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學生們放了史上最長的一個寒假
6月2日,上海市小學一、
二、三年級正式返校開學。
至此,上海143.5萬中小學生悉數回歸校園。
但是,回到校園沒多長時間
就傳出了
上海某小學發生聚集性發熱的消息
而且有消息稱這幾天咳嗽流涕、
發熱的孩子多了起來,
成為發熱門診接診的主要群體。
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
一天就接診了300多個發熱病人!
龍華醫院兒科專家門診候診大廳
另外,根據本市《開學工作指南》要求,
發熱學生應第一時間上報情況,
首先轉移到留觀場所,
然後按照經疾控部門審定的程序
進行後續處理。
萬一孩子感冒發燒了,
多多少少會引起同學的恐慌
這也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地方。
聽到這些消息是不是心頭一緊
重回校園後,
孩子免不了有個感冒發熱,
但在特殊時期實在「提心弔膽」
這可怎麼辦?
本市目前中小學生發熱就診情況如何?
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內科主任殷勇。
1 發熱門診人數上升嗎?
殷勇介紹,從開學前日均就診量約150人次,
到開學後第一周約180人次,
再到如今每天約230人次,
總數量環比增多,
同比還是有所下降。
「發熱門診就診量上升僅
佔到全院門急診量上升的16%。」
2 發熱,會不會和疫情有關?
殷勇提到,目前在發熱門診就診的患兒中,
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發熱情況幾乎很少,
經過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疾病分布也較為分散。
「的確有不少發熱的學生來就診,
但很少有同一個班級多人發熱的情況。」
他解釋,患兒發熱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患有基礎疾病、慢性疾病的患兒本身免疫力低下,難免出現感染;
第二,開學後,中小學生在校園內也無法避免交叉感染風險,該群體免疫功能相對全人群也較弱。」
殷勇說,6歲前兒童,只要沒有嚴重併發症(如中耳炎、腦膜炎、肺炎等),每年感冒6至8次屬於正常情況,家長無需過度驚慌。
3 目前是否有流感蔓延?
也有家長提出,目前是否有流感蔓延,殷勇說,流感好發於秋冬季10月至次年2月,目前屬於低谷,「作為醫療機構,我們常年對門急診、住院患兒監測相關數據,市民們可以放心,目前的感冒不是流感。」
4 如何防控?
勤洗手:殷勇說,對於普通感冒發熱,其實和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高度一致,尤其對於青少年兒童,應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養成較好的個人習慣,「如勤洗手、注意打噴嚏咳嗽時的衛生禮儀、不要揉眼睛鼻子嘴巴等。」此外,保持充足睡眠、營養飲食,對免疫力提高也有幫助。
在家裡:天氣越來越熱,開空調無法避免,但殷勇建議,兒童不要長期呆在空調房間,溫度以26至28度為宜。此外,兒童有很多疾病都來自於家庭中的成人,因此父母下班回家也要先洗手,如果感冒了,要和孩子保持距離,不參與兒童的照護工作。」
在學校內:作為公共衛生場所,應每日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加強體溫監測,及時記錄上報異常情況。
如果有可疑患兒,應第一時間就醫,同時及時在校內發布反饋情況,避免引起家長的恐慌。
上海作為低風險區,中小學生如可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且周邊環境通風良好時,可不佩戴口罩,但校內清潔、食堂等服務工作人員應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
如果需搭乘公共運輸上下學,家長和老師要督促孩子正確佩戴口罩,且每天到校後、回家後一定要及時洗手,儘量不在路途中觸摸可能被汙染的物表,如扶手、欄杆等。
期末即將來臨,殷勇還特別提到,壓力是疾病的觸發因素之一,「希望家長與老師可以為孩子營造較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順利度過特殊的學習時光。」
【來源:浦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