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10日,「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將在哈爾濱大劇院歌劇廳上演,作為第二屆哈爾濱大劇院國際戲劇節的「特別呈現」單元,亮相冰城舞臺。 「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曾於千禧年之際在北京中山花園音樂堂首演。玫瑰鋪臺、嬌紅欲滴,朗誦藝術家徜徉於花紅錦黃中吟詠的情形和氣氛,令到場的觀眾深深沉醉,此後的十多年中,常演不衰。此番來哈,將由方明、喬榛、雷恪生、康莊、朱琳、肖雄、王學兵等藝術家強強聯手,並特別邀請老戲骨斯琴高娃重磅亮相,與觀眾共賞中外文學經典,品味藝術人生情懷。中外名篇頌唱經典 「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集多篇中外名家名作,今次上演的曲目在繼承之前上演的篇目基礎上,充分考慮到實際演出的舞臺效果,增加了一些經典朗誦,將中外兩臺節目重新編排,取其精華組成一臺。修訂後的篇目安排更加合理,將老舍、徐志摩、余光中、莎士比亞、普希金、海倫凱勒等深受觀眾喜愛的中外文學大家的名篇匯集一堂。
從篇目看,「中國篇」注重作品的經典性和藝術性,入選作品除了更能代表我國現當代散文和韻文的藝術成就及思想感情之外,還重點考慮了可朗讀性,是否為多數觀眾所喜聞樂聽兩個因素。節目單上,可以看到徐志摩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離別惆悵,只「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就靈動地把《再別康橋》的依依別情營造得美麗、輕盈;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默默地期待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則把哀怨傳達得如「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外國篇」篇目的遴選同樣遵循經典性、藝術性和可誦性的原則。眾多外國文學的天空中熠熠生輝的文學巨星,不僅用詩意的心靈歌詠人生和愛情,更把對國家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化作筆下的字符。節選自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對白《生存還是毀滅》,探討生存的卑微和高貴;、普希金通過《給凱恩》的信,在表達了對往昔故人重逢時的喜悅之外,更展露出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音樂主題情韻綿長
從配樂上看,這次朗誦會將使用二十餘人的小型室內樂隊,雖沒有磅礴的氣勢,卻與朗誦會整體親切、內斂的風格和情韻相吻合。總體說來,無論音樂素材的選擇還是整首樂曲的創作都立足於使朗誦者能更充分地發揮,使文學作品的內涵能更完滿地表現。如朗誦將起未起時音樂輕柔委婉地營造氣氛,朗誦停頓處音樂恰當適時地連接,主題迴旋時音樂盪氣迴腸烘雲託月,高潮跌宕處音樂於無聲處凝聚激情。
強大演出陣容再現 最好的篇目需要用最好的方式來傳達給觀眾。為此,驅動文化傳媒不遺餘力地邀請了著名作曲家為名篇度題創作音樂,組織空前強大的演員陣容——方明、喬榛、雷恪生、康莊、朱琳、肖雄、王學兵等,並特別邀請老戲骨斯琴高娃亮相本場演出,實屬難得。採擷中外文學作品瑰寶,聆聽詩樂相伴的無窮魅力,我們期待「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如溫柔沁心的和風,吹散冬日的嚴寒,帶給您一縷藝術醇美的享受。(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