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你就知道小牛U1電動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2020-12-20 郭老屍

大家好,感謝各位小夥伴為郭老屍捧場。

前段時間不少小夥伴通過各種渠道批評郭老屍好久沒有寫體驗文章了,在這裡郭老屍向大家道歉。因為一方面郭老屍的確是懶癌的深度患者,另一方面郭老屍也因為前陣在籌劃全新的內容形式(昨天已上線),所以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這不,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一個新品,小牛U1電動車。說到小牛,那從N1到M1再到N1S郭老屍可以說都是如數家珍了。N1的真實用戶,M1全國首位評測人,N1S也是在第一時間進行的全方位的解讀,如果說郭老屍是看著小牛一步步成長到今天也不算過分。再看這款U1電動車,它發布至今也有20多天了,而郭老屍最近也是一直在進行體驗,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和之前的車都很不一樣,無論是N1/N1S還是M1它們一旦你跨上去都會有一種熟悉的氣息,而U1更多的感覺確是全新的體驗,這種體驗到底如何,讓我們細細道來。

1 先看定位

一個產品找準市場定位,找準目標用戶很重要。如果是N1/N1S和M1的產品設計思路是年輕、激情,那郭老屍覺得U1的關鍵詞就是平和和實用。我們知道小牛之前的產品更多的受眾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而郭老屍覺得U1或許是小牛向下挖掘的一次全新的嘗試。樸素中帶有特點的工業設計、實用的外掛配件和更加親民的價格,這些都是三四線城市的更為看重的因素。目前三四線城市市場都是那些銷量恐怖的艾瑪、新日這樣的傳統品牌所控制,在一二線城市電動車需求有限的現狀下小牛也清楚,向下才是出路。

2 再看設計

這個問題其實是仁者見仁但或許是從N1開始小牛的設計風格已經是在郭老屍的心中有了一個較高的位置,所以U1我的觀點是不如之前的N1/M1的。但如果只說一個醜字顯然太不負責任,我只是覺得U1的設計太過平庸。

如果說N1是中國電動踏板車歷史上最漂亮的,相信會有小夥伴和我持相同觀點,這主要是因為過往那些動輒銷量上百萬輛的傳統品牌更注重其功能性和成本控制,所以這讓不少消費者固化了電動車形態,所以小牛的出現才更能讓人眼前一亮。再者過往的電動車面向的市場主要是三四五線城市以下,這些城市受限於收入水平和消費觀念影響很難為產品的設計買單,所以也正是傳統品牌不夠重視一二線城市市場才讓小牛鑽了這個空子。

而說到平庸,郭老屍覺得小牛賴以生存的設計感在U1上越來越弱,甚至有的設計元素在廉價電動車上也能找到,如果這個輕量型電動車是不得不做的那它卻沒有更好的繼承前面產品設計理念。但其實細想也能理解,或許是N1、M1把小牛把用戶審美水平提的太高才會出現今天的局面吧。就好像賈伯斯時代的iPhone和庫克時代的iPhone一樣,畢竟產品設計應該屬於加分項但不應成為產品最重要的核心。此外郭老屍覺得U1還是要往下走的,摻雜更多關於三四五線城市的需求屬性或許能為U1的銷售帶來更好的效果。

3 終於可以看產品了

1,這款U1電動車在功能上最大的特點是增加了無鑰啟動,有不少小夥伴都說無鑰啟動是只有在汽車上才有的功能,但實際上電動車也是早幾年就出現了,只是比較少。無鑰啟動帶來的方便就是不用在用鑰匙捅進鎖孔裡開車了,那是不是不用隨身佩戴鑰匙了呢?當然不行,因為根據小牛的邏輯你用遙控器鎖住的車是無法直接按車身的開鎖鍵打開的,要不然豈不是像沒有鎖一樣了。此外U1推出了無鑰啟動後電動車就再也不能像此前一樣鎖住車把了,但全新的防盜系統一旦車輛用遙控器鎖閉後車連推都推不動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改進,但郭老屍覺得在麵包車面前這都不是事兒。

2,此外儀錶盤的變化也比較大,說到儀錶盤小牛真是一個產品線一個樣,每個型號細節也各不同。U1採用的圓形儀錶盤看起來比較Q,內容顯示相對完整但受限於錶盤面積所以略顯侷促。從儀錶盤上我們也能看出U1帶有GPS和GSM兩種定位模式,可謂是為了防盜煞費苦心。此外從錶盤上我們也能看出U1的檔位是兩檔,這和M1是一樣的。

3,再看車把上的功能按鈕,左側車把是轉向燈、定速巡航按鍵和喇叭按鍵,右側車把則是加減檔、啟動鍵和開關大燈撥杆。雖然功能上差不多,但是功能按鍵的體積比此前都是小了不少,甚至油剎盒的體積都不到N1的1/3,用慣了大按鍵的郭老屍對這些變化確實非常不適應。此外由於U1是前碟剎後鼓剎的配置,所以車把只有一側有剎車油,這配置和M1也是一樣的。

4,從U1的後輪我們能清晰看到U1的電機,但是卻沒有找到小牛一直對外宣傳的博世logo,取而代之的則是小牛logo。那是不是小牛自己能造電機了呢?明顯不是。據內部人士介紹,由於合作細節問題U1的電機小牛並沒有和博世合作,取代博世的則是國產品牌金宇星。但這並不影響博世繼續支持小牛的其他款電動車。

5,外掛點的設計是U1的一大亮點。據了解U1的車身加入了30個改裝掛點,可以在前後左右各個位置增加置物籃來放置東西,所以在過往小牛電動車儲物不足的能力將可以在U1上得到完美解決。所以我們能看出這款U1更多的是在實用性上的優化,這也能讓我們更深的了解它的產品定位。

6,座椅和M1無論材質還是形態比較類似,但角度略有不同,M1的座椅是個純平面而U1在尾部稍稍翹起。郭老屍曾經評測M1時覺得M1的座椅角度問題會讓我的尾椎在長時間騎行時有些酸痛, 但U1座椅翹起的尾部可以給尾椎一點回饋力,所以我覺得U1比M1騎行舒適度要略好一點。

7,打開座桶裡面則是這塊5kg的18650鋰電池。從N1大家詬病電池太沉開始,小牛就一直致力於減輕鋰電池的重量,從N1的10kg到M1的8kg通過對電池BMS的重新梳理、車輛減重續航裡程100km並未下降,但U1降到5kg,續航時間卻降到了60公裡,而且是標稱值。另外值得表揚的是座桶內部終於可以放得下充電器了,終於改變騎M1出行還得背個包裝充電器的尷尬情況,而且重新設計的充電器顏值有所上漲,充電時也沒那麼熱了。對了這裡多句嘴,U1不是無鑰啟動嘛,所以U1的鑰匙唯一的作用就是打開座桶。

8,最後我們再看腳踏和鏈傳導,U1和此前所有的小牛最大區別恐怕就在這裡了。小牛這次推出U1主要是為了上牌,這些我們可以在小牛的任何宣傳品中可以看到,這是小牛款產品的核心需求郭老屍不去評價,但我想說的是是不是可以不要把軸承露出來再扣個帽子。我覺得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腳踏或許還是只是為上牌使用,所以一款結構上設計完美的產品將會更長時間的陪伴用戶,這就像iPhone的攝像頭,雖然凸出來也可以但是多少人希望它能夠做平。此外,鏈條是為傳動腳踏這大家都知道,所以在日常使用時千萬不要裝鏈條。裝有鏈條的U1就像是滑行的自行車,除非你能忍受那個聲音。不過好在這兩樣都是選配。

4 再來看體驗

前面大家對產品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但肯定很多人想知道它騎起來到底怎樣。首先先說一些基本數據,它標稱續航60km,但很明顯和之前一樣這是一個1檔的實驗室數據不是真實路況,而真實路況郭老屍根據經驗推斷估計是不到40km;解鎖後最高時速在35km左右,而這數據也是和騎車人體重和車輛的個體差異有關的。

另外在騎行感受上,由於U1比M1還小所以U1在馬路上還是非常靈巧的,在一些大型摩託電動車無法通過的狹窄路段,U1可以靈巧鑽過。在避震方面U1的感覺略軟但是不如N1s,在過減速帶時還是有明顯感覺。或許是車身較輕的原因(動力版50kg),在起步加速上U1有輕微的前躥的感覺,但是比M1要好一些比M1要好起步時更容易掌控。而當U1滿速35km時車輛略飄,這時候車把的稍微轉動都能感到車輛的明顯晃動,所以郭老屍在這裡還是建議小牛將其限速到30以下。

5 還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細節嗎

最後還有什麼值得關注的細節嗎?當然有!不過有好有壞。

1,前大燈。和此前都不同的是前大燈雖然從外形上看一點沒變,但實則做了優化。過往前大燈開關都很乾脆,而U1的前大燈關閉後有個很短的延遲漸熄的效果,感覺更柔和一些。但這並不能說U1大燈就很好,因為U1取消了遠近光燈切換功能當然也就沒有遠光燈了,這或許是出於節省成本的考慮吧。

2,陀螺儀。過去,尤其時N1的年代小牛的防盜系統那是天天被詬病,但現如今U1加入了六軸陀螺儀,只要車輛姿勢稍微發生變化敏感的陀螺儀就會發出警報,這大大的提升了U1的安全等級,但也讓郭老屍苦不堪言,由於陀螺儀太過敏感以至於北京大風天兒的時候郭老屍一天要手動關閉報警好幾次。

3,電池。據官網的參數表中寫道,U1的青春版和都市版都是採用的國產18650電芯,只有動力版採用的才是進口電芯,而且也不能保證都是松下的。所以小夥伴在購買前可要想好。

4,車筐。選配件中其中有一項是車筐,但需要注意的是車筐的安裝位置是在車燈之下,所以當車筐放置物品時可能會有擋住車燈的可能為夜間行車帶來風險。

5,車把。另外U1車把的角度和N1和N1S都不太相同,N1的車把是個向內側的小弧形朋友笑稱它有點哈雷範;N1S則是更為挺拔,車把接近直線;而U1的車把是比N1向內的弧度更大,感覺胳膊不用伸那麼靠前就能抓住車把。

6 這就是全新的小牛U1

喏,這就是全新推出的小牛U1,你心動了嗎?

總的來看這款車有功有過吧,更輕更小的車身,可擴展置物的車架更適合家長裡短的買菜生活的使用,可裝卸的腳踏設計也可以讓那些受地方法規限制的牛油終於可以買到小牛充值一下信仰;而無鑰啟動更可以讓你的U1在人群中體現出逼格滿滿的科技感。但前文郭老屍分析過這輛車更多是向下挖掘市場的嘗試,但在這嘗試的過程中價格卻不怎麼親民。動力版3999,都市版3499,青春版2999的價格很難說十分友好,而在凸顯性價比的三四五線城市價格戰每天都在進行,所以說如何在未來這個更大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才是小牛該好好考慮的問題。你說呢?

好啦,今天的小牛U1的產品體驗就到這裡,小夥伴們任何問題和建議可以隨時和我溝通。各位小夥伴,拜拜~

相關焦點

  • 小牛電動車U1,顏值超高的智能電動車
    今年,電動車市場可謂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新國標在各地陸續實行,很多人都有了換一輛電動車的打算。再加上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安全環保的電動車作為通勤和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那麼在眾多電動車品牌中,應該選擇哪款呢?小牛U1智能電動車一直是很多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 明星產品小牛N1S和實用性小牛U1,你更喜歡哪一款電動車?
    明星產品小牛N1S和實用性小牛U1,你更喜歡哪一款電動車?那麼這兩款電動車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牛N1S作為一款符合「歐洲最高精工製造標準」的高質量電動車,無論是在外觀、動力系統、燈光系統還是在車架系統等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力。 外觀方面:小牛N1S簡潔的造型設計讓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覺,恩,這很小牛。
  • 小牛電動車U1―最經典的智能電動車之一
    夏天到了,大家都不想在短途出行的時候頂著烈日大汗淋漓走一段路去擠公交地鐵,而這個夏天,你只需要一輛智能電動車小牛U1,就可以使出行變得輕盈靈活起來。 小牛自創立以來,便始終致力於創造科技化、智能化的電動車,引入了眾多汽車級的配置,給同質化電動車市場來一悶棍,原來電動車還可以這麼時尚有範兒!
  • 新國標電動車小牛U1對比小牛GOVA G0,你更喜歡哪款小牛電動車?
    剛剛過去的618消費節,小牛新品GOVA G0智能鋰電電動車火了,這款車在京東平臺銷量超過萬筆,絕對是騎行品類行業的一個奇蹟。為什麼這款小牛GOVA G0如此受歡迎?小牛GOVA G0堪稱「性價比之王」,這款車在京東的售價僅為2299元(G0 40),搭配了小牛高能鋰電科技,電池的重量不超過5.5kg,卻能提供40公裡的理論續航,完全滿足了上下班、接送孩子的日常需求。
  • 最容易上手的小牛電動車之一——小牛U1的小巧輕便之美
    在這些小牛電動車裡,有續航最長的車型,有銷量最多的車型,也有一直被誇外觀時尚的車型,但要論最容易上手的電動車,非小牛U1莫屬!小牛U1的外觀時尚,走的是精緻路線,有白色、紫色、紅色、藍色4種配色可供選擇。當然最重要的是,它的「體型」非常小巧,可以輕鬆推進電梯。無論是上下班通勤,還是周末短途出行,又或是買菜購物,這些日常需求小牛U1都能夠滿足。
  • 愛瑪電動車和小牛電動車哪個好?
    電動車領域,亦是如此。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品牌意識到,消費者選擇一款產品的第一因素,就是外觀設計。這其中,愛瑪和小牛,深諳此理。無論是天生自帶時尚基因的愛瑪,還是主打設計與科技的小牛,都在電動車的外觀設計和智能操作上,給了挑剔的年輕消費者驚喜,也讓許多消費者選車一時難以取捨。今天,筆者就幫大家分析一下,愛瑪電動車和小牛電動車哪個好。
  • 小牛電動車U1—輕盈靈活出行的最佳拍檔
    夏天到了,大家都不想在短途出行的時候頂著烈日大汗淋漓走一段路去擠公交地鐵,而這個夏天,你只需要一輛智能電動車小牛U1,就可以使出行變得輕盈靈活起來。 小牛自創立以來,便始終致力於創造科技化、智能化的電動車,引入了眾多汽車級的配置,給同質化電動車市場來一悶棍,原來電動車還可以這麼時尚有範兒!
  • 小牛發布新車 U1,這回可以上牌了!
    U1 的輪廓看上去很簡單,不像很多產品那樣「張牙舞爪」,然而這種「簡單又好看」的設計才是最難的。小牛的設計是最令人折服的一點,從 N1、M1 到 U1,小牛的產品起碼能讓你在大街上眼前一亮:「看,小牛。」對了,外殼可定製,比如下面這輛:參數請看下面這張圖:60km、45km、40km,續航不算長,電機也不算強勁。
  • 從小牛新國標U1到MQi2,小牛電動車快速滿足市場新國標電動車需求
    今年5月,上市一年半的小牛電動被順利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之列,6月18日,美股收盤,小牛電動漲10.38%,報14.35美元,最新總市值達到10.73億美元。 小牛電動車為何能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這源於小牛電動在市值、流通性、公司及行業發展多方面的優異表現,同時也和小牛電動車一直以來快速滿足市場需求的行動力有著必然聯繫。
  • 從小牛U1到MQi2,小牛新國標電動車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小牛電動市值躋身10億美元俱樂部!今年5月,上市一年半的小牛電動被順利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之列,6月18日,美股收盤,小牛電動漲10.38%,報14.35美元,最新總市值達到10.73億美元。小牛電動車為何能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
  • 小牛電動車旗下小牛N1S和小牛U1應該如何選擇?
    小牛電動(Niu Technologies)(NASDAQ: NIU),成立於2014年,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已推出小牛電動NQi、MQi、UQi三個系列多款電動車和周邊文化產品NIU POWER以及專業戶外運動自行車NIU AERO等。
  • 8999元一臺的電動車,小牛電動M+ PRO版到底有什麼好的?| 鈦極客評測
    小牛電動M+ PRO版騎行實測上周小牛電動在巴黎發布了兩款電動車N-GT和M+系列 。我們拿到了M+系列的頂配產品M+ PRO版本,經過一周的騎行體驗,現在讓我們一起聊一下這款售價8999元的電動車到底怎麼樣?電動車最重要的功能你猜是什麼?
  • 熱門潔面儀如新LumiSpa值不值得買?看完就知道
    那麼,如新這款網紅產品值得買嗎?它到底是否和它的前輩們一樣,也是一款優異產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除此以外,如新Lumi Spa的導頭還是可拆卸的,在清潔完面部以後,可以直接將它卸下仔細清洗乾淨,以便下一次清潔。令人欣喜的是,如新現在還推出了眼部護理導頭,將面部護膚導頭換下後直接換上眼部護理導頭,即可開啟眼周肌膚護理之旅。
  • 一輛報廢的電動車到底值多少錢?回收後有啥用?看完你就明白!
    一輛報廢的電動車到底值多少錢?回收後有啥用?看完你就明白!首先,要知道正規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回收廢棄的電動汽車是為了拆開零件,分類銷售到一部分工廠,而不是一部分用戶所說的重新銷售。因此,商家回收廢電動汽車只是為了賺取差額。
  • 售價1萬塊的小牛電動車被查封!新國標時代買電動車要注意了
    眾所周知,2019年4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實施電動車分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三類,不符合新國標要求的電動車不得售賣。電動自行車有3C認證即可銷售,但其中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屬於機動車,需要取得工信部目錄,在工信部道路機動車新產品公告上公示才能合法售賣、最近就有電動車廠家撞在槍口上。近日,網紅電動車品牌小牛被市場監督管理局查封了!小牛牌電動車既不符合電動自行車的標準,又沒有工信部目錄,屬於典型的「非標」車、「超標車」,也就是說消費者花了一萬塊買的電動車「不合法」!
  • 除了小牛電動,這些新的網際網路電動車品牌,你都聽過嗎?
    2015年,隨著第一臺智能鋰電的小牛N1的發布,小牛電動開啟了與愛瑪,雅迪傳統電動車品牌截然不同的道路,雖然一路坎坷,但最終還是在美國上市了。新國標出臺以後,電動車生產標準開始明確,隨後就有一大批像小牛這樣的網際網路品牌湧入電動行業,目前比較活躍的有這幾個品牌,你都知道嗎?速珂速珂是小牛差不多同時期的品牌,品牌核心理念是「酷和好玩」,速珂在電動跨騎領域還是做得非常出色的,其中TC,TS還有CU等車型都備受玩家的追崇。
  • 千條叔帶你重新認識電動車: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行
    ,小牛的售後還是蠻好的,記得在廣東有一次我停車看風景後再出發就啟動不了了,儀表出現了一個異常代碼,查了下附近五十公裡有個小牛門店,我打電話給小牛客服後,小牛說可以派門店的師傅過來檢查,等待中我卸下電池再裝上就又好了,五十公裡上門維修,真的感動到我了。
  • 任天堂的switch lite到底值不值得買?
    任天堂的switch lite到底值不值得買?任天堂的switch lite已經上市有幾個月了,粉絲們褒貶不一,有說真香的,也有看衰的。今天,小編想聊聊自己對switch lite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 這款所謂的好口碑專櫃洗面奶,到底值不值得買,看完你就懂了!
    這款所謂的好口碑專櫃洗面奶,到底值不值得買,看完你就懂了!現在形態各異、五花八門的潔面產品,更是讓人花了眼睛。鹼性潔面、胺基酸潔面、潔麵粉、潔面摩絲,哪款才是最適合肌膚類型的潔面。而小辮子這次介紹的這款洗面奶的是淡乳白色、流動性較強的乳狀,但是泡沫不多!這款洗面奶的整體取材比較純天然,官方主打成分是富含胺基酸的大豆精華!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屬於胺基酸潔面,但是整體的配方十分溫和,孕婦和敏感肌都可以安全使用。馥蕾詩整體的產品定價都比較高,但是這款大豆潔面的性價比真的是極高。
  • 空氣炸鍋到底值不值得買
    由於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當中有油炸這一項,所以很多食材無論是烹飪方法還是籌備過程中,可能都會需要油炸或者是過油,那麼炸鍋就成為了廚房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算是炸鍋,也可以分為好幾種,在那麼多類型的炸鍋裡面,其中空氣炸鍋稍微貴一些,但是稍貴的價格也意味著空氣炸鍋的功能化,那麼我們在平時購買廚房用具的時候,空氣炸鍋到底值不值得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