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評論寫作課: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2020-12-25 網易

  (#公眾號:記者論壇 ID:reporterbbs,猛擊關注)

  在中國媒體圈,

  這絕對是一個超豪華陣容:

  原《南風窗》、《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

  財經作家、「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

  《南方都市報》評論部主任李海華

  澎湃新聞首席評論員沈彬

  《新京報》評論部副主編佘宗明

  《南方周末》評論部副主任陳斌

  《杭州日報》首席評論員徐迅雷

  七位中國媒體圈一流的評論老手告訴你:

  怎麼表達一個觀點?

  

  01

  怎樣捕捉一個好選題?

  

  說實話,剛入行時,我也常常因為找不到好選題、錯失一些重要選題而苦惱。

  後來,每天寫評論、編輯評論,慢慢摸索出了捕捉好選題的方法。

  評論要為公共事務而寫,這是選題的一把標尺。評論與新聞一樣是易碎品,但我們可以寫出獨家評論,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出圈、撈乾貨、帶私貨、向評論大家學習,每一種方式都是好選題的探尋之路。

  評論人或許只能在螺獅殼裡做道場,但還是可以有所發揮。

  宏大如世界形勢,細微如飲食男女,都需要有清晰的參考和指引。如果我們能夠在這裡有所作為,前途應該還是光明的。

  02

  怎樣用核心論據說服他人?

  

  我很小的時候,就相信筆下能產生震爍山河的力量,於是從法律人轉向評論界後,我執著於「笨拙」地探尋論據,努力把每一篇評論的寫作,看成尋找真相的過程

  我相信這些用鍵盤敲下的火星,這些從世界角落覓得的論據、新知和視野,在為漢語世界提供「信息增量」。

  也許,用不了幾年,我的觀點會落伍,但我有了更多觀測世界的模型和工具,有了觀察世界篤定的信心,而我在評論中提供的那些信息增量,也會在提升社會共識的水位,成為更多人眺望世界的窗口。

  這就是我所相信的,評論的力量——它不是靠浮泛的詞藻去煽惑人,而是靠「高勢能」的新知,衝擊你的成見

  03

  怎樣練成別人槓不贏的強邏輯?

  

  2008年,我還在武漢上大學,很喜歡看《南方周末》《新京報》和《中青報》的評論,看多了也想「激揚文字」。

  那年12月,我考四六級考試時,英語聽力很嘈雜,考完之後我就寫了篇評論——《四六級考試公平不應只在考場內》,投了出去。

  第二天發在了《長江日報》上,成了個人的媒體評論處女作。之後在文字論劍的快感和稿費的激勵下,我筆耕不輟,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直到今天,我寫了13年評論,我寫的評論也經常被評論,我深切體會到,要想讓自己的觀點在價值分化的輿論場中站得住腳,就要講邏輯

  也正是這麼多年的邏輯訓練,治好了我的口吃,讓我在跟人爭論時爭得有底氣。

  也許你沒怎麼寫過新聞評論,沒關係,練好評論邏輯,也能讓你在微博、朋友圈裡發表觀點時,擊中問題要害,避免說一堆不痛不癢的廢話

  這也是評論人要做的——努力撥開速朽的文字骸骨,在無聲中顯意義,於逼仄處見胸懷

  04

  怎樣把握結構美感?

  

  我在2005年通過校園媒體招聘進入媒體行業,並始終待在南方報業集團。

  十幾年的從業經驗,讓我意識到,一個熱點事件出來後,要讓讀者願意讀你的文章,就要做到比其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挖得更深,給讀者提供高含金量的觀點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挖掘信息背後的深層次邏輯。

  所以,我們要在閱讀中有意識地將知識結構化、系統化、網絡化,讓知識在大腦中自動「歸位」,學會編制一張張意義之網。同時,找到有價值的概念與解釋模型,舉一反三,用這些概念與解釋模型讓我們的評論變得更深刻。

  05

  怎樣寫出準確又深刻的評論?

  

  我在孩提時代就喜歡寫作,沒想到最後真的憑藉這一技之長過日子。

  在成為專職評論員前,我曾任校長秘書,當過機關幹部,也做過鎮委書記。

  但最後我棄政從「聞」,懷中揣著「寫作者的初心」,赤手空拳地從麗水「飄」到杭州。

  後來,我當上了新聞部主任,但兩年後,我再次辭去主任職務,做回了專職評論員。

  正是這兩次放棄,才能讓我安心寫評論,並先後獲得了中國新聞獎等逾百項獎項;而從校園到政壇再到基層的經驗,也賦予我的評論更厚實的閱歷感。

  在十數年的評論寫作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識、言之有情、言之有人、言之有序、言之有文;開世界眼光,立中國高度,接足下地氣,擁人間情懷,盡華彩內容,寫悅讀文章!

  06

  如何構建評論員的專業視角?

  

  財經評論員,最重要的兩個字,一個在評,一個在論。「論」是擺事實,講證據,「評」是講道理,下判斷

  一般財經評論員常犯的毛病是:沉浸在論述裡不可自拔,太過執迷於數據化。

  這種操作容易讓簡單複雜化,和簡約形式無法調和。

  以我之見,財經評論員的重心應當放在「評」上,用簡單的、通俗的論,來達成精闢、犀利的評

  誰能夠用生活語言,表達財經分析,誰就掌握了財經評論員的通關密碼。

  07

  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評論員?

  

  一個合格的評論員,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問心無愧

  評論是對客觀事實的評價,要有所依託,不能自說自話,這需要我們調動自己儲備的論據去「格物」,加以比較、借鑑,這個「據」,是理據,是依據,是根據,也是需要長期積累的。

  評論也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投射,所以致力於評論寫作,一定要忠於自己內心中最可信賴的那個地方

  我們可能無知,可能偏離,但寫作時內心不能有雜質,不能摻雜私慾或明知道的偏見。問心無愧是對自己評論的最高評價。

  社交媒體時代,人人皆有麥克風,在眾聲喧譁中,撥開迷霧、獨立思考,並非易事。

  但縱橫言論十數年的評論老手們,卻已經在輿論場中練就了一身理性表達的技巧,若非身處業界,你很難獲悉。

  南方周末邀請了7位來自《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杭州日報》等知名媒體的評論老手們,他們將用十數年的評論實戰經驗,傾力打造《評論寫作實戰課——怎樣表達一個觀點》,告訴你如何通過表達觀點,成長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如果你也想在傳媒領域自媒體領域提高自己的內容競爭力;

  想在職場中邏輯清晰地向上司提出解決方案;

  想在各類考試寫議論文,運用一線評論員們找論點、用論據的技巧;

  想在用點讚代替思考的時代,洞察邏輯之美,發現思想之真。

  開始評論寫作吧,做一個敢表達、懂表達的獨立思考者!

  七位活躍在一線的評論員、作家

  十數年評論寫作經驗首次傾囊相授

  幫你系統提升觀點表達能力

  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原價299元,限時優惠價199元

  不到一頓火鍋的價格

  適合人群

  1、有志於新聞行業的媒體人

  從找選題到落地表達,幫你系統搭建寫作知識體系

  2、想擁有業務優勢的職場人

  結構化思維、情理兼備的表達技巧,幫你輕鬆搞定職場溝通難題

  3、面臨升學考、公考的備考人

  一套嚴密的觀點表達邏輯,讓你輕鬆備考拿高分

  4、想理性表達的每一個人

  學會冷靜思考,在後真相時代為你提供生活指南

  近期推薦好物:

  記者論壇,20萬+傳媒人社群,傳播創造價值;

  友情提示:記者論壇並非官方行業機構,而是由國內多位媒體人和公關人聯合發起的傳媒社群,已受邀入駐今日頭條、騰訊、百度百家、網易、新浪財經、阿里UC、一點資訊、界面、脈脈等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寫作提升丨《南方周末》核心團隊評論寫作實戰課
    為此,我們特意邀請了7位來自《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杭州日報》等知名媒體的評論老手們,他們將用十數年的評論實戰經驗,告訴你如何通過表達觀點,成長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說實話,剛入行時,我也常常因為找不到好選題、錯失一些重要選題而苦惱。
  • 南方周末《評論寫作實戰課》完整低價分享
    南方周末《評論寫作實戰課》高清完整,好課分享(有需要的找我)
  • 評論實戰課 | 這屆網友最大的問題是表達得太多,思考得太少
    在眾聲喧譁中,這種撥開迷霧、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當你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再次閱讀一篇刷爆朋友的文章時,你想的不再是「他說得真對,和我想的一樣」。你會發現以前看文章只是在看表面,如今你能看到文章的骨骼、肌理和脈絡。
  • 南方周末精品課— 故事寫作實戰訓練營(百度雲資源-課程分享大全)
    《 南方周末精品課— 故事寫作實戰訓練營》是值得觀看和學習的好資源,2021年的趨勢告訴我們,多掌握一門技能是完全有必要的,世界和社會很需要「斜槓青年」。你需要的,我恰好有。《 南方周末精品課— 故事寫作實戰訓練營》百度雲資源課程願意分享給您~需要課程《 南方周末精品課— 故事寫作實戰訓練營+維信xiaonuo7208諮詢哦!幫你從海量信息中省時間、找資源、獲價值~歡迎喜歡學習的朋友加入,這裡有一群愛學習的夥伴圈子,陪你學習,共同成長進步!如果你還在不知所措,不妨看下《 南方周末精品課— 故事寫作實戰訓練營》的課程資料,知識總是參雜著事情的方法與奧妙。
  • 「選擇」來南方IT學院 做一個「獨立」純良的自己
    教育的精髓: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八十多年前,著名學者陳寅恪曾用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為中國教育指明了道路。培養出心靈自由,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應該是學校追求的育人目標。生存獨立來到南方IT學院首先是要學會獨立生活,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沒有父母的照顧,沒有熟悉的環境,剛開始總會有些不適和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雖然在學習過程中能得到老師的輔導和同學的幫助,但是絕大多數人需要靠自己適應轉變的過程。
  • 秦朔、葉檀、陳斌……七位媒體老手告訴你:怎樣寫評論?
    2008年,我還在武漢上大學,很喜歡看《南方周末》《新京報》和《中青報》的評論,看多了也想「激揚文字」。 也許你沒怎麼寫過新聞評論,沒關係,練好評論邏輯,也能讓你在微博、朋友圈裡發表觀點時,擊中問題要害,避免說一堆不痛不癢的廢話。 這也是評論人要做的——努力撥開速朽的文字骸骨,在無聲中顯意義,於逼仄處見胸懷。
  • 南方周末招人啦!
    公司介紹南方周末報系旗下擁有一報一刊,《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為中國新聞界樹立起風向標。
  • 如何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有話說現在越來越覺得,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比較好。「獨立思考這事兒與正確沒關係,不是說你一定要有正確的答案,而是要永遠有自己的觀察、選擇和評價,能恰當地自我懷疑,但不盲目武斷。其實這樣的延伸多讓人容易產生誤會,孝是說需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順就不是完全的正確,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人生大事告訴父母,聽聽他們的意見,判斷後考慮做還是不做,但是有時候父母也可能犯錯,舉個誇張的例子,父母讓你去偷去搶,你也去?順字就不太對,恰當就好,對的順從,不對的可以忤逆。
  • 餘生,請做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她又跟我說:「這個想法已經在我的認知當中了」我知道她個人已經認定自己就是這樣笨的人了,很難走出這個認知。也就是說她並不笨,之所以不能獨立來思考這一點,是因為你太在意他們的看法,起初的時候你還能認定自己不是那樣的人,但你實在是太過於在意別人說的那句話,這句話就會在你的腦海中反覆浮現,讓你不得安寧,最後你終於被打敗了,成功被這句「你真的是蠢」所洗腦。
  • 博雅小學堂 x 南方周末:我們的身體裡流著相同的血
    我們在《南方周末》做了十年記者,親歷了新聞的黃金時代,度過了我們最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和天下所有愛孩子的老母親一樣,有了孩子後,我們不斷在思考孩子的教育與人生。如果人生從頭再來,我們會怎麼學?學什麼?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一生受益的東西?
  • 隨想|記2013年郭初陽老師的公民寫作課
    在導課上,郭初陽老師非常簡練的指出了《南方周末》的簡單介紹,然後摘錄的是小學生的寫作,總共有八篇,而且激勵同學們一年級的小學生都可以投稿,並且投稿成功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整個過程直接切入,沒有一處閒筆,不過短短兩分鐘時間就帶領同學們進入了閱讀的情境。
  • 《揚子江評論》論壇:「後人類」時代,寫作和思考有什麼意義
    在《小說何以分南北》的討論中,弋舟講述了自身文學經驗與外部文學想像之間的張力,他說:從主觀上講,他認為小說是不該分南北的,但總有前輩、同行說弋舟的小說具有「南方氣質」,所以他不免會思考,是不是的確存在某種南方小說與北方小說的差異。在他的感覺裡,南方文學大約更關切人的需要,而北方文學更心繫天下。
  • 獨立思考,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獨立思考,做一個有靈魂的人文/許錫良(原標題: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記得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無論就男性或女性來說,我認為實際上只能劃分為兩類人:有思想的人和沒有思想的人,其所以有這種區別,差不多完全要歸因於教育。」
  • 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讓你掌握獨立思考能力!
    這些都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而成長的一個必備素質就是獨立思考能力,狩野未希的《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給了我們掌握獨立思考能力的方法,讓我們能夠對各種問題提出有說服力的、建設性的想法,並且不再湊熱鬧與隨大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下面我來與大家分享這其中的方法與自己的一些感悟。
  • 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讀《不跪著教書》有感:做獨立思考的教師丨周末閱讀
    「教書匠」,而是要做一個善於思考的教師,凡事多思多想。做一個肯思考的教師,在三尺講臺上,要在繁雜的教學之餘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記錄自己教學、管理班級中的點滴感悟。我至今依然還記得我的研究生導師在我畢業之際對我說的話:以後去一線教學,要學會勤動筆,記錄你思想的火花,不可倦怠,要堅持寫教學感悟,日積月累。當時忙著畢業,忙著找工作,再到後來忙著做班主任,忙著教學,就淡忘了導師給我的殷殷囑託。因為忘記,自己就一直碌碌無為;因為忘記,自己從畢業一直就無所事事。
  • 專訪史景遷 | 南方周末
    史景遷和太太金安平都是老派而安靜的人。他們不用手機,只用座機。需要看時間的時候,史景遷把手上的手錶摘下來。「我不習慣用你們年輕人的手機來看時間,我連照相機都不用。」「我已經退休有一段時間了,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出現在這裡,不過我感謝到來的所有人。」這是史景遷在北大講臺上的開場白。史景遷被認為是費正清之後第二代漢學家中的代表人物,與孔飛力(Alden Kuhn)、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並稱「美國漢學三傑」。他有兩個導師,一個是寫作《同治中興》的芮瑪麗(Mary Wright),另一個明清史學家房兆楹。
  • 寒假招募|公園自然寫作課我們這樣上!
    還記得暑假我們在寧德嵐山開展自然閱讀寫作夏令營時,有媽媽很希望孩子參加我們的夏令營,但孩子一看推文要寫作,就堅決拒絕不願參加。我們非周末三年級課程班上有一個學員的媽媽告訴我們,剛開始孩子聽說媽媽已經給她報了非周末的公園自然寫作課,在家抹眼淚,不願意去上。但是上過一次課後,她回家告訴媽媽,這個自然寫作課我喜歡,我一定要去上。
  • 如何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訊寶貝,綜合電商,應有盡有 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閱讀只是獨自思考的代替物。閱讀時,一個人本身的思想是在被別人的思想牽引管束。 此外,很多書籍都無甚益處,除了向我們表明錯誤的路徑如此之多,如果一個人聽從這類書的引導,就會誤入岐途。但是,受天賦指引的人,即獨立、自發、正確思考的人,卻擁有能夠找到正確方向的羅盤。
  • 施一公「開學第一課」:獨立思考、尊重科學
    我叫施一公,來自西湖大學,很高興今天有機會給同學們上開學後的第一課。我想給大家講四個觀點八個字。第一個觀點,獨立(independence)。為什麼一開學要講獨立?獨立,也意味著自立。你們雖然還沒有成年,但已經應該要逐漸地自立、獨立,用自己獨立的眼光審視世界,在生活中也要一點一點獨立起來。
  • 微臣獨家託福獨立寫作模板
    6月TOEFL ONE PASS Pro聯報進行中,最高減免500元有些同學備考託福寫作,喜歡背語言模板,背萬能理由,甚至背範文。這種不加思考的「背」其實是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結果是到考場上只會生搬硬套,寫作成績始終在低位徘徊。同學們真正要記下來的其實是思維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