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海錯圖》的人,曾被其中內容嚇到過,它到底有什麼可怕之處

2020-12-17 三國之逐鹿

在我國的故宮中,一直存放著諸多文物。而在這些文物中,有一個文物看起來好像只是個普通的畫冊,但是實際上,它裡面的內容卻令看過它的人頗感害怕。此畫冊名為《海錯圖》,據說是由一位叫做聶璜的清朝畫家創作出來的。按理來說,我們現代人算得上是見多識廣了,應該沒什麼畫冊上的內容能夠嚇到我們。但是實際上,情況遠比我們想得還要嚴重一些。因為有些照片的模樣,在現代人的認知當中,至今沒有看到過的。

因為據說,這幅畫冊上所畫的海洋生物長相都太過驚悚。別說古代資料中尚沒有詳細記載了,就連我們能開著潛水艇到水裡去研究海洋生物的現代所擁有的海洋資料中,也多找不出與圖上所畫樣子一樣的海洋生物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到底有啥可怕的吧!

具體來講,《海錯圖》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所描繪的海洋生物都是大家見都沒見過的奇怪生物。而且若是這些海洋生物能夠被我們在現實海洋中發現,那也算不上可怕。關鍵就在於書中明明畫的那麼有鼻子有眼,我們現代人卻都沒辦法從中找到多少我們平時常見的海洋生物。

那在假設此書所畫內容屬實的前提情況下,豈不是就意味著古代的海洋中竟然生活著這麼一大群奇形怪狀的生物嗎?再聯想一下漁民出海時的情形,不被嚇出一身雞皮疙瘩來才算奇怪。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源於此畫冊的海洋生物。

首先,我們來看下面這幅圖。

乍一看,可能很多人會以為這畫的是一隻鯊魚。但是仔細一看的話,明顯圖中所畫動物的顏色、魚鰭和頭形等部位的特徵跟我們現代人所熟悉的鯊魚的特徵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最起碼我們現代鯊魚的表情沒有這麼委屈,眼神也沒有這麼呆萌。再加上它身體的這個顏色太過於暗沉了,估計就算是真的在現實中存在過,也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吧?那隻既像老鼠又有牛角的生物,到底是什麼生物,滿身通紅,背上還附帶著魚鰭。乍一看簡直就是四不像的產物,或者只有作品本人才會知道吧。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幅以海底山石為背景的海洋生物圖。

猛一看的話,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在海底的山石上長了一些向日葵呢!但是仔細一看,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我們大家可以發現,在這幅圖中的山石上,附著的並非是什麼植物,而是一種海洋生物罷了。若是你看不出來的話,可以特別注意一下圖右邊的文字注釋。它寫的是「舒爪取食」,試想一下,若是植物的話,哪裡來的「爪」啊!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幅畫有怪異頭頂和顏色的海洋生物的圖。

可能剛開始看的時候,不少人會覺得這條魚看起來應該算是較為正常的一條魚。但是當我們仔細去看這條魚身體的細節時,就會發現,它跟我們平時常見的魚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的。尤其是它的頭頂部位,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刮擦器似的。只不過此畫下面的文字注釋告訴我們,這條魚的頭頂其實是一塊長方形的硬甲。想來是用做抵禦敵人的器具,也算是畫得較為合情合理。

除了上述這些奇怪的海洋生物之外,在該畫冊中,其實還存在其他更為怪異的海洋生物。比如,長著牛角的魚、外形酷似恐龍的魚等。更有甚者,還給魚配上了人類的身體。只不過看不到用於做水下呼吸的魚鰓,實在是讓人感覺很奇怪。

如果大家對此畫冊中的海洋生物頗感好奇,那建議大家最好能自行在網絡上多搜索一下相關的圖片來看。因為要知道,有不少海洋生物的外觀根本無法用文字描述清楚。就算能用文字描述清楚,大家也不一定就能想出它具體是什麼樣子的。

當然了,除了上述建議之外,我們還想給大家提另外一個建議,那就是膽小者慎入。畢竟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千萬別為了獵奇而搞得自己晚上睡不好覺。那樣的話,就太不值得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研究這個名叫《海錯圖》的畫冊的人曾經說過,它裡面繪製的海洋生物可能存在太多都沒有真實存在過的奇葩情況。

也就是說,它們很有可能只是作者自己發揮想像力繪製出來的。因為有資料顯示,該畫冊的作者在繪製這個畫冊之前,曾經去海洋附近打聽過有關奇怪海洋生物的事情。既然是打聽,就代表他並不一定真正見過。

所以,大家在欣賞這個畫冊裡的內容時,還是別太過較真為好。這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人對於未知生物,同樣是充滿了好奇,即使是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還是保持了一顆好奇之心。正是對一些未知探索和記錄,才留給後世更加豐富的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時候看的動漫也有可怕之處,粉絲直呼嚇得閉上眼睛
    動漫可以說是我們小時候的玩伴,也是大家的親密朋友,許多經典動漫已經在我們大家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回憶起當時看的動漫劇情也是露出快樂的笑容,不過有時候看的動漫也有可怕之處,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呢?粉絲直呼:嚇得直接閉上眼睛,下面快和小編來一起看一下。
  • 《海錯圖》:藏在故宮裡的「紙上海洋館」
    秘密就在一套叫做《海錯圖》的圖譜中,它可算得上是古代的「海洋生物小百科」了。它有什麼過人之處呢?記錄371種海洋生這些文字介紹了該生物的產地、習性、外貌特徵,甚至還有它的烹飪方式和藥用價值,對今天人們研究海洋動物及歷史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呢。離奇的身世那麼,《海錯圖》到底是誰創作的呢?它的作者叫聶璜,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畫家,還是一位生物學發燒友。
  • 奇書《海錯圖》中的怪獸,都是認真的嗎?
    按說它是一本正經的科普書籍,怪就怪在上面那幾位奇葩動物也位列其中,讓人真假難辨。真想問問這位仁兄,這就是您那麼多年在海邊的所見所聞,是認真的嗎?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多現代學者也對比迷惑不解。201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要重新出版這本集子的時候,就特意請來了中科院的動物學專家,對書中的動物進行詳細的考證。
  •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
    看過《海錯圖》的朋友知道,這套圖譜之所以深受後人喜愛,除了其玄妙的百科知識以外,畫譜中描繪的10餘種古怪生物,才是它的精要所在。這10幅畫中的生物面目詭異,充滿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甚至是我們聞所未聞的。比如下圖中的「狗頭魚獸」便是畫家根據一位漁夫的描述所繪製,據漁夫所說,他曾在出海打魚時見到過此物。
  • 海錯圖:一本無意間走進紫禁城,深得乾隆喜愛的博物學畫冊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居然在近兩年新晉了網紅,一改那莊嚴肅穆的樣子,開始賣萌賣寵,圈粉無數,當然,還順帶著賣貨,從正宮色口紅、仙鶴口紅,到阿哥們用過的花草香包,再到誰誰同款的睡衣,那腦洞,哪個小年輕比得上?有點佩服這老爺爺的膽量,不過,這於咱素人是好事。
  • 《海錯圖筆記》(青少版),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博物達人」
    《海錯圖筆記》系列出新書啦!從2015年到2019年,關注過小亮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我們出的系列《海錯圖筆記》。因為內容嚴(jiao)謹(zhen),語言風(feng)趣(sao),《海錯圖筆記》擁有了一大群粉絲。自去年10月我們出了《海錯圖筆記·叄》後,後臺讀者一直在敲碗催新書。
  • 張辰亮帶來《海錯圖筆記》揭秘故宮清代「奇書」
    11月27日,北京大學未名講壇第102期邀請到張辰亮和他的新書《海錯圖筆記》,五百人的大階梯教室,座無虛席,過道還有站著的「文藝青年」。    張辰亮,科普網紅、昆蟲學碩士,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誌資深編輯、官方微博運營主管,是550餘萬粉絲心中的「什麼都知道」。擅長用幽默的文字為網友鑑定物種,尤其理解各種「靈魂畫作」為粉絲答疑解惑。
  • 海錯圖:海洋世界中的第一奇書!
    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家多樂以蘭梅竹菊、人物花鳥獲取藝術上的成就,而將人生最有活力的時光和自己的全部創作精力,都投入到表達海洋動物的創作並有所成的畫家,可謂少之又少。而《海錯圖》的作者聶璜,卻屬於這樣一位民間畫師。
  • 《海錯圖》|紫禁城裡的海底總動員
    明末,一個叫聶璜的人出生在了杭州。關於聶璜生平,翻遍史料,也只能查出他字存庵,號閩客。出生於明末,活躍於康熙年間。有關他的生平事跡,除了其傳世的《海錯圖》之外,其餘的就一無所知了。江南富庶之地,也時常血流成河。這期間,聶璜經歷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一晃,時間到了康熙年間。聶璜遊歷大江南北,每到一處便悉心考察當地沿海生物,並儘可能嚴肅認真,又不失活潑的把那些海洋驪珠畫下來。
  • 海錯圖筆記
    內容提要:        本書是多元解讀清代海洋生物圖譜《海錯圖》的科普書。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作者張辰亮通過考證北京、臺北兩地藏品《海錯圖》中的原圖,以專業科學傳播者和博物達人的視角,從生物學、博物學及生活美學等角度,講述中國豐富的海洋及濱海生物、植物和風土人情。
  • 「人類的禁區」到底有什麼秘密,恐怖之處在哪?科學家給出答案!
    「人類的禁區」到底有什麼秘密,恐怖之處在哪?科學家給出答案!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貝爺的《荒野求生》?他曾經在一個地方抓食人魚作為食物,當時他所處的地方就是在亞馬遜雨林。這個傳說中的「人類禁地」究竟有何可怕之處呢?下面就來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
  • 當心女人過瘦的十大可怕之處(圖)
    零號美女成為今日的審美標準,可背後有多少健康隱患你清楚嗎?何必羨慕那些骨瘦如柴,一起來看看過瘦有多麼可怕!當心女人過瘦的十大可怕之處(圖)你覺著這樣的她還高貴嗎?一、可怕:胃下垂!當心女人過瘦的十大可怕之處(圖)二、可怕:膽結石!我們的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其中含有膽固醇、膽鹽、鈣和卵磷脂等,它們之間保持著一定的比例。
  • 被乾隆當作寶的《海錯圖》,究竟記載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海底生物?
    康熙年間,曾有福建漁民捕捉到一條紅魚,全身都是紅色,鰭和尾都是翠綠色,模樣可愛喜人,極為少見。井魚其描述,是頭頂上有一口噴水的井。這就很明顯了,就是鯨魚嘛,鯨魚頭頂上的鼻孔會噴水。除了一些他見過的之外,還有一些生物是靠人們口口相傳才流傳下來的,實際上也不知道有沒有存在過,但由於它們極具影響力和傳奇色彩,所以聶璜也靠著人們的口頭描述將之繪畫下來,比如人魚。
  • 第一次玩《我的世界》你被什麼東西嚇到過?老mc的回答讓人笑出聲
    大家第一次打開《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有沒有被其中的某些生物嚇到過?對於絕大多數玩家來說,最害怕的無疑就是苦力怕了吧,畢竟這種生物總是神出鬼沒地跑到背後,然後"轟"地一聲爆炸......直到下面有玩家回覆說"是的,我第一遇見魷魚也是這個感覺",方塊菌才恍然大悟:感情你們描述地這麼可怕,結果只是一隻魷魚啊~!不過仔細一想,倒也確實,初入mc的萌新哪裡會知道這麼一隻漂浮在水中,長著一張血盆大口的可怕怪物,居然不會攻擊人呢?
  • 故宮的《海錯圖》中竟有1條人魚,放大8倍看,網友:不再相信童話
    目前,故宮收藏的文物,有186萬件之多,無論是數量上,還是面積上,都是世界博物館中的翹楚。故宮中藏著很多古書字畫。比如《伏羲女媧像》《遊春圖》《步輦圖》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絕世之作。以《步輦圖》為例,它是一幅歷史畫,描寫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者,準備將文成公主嫁出去的歷史時刻。
  • 小調查|那些嚇到你的鬼故事
    還有一些「鬼段子」,可能是寥寥幾句,但是包袱卻抖得很響,例如一位採訪對象告訴筆者,他曾聽過一個一句話鬼故事:兩個人一起去上廁所,一個人說「給我遞個紙吧」,然後另一個人就給遞了,他們上完廁所出來發現,他們的廁格隔了一間。你曾經讀過什麼嚇到你的鬼故事?現在想起來還會怕嗎?筆者就此做了一個小調查。
  • 它有什麼可怕之處?
    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裡森林茂密,樹木高聳,有著世界流浪第一、長度第二的亞馬遜河,河中的水生動植物更是數之不盡。但是,儘管這樣,這裡的許多地方也被稱為「人類的禁區」,這是為什麼呢?亞馬遜雨林到底有哪些恐怖之處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故宮《海錯圖》「登陸」豫園華寶樓 沉浸式演繹古人心中的海底世界
    參加本次開幕儀式的領導有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上海市商務委商貿處處長周嵐,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巧貞,復星國際聯席總裁、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豫園股份執行總裁石琨,上海零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曉芹。
  • 抑鬱症患者帶你了解,抑鬱症的可怕之處是什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大約有將近3.5億人患有抑鬱症,與此同時因為抑鬱症所自殺的人已達到了百萬之多,前段時間有一位網友問我:「抑鬱症這種疾病的可怕之處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我之前有給大家解答過,患上這種疾病的人非常的痛苦,疾病其實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這種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位患者的自訴吧。
  • 北京故宮和上海豫園攜手IP合作展示《海錯圖》
    《海錯圖》為300年前清朝康熙年間所著,它的作者聶璜走訪民間,考察沿海的生物,探訪海客,將生平所見所聞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下來,於1698年完成這部宮廷奇書,並於1726年編入皇家書庫,乾隆皇帝更是先後在首頁上鈐「乾隆御覽之寶」「重華宮鑑藏寶」等璽印,並下令將其編入《石渠寶笈》續篇,以示對該書的喜愛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