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一些電視節目的時候,應該都見過一種相當特殊的魚類——「惡魔魚」,其實它們就是蝠鱝(拼音為fú fèn)。不少漁民將它們稱為「惡魔」,其實是因為喜歡惡作劇的它們總是會在海中玩弄漁船,拍怕船身或是將自己掛在船身上拖著船走,讓漁民們對這樣未知的情況感到恐懼,以為是惡魔作祟。其實「惡魔魚」並不兇殘,其實人家很溫柔的,只不過身懷絕技的它們太喜歡惡作劇罷了!

體型龐大的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品種,它們的體型不同於常見的紡錘形魚類,身材變扁平的它們有著大大的「翅膀」,它們的身寬要比身長長上不少,最大的蝠鱝身寬可達8米呢!龐大的身材賦予它們不同於其他魚類巨大的力量,性格溫和的惡魔魚並沒有什麼攻擊力,它們只有在受到驚嚇的時候會拼命拍打自己的「翅膀」,殺傷力不小。

大家需要明白「具有巨大的殺傷力」並不等於蝠鱝心情兇殘,事實上蝠鱝在海中是很溫和的魚類,像水族館大家可以參觀到的蝠鱝,它們就很喜歡和飼養員玩樂,在玩耍的過程中蝠鱝從沒有什麼攻擊性的舉動。惡魔魚是一種濾食性的魚類,浮遊生物和小魚才是主食,和喜歡捕食大型獵物的兇殘魚類相比,蝠鱝和素食性的魚相比沒有什麼區別。

蝠鱝有一項相當特殊的技能,那就是它們的「翅膀」可以飛翔。它們能做出一種旋轉狀的跳躍,隨著旋轉速度越來越快,迅速上升,從而直接跳出海面。別看它們身材巨大,靈活的蝠鱝可是能夠躍出水面一兩米的。蝠鱝用巨大的「翅膀」拍打水面的時候,那場景叫一壯觀。還還記得小時候看電視介紹說,蝠鱝在發情期的時候跳躍起來會更加活躍。

不少魚友覺得蝠鱝和水族箱中常見的觀賞魚魟魚有些相像,的確如此,它們都是扁平的身材並且帶著一條細細的尾巴。不過它們的體型差距那真是天差地別,並且養過魟魚的朋友都知道魟魚的尾巴帶有神經性毒素,被扎傷後令人的傷口疼痛不已,並且會出現大面積的紅腫。而蝠鱝的尾巴並沒有毒素,不過它們的尾巴可是有微弱電流,被扎傷可不是鬧著玩的。

在自然界中蝠鱝並不是什麼兇殘的捕食者,性格溫和的它們因巨大的身材給人們一種很危險的感覺。其實對蝠鱝來說大概人類才是「惡魔」吧,為了沒有依據的醫療保健效果,漁民大肆捕殺蝠鱝導致生態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