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又稱為紫禁城,古時候是天子住的地方,據說有著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個房間,直到現在,很多地方依舊沒能對外人開發,這裡面怕是藏著不少秘密,而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這故宮深處藏著的一座「海洋博物館」。
把時間倒轉,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在內陸地區海鮮可算是個稀奇物品,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海鮮,對海鮮知之甚少,所以就有人就專門給海鮮做了一本圖冊,名為《海錯圖》,裡面記錄了300多種海洋生物,這本冊子,就是咱們今天要講的藏在故宮深處的「海洋博物館」。
「海錯」一詞,是我國古代對於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總稱,出典於《尚書·禹貢》:「厥貢鹽公式,海物惟錯。」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海錯圖》即是一部記錄了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繪卷。《海錯圖》共有四冊,前三冊藏於故宮博物院,第四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放在以前,這本書可是皇上愛不釋手的讀物。
《海錯圖》筆觸細膩豔麗,收錄的海洋生物中除卻威風凜凜、憨態可掬、真實存在的海洋生物,更有光怪陸離的各類口耳相傳的神秘生物:兇猛食人的海蜘蛛、頭生雙角的潛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這些或存在於海中或存在於想像中的生物,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神採奕奕,躍然紙上。
在原圖中,繪畫只佔篇幅的一半,而另一半則是聶璜對每一種生物、物產所作的考證與描述。通讀下來,內容豐富異常:除卻較為普遍的對生物產地、習性、外貌特徵、烹飪方式的記述外,更有很多福寧沿海一帶的坊間傳說以及作者對於一些社會現象的感懷。
《海錯圖》中的每篇文字長短不一,但都以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贊作為總結,挑燈夜讀,讓人有種置身神妙深海世界的感動,畫卷上的悠悠古意讓人們的記憶漸乎色彩翩然,重新迸發對不可知事物的探求心與想像靈光,在感嘆造物神奇之後,多了一分對海洋、對世界、對宇宙的敬畏之情。
下面就來看看這本奇書當中都有哪些海洋生物吧,看看你能猜出幾種?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