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遊世界是很多人的願望,因為需要時間。沒關係!沒有時間出去的工作者們就跟著小編去看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吧!
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裡的古城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因為這裡是不管是海外還是整個國家都比較罕見的山水城,並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時代的城鎮。有很多的古建築,曾經的牌坊,各種街巷都有回到明清時的感覺。吃貨的福利來了,這裡的小吃有幾百種,一直有海岱都會的延續,其實你們可能不知道最早的挫琴的發源地就是這裡,在這裡你可享受古代各個民族的風俗文化。
雲駝風景是由山、水、湖、亭、園等等的地區組成,也是旅遊勝地。山就是雲門山,摩崖石上刻著一個大字,是世界上最大石刻字「壽」,這裡呢也是我們最大最高的石刻字,在這裡呢有我們東部地區完整的石窟像群,大約是存在了一千多年前了,一共有一千尊左右,連著大約九座山,也是最大的山體造像。這裡也有博物館,博物館裡面有四萬多件文物。
來這個古村子,這裡有清泉,常年不乾涸,因此形成了一塘,村民們就把這個塘給砌了起來,就成了井,所以這個村子就叫井塘古村。這個村子依山傍水,這裡有張家大院,吳家大院等等,是個很有特點的建築。也是保存完好的村落。
偶園的歷史,有多種說法,有人認定它是由衡王府的花園改建的。皇帝加封自己的第七個兒子朱佑木軍為衡王,於明孝宗弘治就藩青州。衡王在建造起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的同時,在東華門外建造了一座花園,名東花園。根據明王朝的規定,東花園的布局和規模,裡面的設施跟皇帝的花園有很所的相似之處。
當時,凡是御花園內有的設施,這裡也有,只是規模略小而已。大約過了180多年,清朝的大學士們,在告老還鄉之前,將他在北京的萬柳堂獻給皇上,皇帝把這個花園賞給了他。馮溥將花園整修和改建,即取名「偶園」。這種說法在青州城鄉頗為流行,卻沒有文字依據。現在有資料的就是知道馮溥,馮孔博,又名馮易齋,擔任過很所官職,吏部侍郎、尚書大職等等。深得皇帝的信任,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拜文華殿學士。
次年,他-乞休,康熙帝捨不得,公元1682年)馮易齋年邁七十歲就以年邁隱退當理由,退出朝廷,加太子太傅,卒年八十三歲。他平生愛才若渴,精於詩章,有《佳山堂集》傳世。清鹹豐《青州府志》載:馮溥既歸,闢園於居地之南,築假山,樹奇石,環以竹樹,曰偶園。到現在可能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偶園的面貌依舊完好無損,據馮易齋的曾孫馮時基的記錄裡介紹,這裡原來是一組住宅、祠堂、茶室三結合的古老建築群。
除去為數眾多的竹木花卉以外,主要的古老建築設施有:一山(人工堆砌的假山,分東、西、中三峰)、一堂(佳山堂)、二水(泉水、瀑布水)、二門(偶園門木耆綠門)、三橋(大石橋、橫石橋、瀑水橋)、三閣(雲鏡閣、綠格閣、松風閣)、四池(魚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五亭(友石亭、問山亭、一草亭、近樵亭、臥雲亭)。
石亭前的太湖石奇巧為一方之冠。另外,還有小齋室、幽房室、山茶室等建築。園門上有一匾額,-「偶園」二字。門內的四扇石屏上鐫刻著明朝高唐王的篆書。至清末,「山石樹木,大概雖存,而荒蕪殊甚」益都圖志,僅存為一山一堂一閣。好了,小編就帶大家介紹到這裡,沒有去過的可以去飽覽一下這裡的風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