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記者論壇 ID:reporterbbs,猛擊關注)
在中國媒體圈,
這絕對是一個超豪華陣容:
原《南風窗》、《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
財經作家、「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
《南方都市報》評論部主任李海華
澎湃新聞首席評論員沈彬
《新京報》評論部副主編佘宗明
《南方周末》評論部副主任陳斌
《杭州日報》首席評論員徐迅雷
七位中國媒體圈一流的評論老手告訴你:
怎麼表達一個觀點?
01
怎樣捕捉一個好選題?
說實話,剛入行時,我也常常因為找不到好選題、錯失一些重要選題而苦惱。
後來,每天寫評論、編輯評論,慢慢摸索出了捕捉好選題的方法。
評論要為公共事務而寫,這是選題的一把標尺。評論與新聞一樣是易碎品,但我們可以寫出獨家評論,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出圈、撈乾貨、帶私貨、向評論大家學習,每一種方式都是好選題的探尋之路。
評論人或許只能在螺獅殼裡做道場,但還是可以有所發揮。
宏大如世界形勢,細微如飲食男女,都需要有清晰的參考和指引。如果我們能夠在這裡有所作為,前途應該還是光明的。
02
怎樣用核心論據說服他人?
我很小的時候,就相信筆下能產生震爍山河的力量,於是從法律人轉向評論界後,我執著於「笨拙」地探尋論據,努力把每一篇評論的寫作,看成尋找真相的過程。
我相信這些用鍵盤敲下的火星,這些從世界角落覓得的論據、新知和視野,在為漢語世界提供「信息增量」。
也許,用不了幾年,我的觀點會落伍,但我有了更多觀測世界的模型和工具,有了觀察世界篤定的信心,而我在評論中提供的那些信息增量,也會在提升社會共識的水位,成為更多人眺望世界的窗口。
這就是我所相信的,評論的力量——它不是靠浮泛的詞藻去煽惑人,而是靠「高勢能」的新知,衝擊你的成見。
03
怎樣練成別人槓不贏的強邏輯?
2008年,我還在武漢上大學,很喜歡看《南方周末》《新京報》和《中青報》的評論,看多了也想「激揚文字」。
那年12月,我考四六級考試時,英語聽力很嘈雜,考完之後我就寫了篇評論——《四六級考試公平不應只在考場內》,投了出去。
第二天發在了《長江日報》上,成了個人的媒體評論處女作。之後在文字論劍的快感和稿費的激勵下,我筆耕不輟,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直到今天,我寫了13年評論,我寫的評論也經常被評論,我深切體會到,要想讓自己的觀點在價值分化的輿論場中站得住腳,就要講邏輯。
也正是這麼多年的邏輯訓練,治好了我的口吃,讓我在跟人爭論時爭得有底氣。
也許你沒怎麼寫過新聞評論,沒關係,練好評論邏輯,也能讓你在微博、朋友圈裡發表觀點時,擊中問題要害,避免說一堆不痛不癢的廢話。
這也是評論人要做的——努力撥開速朽的文字骸骨,在無聲中顯意義,於逼仄處見胸懷。
04
怎樣把握結構美感?
我在2005年通過校園媒體招聘進入媒體行業,並始終待在南方報業集團。
十幾年的從業經驗,讓我意識到,一個熱點事件出來後,要讓讀者願意讀你的文章,就要做到比其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挖得更深,給讀者提供高含金量的觀點。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挖掘信息背後的深層次邏輯。
所以,我們要在閱讀中有意識地將知識結構化、系統化、網絡化,讓知識在大腦中自動「歸位」,學會編制一張張意義之網。同時,找到有價值的概念與解釋模型,舉一反三,用這些概念與解釋模型讓我們的評論變得更深刻。
05
怎樣寫出準確又深刻的評論?
我在孩提時代就喜歡寫作,沒想到最後真的憑藉這一技之長過日子。
在成為專職評論員前,我曾任校長秘書,當過機關幹部,也做過鎮委書記。
但最後我棄政從「聞」,懷中揣著「寫作者的初心」,赤手空拳地從麗水「飄」到杭州。
後來,我當上了新聞部主任,但兩年後,我再次辭去主任職務,做回了專職評論員。
正是這兩次放棄,才能讓我安心寫評論,並先後獲得了中國新聞獎等逾百項獎項;而從校園到政壇再到基層的經驗,也賦予我的評論更厚實的閱歷感。
在十數年的評論寫作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識、言之有情、言之有人、言之有序、言之有文;開世界眼光,立中國高度,接足下地氣,擁人間情懷,盡華彩內容,寫悅讀文章!
06
如何構建評論員的專業視角?
財經評論員,最重要的兩個字,一個在評,一個在論。「論」是擺事實,講證據,「評」是講道理,下判斷。
一般財經評論員常犯的毛病是:沉浸在論述裡不可自拔,太過執迷於數據化。
這種操作容易讓簡單複雜化,和簡約形式無法調和。
以我之見,財經評論員的重心應當放在「評」上,用簡單的、通俗的論,來達成精闢、犀利的評。
誰能夠用生活語言,表達財經分析,誰就掌握了財經評論員的通關密碼。
07
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評論員?
一個合格的評論員,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問心無愧。
評論是對客觀事實的評價,要有所依託,不能自說自話,這需要我們調動自己儲備的論據去「格物」,加以比較、借鑑,這個「據」,是理據,是依據,是根據,也是需要長期積累的。
評論也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投射,所以致力於評論寫作,一定要忠於自己內心中最可信賴的那個地方。
我們可能無知,可能偏離,但寫作時內心不能有雜質,不能摻雜私慾或明知道的偏見。問心無愧是對自己評論的最高評價。
社交媒體時代,人人皆有麥克風,在眾聲喧譁中,撥開迷霧、獨立思考,並非易事。
但縱橫言論十數年的評論老手們,卻已經在輿論場中練就了一身理性表達的技巧,若非身處業界,你很難獲悉。
南方周末邀請了7位來自《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杭州日報》等知名媒體的評論老手們,他們將用十數年的評論實戰經驗,傾力打造《評論寫作實戰課——怎樣表達一個觀點》,告訴你如何通過表達觀點,成長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如果你也想在傳媒領域或自媒體領域提高自己的內容競爭力;
想在職場中邏輯清晰地向上司提出解決方案;
想在各類考試寫議論文時,運用一線評論員們找論點、用論據的技巧;
想在用點讚代替思考的時代,洞察邏輯之美,發現思想之真。
開始評論寫作吧,做一個敢表達、懂表達的獨立思考者!
七位活躍在一線的評論員、作家
十數年評論寫作經驗首次傾囊相授
幫你系統提升觀點表達能力
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原價299元,限時優惠價199元
不到一頓火鍋的價格
適合人群
1、有志於新聞行業的媒體人
從找選題到落地表達,幫你系統搭建寫作知識體系
2、想擁有業務優勢的職場人
結構化思維、情理兼備的表達技巧,幫你輕鬆搞定職場溝通難題
3、面臨升學考、公考的備考人
一套嚴密的觀點表達邏輯,讓你輕鬆備考拿高分
4、想理性表達的每一個人
學會冷靜思考,在後真相時代為你提供生活指南
近期推薦好物:
記者論壇,20萬+傳媒人社群,傳播創造價值;
友情提示:記者論壇並非官方行業機構,而是由國內多位媒體人和公關人聯合發起的傳媒社群,已受邀入駐今日頭條、騰訊、百度百家、網易、新浪財經、阿里UC、一點資訊、界面、脈脈等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