》一樣是沒有寫完的作品。自然主義文學是日本近代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主張恢復到生活的原樣。生活是什麼樣子,就寫成什麼樣子。
  • 《速求共眠》:閻連科,還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夠這樣去寫
    《速求共眠》:閻連科,還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夠這樣去寫在現今的作家中,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咖裡,我最佩服的,就是閻連科,他的名氣,好像比不過餘華,莫言,但他,才最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呢?簡單一點講,他就是他,而餘華,莫言,都是在模仿別人。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安部公房,踩著卡夫卡的腳印
    原因是,讀卡夫卡的《變形記》時你會想,這個「變」,是他們西方的,是卡夫卡自己的,和我們東方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和關係。但看到《砂女》和《箱男》時,你發現原來這個「變」,不僅是西方的,它也可以是東方的。於是,你對安部公房感到震驚了,永遠記著他和他的作品了。同時,你發現原來日本的現代文學是如此的發達和現代,和西方文學是如此的相鄰、靠近和水乳交融,而在中國的現代作家中,我們幾乎沒有安部公房這樣的寫作。
  • 《我與父輩》之後的《她們》 閻連科:要對女性理解和尊重
    請問是什麼念頭,促使您在十年後突然有了書寫女性的強烈願望,可以簡單談談《她們》的創作過程嗎?閻連科:在2009年《我與父輩》出版後,口碑和市場都超出原有的預感,於是做出版的朋友提出希望趁熱就高,再寫一本我家族女性的系列散文作為《我與父輩》的姊妹篇推向市場。之所以沒有寫,是我不想用認識父輩那樣的目光去認識我家族中的女性。
  • 閻連科談新作《她們》:無意女性主義,只想理解為人的她們
    是什麼念頭促使你在10年後突然有了書寫女性的強烈願望? 閻連科:在2009年《我與父輩》出版後,口碑和市場都超出原有的預感,於是做出版的朋友提出希望趁熱再寫一本我家族女性的系列散文作為《我與父輩》的姊妹篇推向市場。之所以沒有寫,是我不想用認識父輩那樣的目光去認識我家族中的女性。
  • 閻連科《親愛的西班牙》
    >推薦語:閻連科是一個以奇譎怪誕為敘事特色的作家,他的小說狂放無度,毫無節制,往往寫起來一發而不可收拾;閻連科也是一個以顛覆消解主流意識形態為己任的批判家,鋒芒畢露,毫不留情,幾乎把社會的強者弱者一概納入了諷刺體系。
  • 看看閻連科、金宇澄、唐諾怎麼說
    閻連科謙稱那簡直是「垃圾中的垃圾」,唐諾則乾脆不想示人。在3月24日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啟動儀式上,幾位評委中,唯有高曉松回憶起少作輕鬆愉快,《同桌的你》等經典歌詞,給了他「後來的整個人生。」當天的主持人,也是「室內生活節」策劃人的梁文道,很疑惑用生物學上「幼年-老年」、「幼稚-成熟」的模型看待作家的寫作軌跡是否合適,少作對一個作家意味著什麼?又在他們的生命中充當了怎樣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