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年來,因猝死而導致死亡的案例可謂頻見。
平素健康的身體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因自然疾病而出現,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突然死亡的情況。
因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在醫學上稱猝死。
熬夜,過度疲勞,特別是年輕人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而猝死最恐怖的是,在猝死前身體沒有比較明顯的特徵表現,只有極少部分人會有心慌、胸悶的不具體的特徵性表現。
所以不到猝死來臨的那一刻,身邊的人是很難發現這個人會即將猝死的。
02
網絡上常有人發,「早點睡吧,別猝死了」,「要麼猝死,要麼成仙」等類型表情包。
這說明熬夜可能導致猝死,而因熬夜導致猝死的原因是,熬夜會造成身體的過度的疲勞,就會出現胸悶氣短,心慌,頭昏等病症;熬夜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而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會嚴重危害到人的人身安全。
保證良好且充足的睡眠,對身體的五臟六腑,新陳代謝都是有極大的好處。
自古就有人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的諺語。
有人說,如果子時(相當於晚上11點-次日凌晨1點)前不睡覺,看病時很多老醫生就會說:「不給你治了」。
為什麼說不給你治了,其實不是不給你治了,而是治不好了。
可見,自古人們就很看重時間和睡眠。
在農村生長的人應該都很清楚,天剛亮,太陽剛剛升起,雞還在打鳴的時候,人們就開始起床做飯了。
看著清晨的陽光,吸著新鮮的空氣,會讓人的精氣神有一種格外的舒適感。
晚上,一到夕陽之際,人們就準備洗澡睡覺了。
醫學健康表明,每天晚上22點前入睡,早上6-7前起床,是人體最好的作息時間。
03
正午(中午)只需閉眼睡著3分鐘,等於睡了兩個小時。
應該大部分人都曾有過這種感覺,迷迷糊糊一覺起來,發現頭很沉重,感覺睡了很久似的,然後連忙看下時間,一看時間才過20-30分鐘。
但是起來一走動之後,發現精神抖擻,頭腦異常清醒,身體輕飄飄的。
身體就好比一臺手機,工作也好,日常活動也好,這就如同手機在放電,睡覺又好比是手機在充電。
一天精疲力盡的你(手機電量不足),晚上睡眠時間不足(電未充滿),第二天起來自然而然就沒什麼精力了。
如果,晚上又沒睡好,第二天又有同樣繁雜疲勞的工作要做,那這些精力該從哪裡得來呢?
答案就是從你的五臟六腑裡面去「借」,來彌補、補充晚上失去的睡眠。
久而久之,借的東西多了,又沒時間去還,慢慢的大大小小的疾病就隨之到來了。
04
有人會問,一定要在晚上10點之前進入睡眠狀態嗎?並非如此。
睡眠是一個主動而複雜的生理過程,睡眠與清醒的產生、維持、中斷是人自身內在因素與外界環境、社會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
到底要在什麼時間睡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好,並不是一定要在晚上10點或11點前睡覺,午睡也不是必選項。
但是,一旦選擇了什麼時候睡就需要持之以恆,以半小時以內最為合宜。晚睡的人就別強求早起了,保持睡眠充足。
人體需要規律的、足夠的睡眠,這件事值得每個人認真對待,但怎麼睡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不論是早睡或晚睡,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是第二天精力旺盛最基本的條件。
生活需規律,睡眠要充足。
最後說一下,這篇文章是來源於我的微信公眾號:半重人間。
所有的文章都會最新發表在半重人間這個公眾號裡,主要是寫一些神精文章,和大千世界的人與事。
歡迎來我「家」做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