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涼地圖」又擴版 榕城消暑好悠閒

2020-12-23 瀟湘晨報

全市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多日,市氣象臺連續發出高溫橙色預警。熱浪席捲時,又一個新的節氣來了。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在「最長白晝」的這天,榕城市民可透過陰天的雲縫觀測到日偏食奇觀。

隨著夏至來臨,眼下炎熱的天氣只是開始,陽光火辣辣的日子還會增多,但榕城不斷擴版的「納涼地圖」,正為市民送上更多清涼。

榕城持續「桑拿天」

連日來,福州的氣溫真可謂「紅紅火火」。就拿昨日來說,全市再次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昨日13時44分,烏山國家氣象站監測到當天最高氣溫36攝氏度。6個縣(市)中,有5個日高溫在35攝氏度之上,其中連江38.1攝氏度的氣溫,為昨日全市最高。

今明兩天的天氣也將以陰天為主,但這無法撼動強勢的熱浪,榕城「桑拿天」還將繼續。據市氣象臺昨日預報,今起3天,氣溫仍將維持在35攝氏度之上。

明日可見日偏食

值得一提的是,罕見日食明日將在天宇上演,福州將可觀測到日偏食。不少市民關心,陰天還能觀測到這一天文奇觀嗎?

省天文學會秘書長潘小清介紹,晴天雖然更有利於日食的觀測,但對於普通觀測者而言,陰天雲量增加,陽光的強烈程度也在減弱,方便市民透過雲縫看日食。

據了解,明天14時44分至17時22分,日偏食將在福州上空出現。潘小清特別提醒,福州各地將在16時10分前後的兩分鐘,迎來日偏食最為壯觀的時刻,市民不可錯過。

天宇上演日食的同一天,我國將出現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我國在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潘小清介紹,因緯度不同,我國各地晝長時間由南到北遞增。作為南方城市,福州市區夏至晝長時間有近14個小時。

曉民俗

「做夏」民俗有意思

在古代農耕社會中,夏至是慶祝夏糧豐收、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又稱為「夏至日」或者「夏至節」。全國各地有著各種各樣的夏至習俗,福州「做夏」的方式帶著濃濃煙火氣。

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黃履冰是一名「老福州」,對閩都夏至民俗頗為熟悉。據他介紹,煮鍋邊糊、煎豆芽餅、蒸碗糕,是過去福州人在夏至這天必做之事。人們在大米做成的各式美食裡感受豐收的喜悅,也通過互贈這些美食,增進「金厝邊,銀鄉裡」的鄰裡情。

「做夏」美食也承載著人們的憧憬。黃履冰介紹,就拿碗糕來說,它又叫「發糕」,大人食之,幹事創業一路「發」,小孩食之,希望像膨脹的發糕一樣健康長大。

除了美食,老福州人在夏至這天,還有一種饒有意思的「做夏」方式,那就是稱體重。

「孩子夏至稱完體重,等到秋天再稱,大人就可以知曉一個夏天過後,孩子塊頭長了多少;對於大人來說,夏天是農忙時節,身體會有消耗,夏至稱完後,體重心裡有數,等到秋天時,看瘦了多少,再通過『貼秋膘』補回來。」黃履冰說。

健康專家提醒,飲食上,夏至時節宜增酸減辛,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市民可吃些涼性果蔬,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苦瓜、絲瓜、黃瓜、甜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是涼性的,西瓜、綠豆湯、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佳品,但不宜冰鎮後食用。

添福氣

「納涼地圖」又擴版

天氣炎熱,消暑納涼成為市民夏日生活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生態福州、宜居福州、幸福之城建設,榕城的「納涼地圖」不斷擴大。

荷花盛滿池,是夏日福州的一大風景。逛公園、看荷花,是榕城市民的納涼方式之一。如今,茶亭公園、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公園、西湖公園、黎明湖公園、閩江公園南園、光明港公園、南公園等地都是市區賞荷好去處。

今年5月1日,被譽為城市「空中陽臺」的濱江市民廣場上蓋公園正式開放,看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夜景,觀閩江一線風景,榕城市民夏夜休閒再添極佳場所。此外,堪稱「氧吧」的金雞山公園、福道、福州國家森林公園,也是納涼市民喜愛之地。

如果不願走太多路去大公園,那就去家門口的串珠公園逛逛。經過幾年的建設,串珠公園在我市星羅棋布。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553個串珠公園,此外,還有500.8公裡長的濱河綠道和291條林蔭道。這些「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的生態福利,正為夏日裡的榕城市民送上更多清涼。

【來源:福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韓國梅雨季後迎暴熱天氣 市民消暑納涼各有招【組圖】
    炎熱天氣下,韓國市民選擇不同的方式消暑納涼,有些人出門做好防曬措施,太陽傘、帽子裝備齊全;有些人前往海邊、江邊、水庫戲水納涼,小朋友們更愛在涼爽的噴泉池裡歡快奔跑。(圖源:韓聯社)  8月17日上午,在慶尚北道慶山市三聖賢歷史文化公園,小朋友們正在噴泉池戲水降溫。
  • 古時候紹興人如何消暑納涼?躲進「紹派」避暑山莊
    現代人靠空調續命,古人該如何消暑納涼呢?事實上,聰明的紹興人很早就開始建造避暑山莊,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就建造了「石室」「冰廚」用來消暑。會稽山古木參天、若耶溪荷菱茂密……山峻水秀的越地,為營造避暑山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魏晉時期,謝、虞、王、郗等世家大族陸續南下,徜徉山水間,修築了別具一格的避暑山莊。
  • 此煙是紅雙喜滬產的極品,薄荷味十足,價格地道是消暑納涼的首選
    此煙是紅雙喜滬產的極品,薄荷味十足,價格地道是消暑納涼的首選紅雙喜鉑派香菸,是一款爆珠涼煙,薄荷味十足,適合夏天抽,乃消暑納涼之首選!菸絲填充的蓬鬆度很好,柔軟有彈性,顏色很嫩的。
  • 夏日消暑新姿勢 《抗戰》林海雪原清涼作戰
    俗話說「七月流火」,但是已是七月中下旬的天,已久不見絲毫轉涼的跡象,依舊是酷熱難耐,消暑納涼乃是這個炎熱夏天的重要話題之一,現實生活中,可能廣大玩家進行的是「西瓜wifi空調房」三連,那麼如果是在遊戲中,消暑該如何進行呢?
  • 閩都風情:清粥小菜受喜愛 榕城夏日美食清爽當道
    中新社福州六月二十八日電 題:榕城夏日美食清爽當道  中新社記者林維莉  雨過天晴的福州城,氣溫迅速竄升,酷暑的煎熬,讓人每天心情煩悶,食欲不振,不過,深諳保健之道的福州人卻自有清爽度夏的美食妙招。
  • 永樂路「樂活」街成市民消暑納涼好去處
    免費空調吹來源源客流雖然是一家大型超市,但是在不少附近居民的眼中,永樂路家樂福卻是他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市民孫阿姨的一番話似乎道出了大多數市民的心聲:「吃完晚飯到家樂福逛逛,即有免費空調吹,又能順便買些東西回去,何樂而不為呢?」
  • 深圳求水山景區水上樂園:龍崗高顏值消暑納涼聖地
    有時候還是要出來活動活動下,作為龍崗區高顏值消暑納涼聖地,求水山水上樂園就是很好的選擇。求水山水上樂園總面積6000㎡,建有1000㎡的成人池,1100㎡的兒童戲水池,1000㎡的造浪池,還有螺旋滑道、彩虹競賽滑梯。水質清澈見底,藍天白雲下,宛若碧海,是讓你進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地方。
  • 碧桂園·十裡銀灘 無邊際泳池夏季納涼好去處
    遊泳既消暑又健身,自然被人們所喜愛。日前,記者走訪了濱海大城碧桂園·十裡銀灘,社區內的無邊際泳池讓記者大開眼界!無邊際泳池畔悠閒的人們在無邊際泳池畔,記者遇到並採訪了來自深圳的購房者劉女士, 「我愛人和兒子在無邊際泳池遊泳呢,真是個納涼的好地方,他帶著兒子遊了幾圈,說是涼爽了不少呢」!
  • 我院學生創業團隊推出榕城首份校園手繪地圖
    「這下不怕校園太大找不到地方了」「好漂亮協和學院,好美的福建師大哦」「這麼大的校園的啊,改天一定要好好欣賞,拍拍照傳給爺爺奶奶看」…… 近日這張榕城首份校園手繪地圖電子版在網絡上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QQ空間、博客、貼吧等網絡媒體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
  • 「詩詞鑑賞」盛夏納涼時,16首關於盛夏納涼的古詩詞!
    豔陽高照, 知了唱鳴, 又到盛夏納涼時。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不妨打開一扇清幽之窗,持一蒲扇,攜一躺椅,挑揀一陰涼處,沐著綠陰,聽著蟬聲,品讀詩書,安神定心,跟隨古詩詞一起納納涼消暑!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裡聽泉聲。夏夜園亭納涼宋-張玉娘南園有涼氣,移席散餘情。新月隱修竹,清風開小亭。
  • 詩與畫中的消暑良方:白居易散熱由心靜,李白則是裸袒青林中
    消暑的最佳方式,就是端坐在綠蔭院中,仔細感受窗下清風,其實白居易說的就是所謂的「心靜自然涼」,一個相當唯心的辦法,不過在沒有強有效消暑手段的古代,避暑家中,心靜身安,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李白說他懶得搖扇子來消暑,乾脆跑到青林山中,脫去頭巾,袒胸露頂,感受林間清風帶來的涼意。李白向來不拘小節,古人雖有禮數在,但山裡杳無人煙,因此李白敢於脫掉身上那些累贅,更好地貼近自然、消暑。
  • 在比例尺為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榕城地鐵象峰站到火車南站
    題目在比例尺為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榕城地鐵「象峰站」到「火車南站」兩地間的距離為5cm。(1)象峰站到火車南站全程多少千米?(2)榕城地鐵「象峰站」到「臚雷站」的票價是每人6 元。朝陽小學六(1)班55名同學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需乘榕城地鐵從「象峰站」到「臚雷站」。方案一:用「榕城卡」購票每張打九折;方案二:購團體票「買十送一」。兩種方案各應付多少錢?
  • 夏日炎炎,古人如何納涼
    白居易《消暑》寫出了「心靜自然涼」的體會。「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全詩寫的是納涼,從自家的庭院樓閣到附近的水榭涼亭都成為納涼勝處。唐代詩人韋莊《夏夜》云:「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正吟秋興賦,桐景下西牆。」
  • 夏日炎炎,來永嘉&澤雅消暑納涼吧
    夏日炎炎,來永嘉&澤雅消暑納涼吧文&圖 心晴氣越來越熱,周末、暑假就宅家裡吹空調嗎?永嘉 澤雅為你準備了冰涼舒爽的溪水,就等你來了!
  • 從古詩看古人的消暑之道
    古代沒有現代電扇、空調,但從文人墨客留下的眾多消暑納涼詩來看,古人也自有其消暑納涼方法,別有一番情趣。  揮扇取涼 扇子古已有之,《古今事物考》卷七引《古今注》曰:「舜廣開視聽,求賢人自輔,作五明扇。」它有「篾疑秋翼蟬,團取望舒景」之趣,「能使悽兮似秋,隆暑斯卻」,所以古人稱她為「搖風」、又叫「涼友」或「快哉風」。
  • 走,到圭峰山'嘆'世界 新會人另類消暑方式(圖)
    南方網訊 在酷熱難當的夏夜,你問新會人最好的消暑地方在哪裡,他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圭峰山。  日前一個晚上,記者騎著摩託車圍繞圭峰山轉了一圈,在山下的玉湖公園、沙灘浴場、體育運動廣場和圭峰山上,見到許多前來消暑納涼的市民。
  • 學生宿舍消暑有奇招:抱冬瓜入睡、走廊「露營」
    學生哥消暑奇招:宿舍走廊「露營」  沒有空調的夏日該怎麼度過?打地鋪、樓頂噴水、抱冬瓜……高校學生頻現「抗暑」奇招  剛剛過去的5月想必大家依舊記憶猶新,「高溫」「暴曬」成為這個5月的關鍵詞。2018年6月1日,本報報導了《這個5月百年最熱?》
  • 沒有空調電扇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消暑解悶的?
    但無論是什麼時候的夏日,在那些鋪天蓋地的悶熱聲中,總會帶著些許意蘊濃厚的詩情畫意,一舉一動都可以繪作副潑墨大寫意,而古人消夏之法更尤為甚至,他們雖然沒有現代人的空調,電風扇,冰箱,但一樣把夏天過得悠閒愜意。
  • 武義:村前小溪戲水納涼
  • 夏天就是要「乘風破浪」 水上樂園成為消暑納涼好去處
    炎炎夏日,水上樂園已成為眾多遊客消暑納涼的好去處。8月4日,家住黃石的曹先生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來到武漢瑪雅海灘公園玩了一整天,除了帶孩子戲水,景區內的水上飛人表演、滑稽互動秀、瑪雅歡樂鼓以及晚上的MAYA電音趴,讓曹先生一家玩得格外盡興,「公園實行一票通玩政策,從早到晚除了可以體驗不同水上項目外,還有很多表演和互動遊戲,我們一家玩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