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段彥超 實習生 汪代玲
「伸進去,掏出來,垃圾一坨坨,掏糞男孩就是我,嗚嗚嗚嗚……」最近,一段題為「『掏糞男孩』在行動」的MV爆紅網絡。
MV中的四位陽光小夥,是鄭州動車段的90後高鐵機械師,專門負責處理高鐵動車組故障。為處理堵塞高鐵動車組衛生間馬桶或便池的瓶蓋、衛生紙、牙刷、尿不溼等,他們會打開衛生間蓋板,把手伸進汙染箱中,在糞水裡面掏取異物。
「掏糞男孩」不但認真幹好本職工作,還用年輕人的方式傳遞正能量,他們製作漫畫、拍攝MV,呼籲和倡導旅客文明出行。
「我要比老一輩幹得更好」
田莊2015年大學畢業後來到鄭州鐵路局鄭州動車段,分到東動車所夜班整修組,專門負責處理動車組功能性故障。
1月16日,田莊和武振軒在檢查討論列車故障
在眾多故障中,包括他在內的檢修人員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衛生間堵塞,因為處理起來既累又髒,「我當時真的特別不理解來修東西為什麼會要掏廁所。」田莊回憶起自己剛剛接觸疏通堵塞衛生間時的狀態。
最開始師傅帶著他去,「因為活髒,我接受不了」,田莊說當時拿著工具在旁邊看著師傅,好幾個班之後,他覺得有點說不過去,再加上當時缺人手要求所有人必須都得會,一陣糾結後,他決定試試。那時候是大夏天,他穿了厚厚的防化服,帶了三層手套,還拿了膠帶等工具,裹得特別嚴實,「那次掏完之後覺得也沒什麼,除了味道特別噁心」。
「我的師傅和工長他們呆了五六年了,幹活的時候從來不會嫌棄髒,只要有活,他們都第一時間去幹,並且都在有限的時間把活給幹完。」慢慢地,田莊對這份工作漸漸熟悉起來,同事們的敬業精神也讓他肅然起敬:「他們能堅持住,他們能幹這麼長時間,我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我為什麼不能堅持住啊?我年輕,我是90後,我多有朝氣,當然需要比他們幹得更好。」田莊說。
一次次的經歷,也刺激著這位小夥子去做得更好。有一次衛生間堵在中轉箱,田莊把上面下面都掏了一遍還是不管用,檢查之後也不是零件的問題,據經驗他想到可能是東西堵在管道裡了,然後他跟著師傅去拆管道。管道是特別厚的橡膠包的,需要把橡膠弄掉,然後把管道掰開,拿疏通機疏通,「大概花了兩個小時左右搞定了,完成了以後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因為那次經歷是我師傅第二次碰到,他第一次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搞定」。
「小鮮肉」秒變「臭小子」
據鄭州動車段負責人齊瑞介紹,田莊所在的整修組有「以老帶新」的傳統,主要是鐵路專業畢業的學生,整體歲數比較偏小,集中在25歲,一般待一年的時間就會換崗位,流動很快,現在以修為主,修會了就可以進入檢查組。
武振軒是2016年新分來的大學生,田莊便自告奮勇地收下了這個徒弟。此後,武振軒便跟著這位比自己還年幼一歲的「小師傅」開始學起,「剛開始他也排斥這個,然後我就開導他,講講我剛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很快,武振軒也成了「掏糞男孩」中的一員。
1月16日,武振軒用手掏出動車衛生間內堵塞的汙物
在鐵路部門全年沒有節假日這一說,為了旅客在白天能有舒適的乘車環境,師徒二人通常從晚上7點一直幹到第二天早上8點,他們要對300多個車廂進行維修,包括動車組列車雨刮器、電茶爐、水龍頭等等,就光疏通衛生間,多的時候每晚八九起,少也有兩三起。
他們鑽車底、爬車頂,每年要奮鬥300多個夜晚,疏通近700個衛生間,用掉2000多雙手套,有時候手套被異物勾破,指甲裡面都是髒東西,糞水有時候都把手泡化了。
有一次特別忙,師傅和工長去處理別的故障了,武振軒被分配去處理一個堵塞的衛生間,「是一個瓶蓋堵住了,我能夠摸得到,但就是扣不出來」。武振軒便用螺絲刀和鉗子等工具弄,時間特別緊急,手套和塑膠袋都被刮破了,於是他摘下手套光手伸進糞池終於把瓶蓋給摳了出來,「弄了一手的糞水,我對著水龍頭洗了九遍手,整個手感覺都是臭的,回家之後我還用84消毒液浸泡」。
長期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下,這些「掏糞男孩」的食慾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武振軒說自己學用左手吃飯,現在基本上會了。泛黃的胡辣湯他們現在再也不喝了。「別說了,我都想吐了。」武振軒緊皺眉毛,「我的朋友剛開始都挺嫌棄我的,讓我不要用掏衛生間的手去碰他們,大家都挺反感這些,我都理解,有些女同學開玩笑喊我們臭男人。」
「掏糞男孩」在行動
1月16日,田莊(左二)、武振軒(右二)、朱政龍(左一)和仝童(右一)一起在動車所內展示他們設計製作的宣傳冊
「咦,『掏糞男孩』天天掏,又去掏廁所啦……」在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們的調侃之下,田莊突發奇想:「我們要不然就成立一個『掏糞男孩』組合吧!」,於是師徒倆找來了同事朱政龍和仝童,四個人一拍即合成立「掏糞男孩」小組。
從2016年9月份開始,「掏糞男孩」開始慢慢收集素材,計劃在年底春運期間拍攝一個MV出來,「我們都是90後嘛,現在網絡這麼發達,視頻非常吸引人的關注的。」四個小夥子說幹就幹,找到身邊會拍攝剪輯的朋友商量、配合拍攝,「春運客流量大,希望大家都能看到,看到了故障就減少了嘛,減少了對我們也好,旅客們出行也方便,多好啊,兩全其美。」
為了能讓更多的旅客看到「掏糞男孩」,他們做了多種準備。四個人經過討論商量,精心設計出《文明出行你我他 和諧旅途靠大家》小卡片,由黨辦出資進行列印,然後由「掏糞男孩」給旅客們發放並講解。「上車給旅客們講解的時候大家都挺認真得在聽,他們覺得很感興趣也會告訴身邊的朋友注意這些東西,我覺得挺有意義的。」田莊說起與旅客接觸時講到。
說起兒子的工作,田莊的父親非常心疼:「他回家也沒跟我們講過這些,直到看到了網上的視頻我們才知道,我跟他說實在不行就換一份工作。」而田莊告訴記者,「我不想換,我挺熱愛我的工作,雖然髒累,但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成長了很多,現在相比以前我覺得自己更加有責任心,現在我家人對我的看法也慢慢轉變了,我也挺高興、挺開心的。」
武振軒也感慨道:「我們並沒有想成為網紅之類的,就是把自己想說的東西表達出來,只要旅客能正常使用衛生間,我們心裡就舒服。」談到現在朋友們的看法,田莊欣慰地說:「他們現在也挺理解的,覺得挺好、挺正能量的,沒事的時候還幫我轉發視頻啥的,沒事也跟我開開玩笑。」
正如小卡片上最後一段話:「我們相信,很多故障都源於一次無心之舉,所以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把文明之聲傳播的更遠,讓更多的旅客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這是「掏糞男孩」的心聲,他們一直都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