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條叔帶你重新認識電動車: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行

2020-12-2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 千條叔帶你重新認識電動車:騎小牛3萬公裡環中國行

千條叔,本名周建兵,因為人生有千條路等著他去選擇,所以給自己起名「千條叔」。在人生的千條道路裡,千條叔選擇了在滬漂11年後「逃離都市」。他說,最初只想騎到拉薩,卻一不小心就環遊了全國,而且用的是一輛電動車。對於這樣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電動車騎士,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電動車真的能完成一場翻越冰川雪山、酷暑嚴寒的冒險?在千條叔對261天騎行歷程的講述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電動車這個「新物種」。

問:為什麼會想環中國騎行?

千條叔:騎行的想法源於十年前,當時我在一家自行車公司做貼紙設計,下班時間也經常騎著自行車去周邊逛逛,很喜歡騎行中那種隨性自由的感覺。在網上認識很多騎單車旅行的大神,很崇拜他們的騎行經歷,從那時起這個夢想就一直藏在心底。直到去年,工作上遇到一些煩心事,每天都絞盡腦汁想生意的事,忽然有一天我想通了,與其這樣閒著不如去外面旅行散心,然後就想起我多年前的夢想。

問:為什麼會選擇電動車?

千條叔:我是一個想起什麼事馬上就去做的人,當晚我就開始整理路線,但是考慮到騎單車身體可能吃不消,膝蓋也會損傷,就開始研究摩旅。但是適合摩旅的摩託車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我從來都沒騎過摩託車,對一些維修技術也不太懂,無奈只能放棄。後來在網上搜索,發現有人騎小牛電動車進藏的,當時就覺得太牛了。當機立斷決定我也要騎電動車去旅行!

問:為什麼會選擇小牛電動NQi PRO?

千條叔:遠行的話,需要一款能增配電池又能攜帶較多行李、爬坡能力強、能適應各種路況的電動車,因為我在網上看到進藏的驢友們選擇的都是小牛,所以就開始詳細研究小牛的幾款車型:U系列完全符合新國標,適合城市上下班、買菜等代步需求;M系列適合城市周邊短途出遊;N系列屬於電摩,動力更強,續航也是最長的,比較符合跨城市出行,也滿足我的出行需求。

在門店一眼相中NQi,試騎後覺得各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小牛的車一定要試騎後才能感覺到與其他車的不同,加速、剎車、過彎、過減速帶都很舒服,油門控制手感相當好,我騎其他車感覺很難控制在某一個特定的速度,有時候不擰油門也會加速,NQi的感覺就是擰多少提速到多少,對於超車過彎心裡很有底。

小牛的車也有定速巡航功能,這個對長途騎行太重要了,不需要一直擰著油門,右手會輕鬆很多。25%的爬坡能力,230mm的涉水高度能輕鬆應對各種危險路段。還有小牛電動車有GPS防盜,有自己的APP,可以實時查看車輛位置、剩餘電量、騎行軌跡等等,這些都是騎行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就選擇了NQi PRO,也就是頂配版。

問:出發前,你對電動車長途騎行有哪些心理預期?有沒有想過解決方案?有沒有對車輛進行改裝?

千條叔:研究過程中也擔心過高海拔,電動車會不會有高反,埡口的陡坡能不能爬上去,雨雪天氣騎行,極寒地區鋰電池續航衰減,還有路上怎麼解決充電等一系列問題,我諮詢了小牛客服還有一些改裝大神,最後我確定了上海到拉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新藏線無人區續航可能不太夠,還有冬天剛好到東北,續航會衰減,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會選擇對車輛進行改裝,小牛N系列的車相比其他款改裝空間也是最大的,我認識的幾個改裝大神,改裝最多的也是N系列的,自從15年小牛電動車N系列誕生後就燃爆了整個電動車改裝界,不管是增配電池,還是升級控制器、減震、碟剎、燈光、線路、外觀等等,都出現了很多大神級的佳作,N系列的改裝現在已經很成熟了。

但是我知道遠途的改裝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之前了解到,小牛的產品研發設計都是行業大牛,行業大佬花幾年時間設計的車形和電路搭配,我相信是當下比較成熟且最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沒有改裝用素車跑長途的原因。畢竟對於長途車來說安全、不掉鏈子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原車情況只增配了原裝電池,路過湛江小牛門店時,工作人員還免費給我的車墊和車燈做了升級。

問:很多人都在疑惑,1500公裡的未通電無人區,你是怎麼充電的?

千條叔:小牛的原裝電池相較與其他三方電池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這也是我在東北極寒天氣室內充電的保障,而且為了保證續航還給電池做了物理加熱裝置。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冬天內蒙到東北冰雪路面非常滑,我就是在內蒙的錫林郭勒換了越野胎。至於充電的問題,新藏線充電的確很難,難在有1500公裡至今未通電,中間只有獅泉河和日土縣有水利發電,其他都是發電機、太陽能,而且是分時段發電,但是總有辦法克服,我只有火燒雲檢查站到大紅柳灘一百公裡是拖過去。其他百公裡內一定是有人的,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能想到辦法充電。

我記得在霍爾鄉晚上11點,旅店老闆還帶我去找他認識的飯店想辦法充電,在松西村,我是在當地武警部隊充電,當晚也是借宿武警部隊,在大紅柳灘,問賓館老闆充電,老闆開口就問我要300塊,後來是在對面加油站免費充電的,加油站發電機24小時開著,未通電的最後一站是麻扎兵站,跟邊防巡邏隊分享了我所有零食也沒搞定充電,最後是在新建加油站的工地花60元充的電。

問:一路電動車會遇到哪些故障?都是如何解決的?零下40多度的天氣,電池還能工作嗎?

千條叔:N系列的車發布至今已經五年了,版本也一直在優化在更新,我一路上車沒出過大的問題,小的問題遇到過幾次,比如儀表異常代碼,有些不影響騎行,有些會斷電,需要檢查線路,還有就是摔車後車殼裂開,這個裂開最好是馬上就縫合起來,不然裂口會越來越大,我路上都會帶那種自鎖的尼龍扎帶,很方便很實用,也可以到附近小牛店處理,我一路上很多城市都有小牛門店,每次去門店都會幫我免費洗車,檢查胎壓,充電等等,小牛的售後還是蠻好的,記得在廣東有一次我停車看風景後再出發就啟動不了了,儀表出現了一個異常代碼,查了下附近五十公裡有個小牛門店,我打電話給小牛客服後,小牛說可以派門店的師傅過來檢查,等待中我卸下電池再裝上就又好了,五十公裡上門維修,真的感動到我了。

我的車一路上沒出大的故障也不是我騎的路況好,我騎行環境真的惡劣到讓人難以想像,

喀納斯出來去阿爾泰,因為續航不夠,我選擇了一條牧民騎馬才能走的路,最窄的路只有40cm寬,而且在山脊上,寬點的路上全是雨水衝過的壕溝,還有各種石頭瓦礫,還要穿過一片沒有路的玉米地,大概二十多公裡的路,一路跌跌撞撞騎過去,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是普通電動車肯定要顛散架的。

還有一月份在東北幾乎每天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騎行,遠遠超過小牛自己制定的零下20度以上放電,0度以上充電的限制。

最冷的一次是元旦當天在根河露營,當天最冷的時候是早上7點,零下41度,上午我起來查看停在帳篷邊的小牛,還能通電,當時聽到轉向燈的嘀嗒聲我那個開心啊,電池溫度過低的133故障燈是亮起來的,但是還能騎行,我和我的小牛都經受住了這次考驗。

問:這趟騎行下來,覺得電動車環行靠譜嗎?下次還會選擇電動車遠行嗎?

千條叔:這趟騎行一共花了261天,騎行了30530公裡,中間走了滇藏線,新藏線,珠峰線,獨庫公路,穿過了準格爾盆地,新疆甘肅之間的戈壁,河西走廊,冬天進入內蒙,零下41度到根河,大小興安嶺,翻過長白山等等,這一路一共翻過10座海拔超過5000米埡口,1500公裡未通電的新藏線,小牛電動車始終和我並肩作戰,從沒有因為車輛故障而丟下我。小牛的動力系統也很穩定,就算電量很低也有穩定的動力輸出,我在路上其實最怕的是被狗追,每次都是小牛強勁的動力輸出讓我避險,還有車型組件重力搭配非常好,也避免我緊張操作而摔車。這一點讓我覺得特別滿意,讓我覺得上萬塊買輛電動車並不虧。

還有一點值得提及的是現在電動車的智能化,非常便捷實用。比如我這輛NQi PRO,可以連接小牛電動APP,鎖車後車輛震動、傾倒、異常移動、電池斷開、電池充滿等手機都會提示,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看下APP,確認下有沒有在充電。疫情期間兩個半月時間我都把車充滿電放在黑河的一家旅店,回了趟老家,這段時間時常用APP查看電量還有多少,怕虧電。後來等我回到黑河發現車還有70%多的電。未來我的旅行應該還是會選擇N系列的車型。

問:電動車作為摩旅騎行的話,還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千條叔:我對電動車未來摩旅發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現在電動車發展瓶頸就是電池續航和充電速度問題,比如電池續航方面,NQi的理論續航是可以超過100公裡的,但是要知道,遠途騎行路況複雜而且會載重,我攜帶行李用一塊電池測試續航大概70公裡左右,小牛可能是為了安全考慮才做這麼小,如果能做到更大的單體電池旅行就不會為續航煩惱了。為了保證續航,我一共配備了三塊電池,但是小牛比較好的一點是,它是鋰電池,重量比鉛酸電池輕很多,這樣的話對於遠途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對於續航、充電等問題,我覺得未來一定會解決的,因為能源、氣候變化危機日益加重,會促使電池技術,充電技術革命。

問:對於其他想其電動車摩旅的驢友,有沒有什麼建議?

千條叔:首先,儘量錯開冬季在極寒地區騎行,因為真的很受罪,一般人很難堅持;其次,電動車續航300公裡是最佳方案,太短會不盡興,太長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電池,車載重也會增加;還有儘量用原裝車增配電池就好,改的越多路上出故障的機率也越多。

騎行裝備要提前備齊:頭盔,手套,騎行服,護具一定要穿戴,這些護具保證安全是一方面,還能保證長時間騎行,比如我有朋友不戴手套長途騎行,手被磨出很多老繭,一個月就不想摸車把了。

最後一個建議就是騎行規劃,我是提前規劃一些必須去的點,然後每個禮拜再計劃下個禮拜要騎行的點,每天晚上再研究第二天的路線,要看天氣,路況,海拔,翻幾座山等等,第二天騎行先用低速騎行感受下天氣和路況,看電量下降速度來決定要不要加速騎行,因為騎的越快續航會越短。

千條叔結語:「一段視頻,幾張照片很難表達旅途中的美景和人文,需要大家自己去感 受,路上真的沒有那麼多困難,也沒有那麼多危險,解決困難,經歷危險也是旅行的一種感受。我希望我用電動車這樣長途旅行的方式能讓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從中看到勇敢,堅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能在自己生活、工作中用到。」

千條叔,本名周建兵,因為人生有千條路等著他去選擇,所以給自己起名「千條叔」。在人生的千條道路裡,千條叔選擇了在滬漂11年後「逃離都市」。他說,最初只想騎到拉薩,卻一不小心就環遊了全國,而且用的是一輛電動車。對於這樣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電動車騎士,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電動車真的能完成一場翻越冰川雪山、酷暑嚴寒的冒險?在千條叔對261天騎行歷程的講述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電動車這個「新物種」。

問:為什麼會想環中國騎行?

千條叔:騎行的想法源於十年前,當時我在一家自行車公司做貼紙設計,下班時間也經常騎著自行車去周邊逛逛,很喜歡騎行中那種隨性自由的感覺。在網上認識很多騎單車旅行的大神,很崇拜他們的騎行經歷,從那時起這個夢想就一直藏在心底。直到去年,工作上遇到一些煩心事,每天都絞盡腦汁想生意的事,忽然有一天我想通了,與其這樣閒著不如去外面旅行散心,然後就想起我多年前的夢想。

問:為什麼會選擇電動車?

千條叔:我是一個想起什麼事馬上就去做的人,當晚我就開始整理路線,但是考慮到騎單車身體可能吃不消,膝蓋也會損傷,就開始研究摩旅。但是適合摩旅的摩託車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我從來都沒騎過摩託車,對一些維修技術也不太懂,無奈只能放棄。後來在網上搜索,發現有人騎小牛電動車進藏的,當時就覺得太牛了。當機立斷決定我也要騎電動車去旅行!

問:為什麼會選擇小牛電動NQi PRO?

千條叔:遠行的話,需要一款能增配電池又能攜帶較多行李、爬坡能力強、能適應各種路況的電動車,因為我在網上看到進藏的驢友們選擇的都是小牛,所以就開始詳細研究小牛的幾款車型:U系列完全符合新國標,適合城市上下班、買菜等代步需求;M系列適合城市周邊短途出遊;N系列屬於電摩,動力更強,續航也是最長的,比較符合跨城市出行,也滿足我的出行需求。

在門店一眼相中NQi,試騎後覺得各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小牛的車一定要試騎後才能感覺到與其他車的不同,加速、剎車、過彎、過減速帶都很舒服,油門控制手感相當好,我騎其他車感覺很難控制在某一個特定的速度,有時候不擰油門也會加速,NQi的感覺就是擰多少提速到多少,對於超車過彎心裡很有底。

小牛的車也有定速巡航功能,這個對長途騎行太重要了,不需要一直擰著油門,右手會輕鬆很多。25%的爬坡能力,230mm的涉水高度能輕鬆應對各種危險路段。還有小牛電動車有GPS防盜,有自己的APP,可以實時查看車輛位置、剩餘電量、騎行軌跡等等,這些都是騎行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就選擇了NQi PRO,也就是頂配版。

問:出發前,你對電動車長途騎行有哪些心理預期?有沒有想過解決方案?有沒有對車輛進行改裝?

千條叔:研究過程中也擔心過高海拔,電動車會不會有高反,埡口的陡坡能不能爬上去,雨雪天氣騎行,極寒地區鋰電池續航衰減,還有路上怎麼解決充電等一系列問題,我諮詢了小牛客服還有一些改裝大神,最後我確定了上海到拉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新藏線無人區續航可能不太夠,還有冬天剛好到東北,續航會衰減,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會選擇對車輛進行改裝,小牛N系列的車相比其他款改裝空間也是最大的,我認識的幾個改裝大神,改裝最多的也是N系列的,自從15年小牛電動車N系列誕生後就燃爆了整個電動車改裝界,不管是增配電池,還是升級控制器、減震、碟剎、燈光、線路、外觀等等,都出現了很多大神級的佳作,N系列的改裝現在已經很成熟了。

但是我知道遠途的改裝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之前了解到,小牛的產品研發設計都是行業大牛,行業大佬花幾年時間設計的車形和電路搭配,我相信是當下比較成熟且最佳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沒有改裝用素車跑長途的原因。畢竟對於長途車來說安全、不掉鏈子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原車情況只增配了原裝電池,路過湛江小牛門店時,工作人員還免費給我的車墊和車燈做了升級。

問:很多人都在疑惑,1500公裡的未通電無人區,你是怎麼充電的?

千條叔:小牛的原裝電池相較與其他三方電池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這也是我在東北極寒天氣室內充電的保障,而且為了保證續航還給電池做了物理加熱裝置。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冬天內蒙到東北冰雪路面非常滑,我就是在內蒙的錫林郭勒換了越野胎。至於充電的問題,新藏線充電的確很難,難在有1500公裡至今未通電,中間只有獅泉河和日土縣有水利發電,其他都是發電機、太陽能,而且是分時段發電,但是總有辦法克服,我只有火燒雲檢查站到大紅柳灘一百公裡是拖過去。其他百公裡內一定是有人的,反正是有人的地方就能想到辦法充電。

我記得在霍爾鄉晚上11點,旅店老闆還帶我去找他認識的飯店想辦法充電,在松西村,我是在當地武警部隊充電,當晚也是借宿武警部隊,在大紅柳灘,問賓館老闆充電,老闆開口就問我要300塊,後來是在對面加油站免費充電的,加油站發電機24小時開著,未通電的最後一站是麻扎兵站,跟邊防巡邏隊分享了我所有零食也沒搞定充電,最後是在新建加油站的工地花60元充的電。

問:一路電動車會遇到哪些故障?都是如何解決的?零下40多度的天氣,電池還能工作嗎?

千條叔:N系列的車發布至今已經五年了,版本也一直在優化在更新,我一路上車沒出過大的問題,小的問題遇到過幾次,比如儀表異常代碼,有些不影響騎行,有些會斷電,需要檢查線路,還有就是摔車後車殼裂開,這個裂開最好是馬上就縫合起來,不然裂口會越來越大,我路上都會帶那種自鎖的尼龍扎帶,很方便很實用,也可以到附近小牛店處理,我一路上很多城市都有小牛門店,每次去門店都會幫我免費洗車,檢查胎壓,充電等等,小牛的售後還是蠻好的,記得在廣東有一次我停車看風景後再出發就啟動不了了,儀表出現了一個異常代碼,查了下附近五十公裡有個小牛門店,我打電話給小牛客服後,小牛說可以派門店的師傅過來檢查,等待中我卸下電池再裝上就又好了,五十公裡上門維修,真的感動到我了。

我的車一路上沒出大的故障也不是我騎的路況好,我騎行環境真的惡劣到讓人難以想像,

喀納斯出來去阿爾泰,因為續航不夠,我選擇了一條牧民騎馬才能走的路,最窄的路只有40cm寬,而且在山脊上,寬點的路上全是雨水衝過的壕溝,還有各種石頭瓦礫,還要穿過一片沒有路的玉米地,大概二十多公裡的路,一路跌跌撞撞騎過去,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是普通電動車肯定要顛散架的。

還有一月份在東北幾乎每天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騎行,遠遠超過小牛自己制定的零下20度以上放電,0度以上充電的限制。

最冷的一次是元旦當天在根河露營,當天最冷的時候是早上7點,零下41度,上午我起來查看停在帳篷邊的小牛,還能通電,當時聽到轉向燈的嘀嗒聲我那個開心啊,電池溫度過低的133故障燈是亮起來的,但是還能騎行,我和我的小牛都經受住了這次考驗。

問:這趟騎行下來,覺得電動車環行靠譜嗎?下次還會選擇電動車遠行嗎?

千條叔:這趟騎行一共花了261天,騎行了30530公裡,中間走了滇藏線,新藏線,珠峰線,獨庫公路,穿過了準格爾盆地,新疆甘肅之間的戈壁,河西走廊,冬天進入內蒙,零下41度到根河,大小興安嶺,翻過長白山等等,這一路一共翻過10座海拔超過5000米埡口,1500公裡未通電的新藏線,小牛電動車始終和我並肩作戰,從沒有因為車輛故障而丟下我。小牛的動力系統也很穩定,就算電量很低也有穩定的動力輸出,我在路上其實最怕的是被狗追,每次都是小牛強勁的動力輸出讓我避險,還有車型組件重力搭配非常好,也避免我緊張操作而摔車。這一點讓我覺得特別滿意,讓我覺得上萬塊買輛電動車並不虧。

還有一點值得提及的是現在電動車的智能化,非常便捷實用。比如我這輛NQi PRO,可以連接小牛電動APP,鎖車後車輛震動、傾倒、異常移動、電池斷開、電池充滿等手機都會提示,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看下APP,確認下有沒有在充電。疫情期間兩個半月時間我都把車充滿電放在黑河的一家旅店,回了趟老家,這段時間時常用APP查看電量還有多少,怕虧電。後來等我回到黑河發現車還有70%多的電。未來我的旅行應該還是會選擇N系列的車型。

問:電動車作為摩旅騎行的話,還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千條叔:我對電動車未來摩旅發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現在電動車發展瓶頸就是電池續航和充電速度問題,比如電池續航方面,NQi的理論續航是可以超過100公裡的,但是要知道,遠途騎行路況複雜而且會載重,我攜帶行李用一塊電池測試續航大概70公裡左右,小牛可能是為了安全考慮才做這麼小,如果能做到更大的單體電池旅行就不會為續航煩惱了。為了保證續航,我一共配備了三塊電池,但是小牛比較好的一點是,它是鋰電池,重量比鉛酸電池輕很多,這樣的話對於遠途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對於續航、充電等問題,我覺得未來一定會解決的,因為能源、氣候變化危機日益加重,會促使電池技術,充電技術革命。

問:對於其他想其電動車摩旅的驢友,有沒有什麼建議?

千條叔:首先,儘量錯開冬季在極寒地區騎行,因為真的很受罪,一般人很難堅持;其次,電動車續航300公裡是最佳方案,太短會不盡興,太長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電池,車載重也會增加;還有儘量用原裝車增配電池就好,改的越多路上出故障的機率也越多。

騎行裝備要提前備齊:頭盔,手套,騎行服,護具一定要穿戴,這些護具保證安全是一方面,還能保證長時間騎行,比如我有朋友不戴手套長途騎行,手被磨出很多老繭,一個月就不想摸車把了。

最後一個建議就是騎行規劃,我是提前規劃一些必須去的點,然後每個禮拜再計劃下個禮拜要騎行的點,每天晚上再研究第二天的路線,要看天氣,路況,海拔,翻幾座山等等,第二天騎行先用低速騎行感受下天氣和路況,看電量下降速度來決定要不要加速騎行,因為騎的越快續航會越短。

千條叔結語:「一段視頻,幾張照片很難表達旅途中的美景和人文,需要大家自己去感 受,路上真的沒有那麼多困難,也沒有那麼多危險,解決困難,經歷危險也是旅行的一種感受。我希望我用電動車這樣長途旅行的方式能讓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影響更多人從中看到勇敢,堅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能在自己生活、工作中用到。」

相關焦點

  • 騎小牛電動車登上珠峰大本營,他是中國第一人!
    他的計劃是騎行環遊中國,座駕是一輛小牛NQi PRO,最終花費了261天(因疫情耽擱了一段時間),終於在2020年5月28日完成全部的路線,抵達終點。在騎電動車環遊中國的路上,周小兵用抖音分享自己的行程和見聞,他有個外號叫「千條叔」,寓意是「人生有千條路等著我去選擇。」
  • 千條叔自述騎小牛環中國261天:前半段旅行 後半段修行
    千條叔,原名周建兵,在35歲這年,他做了一件讓很多人豔羨的事情:騎著一輛小牛電動車,261天騎行30530公裡,穿越116座城市,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嘗盡南北特色美食,成為電動車環遊中國的第一人。近日,眾多媒體對千條叔的騎行事跡進行了採訪報導,挑戰新藏線、跨越1500公裡無人區、在零下40多度的根河露營……這些聽起來就讓人心生敬畏的經歷和千條叔的「騎士精神」,在媒體的傳播下,成為眾多都市年輕人的心之嚮往,#千條叔辭職騎小牛環中國261天#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500萬。筆者根據近期千條叔的採訪報導,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位逐夢「少年」的旅行心得。
  • 白領辭職騎小牛環中國,你敢說走就走嗎
    上海白領辭職騎電動車261天3萬公裡環遊中國?是真性情還是假炒作?近日,#千條叔辭職騎小牛環中國261天#、#上海白領騎電動車環遊中國#、#千條叔騎電動車環中國3萬公裡#等話題在微博引發熱議,截至當前閱讀量已破千萬,騎電動車環行中國第一人千條叔意外走紅。
  • 騎小牛環中國遭圍觀,網友:真香
    騎電動車也能環遊中國?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話題時第一反應都是天方夜譚,更別說還要跨越1500公裡的無人區、挑戰零下四、五十度的極寒環境……不久前,網名為"千條叔"的一位網友騎著一輛小牛電動車完成3萬公裡環中國行的壯舉,在網上引發熱議。
  • 新國標電動車小牛U1對比小牛GOVA G0,你更喜歡哪款小牛電動車?
    剛剛過去的618消費節,小牛新品GOVA G0智能鋰電電動車火了,這款車在京東平臺銷量超過萬筆,絕對是騎行品類行業的一個奇蹟。隨手翻一下京東上的一些評論,全在誇小牛這款GOVA G0,「整體看起來很紮實,特別是車頭看上去漂亮大氣,儀錶盤好評」,「40公裡續航也滿足生活需求,能騎一個星期」,「外觀比其他品牌的車要時尚大氣漂亮。」
  • 從小牛新國標U1到MQi2,小牛電動車快速滿足市場新國標電動車需求
    今年5月,上市一年半的小牛電動被順利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之列,6月18日,美股收盤,小牛電動漲10.38%,報14.35美元,最新總市值達到10.73億美元。 小牛電動車為何能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這源於小牛電動在市值、流通性、公司及行業發展多方面的優異表現,同時也和小牛電動車一直以來快速滿足市場需求的行動力有著必然聯繫。
  • 8999元一臺的電動車,小牛電動M+ PRO版到底有什麼好的?| 鈦極客評測
    小牛電動M+ PRO版騎行實測上周小牛電動在巴黎發布了兩款電動車N-GT和M+系列 。我們拿到了M+系列的頂配產品M+ PRO版本,經過一周的騎行體驗,現在讓我們一起聊一下這款售價8999元的電動車到底怎麼樣?電動車最重要的功能你猜是什麼?
  • 從小牛U1到MQi2,小牛新國標電動車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小牛電動市值躋身10億美元俱樂部!今年5月,上市一年半的小牛電動被順利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之列,6月18日,美股收盤,小牛電動漲10.38%,報14.35美元,最新總市值達到10.73億美元。小牛電動車為何能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
  • 小牛電動車旗下小牛N1S和小牛U1應該如何選擇?
    小牛電動MQi、UQi在過去20年中是僅有的兩款獲得德國紅點、德國IF、美國IDEA、日本G-Mark、中國紅星、臺灣Golden pin、香港DFA全球7項最主要設計獎項大滿貫的出行產品。小牛電動是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更便捷環保的智能城市出行工具。
  • 新國標電動車,小牛MQi2將成最優選
    新國標電動車,小牛MQi2將成最優選 2021年01月08日 11: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新國標推行一年多來,不少騎電動車的朋友都已經換了新座駕
  • 明星產品小牛N1S和實用性小牛U1,你更喜歡哪一款電動車?
    明星產品小牛N1S和實用性小牛U1,你更喜歡哪一款電動車?那麼這兩款電動車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牛N1S作為一款符合「歐洲最高精工製造標準」的高質量電動車,無論是在外觀、動力系統、燈光系統還是在車架系統等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力。 外觀方面:小牛N1S簡潔的造型設計讓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覺,恩,這很小牛。
  • 進駐東南亞電動車市場,小牛電動首戰告捷
    小牛電動成立於2014年,是我國城市出行領域第一家lifestyle品牌。進入市場以來,小牛電動的表現一直非常亮眼,銷量不斷上升,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小牛電動的全球累計銷量已達96萬臺。印尼市場需求旺盛,將成小牛電動「出海」重點印度尼西亞地形非常複雜,島嶼眾多,就短線交通工具而言,電動車是最佳選擇,因此可發展的市場空間非常大。並且印尼人口總數將近3億,其人均GDP排名僅落後中國2名。因此,擁有人口及區位優勢的印尼即將迎來電動車市場增長的廣闊空間。由此看來,小牛電動選擇其作為下一個「出海」重點的決定,便不難理解。
  • 「唯物」愛恨600裡,小牛N1電動車深度體驗
    不過這樣也好,我可以化繁為簡,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這輛電動車在基本用途方面的表現。從收到小牛N1到現在,它已經帶我累計行使了300多公裡,是時候給大家來一次深度的體驗報告了。外觀低調,個頭比較小巧第一眼見到這輛電動車,我並沒有感到它與普通電動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作為當今社會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代步工具,一輛電動車想要在外形方面讓人眼前一亮確實比較困難。
  • 小牛電動車NGT鋰電炫酷來襲,出行隨心而動
    牛電科技推出的小牛NGT鋰電電動車,讓出行隨心而動。;動力上,牛電科技推出的小牛NGT鋰電電動車採用了兩塊鋰電池,電池容量為35Ah,電池的重量為11kg,續航裡程高達170公裡,超越其他同級別的兩輪電動車。
  • 售9千的小牛M+PRO,光感大燈配智能儀表,快充3.5小時跑90公裡
    提到小牛電動車,給多數人的印象就是智能,時尚,小牛最經典的是外觀,最出色的是智能系統,而續航能力也是同級別中表現更為出色的優勢,在整體的市場分析中,小牛的口碑相當好,這也使得它的很多車型被其它廠商模仿。
  • 能騎100公裡左右的電動車買什麼品牌的好?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能騎100公裡左右的電動車買什麼品牌的好?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能騎100公裡的電動車,首先安裝大型號大功率的電池才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在看之前先要向親朋好友,以及一些電動車修理店,了解一下電動車哪些品牌在市面上騎的多,使用品質比較好的車輛,做到心中有數再去銷售市場,觀察選擇是有目的。②選擇時先去看看這些品牌車輛;雅迪、新日、愛瑪、綠源、小牛,山葉,鈴木,綠佳,綠駒、比德文等等吧。
  • 牛電科技推出小牛NGT鋰電電動車,讓出行成為享受
    牛電科技推出的小牛NGT鋰電電動車,讓出行成為一種享受。牛電科技推出的小牛NGT鋰電電動車,是小牛電動在「N」系列基礎上打造的又一款高端智能電動車,它擁有黑紅、黑白、紅白三種配色,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 最容易上手的小牛電動車之一——小牛U1的小巧輕便之美
    小牛電動作為時下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電動車品牌之一,近些年已經推出了不少兩輪電動車產品,包括GOVA、MQi、UQi、NQi系列等,每個系列都有好幾個版本的車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 小牛電動車不死磕品質 和普通電動車有什麼區別
    他想要「把中國設計和中國製造對接起來」,終極目標是做一臺「Top in the world」的電動車。豪言背後是「無數個通宵,無數個推翻重來的方案,無數遍建模,無數個Prototype」,「嘗試著把所有不可能變成可能」。他和他的團隊如此死磕了一年多,才造就了2015年六一發布會上的那驚鴻一瞥。自建工廠。如果有人說牛電這次做電動車只是一次玩票行為,那麼牛電自建工廠則是對這些流言的打臉。
  • 小牛N1系電動車00錯誤全解析 按圖索驥,你也能完美修復
    比如說,小牛各部件通訊使用的是工業用的RS485協議。但「假裝是極客」當年拆解時就發現,小牛的中控、儀表、電機控制器、電池,負責通訊的485晶片,沒有一片是同一規格型號的。 這裡面,既有3.3V工作電壓的,也有5V工作電壓的;既有能到10Mbps以上速率的,也有低到幾百Kbps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