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錯圖:海洋世界中的第一奇書!

2020-12-17 萌貨說文史

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家多樂以蘭梅竹菊、人物花鳥獲取藝術上的成就,而將人生最有活力的時光和自己的全部創作精力,都投入到表達海洋動物的創作並有所成的畫家,可謂少之又少。而《海錯圖》的作者聶璜,卻屬於這樣一位民間畫師。

康熙年間,他遊歷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多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種,就把它畫下來,並翻閱群書進行考證。還會詢問當地漁民,來驗證古書中記載的真偽。

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海錯圖》描繪了300多種中國沿海生物,頗具現代博物學風格。而且每種生物所配的文字,既有觀察記錄,又有文獻考證,並配趣味「小贊」一首,讀來令人興致盎然。

《海錯圖》中收錄的動物千奇百怪,說是寫實的吧,又充滿卡通的味道。說它是漫畫吧,好像又一本正經的樣子。很多動物雖然造型很誇張奇怪,但是現實中又有真實的原型。

聶璜在歷史上沒有什麼過多的記載,唯一傳世的也只有這一部作品。後來被一個太監帶到宮裡,乾隆、嘉慶、宣統等幾代皇帝都看過也都很喜歡,這才得以流傳下來。

到了民國,由於日本侵華,故宮文物南遷。輾轉中,全套四冊書分了家,現在前三冊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四冊則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焦點

  • 奇書《海錯圖》中的怪獸,都是認真的嗎?
    大清康熙年間,杭州一帶出現了一位奇人,此人來歷不明,整天遊走於沿海城市之間,沉迷於海中的小魚小蝦和各種傳說中的「怪獸」。他是個畫家,同時也是個水生動物愛好者,於是就把自己看到的動物畫了下來,取名《海錯圖》。「錯」是紛雜、種類繁多的意思。
  • 張辰亮帶來《海錯圖筆記》揭秘故宮清代「奇書」
    張辰亮說,他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考證了收藏於故宮裡的一套清代「奇書」——《海錯圖》。  11月27日,北京大學未名講壇第102期邀請到張辰亮和他的新書《海錯圖筆記》,五百人的大階梯教室,座無虛席,過道還有站著的「文藝青年」。    張辰亮,科普網紅、昆蟲學碩士,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誌資深編輯、官方微博運營主管,是550餘萬粉絲心中的「什麼都知道」。
  • 故宮《海錯圖》邀「寧」共遊別樣的海底世界
    龍虎網訊 看不了故宮的雪,不如一路搜索故宮裡的海洋天下吧。12月17日,南京國外藝術展覽會美滿閉幕。作為南京國外藝術季的緊張組成片面,故宮裡的海洋天下——《海錯圖》多媒體概括展南京站緊隨自後於12月20日在南京河西金鷹天下正式揭幕,連接點亮冬日南京的文化藝術空間。
  • 北京故宮和上海豫園攜手IP合作展示《海錯圖》
    近日,以乾隆皇帝喜歡的讀物《海錯圖》為藍本,「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園開幕。  數位化時代曠世奇書「走出宮牆」  「錯」,即為種類繁多的意思,早在漢代,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
  • IN視頻|快來感受「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乾隆鍾愛的《海錯圖》原來...
    展覽現場,立體呈現《海錯圖》中的海洋世界深圳新聞網2019年7月12日訊(記者 潘潤華)想好暑期去哪玩了嗎?不如去探探「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據說乾隆皇帝也是它的忠實粉絲哦!7月11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深圳海上世界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展覽運用了高科技多媒體技術,帶領觀眾走進《海錯圖》圖文中的中國古代海洋世界。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海錯圖》是啥?乾隆皇帝為何如此鍾愛?「海錯」,是指中國古代對種類繁多的海產品的統稱。
  • 故宮海底總動員 乾隆最愛《海錯圖》登陸豫園
    8米巨幅海洋全覽投影在眼前鋪開。隨著啟動捲軸徐徐展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園正式拉開帷幕。12月6日起, 這一承接了300年傳統文化的公共教育類多媒體綜合展將在上海落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展覽。
  • 數字科技再現「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登陸深圳
    7月11日,以故宮院藏清代《海錯圖》為藍本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深圳海上世界藝術文化中心正式開幕。據介紹,該展覽運用數字科技,生動再現了聶璜筆下妙趣橫生、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並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遊戲與公教活動,帶領觀眾了解海洋生物習性、認識海洋文明,感受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該展覽是故宮博物院與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團在文教領域的首次合作,旨在運用數字科技、多媒體方式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故宮《海錯圖》「登陸」豫園華寶樓 沉浸式演繹古人心中的海底世界
    此次故宮博物院聯合招商局集團、招商文化和上海零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發「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展」,旨在向青少年傳播傳統文化。展覽運用多媒體和數字科技,將《海錯圖》這部故宮藏品,以青少年和年輕人喜愛的形式翻譯和呈現出來,成為故宮博物院在傳統文化上創造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的一個突出案例。
  • 奇人手繪《海錯圖》,畫出傳說中的海洋怪物,乾隆:朕太滿足了!
    這是生物課本?首先要說一點,這本《海錯圖》中的錯,可不是指錯誤,而是有點種類紛雜的意思,這本畫冊便是畫的海洋裡的各種生物。乾隆皇帝為什麼會喜歡這麼一本畫冊呢?這就要說到古代人對海洋的認知非常有限。乾隆皇帝深居宮中,海洋太遠,海洋生物也太難見。
  • 故宮的《海錯圖》中竟有1條人魚,放大8倍看,網友:不再相信童話
    目前,故宮收藏的文物,有186萬件之多,無論是數量上,還是面積上,都是世界博物館中的翹楚。故宮中藏著很多古書字畫。比如《伏羲女媧像》《遊春圖》《步輦圖》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絕世之作。以《步輦圖》為例,它是一幅歷史畫,描寫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者,準備將文成公主嫁出去的歷史時刻。
  • 《海錯圖筆記》(青少版),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博物達人」
    後來,《海錯圖》輾轉流傳,被皇家所珍藏。這套圖譜畫工不算最精巧,畫風也不太符合當時的主流審美,卻得到了歷代皇帝的喜愛,尤其是乾隆,對它愛不釋手,聲稱它「滿足了自己對大海的想像。」現在這本奇書有三卷藏於北京故宮,一卷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書確實是很好玩,但是受時代的局限,書中還是有很多不靠譜的地方,很多關於生物習性的記載,也是真假混雜。
  • 被乾隆當作寶的《海錯圖》,究竟記載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海底生物?
    不管是對動物還是植物的研究,好像只要它的生產時間來自於古代,就總會蒙上一層奇幻的色彩,比如記錄了許多神奇異獸的上古奇書《山海經》,雖然裡面的動物大多怪異誇張,但有很多人認為這些動物或許在當時存在,只是被文學化加工了。
  • 泛亞視野|魔幻的「海錯世界」:讓數字藝術激活國潮崇拜!
    600歲故帝都宮遇上460歲魔都豫園,南北文化地標的強強聯合,利用現代數位技術,生動重現古書《清宮海錯圖》的奇幻海底世界。其實早在跨年之際,展覽已在上海亮相,但因疫情影響無緣得見。今天,泛亞俠就和大家一起雲觀展,彌補遺憾吧。
  • 《海錯圖》:藏在故宮裡的「紙上海洋館」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海豚會跳出海面,鰩魚有長長的尾巴,鯨魚會在換氣時噴水柱,烏賊會噴墨汁迷惑敵人……我們可以從書上、動畫片中、海洋館裡,學到這些小知識,那麼古人,包括很少出宮的皇帝,他們認識這些海洋動物嗎?告訴你吧!清代也有不少人能做到哦!
  • 故宮深處藏著的一座「海洋博物館」
    故宮,又稱為紫禁城,古時候是天子住的地方,據說有著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個房間,直到現在,很多地方依舊沒能對外人開發,這裡面怕是藏著不少秘密,而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這故宮深處藏著的一座「海洋博物館」。把時間倒轉,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在內陸地區海鮮可算是個稀奇物品,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海鮮,對海鮮知之甚少,所以就有人就專門給海鮮做了一本圖冊,名為《海錯圖》,裡面記錄了300多種海洋生物,這本冊子,就是咱們今天要講的藏在故宮深處的「海洋博物館」。「海錯」一詞,是我國古代對於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總稱,出典於《尚書·禹貢》:「厥貢鹽公式,海物惟錯。」
  • 故宮奇書:生物愛好者的「意淫」之作,滿足乾隆皇帝什麼樣的想像
    文丨曹鏡明題丨故宮奇書:狂熱愛好者的「意淫」之作,憑什麼滿足乾隆皇帝的想像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海錯圖》的看法!意淫,這個詞在這裡可不要往「齷齪」了想!這也正是這本「奇書」的魅力之所在,很多生物的繪製充滿了「類人化」想像。難道正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不能保證百分百的正確,才取名為《海錯圖》的嗎?
  • 故宮一本怪異海洋圖冊,畫中生物像是「外星人」,網友:太奇妙了
    引言:這是一本令乾隆皇帝愛不忍釋的圖冊,也是一本令生物學家都難以捉摸的圖冊,它畫出古人對海洋生物的認知,被譽為故宮的海洋世界,成為了繼《山海經》之後,再次橫空出世的一本傳奇畫冊,名為《海錯圖》。在國畫中,我們時常能聽到花鳥畫、山水畫,但很少能聽聞海洋生物圖,古人很喜歡用繪畫的方式來記載自然萬物,但卻很少出現海洋生物,其實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海洋生物的了解少之甚少,以至於在清朝時期,一位收藏天下奇珍異寶的皇帝,都對海洋充滿了好奇心。
  • 海錯圖筆記
    特別設計「海錯圖筆記的筆記」欄目,提煉生物學、博物學相關知識點,擴展主題認知。    附贈一幅「海錯圖知識圖譜」,將全書所講海洋生物以知識圖譜形式呈現,古今對比,建立最立體、直觀的生物認知,亦可作為「海錯文化」文創收藏。將海洋生態、生物保護的理念貫穿全書,激發讀者了解、探索海洋世界,兼具好奇之樂、認知之廣。
  • 《海錯圖》|紫禁城裡的海底總動員
    有關他的生平事跡,除了其傳世的《海錯圖》之外,其餘的就一無所知了。圖:海錯圖局部——「海底無波,驪珠無限」今天,我們就扒一扒聶才子的大作——《海錯圖》。從聶才子的畫作來看,他必是出自書香門第,幼時受到良好的教育。
  • 2020年豫園燈會安裝接近尾聲,故宮《海錯圖》主題彩燈亮相
    圖說:豫園燈會將以「全面奔小康,煥彩中國年」為主題(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在銀杏樹與華寶樓的簷廊下,《海錯圖》主題彩燈精彩亮相……2020年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下文簡稱「豫園燈會」)的安裝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