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夏日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在描寫夏日風光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它的原文,也可以將它化用:烈日當空,炎炎夏日顯得格外的漫長,那一排排蔥鬱綠樹溢出一片片濃蔭。遠處的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微風漸起不僅破碎了樓臺的倒影,也將水晶簾微微拂起動。那滿架的薔薇呀,你為什麼這個時間盛放?惹得這一院子裡一陣芳香。
夏夜追涼楊萬裡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這首詩和其他寫下的詩有所不同,它撇開了夏季的炎熱難耐的感受而就「追涼」處展開描寫。一二十八個字就勾勒出了一幅夏日追涼圖。其中有撩人的月色,有濃密的樹蔭,有婆娑的竹林,有動聽的蟲鳴叫,以及詩人追涼的身影。這首詩正是應了那句:心靜自然涼!
夏意蘇舜欽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在幽深的小院中,我靜靜地躺在竹蓆上,渾身清涼。透過門帘我看見那石榴花正開得燦爛。正午時分,暑氣正旺,卻有濃密的樹蔭進行遮擋。睡醒來,耳邊傳來了一陣陣黃鶯的歌聲。這首詩沒有一句不切入,夏日至今又句句透露著清涼之意,讀完之後給人一種酷暑吃冰的爽快,又有一種微風拂面之安逸。
清平樂·池上納涼項鴻祚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水天一色給人一片清涼之意,人們都在庭院納涼,無人說話顯得整個庭院都是靜悄悄的。門帘高卷,清風吹動著室內的蠟燭,燭火微微晃動。竹影婆娑,映照牆上就像一個畫家在紙上揮毫潑墨,繪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喝醉之後躺在竹蓆之上,微微扇動輕羅小扇,頓時覺得一股涼氣徐發。池塘裡雨下了一會兒就過去了,明天一定會是秋天蕭瑟的景象。這首詞勾勒出一幅池邊消暑圖,給人一種閒適安逸的情感。
昭君怨 · 詠荷上雨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夏日午睡時夢見自己在西湖泛舟遊玩,只見得滿湖水汽湧動,又有荷花清香夾雜其中。突然驟雨落到船棚上,擊打出噗噗的聲音,把我從西湖遊玩夢境中驚醒。我原以為自己身在西湖賞荷泛舟,醒後才發覺卻原來是在家中午睡。雨水擊打池中荷葉,將我驚醒。我睡醒之後一邊回味夢境之景一邊觀看庭院的荷花池。雨滴落在荷葉上,跳上跳下。晶瑩的雨滴忽聚忽散,散了的水滴如斷線的珍珠四處迸射,使人眼花繚亂,最後逐漸匯聚在荷葉中心,像一窩亮晶晶的水銀。這首詞寫出自己在夢中泛舟西湖和被驟雨驚醒後的情景,並將雨水落在荷葉上的動態,描寫得很生動,是一篇難得的賞荷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