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說起預產期,我們都認為是寶寶出生的那一天,預產期也只是個大概的日子,預產期前幾天後幾天出生都是正常的,這個日子是怎麼來的呢?一般的話有四種算法。
一、末次月經推算
備孕的媽媽,如果月經規律的話可以記一下末次月經的時間,這一點大家經常用到。
月份+9/-3,日期+7來算預產期。
二、B超
有的準媽媽月經不規律,或者忘記了哪天來的月經,做B超來推算預產期還是相對準確的,懷孕之後的第一次B超來推測預產期。
三、基礎體溫
備孕期間用一張表格做體溫記錄,體溫段的最後一天就是排卵日,向後推264-268天為預產期。
不過這個算法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四、宮高測量
這種算法,藉助於醫生的經驗來推測。一般情況下:
孕4月,宮底在肚臍與恥骨上緣中間;
孕5月,臍下2橫指;
孕6月,平肚臍;
孕7月,臍上3橫指;
孕8月,劍突與臍的正中;
孕9月,劍突下2橫指。
宮高測量法受到遺傳、營養等的影響,與要結合B超,胎頭與雙頂徑、股骨長度等估算胎齡。
預產期受到月經周期、孕婦的身體素質、胎兒發育情況、日常營養等的影響。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胎兒一般為5%。
當到達預產期之後,隨著子宮縮宮素受體增加,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增加,孕媽媽發動而臨產。如果沒有出生的話,子宮不再繼續增大,胎盤趨於老化、羊膜分泌能力降低,羊水減少,超過2周沒有出生跡象,便是過期妊娠,就需要醫生採取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