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2月18日消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緊急籌集的近4萬包衛生巾已運抵武漢,開始向抗疫一線的女醫護人員發放。
此前,上海市婦聯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該處從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醫療衛生機構獲悉,醫生中有50%以上為女性,一線女護士佔比超90%。上海瑞金醫院一位醫生告訴上海市婦聯副主席、新聞發言人翁文磊,「如果穿隔離服的話,8個小時是不吃不喝的,那麼她們在生理期是非常難受的。」而在女性生理期,衛生巾最多2小時就應更換,否則易滋生細菌。
目前,武漢一線女醫務工作者的生理期用品是否匱乏?如果匱乏,需求量多少?如何保證她們的基本權益?就此,紅星新聞於採訪了多家醫院。
▲為一線醫護人員捐贈的物資,上海婦聯供圖
多家公益機構為一線女醫護募集生理期用品
翁文磊2月16日告訴紅星新聞,1月31日下午,上海婦聯在全國第一個發起為一線女性醫務工作者募捐女性生理期護理用品的活動。當日,上海市婦聯、上海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向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女職工委員會、愛心企業、女性社會組織發出「支持疫情防控一線女性醫務工作者募捐倡議書」,號召募集相關物資和資金。首批募捐女性生理期考拉褲5萬片,價值約合人民幣30萬元。捐贈對象為上海赴武漢醫療隊女性工作人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市疾控中心一線女性醫務人員;及上海市110個發熱門診一線女性醫務人員。
翁文磊表示,此番募捐,緣於上述瑞金醫院醫生的提議。而募捐的物資數量和金額,則是基於人數、價格等計算得出,「如果每人經期為4天左右,每日至少使用3片衛生巾,那麼每人每月至少需要12片。我們想發動大家先捐1個月的量,所以提出首批捐5萬片。而估算的每片考拉褲的平均價約為6塊錢,所以募集30萬。」
倡議書發布之後,得到了上海各行各業的響應。截至2月1日下午6時,已募集到了價值近200萬元的物資和善款,遠遠超出了首批募集目標。48小時,100箱「考拉褲」募齊送抵武漢。
「沒想到大家響應得那麼快。非常感動的是,很多市民捐錢,100、200、500元這樣捐出來的。」翁文磊說,各醫院都欣然接收,「我們送去他們都感激得不得了,沒有碰到不願意的,也沒有碰到任何障礙,非常通暢。」
截至2月12日,上海市婦聯、上海市兒童基金會已經派送和動員贈送到上海赴武漢各醫療隊、孝感、黃岡、隨州當地醫院的考拉褲、成人紙尿褲58820片;贈送上海本地確認病症定點治療機構、各級疾控中心及一線發熱門診共計123家共100008片。
很快,這場支援一線女醫務人員衛生用品的行動得到了越來越多機構和個人的支持。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2月14日發布消息,全國婦聯所屬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緊急募集定向援助一線女性醫務人員款物225萬元,其中用於定向採購安心褲資金20萬元、價值100萬元衛生巾2020箱、價值5萬元安心褲2萬個和價值100萬元的秋衣秋褲。首批2萬個安心褲將於近日運抵武漢。
2月18日20:58,新華社發文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緊急籌集的近4萬包衛生巾已運抵武漢,開始向抗疫一線女醫護人員發放。
▲上海婦聯供圖
所採大多數醫院:已收到很多捐贈,不缺了
目前,武漢一線女醫務工作者的生理期用品是否匱乏?如果匱乏,需求量多少?如何保證她們的基本權益?就此,紅星新聞採訪了多家醫院。大多數院方人員表示,目前並不缺乏。
2月16日晚8時許,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宣傳科主任李潔告訴紅星新聞,目前該院一線女性醫護不缺乏生理衛生用品,「收到很多這方面的捐贈了,我們醫院也有小賣部可以買到。我們醫院自己的員工肯定自己都會備著,所以沒有很缺。但別人會覺得,外援來了,可能會缺這些東西,好心的人士就會捐來。」
金銀潭醫院門診部護士長喻梅也於2月17日晚8時許回應紅星新聞,該院目前有1000名左右女性醫護人員,之前女性生理期用品不足,但現在收到多批捐贈,已經足夠,「不缺了,現在這些東西很多了,捐贈的用不完。」她回憶,「我們收到好幾批了,先收到安全褲,後來也收到衛生巾。」在物資運輸及發放方面,喻梅表示應該能順利到達一線醫護手中,「還好,還很順利」。
武漢市武昌醫院負責物資工作的劉姓工作人員2月17日告訴紅星新聞,該院現在約有八九百位女性醫務工作者,之前女性生理期物品缺乏,現在「夠用,有企業給我們捐了一批,不缺了。」她坦言,現在醫務人員外出不便,所以不方便購買衛生巾等用品,「我們醫務人員全部都隔離,在酒店還不能回家。」
2月17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捐贈辦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對於女性生理期用品,「我們醫院本部是不缺的,但腫瘤中心院區缺乏,因為外地來了很多護理團隊的姐妹們,而我們的超市都關門了,可能生活用品確實是缺的,她們早上也反映過。」
紅星新聞記者隨即聯繫該院腫瘤中心院區醫務科張副科長,他表示,目前缺1萬條左右一次性內褲,而衛生巾、紙尿褲等其他衛生用品已足夠。「而之前接到捐贈的一次性內褲,其他院區給了我們一部分,很多人都說非常好。」同時他表示,「現在最大的困難還是缺乏防護用品。」
學者:捐贈衛生巾意義絕不在口罩防護服之下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王紅表示,「這次疫情,對我們中國的醫療體系是一個大考,其實對我們中國的國民素質,何嘗不是大考。」
王紅認為,「像捐衛生巾安全褲等,我認為意義絕不在口罩防護物資之下,意義重大。真別看它是個小事,所有的女性都清楚,它絕不是小事。僅僅就衛生巾、安心褲這樣的一個關懷來說,總算社會有進步了。有很多人意識到,你不能只把女醫護當做醫護人員,她們還是女性,女性自有女性的特殊需求。」
王紅表示,要在全社會建立起更為廣泛的尊重女性醫護群體的共識,「一方面,從政策上要更多的關懷女性,尤其是女性醫護人員的需求。比如,有一些特殊狀況的女性,像懷孕、流產的醫護等,即使她自己很英勇很堅決,也不該讓她們上一線。」同時她表示,「從社會來說,媒體可以從正面、從更細膩的方面去強調女性的這種特殊需求和關懷女性的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春 彭莉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