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電流假設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是對稱的嗎

2020-12-17 張祥前

本文大寫字母為矢量。

最近有人捐助我,希望我做變化電磁場產生引力場的實驗。

這幾天在做變化電磁場產生引力場的實驗,這個實驗與麥克斯韋方程有關。所以,又把麥克斯韋方程重新梳理一下。

有很多人對麥克斯韋方程的理解出現了錯誤和困惑。

有人認為麥克斯韋方程中位移電流假設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是相對稱的,理由是:

位移電流假設認為:

一個點電荷o以速度V沿某一個方向勻速直線運動時候,可以引起V垂直方向上的電場E發生變化。

當E穿過一個面積有限的矢量曲面S的時候,把E· S叫電通量,當E · S隨時間t變化的時候,在周圍空間產生了沿S邊界線r【R是r上一小段矢量線段】上分布的線性、環繞磁場B,並且:

(1/c) ∮s t(E · S)= ∮r B · R

上式c是光速。∮s環繞一周的面積分,∮r是環繞一周的線積分,二者的積分範圍都是從角度0到2π。注意,∮s的積分範圍不是0到4π,不同於高斯包圍點電荷的面積分,但可以看成是高斯面積分其中的一部分。

而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認為:

磁場B穿過某一個有限面積的矢量曲面S時候,把B·S叫磁通量,當B· S隨時間t變化時候,產生了沿S邊界線r【R是r上一小段矢量線段】上分布的線性環繞電場E,並且:

∮s t(B · S) = - ∮r E· R

以上兩個公式都屬於場論中的斯託克斯定理,當我們只是考慮三維空間中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其中一個平面的時候,就可以用場倫中的格林公式來描述。

從這個字面上來看,的確兩個定理是相對稱的。

但是,我們仔細的分析,似乎又出現了一些問題。

最讓人疑惑的問題是:

磁場B是電荷o點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時候,引起電場E垂直方向發生變化,產生了磁場B:

B = V×E/c

當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就意味著電荷可能是在加速運動,因為勻速直線運動產生了恆定的磁場,那變化的磁場一定是電荷加速運動形成的。

反過來,加速運動電荷產生的磁場肯定不是恆定的-----這句話有錯嗎?答案是沒有錯!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實際上法拉第電磁感應方程

中,不是磁場B在隨時間t在變化,而是磁通量(B · S)中S隨時間t在變化。

我們在語言上習慣的把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叫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這個就是語言描述無法達到數學公式的精確度。

準確的說是磁通量(B · S)中曲面S在變化,產生了沿曲面周圍邊界線分布的環繞線性電場。

當然,磁通量(B · S)中S不變,磁場B的變化,同樣可以產生沿曲面周圍邊界線分布的環繞線性電場。但這個不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大家熟悉的那種描述。

下面,我們通過一張圖來解釋法拉第電磁感應到底描述的是什麼?

上圖中一個良導體線圈,裡面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面積為S,處於均勻磁場B中。當線圈向右邊勻速直線運動,也就是沿線圈S其中的一邊在運動變化。

按照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線圈裡產生了電動勢,激發了電流。

對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的理解,總結一句話:

從N極發出流向S極的磁場B,可以使沿B垂直方向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的電荷,產生了電場E【這個是線圈內部形成電動勢的原因】,並且E與與B和V相互垂直。

反過來,

從N極發出流向S極的磁場B,可以使沿B垂直方向的、具有電場E的線圈,以速度V勻速直線直線運動,並且V與B和E相互垂直。

把麥克斯韋兩個方程總結在一起描述,是這樣的:

一個點電荷沿某一個方向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使運動速度垂直方向的電場發生變化,產生了與變化電場、運動速度垂直方向的磁場。

一個點電荷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方式垂直穿過一個磁場B,可以產生一個和B、V相互垂直的另外一個運動速度。

簡單的說,就是磁場不改變電荷運動速度數量的大小,但是改變運動電荷速度的方向。

相關焦點

  • 天才般的直覺:法拉第怎麼發現電磁感應的?
    物理學認識世界的方式不是從不同的現象中收集一大堆「原理」和「知識點」(雖然這件事本身也是很有價值的事,也是物理學真正追求目標的前提),而是探尋它們背後隱藏的「相同的」、而且是「最簡單」的規律。對物理而言,蘋果從樹上落下來,和地球繞著太陽轉是一件事!從這個角度反觀我們這些年學習的所謂「物理」,我們學的真的是物理嗎?
  • 天才般的直覺:法拉第怎麼發現電磁感應的?∣ 展卷
    物理學認識世界的方式不是從不同的現象中收集一大堆「原理」和「知識點」(雖然這件事本身也是很有價值的事,也是物理學真正追求目標的前提),而是探尋它們背後隱藏的「相同的」、而且是「最簡單」的規律。對物理而言,蘋果從樹上落下來,和地球繞著太陽轉是一件事!從這個角度反觀我們這些年學習的所謂「物理」,我們學的真的是物理嗎?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內容及公式
    什麼是電磁感應定律  電磁感應定律也叫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磁感應現象是指因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例如,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裡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產生的電動勢(電壓)稱為感應電動勢。
  • 法拉第:麥克斯韋背後的男人
    麥克斯韋方程1873年,麥克斯韋發表巨著《電磁學通論》,這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和牛頓的《論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齊名,可惜天妒英才,完成《電磁學通論》六年後,年僅正是因為場的提出直接動搖了牛頓力學的基礎,引起了科學界的一片質疑,因為牛頓是物理學中的神,對牛頓的任何質疑都無異於褻瀆,而且法拉第因為數學基礎薄弱,給不出場的數學描述,這更是授人以口實。面對質疑,他只能期待上帝的幫助。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後不到一個月,麥克斯韋出生了,這就是上帝送給法拉第的禮物。
  • 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 - 麥克斯韋,電磁,物理 - IT之家
    普通人可能會質疑,麥克斯韋真的有這麼牛嗎?竟然可以和牛爵爺、愛神平起平坐?他不就是搗鼓了一個麥克斯韋方程組嗎?值得封神嗎?Hoho,麥克斯韋之所以民間名氣不夠大,就是吃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虧。你看牛爵爺的三大定律,咱們中學的時候就能看懂。公式的話,說來說去,也就是圍繞著 「F=ma」轉,非常簡單。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感應電動勢的含義,能區分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量和磁通量的變化率;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會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答有關問題。【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定性分析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變化快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對實驗條件的控制能力和對實驗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介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過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
  • 麥克斯韋創立的電磁理論究竟講了什麼,簡單帶你了解一下
    1831年,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都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刻,法拉第在這一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理論,這個理論標誌著一場重大的工業和技術革命的到來,人類由蒸汽時代正在向電氣化時代邁進,歷史似乎早已冥冥之中註定,在這一年,另外一個正式帶領大家邁入電氣化時代的人降生了!他的名字叫做麥克斯韋。
  • 他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使人類步入電力時代,被譽為「電學大師」
    他就是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在電學領域有著多方面的貢獻,被譽為「電學大師」的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麥可·法拉第(1791年一1867 年)。18世紀末,工業革命正在英國迅速發展。就在這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年代裡,1791年9月22日,法拉第出生於英國薩裡郡紐英頓鎮的一個鐵匠家庭。
  • 麥可 法拉第是發明第一臺電動機和發現電磁感應的人
    麥可·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現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斯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由於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
  • 電磁感應定律內容_電磁感應定律提出者和發現者
    電磁感應定律內容   電磁感應定律也叫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磁感應現象是指因磁通量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例如,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裡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產生的電動勢(電壓)稱為感應電動勢 。
  • 麥克斯韋方程和規範理論的概念起源
    圖1 法拉第的《電學的實驗研究》三卷分別發表於1839、1844和1855年。右側為法拉第的手稿,寫於1831年10月17日,那天他發現,在螺線管中移動磁鐵時,螺線管會產生電流。圖2 法拉第畫像。在《電學的實驗研究》一書中,法拉第系統地探索了各種各樣的電磁感應實驗。例如,他嘗試用不同種類的金屬製造螺線管,將螺線管浸泡在不同的介質中,用兩個螺線管來進行電磁感應等等。他痴迷於兩個實驗現象,第一個是他發現磁鐵必須被移動才能在螺線管中產生電流,第二個是感應的方向似乎垂直於磁場的方向。
  • 電磁感應理論之父,法拉第傳奇
    戴維把這一工作交給了法拉第。 法拉第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對電磁現象產生了極大的熱情,並開始轉向電磁學的研究。 他認真地分析了奧斯特的實驗,經過反覆試驗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當時,法拉第打算將成果告訴戴維和沃拉斯頓,但是兩人碰巧都不在。
  • 麥克斯韋與電磁場論
    當他讀了法拉第(1791-1867)的《電學實驗研究》後,立即被書中新穎的實驗和見解所吸引,他迅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這個大有作為的研究領域。當時,電磁學在實驗研究方面的,四大定律(庫侖定律、高斯定律、安培定律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已先後建立,特別是法拉第長期堅持對抗磁體的研究,並於1851年發表了《論磁力線》一文。這篇文章中蘊藏著朦朧的電磁場論的思想。
  • 史上最偉大的公式:麥克斯韋方程組
    以電磁的藍色火花幻化成的4個完美無缺的公式,共有積分和微分兩種綻放形式。以積分為對象,我們來解讀一番麥克斯韋方程組專屬數學語言背後的含義。(1)電場的高斯定律:第一個式子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表達式。圖9-8 安培環路定理因此,麥克斯韋將安培環路定理推廣,提出一種「位移電流」假設,得出一般形式下的安培環路定律,揭示出磁場可以由傳導電流激發,也可以由變化電場的位移電流所激發。
  • 麥克斯韋列出了表達電磁基本定律的四元方程組
    「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還有一次,姨媽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麼是紅的?」姨不知道怎麼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題反而更多了。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象「死甲蟲為什麼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
  • 【物理原理】一起來學習電磁學理論的建立
    1733年,杜菲經過實驗區分出兩種電荷,他分別稱之為松脂電(即負電)和玻璃電(即正電),並由此總結出靜電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萊頓瓶的發明使得電現象的研究更加深入。富蘭克林發現了尖端放電,發明了避雷針,研究了雷電現象,並從萊頓瓶的研究中,提出了電荷守恆原理。後來康頓在1734年用電流體假說解釋了靜電感應現象。至此,靜電力基本特性、電荷守恆和靜電感應這三條靜電學基本原理已經建立。
  • 他與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詹姆斯·麥克斯韋
    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隨後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經過近十年的實驗,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即磁產生電的效應。法拉第反對超距作用說法,堅信電磁的近距作用,認為物質之間的電力和磁力都需要由媒介傳遞,由此提出了「場」的概念。為了進一步解釋場,對於磁相互作用,法拉第使用了磁力線(1831年);對於電相互作用,他使用了電力線(1837~1838年),如此等等。
  • 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
    一直以來,在學術界和歷史界,麥克斯韋都被賦予了極高的地位。他的學術貢獻,被認為可以與牛頓、愛因斯坦比肩。普通人可能會質疑,麥克斯韋真的有這麼牛嗎?竟然可以和牛爵爺、愛神平起平坐?他不就是搗鼓了一個麥克斯韋方程組嗎?值得封神嗎?
  • 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那令人崩潰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就出自其手)
    普通人可能會質疑,麥克斯韋真的有這麼牛嗎?竟然可以和牛爵爺、愛神平起平坐?他不就是搗鼓了一個麥克斯韋方程組嗎?值得封神嗎? Hoho,麥克斯韋之所以民間名氣不夠大,就是吃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虧。
  • 老張談電機:NO.3電磁感應定律
    上期老張談到麥克斯韋方程組,其中第二方程就是發家數值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那麼本期,老張將根據電磁感應定律來具體聊聊其所帶來的價值與實際意義.【電磁感應定律】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和換算,最終得出具體的過程還有各個參數,老張不想太深入的闡述,其中Ψ為線圈所交蓮的磁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