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進入雨虹蓓麗的詩歌
讓我們一起讀雨虹蓓麗的詩歌,寫出自己的感受和評論來。
【14】第22期《冬前行的腳步》
二月裡春天已經到來,雖然還有乍暖還寒的時候,但冬前行的腳步也正在離開。我以為冬不僅僅是有著第21期《冬之歌》那樣的思考,思考著自己的存在,《冬之歌》也就是一首冬自己的詠嘆調。第22期的《冬前行的腳步》更是冬在感悟自己正行進在通向春天的路上,這是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春天小路。首先,冬的感知是敏銳的:「冬 看到 陽光下的大樹 也丟棄了 陳舊的裝束 伸展起腰身來 動地而起是 滿天揮舞 冬 知曉 流水歡笑清澈 把冰封的過往 陳述 將春水溢滿池 把那遍地綠茵 澆注」;其次,冬對自己的存在是有自知之明的,因此:「冬 整理了離去的心意 順著 春天的小路 冬 知曉 春 就要到來 冬要把舞臺 讓出 春曲 就要唱起 春會把冬的故事 講述」;再次,擬人化的冬還有著行動的能力:「冬的腳步 不再踟躕 冬也跳起了 歡樂舞 合著這 春天的腳步 唱著這春天的 旋律 徑直前行 冬在感悟」。由此可見雨虹老師不僅對於詩歌語言的把控,而且對於詩歌對象的描寫手法,更對這個擬人化的冬有了全方位的描寫。這樣,讀雨虹老師的詩歌似乎讓我不僅僅停留於詩歌語句上更讓我有了深入的思考.
一個冬天在雨虹老師那裡展露出無限的有情、有理、有趣、有豐富語言表達的內容,我在想雨虹老師為什麼可以把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很一般的事物都可以挖掘出無限的新意,我想這應該是與她們青少年時期生活的那個時代是存在著巨大關係的。那應該是一個精神生活很豐富的時代,雖然物質是很匱乏的,但人際關係輕鬆、學習壓力不大、還能參加各種勞動和文藝活動,這就讓她們從小就對自然萬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對別人能夠體量和寬容。
我這個九零後青年是無比羨慕那個雖然物質生活有點兒匱乏卻擁有豐富感知和生活體驗的時代,他們可以漫山遍野去玩耍、到處摘花採花感受花兒們的盛開、粘鳴蟬捉魚蝦螃蟹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林中躲雨冒雨回家、感受春雨夏雨的區別、甚至無聊地仰望夜空看流星飛過數天上的星星隨便產生些奇奇怪怪的幻想,這一切該是多麼美妙的審美體驗呢?現在的我們似乎漸漸失去這樣的感知能力,變得越來越木納,亦或是變得越來越「精明」,越來越會算計。我想,品讀詩歌不僅僅是在學習詩歌本身,更多是跟隨詩人的詩心來啟發出我們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還可以思考作者內在的情意,讓自己變得更加完善,也讓自己的感知與自然萬物的對象世界更加和諧。
欣聲2021.2.23
圖片說明:
封面圖:雨虹蓓莉攝
圖片1、2 後期製作:欣聲
讓我們心中充滿愛,有愛就有詩歌、音樂、語言、教育、希望和未來。
【喜歡就關注吧】
《通向詩歌的路》
雨虹BL9787550437388(購買輸入信息)
請點擊進入雨虹蓓麗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