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繼「最詭異藏品」後,英國約克郡博物館又面向全球博物館發起了#最炫酷鞋子#(#FabulousFootwear#)。來自全球各地的博物館藏品再次以驚豔實力亮相的同時,也讓大家感到錯愕:博物館都藏了些啥!
5月22日,約克郡博物館向全球博物館下了戰書
各大博物館公布的鞋類藏品,也再次證實了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時尚好輪迴,幾百年來,時尚還是那些時尚。不僅如此,博物館還利用這次機會,在評論區互掐了一把。
一起來看看這些奇妙鞋類藏品和博物館間的有趣互動!
皮革維京鞋 約克郡博物館藏
約克郡博物館首當其衝,為觀眾帶來了擁有1000年歷史的皮革維京鞋(Viking shoe)。博物館方介紹,約克的維京人穿著專業製鞋商製造的鞋子。由於約克的特殊土壤,鞋子保存十分完好。
註:維京人,別稱北歐海盜,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不列顛島嶼,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Viking Age)。
維京人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麥,開始只是打劫西歐大陸沿海的修道院,後逐漸對其他歐洲國家進行有組織的入侵,從愛爾蘭到不列顛,從法國到東歐,維京人的身影隨處可見,除了徵戰,維京人還是偉大的航海家,向西他們逐漸發現了冰島和格陵蘭島,並最終到達北美。向東他們一度到達了裏海。
介紹完維京鞋後,約克郡博物館向博物館們發起挑戰:CAN YOU BEAT IT?
煤製鞋 19世紀 英國國家煤礦博物館藏
英國國家煤礦博物館(National Coal Mining Museum)第一個表示不服:皮革的鞋子到處都是,但你聽過、見過的煤炭鞋有幾隻?
這雙鞋子來自19世紀的裝飾性鞋子,也就是說,它只能看,不能穿,由比普通煤炭密度高很多的燭煤(緻密堅硬而韌性大,燃點低,因其火焰與蠟燭火焰相似,故名)製作而成。
煤製鞋 19世紀 英國國家煤礦博物館藏
好像跟今天貨架上看到的流行款也相去不遠。
煤製鞋就能贏了?英國維多利亞美術館&博物館(Victoria Gallery&Museum)表示「煤製鞋能像我們的銀涼鞋這樣持久耐穿嗎?」
銀涼鞋 科普特基督教時期 加斯坦博物館藏
這雙銀涼鞋可以追溯到埃及的科普特基督教時期,已經1400-1800歲了,是加斯坦博物館(GarstangMuseum)的藏品。
看完這條回復,戲精約克郡博物館上線,並表示「竟然還有比我們歷史更悠久的鞋類藏品?」還順帶發了一個哭哭的表情!維多利亞美術館&博物館表示有點鄙視,「你真應該看看我們展櫃裡沒有展示出的那些藏品哈哈!」
古埃及時期的襪子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藏
你能想到這樣一雙時尚感十足的襪子是古埃及的產物?分趾的設計至今仍能在時尚鞋中看到!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表示,它已有15000年的歷史了,最初的目的是用來穿涼鞋。emmmm,關於時尚吃的是老本這句話,我還能說什麼呢?
這是一雙古羅馬時期的嬰兒鞋,距今已有1900年歷史了,為文多蘭達信託公司(Vindolanda Trust)藏品。
複雜工藝製作的皮革涼鞋 Wakefield Museums&Castles藏
1890年代,與假肢相連的鞋子,The Old Operating Theatre Museum&Herb Garret藏
1612年,查爾斯一世的鍍金馬靴。皇家機械處藏
沒有人互動,皇家機械處(Royal Armouries)也能皮一皮。他是這樣介紹這件金制的鞋子的。「看這位男子,再看我,再看這位男子,再看我。向下看,然後你會發現,他並不是我。但是如果他能穿上1612年雕刻的、查爾斯一世的鍍金馬靴,那他至少可以像我一樣英姿勃發。」
瑪利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后的紅色高跟鞋 1880年代 俄羅斯冬宮遺產處
一番奇特藏品之後,終於來了個正兒八經的鞋子。這雙鞋子由俄羅斯冬宮遺產處(Эрмитаже/Hertige)來自1880年代的巴黎鞋子,曾為瑪利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后所穿,產自邁爾公司。12釐米的高跟,20.5釐米的長度,也讓人為費奧多羅夫娜皇后捏了一把汗,這鞋子走路有點難。別看只是一雙小小的鞋子,但其製作程序十分繁瑣,光材質就涵蓋了緞面、絲綢、亞麻、小牛皮、皮革、漆皮。
瑪利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后的藍色長筒高跟鞋 1880年代
這是費奧多羅夫娜皇后的另一雙靴子。Emmmm….好時尚!如果你以為就這麼幾雙時尚款鞋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18世紀中葉的平底鞋 西部伯克郡博物館藏
1976年,在密西根州舉行的荷蘭鬱金香節上,福特總統及其夫人收到的木鞋。很時尚...
150年的日本松糕鞋。太田紀念美術館提供
來自1660-80年代的精美英式鞋 華萊士收藏機構藏
1970年代的木質高跟鞋,Southampton Stories藏
克利夫頓公園博物館為觀眾獻上了更時尚的鞋子。「眾所周知,木製鞋是最時尚的存在。而且,鞋邊的串珠是一針一針縫上去的。雖然會磨腳,但美麗不就意味著痛苦嗎?」
木質鞋 克利夫頓公園博物館藏
說得很有道理。
如果說美麗意味著痛苦,那這雙鞋帶給人的痛苦有點大,因為這雙高跟鞋的鞋跟簡直是太太太太高了。
超高跟鞋子 亨利藝術畫廊藏
高跟鞋的優勢在於可以讓女性穿更長的衣服,並顯示出更多精美面料和刺繡,從而充分展示穿著者的身份。所以,鞋跟越高,表示越富有….
有的博物館堅持不走尋常路。他們的鞋子以功能取勝,而非時尚。比如牛津博物館。
來自原始時代的骨制溜冰鞋 牛津博物館藏
這雙看起來不太像鞋子的物體其實是一雙是溜冰鞋,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它能讓佩戴者在冰上自由行走。
如果沒有鞋類藏品怎麼辦,這波熱點註定沒法蹭了嗎?
彭斯赫斯特莊園發文配圖
彭斯赫斯特莊園(Penshurst Place)手把手教你21世紀網際網路營銷新策略。它PO出了一張木製雕塑的照片,並配文「你可以想像一下,這些傢伙會穿什麼漂亮鞋子呢?」
好吧,你贏了。
這場鞋類藏品大戰還在繼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約克郡博物館社交平臺,看看誰勝誰負吧~
註:文中圖片均來自各大博物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雅昌專稿,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 END -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