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媽媽」黃樂:博物館裡藏著孩子的好奇心

2020-12-24 新京報

採寫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在現代文化生活中,博物館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繪本《去博物館》的作者黃樂和女兒就住在北京的胡同裡,她們經常不是在博物館裡,就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黃樂已經與女兒遊歷了全世界101家博物館,是親子博物館遊身體力行的倡導者。

在繪本中,黃樂以自己和女兒漫遊博物館的經歷為線索,串聯起知識素材,講解博物館必看的鎮館之寶,並通過對實物藏品進行歷史還原的方式,「修復」博物館對孩子的魔力。

幾乎沒有煙囪的故宮如何取暖?可愛的故宮「御貓」以及神秘的「故宮大怪獸」都在哪裡?如何在故宮裡尋花、賞花?傳說中的御花園號火車究竟藏在哪裡,它的原型又是哪裡呢?小皇子一天的課程表是如何安排的呢?京都國立博物館都有哪些必看項目?正倉院的「鎮館之寶」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和故宮裡的哪件家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黃樂的採訪,也由此展開。

在黃樂看來,博物館是一所沒有邊界的課堂,也是每個人都需要連接的「人類歷史的數據云」,「一旦建立了連接,博物館就能幫助我們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那裡去』的教育和人生終極問題」,因為博物館裡藏著孩子的好奇心。

《去博物館》,黃樂 著,孫藝萌 繪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博物館扮演了「立體圖書館」的角色

新京報:為什麼會想到給孩子做《去博物館》這樣一本專門講博物館的書呢?對於很多父母來說,為什麼要去博物館可能還是一個問題。

黃樂: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國波士頓科學博物館時,看到一群孩子樂此不疲地在玩遊戲。這個遊戲的裝置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座長長的獨木橋,兩邊用鐵皮拗成了鳥兒飛行的軌跡。當孩子從這頭走向另一頭,手臂沿著軌跡滑過的時候,他就知道鳥兒的翅膀究竟是怎麼運動的了。當時我震驚了,這個場景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原來博物館可以這麼生動地把很難、很抽象的概念,讓孩子自己去表演、去體驗出來。這次的經歷讓我感覺到博物館在我身上是缺失的——我從小的生活環境,讓我覺得去博物館是浪費時間的。

現代博物館都是從「柜子」演變而來的,只不過這個柜子有點特別,它是充滿好奇心的柜子。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一種叫「好奇心櫥櫃」的柜子,人們把自己覺得稀奇的東西都收藏起來。「好奇心櫥櫃」從一個變成兩個,直到後來藏品藏滿整個房間,這就是博物館的雛形。

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的那句話:「告訴我,我將忘記;給我看,我可能也記不住;讓我試試,我就會理解。」我覺得很多東西需要孩子看,需要孩子動手,需要從二維的東西變成三維立體的東西,那種實物的感覺,衝擊性會很大,而博物館扮演了一個立體圖書館的角色。

黃樂與女兒

新京報:這些年來,你和女兒一起去過上百家博物館,包括故宮、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等,但我感覺你最喜歡的還是故宮。去故宮我們都可以看什麼呢?

黃樂:故宮裡面可以看什麼東西呢?走進去第一印象就是看建築,這裡有六百年的建築。深入到裡面,還可以看故宮博物館,現在館藏了180多萬件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後都可以去延伸了解。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方面都可以去看。比如可以看裡面的人,故宮裡面一共住過明清兩代的24位皇帝,每一個人的成長史都是一部百科全書;比如我和孩子聊得比較多的是故宮裡的二十四節氣,故宮在每個節氣都會出特別的照片,其實這就是在提醒大家,時間要一天一天地過,中國的古人就是用這樣的方法記錄我們的生活,這對於活在當下的我們同樣有意義。

故宮裡的哲學觀與「大怪獸」

新京報:聽說你已經去過三百多次故宮,到底是什麼吸引著你呢?

黃樂:朱棣在修建這座宮殿的時候,背後蘊含著中國人的哲學觀天人合一。我經常給孩子打一個比方,皇帝和皇帝的工匠想把整座大森林搬到自己家裡:我們看故宮裡面的建築,屋頂其實就是樹冠和樹葉,鬥拱是樹枝,樹幹就是那些巨大的金絲楠木做成的紅柱子,樹根就是它的柱礎和隱藏在地下的地基

其實,中國人很熟悉的四合院也是天人合一,要有天、有空間,有房屋,有植物,然後還有動物。故宮裡面有很多「大怪獸」,那些「大怪獸」的原型全部來自於自然界,它是一個彰顯中國人人生哲學觀的真實見證,孩子去了就能感受到。

在《去博物館》的第一頁,我專門寫到紫禁城想把整個宇宙都裝進來。當時的科學知識沒有現在這樣發達,但古人能夠通過觀察自然宇宙中的一些現象,讓自己的建築、自己做的事情符合規律。

紫禁城放眼望去,並沒有紫色,為什麼要叫紫禁城?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海報裡,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忽略掉的秘密。大部分人可以看到什麼?象徵時間的日晷,還有天空是圓的。但是我們會忽略掉上面的星星,這顆圓滿不動的星星就是紫微星,也就是帝星。古時候天子「丹宸永固」的「宸」,是「星辰」的「辰」加了寶蓋頭,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帝王的宮殿。天宮下面對應地面上的中心點,就是給帝王住的房屋。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海報。

新京報:你剛才提到故宮裡面有很多「大怪獸」,這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部分,包括故宮裡的「神獸」雪糕也非常受孩子歡迎。可以講講「大怪獸」的故事嗎?

黃樂:麒麟與獬豸可能是故宮裡最受關注的動物。麒麟真正的原型其實是長頸鹿,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都藏有麒麟圖,其中的「麒麟」無一例外都是長頸鹿的形象。

《<明人畫麒麟沈度頌>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是因為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榜葛剌國的國王曾經送給我們這樣一隻「異獸」,加之麒麟和長頸鹿在當地有著類似的發音。只不過後來做了一些藝術上的加工,就有了所謂的牛尾、龍頭、馬蹄的融合。但仔細觀察,這些「神獸」其實都是大自然中動物的一種化身。另外,這些動物的名字背後,還有積極心理學的存在。

故宮裡的「大怪獸」和我們的語言也有很多關係。比如北京話裡的「閒得五脊六獸」,其實就是一種誤解,人們認為這些屋脊上的「大怪獸」是沒有用的。把這些脊獸的磚反過來就可以看到,每個屋脊「大怪獸」的屁股下面都有一個洞,這個洞是很重要的建築構件,它是屋頂鐵釘的保護套。包括太和殿上的「小蘑菇」,也是一樣的作用。

在我的老家四川,也有一句話「你真是行什得很」,意思是你真是得意的不得了,為什麼會如此解釋?原來行什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登上太和殿屋脊最高處的「大怪獸」,所以它很了不起,很特別,地位很高。我們語言背後的很多邏輯和智慧,都來自於生活中的實物。這些實物可能在書本上面,在口語中已經缺失了,找不到原型,但來到博物館以後,你瞬間就能明白。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要把「基礎」打好,為什麼這麼說?如果看到故宮裡的「基」和「礎」你就明白了。在故宮建築的柱子下面,有一個構件叫柱礎,柱礎的下面是地基,它們是建築中最為重要的部件,柱礎和地基連起來形成的詞語就是基礎。過去我們學語文只知道死記硬背,但當你來到博物館這個人類智慧的殿堂,就會發現背後都有淵源。

不論在哪個博物館都要有包容心

新京報:在《去博物館》中,除了故宮的部分,我看到後面還有一些關於京都國立博物館、清水寺、東大寺等的介紹,這樣安排的邏輯是什麼呢?

黃樂:我的背景並不是專門研究故宮的,但我做《去博物館》有我的特點。我走過那麼多博物館,我希望把它們連接起來。在《去博物館》中,有兩個地方是我特別希望讀者能夠看到的。我去奈良參加國際馬拉松比賽的時候,會去到奈良和我們有關的博物館正倉院。正倉院位於日本奈良東大寺內,是用來保管寺內財寶的倉庫,裡面最有名的國寶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就來自唐朝。這讓我聯想到具有同樣工藝的東西就在故宮博物院。比如故宮南大庫家居館裡的黃花梨木百寶嵌蕃人進寶圖頂箱立櫃。我會在兩件物品之間建立連接。

在日本建築中看到的柱礎,也在包括紫禁城在內的傳統文化建築當中出現,這些都是延伸。我為什麼會在奈良的部分講述青銅器?是因為在奈良的京都博物館有很多來自中國的青銅器,和中國的傳統一脈相承。

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是最為著名的日本畫之一,影響了很多西方繪畫大家如德加、莫奈、梵谷等。在這次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的「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展出了一幅講蘇東坡和他的友人泛舟觀看赤壁的《赤壁圖》,看到這幅圖,就可以找到《神奈川沖浪裏》中那麼誇張的海浪,可能學習了誰。

漂亮瓷器覆蓋的範圍很廣,從根本上講,瓷器受中國影響更深。最厲害的是羅浮宮的藏品裡西方人喝茶配的奶罐,上面的細節全是中國的細節。還有乾隆時期的一件文物,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也是喝茶的,雖然沒有小奶罐,但它所用的材料又來自於西方。你會發現,我們全世界這種文化、宗教、經濟等各個方面的交流從來沒有斷過,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全部在傳遞文化,傳遞宗教,傳遞財富。

類似的東西在故宮裡能看到很多,比如故宮雕塑館,裡面有駱駝,駱駝的身上背著東西,有絲綢、火腿,還有一個水囊,但牽著它的又是一個胡人形象的商人。我想說,東西方看起來很遠,但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距離要近很多,它們之間的溝通還要密切。因此,我也希望孩子在看過《去博物館》後,不論在哪個博物館,都要有那種有容乃大的包容心。

這次「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的第二個展廳,講的就是有容乃大,給我印象特別深。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其實有一個道教的道觀叫清安殿,裡邊供奉的是玄武大帝。在中國文化中,玄武指的就是北方,主水。故宮中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宗教信仰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對中軸線上的道教道觀有任何破壞,反而讓它變得更好,康熙皇帝是這樣,乾隆皇帝也是這樣。康熙皇帝統治期間有三千多個傳教士,你會發現,薩滿教、道教、基督教,還有佛教在這座紫禁城裡都是存在的。我們現在讀書也好、工作也好,也要做包羅萬象、視野開放、獨立思考的人。故宮給了我很多啟發。

不要一天把一個博物館全都逛完

新京報:很多家長會有類似的困惑,帶領孩子逛博物館其實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而且也不知道應該逛什麼。比如故宮,可能進入以後就會開啟一種「狂走路」或者「逛景點」的模式。可以分享一些建議嗎?

黃樂:必須要做前期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準備工作,就會變成「狂走路」,變成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到哪裡。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家長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故宮要逛很多遍?

故宮是個博物館,裡邊很多專題展覽,展覽的東西都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包括北京這邊孩子考試裡提過的「趙孟頫書畫特展」「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還有剛剛結束的「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等。去年良渚剛剛申遺成功,就在故宮舉辦了「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可以說,我們的歷史等學科要考什麼,在故宮裡都可以看到。這是從學業上來看,然後還有文化自信。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做準備呢?首先要看書,提前準備適合家長和孩子看的書、紀錄片、音頻等,這些是最直觀的。比如我的《去博物館》,這本書怎麼用?裡邊有個打卡護照。孩子們都希望自己是個福爾摩斯小偵探,所以要給他任務,完成以後孩子會特別自豪。還有地圖,可能挑自己最想完成的地方。切記,不要一天把一個博物館全都逛完。可以看天氣、分主題、看心情完成。同一個博物館,以不同主題切入進去,孩子的視角完全不一樣。

還有一些小工具。比如望遠鏡,孩子去觀鳥,或者觀察建築,通過望遠鏡拉近以後,可以獲得完全不一樣的視野感。還有微距放大鏡,比如看《千裡江山圖》《韓熙載夜宴圖》,通過微距放大鏡,衣服上的紋路都可以看到,孩子就像探寶一樣,可以發現裡面的秘密。

第三就是防潮墊,孩子走累了,防潮墊可以讓他感到舒服,想在哪裡坐就在哪裡坐,當然還要帶上一袋好吃的,博物館外面都有可以吃喝東西的地方。第四就是帶上本子和筆,可以記,可以畫。另外,我建議孩子帶上適合自己的小照相機或者小iPad,可以讓孩子仔細觀察、記錄和分享。

有一個非常好玩的玩法可以讓他玩起來,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對有互動的地方會更加喜歡一些。在看了蘇東坡的展覽以後,很想讓孩子和書法親近,怎麼辦?我用一款App軟體,讓孩子把相對故宮說的話輸入進去,選擇歷史上最牛的書法大家所寫的字,有人會寫「故宮我愛你」,用黃庭堅的字,或者米芾、蘇軾的字等。要自己加入一些互動環節。

逛博物館的「小錦囊」

1、 望遠鏡

2、 微距放大鏡

3、 防潮墊

4、 本子和筆

5、 照相機

黃樂,第一位把開學典禮搬進紫禁城的總策劃和執行人,親子博物館遊倡導者,繪本《去博物館》作者

採寫 | 何安安

編輯 | 石延平

校對 |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黃樂 博物館藏著孩子的好奇心
    在現代文化生活中,博物館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繪本《去博物館》的作者黃樂和女兒就住在北京的胡同裡,她們經常不是在博物館裡,就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黃樂與女兒已遊歷了全世界101家博物館,是身體力行的親子博物館遊的倡導者。
  • 藏在博物館裡的秋!
    畫中鹿全以淡墨分染,主樹部分先以墨畫枝幹,再勾勒層疊密聚的樹葉,並依樹的種類分別填染深淺朱紅、白粉、赭黃、淡墨、淡螺青等色,斑斕多彩。▲宋代   趙佶《溪山秋色圖》軸|紙本|縱97釐米 橫53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畫重山疊嶂、沙坡群樹出現在左上側,山石輪廓渾圓,水墨淡染其門裡,綴以煙靄野水,呈現抒情詩意的山水意境
  • 在博物館打烊的日子裡,這些線上博物館拯救你的好奇心
    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裡,雖然博物館都暫時打烊了,但好在線上博物館依然可以承載我們的好奇心。網上展廳、文物高清大圖…… 逛虛擬博物館,絕對不無聊。故宮博物院一口氣推出了7款數字應用產品,不僅僅是傳統博物館的在線資料庫,更包括高清、3D、建築VR、電子導覽等一系列在內,不出門的日子裡,正好可以細細逛完。
  • 進口奶粉美贊臣親子直播第四場 用博物館教育綻放孩子好奇心
    博物館常被稱為「好奇心的柜子」,是線下版的百科全書,那裡不僅是成年人的精神棲息所,更是孩子們與大千世界打照面的趣味之地。作為特別的非正式教育場所,博物館是一個可以有效激發孩子好奇心的地方,新鮮的環境與事物都能夠最大化開啟孩子的探索欲。
  • 可以玩的兒童博物館!以感官碰觸方式,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們都放假了,帶孩子去哪玩呢遊樂場?NO!NO!NO!大小朋友們一起來吧~安特大世界·兒童探索博物館佔地3000㎡,N+1種新奇玩法全方位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解答生活中自然現象背後的知識5大核心板塊,寓學於樂
  • 博物館奇妙夜|「藏」在學校裡的航運博物館
    作為國內高校中唯一的航運專業博物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致力於傳播中國古代造船與航運歷史,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現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館外觀為一幢中西合壁、質樸典雅的二層小樓,始建於宣統二年(1910年),最早為男生宿舍。其外圍有貫通四周的走廊,中間設有模仿中國傳統民居的天井,高挑軒敞,自然隨意地形成了開闊的空間。
  • 世界博物館日,小亦帶您「雲遊」藏在北京經開區裡的博物館
    世界博物館日,小亦帶您「雲遊」藏在北京經開區裡的博物館 2020-05-20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贊臣暑假親子直播第四場 和你一起打開博物館「好奇心的柜子」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說,如果可以擁有三天的光明,她會用其中一天去博物館,因為只有博物館,才能夠將人類進步的萬古千年壓縮成一天的時間。博物館是線下版的百科全書,這裡不僅是成年人的精神棲息所,更是孩子們與大千世界打照面的趣味之地,這也正是為什麼博物館常被稱為「好奇心的柜子」。
  • 王世襄舊藏:從芳嘉園到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展示的部分王世襄舊藏(莊氏捐贈),圖中分別為:明黃花梨木夾頭榫大平頭案(後),明黃花梨木小座屏風(案上),明黃花梨木四足八方香幾(右後),明黃花梨木圓後背交椅其中有79件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由香港實業家莊貴侖出資購得後捐贈的;另有一件黃花梨小馬扎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由王世襄託人帶到上海捐給上海博物館的。因了這批王世襄舊藏的明清家具補充入館,使得上海博物館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闢有專館陳列古典家具的國家級博物館。
  • 足不出戶,帶孩子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01畢卡索曾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但只有見過天空才可能想要飛越太空,而博物館裡有著最廣闊的天空,那就是藝術的天空,人文精神的天空,是創造力無限的天空。大藝術家們都因在藝術的海洋裡徜徉,而擁有了跨越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藩籬的勇氣與能力。
  • 奇妙博物館|遊走在主題博物館裡的夢幻夜晚
    不要驚訝,帶上你的好奇心,跟小川一起來看稀奇。位於成都都江堰的開瓶器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大的開瓶器博物館,在這裡,收藏著47個國家,1519件形形色色的開瓶器,世界各國文化蘊於其中。在觀看美國電影時,我們總會被電影裡出現的老爺車吸引,每一個不曾擁有過它的人,都幻想著坐在車裡兜風的場景。在成都,有家博物館,能圓你「老爺車」的夢。
  • 《去博物館》出版 這本書如何講述博物館魅力?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13日,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小秀美童書館出版的新書《去博物館》在北京舉辦分享會。在這場新書分享會上,該書作者黃樂也講述了自己創作《去博物館》的過程和感悟。據介紹,作者黃樂與女兒已經遊歷了101座博物館,是身體力行的親子博物館遊倡導者。在書中,她總結提煉自己遊覽博物館的心得,從點到面進行講解,對小讀者開闊眼界,了解人文風俗、地理歷史亦有幫助。《去博物館》書封。出版方供圖本書繪者孫藝萌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作品細膩又充滿童趣。
  • 怎樣逛博物館,孩子收穫最大??
    現在家長們放假都喜歡帶孩子逛博物館,但在博物館裡,經常會看見很多家長非常努力的,想讓孩子多學點知識,在我看來,他們的做法比較低效,只是簡單的讓孩子背知識點。比如我上次帶孩子去海洋博物館,看到一位家長帶著跟我孩子差不多大的女孩,走完一個展區就問一次,剛剛這個魚叫什麼?產於哪裡,屬於什麼科目。
  • 看展覽|法蘭西小博物館:「多寶閣」裡藏了部美術史
    第戎馬尼安博物館裡的法式收藏風在17世紀的歐洲,有一門畫派專攻不厭其煩展示靜物的細緻入微的細節與包羅萬象的場景,這種繪畫風格就被稱為「Cabinet of Curiosities」;到了19世紀工業水平發展之後,就有能力將這些原本只是「紙上談兵」的柜子給做成實體展示櫃了,這樣的一種迷你陳列室幾乎可以說就是後來博物館的前身,當然在這背後是
  • 博物館日 365天裡,你給了博物館多少天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又有多少人會帶上好奇心走進博物館,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博物館的頂樓完全按照書中男主人公最後生活的狀態所裝潢,還能看到帕慕克小說的手寫稿和這座博物館的設計草稿。在這座充滿老舊物件的博物館裡,還能看到勾起人們對老伊斯坦堡記憶的影像、照片和聲音資料等。
  • 奇葩,炫酷,摩登,博物館裡都藏了哪些神仙鞋子
    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繼「最詭異藏品」後,英國約克郡博物館又面向全球博物館發起了#最炫酷鞋子#(#FabulousFootwear#)。來自全球各地的博物館藏品再次以驚豔實力亮相的同時,也讓大家感到錯愕:博物館都藏了些啥!
  • 大英博物館的小黃鴨,羅浮宮的蒙娜麗莎,國外博物館文創品有新意
    蔣鴻儒劉易斯西洋棋冰箱貼博物館裡的紀念品更精美出國旅行,逛博物館是我的最大享受。國人通常很在意的吃住行,我是能怎麼省就怎麼省,紀念品也是能不買就不買。但博物館,無論門票多貴我都毫不含糊。我在博物館裡呆的時間特別長,一是看得太仔細,二是英文注釋讀著太費力。
  • 這個博物館,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海登天文館遙遙相對,前者(指的是美國自然博物館)主要回顧了大自然的其他動物的歷史以及滿足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外太空的好奇心而後者(指的是大都會博物館)則回顧了人類自身的文明史的發展。
  • 娛樂式啟蒙,《奇奇妙妙博物館》,紙上博物館之旅有驚喜!
    她曾經跑去很多著名的博物館收集素材,這些素材都被一點一點拼在書裡,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更有真實感。《奇奇妙妙博物館》是一本好玩的繪本,博物館是世界和歷史的縮影,這本書讓我們帶領孩子先去認識有趣的博物館,再領略有趣的藏品,娛樂式閱讀!
  • 寒假帶孩子去這些博物館,一邊玩一邊讓孩子漲知識
    本期主題:玩寒假娃又要開啟超長待機模式,打算杵在家裡大眼瞪小眼?出去吃、喝、玩、樂是不是太out了?No no no!麥多多助你完美過暑假,小編精選值得帶孩子去的科技館、博物館,開拓視野、激發興趣,培養孩子好奇心讓娃跳脫書本親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