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法蘭西小博物館:「多寶閣」裡藏了部美術史

2020-12-20 澎湃新聞

法國作為藝術國度的名聲,是由其如血管般遍布國土的大大小小博物館所支撐起來的。

那裡,誕生了有史以來第一座現代博物館(即羅浮宮);那裡,大到帝國的皇宮、小到私人住宅都可以是博物館。大有大的恢宏,小有小的精緻。

阿維尼翁的小皇宮美術館內一景

此番筆者遊走法蘭西,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些私人博物館,尤以私人捐贈為例,有時候住的房子也一併作為遺產捐贈;而室內陳設和藏品也幾乎保留原樣,因而走進博物館有如去藏家的家裡做客。又因私人趣味主導,所以可以看到迥異於官方博物館「教科書」式的大百科,有許多小趣味和小發現。

有意思的是,正是這些小博物館保留了「博物館」一詞最初的形態:The Cabinet of Curious——我們古人也有對應的名詞,就是「多寶閣」。第戎馬尼安博物館裡的法式收藏風

在17世紀的歐洲,有一門畫派專攻不厭其煩展示靜物的細緻入微的細節與包羅萬象的場景,這種繪畫風格就被稱為「Cabinet of Curiosities」;到了19世紀工業水平發展之後,就有能力將這些原本只是「紙上談兵」的柜子給做成實體展示櫃了,這樣的一種迷你陳列室幾乎可以說就是後來博物館的前身,當然在這背後是19世紀上流社會盛行的收藏之風。

位於阿維尼翁的安格拉東博物館內景

這種「多寶閣」,你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也可以說是囫圇吞棗。在這裡我們將看到,

法蘭西的審美喜歡永遠是對精緻唯美的追求,對神話渲染的嚮往,對美好嬌顏和軀體的追求,對金飾與華麗的迷戀。

所以巴洛克藝術雖起源於義大利卻鼎盛於法國,進而又發展出洛可可風。而彼時的整片歐洲大陸又充斥著對遙遠東方風情的想像和迷戀。不過呢,或許誰也比不上法蘭西民族的自信與驕傲。

第戎馬尼安博物館處處皆擺放著藝術品

筆者藉由三家有代表性的小博物館(阿維尼翁的安格拉東博物館、阿維尼翁的小皇宮美術館、第戎的馬尼安博物館)為例,與諸位一起窺視「法蘭西百寶箱」究竟有些什麼:位於第戎的馬尼安博物館一景

神話的渲染美好的肉體

在這裡,所有的油畫似乎都像是Instagram的色調,而西方社會對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各種風流逸事的嗜好,無疑給藝術家的想像力提供了絕好的素材。

馬尼安博物館所藏的一張神話題材的油畫作品

比如這幅熱鬧的畫,看起來應是驚心動魄的場景,但女神的寶藍色羅馬鞋也許更吸引時尚達人們。

古典繪畫的元素稱為當今時尚設計的靈感源泉

如今的時裝潮流設計愈來愈多地是從古典文化中汲取靈感,羅馬鞋就是一個最受大眾歡迎的直觀例子。不僅是這幅,我們在羅浮宮的眾多歷史、神話等宏觀題材的作品中,亦會看到眾神們是穿著這種綁帶鞋的(可以仔細看德拉克羅瓦《掠奪薩賓婦女》正中間戰神馬爾斯的雙腳)。當時的畫家們自然也不是隨隨便便設計了這些鞋子,既然題材是有神話出處的模板,那麼畫面中的服裝、人物姿勢自然也是有「模板」的,在西方古典美術史中,對「模板」的使用簡直可以用「忠誠」來形容。而這些「模板」也被提煉出具有符號指涉的含義,正如海德格爾曾經指出過的:「罐要有不滲透性,斧要有足夠的硬度,鞋要堅固同時具有柔韌性」,在這組關係中,罐、斧、鞋是器具,對應指涉的分別是「不滲透性」、「硬度」、「堅固」、「柔韌性」——因此下次大家可以嘗試用這種符號填字的方式欣賞古典油畫,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樂趣。

朱庇特與卡裡斯託(Jupiter and Callisto),疑為Jean Baptiste Forest(1636-1712)作品

這幅名為《朱庇特與卡裡斯託》(Jupiter and Callisto)的畫顯然又是一幅有出處、有「模板」的畫作。 這是羅馬神話中著名的「偽拉拉」故事,也是洛可可所鍾愛的題材。狩獵女神Callisto公主一直鍾意朱庇特(Jupiter宙斯)的女兒月光女神Diana,花心的朱庇特就偽裝成Diana去色誘Callisto,然後還生下了兒子Arcas。朱庇特的老婆赫拉自然嫉妒不過,把Callisto變成了熊,等Arcas長大後又把他變成了小熊,還要誘使小熊去殺了大熊,於是闖禍精朱庇特實在看不下去,救了Callisto,把她變成了天上的大熊星座。

阿克琉斯之死(Death of Achille)魯本斯學派 馬尼安博物館藏

「阿克琉斯之踵」的悲劇亦是美術史上青睞的題材,這幅追隨魯本斯風格的《阿克琉斯之死》,是否過於矯揉造作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盯著他被利箭刺穿的腳才能尋找到悲壯之意呢?

巴洛克時期義大利那不勒斯畫家Francesco Cozza的「造夢」作品Francesco Cozza的油畫作品風格接近天頂畫

當然,也有毫不掩飾自己就是在「造夢」的作品,比如Francesco Cozza的這兩幅,帶有明顯的象徵主義意味,但更多的還是及時行樂的基調。Cozza是巴洛克時期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的畫家,以繪製天頂畫和壁畫出身,所以他畫面的色調正如地中海的陽光般明媚鮮活。

法國私人博物館中,神話主題的作品和擺件

美好的裸體少年也是隨處可見,在刻意經營和修飾的氛圍中,這樣的軀體是再自然不過的。

「廢墟」和「永恆」裡的古典榮光

18—19世紀是一個沉思冥想的時代,是一個無比迷戀昔日榮光的時代。這一時期佔據學院派兩大陣營的是以安格爾為首的新古典主義和以德拉克羅瓦為首的浪漫主義。前者尊崇自古以來的線條之美,後者宣揚色彩的表現以響應大革命的時代號召。然而若讓我們撇去為宏觀上為政治、為文化宣傳或學院官方的基調,其實

法蘭西真正的古典榮光的魅力是體現在「廢墟美學」和「永恆風景」兩個題材之中的。

廢墟美學

是18世紀末,隨著盧梭等浪漫主義對歷史廢墟的感傷發現而建立的觀念,鼎盛於19世紀中後期波德萊爾及本雅明的努力,他們基於對城市廢墟的驚顫發現而著力推崇廢墟之美。在美術中的表現,是畫家們尤喜畫古羅馬遺址,畫面充溢著宏偉又頹廢的情調。正如雪萊的那首詩:「遙遠的塔尖,它越來越萎縮,在它四周,星空正凝聚著夜色。死者正安眠在他們的石墓裡......呵,美化了的死亡,平靜、莊嚴,有如這靜謐的夜,毫不可怖。」(《夏日黃昏的墓園》)廢墟美學畫派以Robert Hubert為代表,他的筆觸有點寫生意味,比較概括,色調偏大地色,色塊則是堆疊的,構圖有縱深的俯視感,就像對遙遠榮光的追憶與窺視。不過Hubert最有代表性的「廢墟」風格並不在這裡,倒是見到一張描繪藝術家的妻子和孩子的場景,實在是溫馨。

《畫家之家》 Robert Hubert  安格拉東博物館藏

其他表現廢墟的作品:

馬尼安博物館所藏「廢墟」風格的作品安格拉東博物館所藏「城市遺址」風景畫

永恆風景

要比廢墟美學更早一段時期的17—18世紀,那是西方社會有史以來對首次表露出對大自然風景的敬畏之心,並伴隨著戶外探險活動的深入開展而普遍著迷於對大自然風景的迷戀。河山永固,路途險峻,人生滄海一粟,於是,在畫家的筆下,風景似乎更多地帶有一種自省和冥想。

有意思的是,烘託古典榮光這一題材的作品,尺幅卻多不大,便於居室懸掛。正如法國受歡迎的風景畫家Simon Mathurin Lantara,極有天賦卻只是將繪畫當做溫飽手段,只要他的這些小畫有人買就足夠了,得過且過挺好,並不需要再費勁去為國家、社會做什麼貢獻,或者在藝術上有什麼創新或者輝煌成就。

藝術是天賦,藝術是享受,藝術是自我。這就是法蘭西民族主流的藝術觀。Simon Mathurin Lantara 作品,月夜也是極好的渲染「永恆風景」的主題 馬尼安博物館藏

神秘遙遠的東方臆想

彼時的歐洲,在嘗過大航海時代的甜頭之後,物質豐盛,文化藝術也一派欣欣向榮。在這豐盛景象中,遙遠的東方風情構築了很大一片景觀。只可惜,

這樣的景觀是由各種文化符號的混搭,不知所云的華麗所堆砌起來的,一切為「裝飾」服務,至於是否實用,不在考慮範圍內。

真是好一個物質豐盛的「景觀社會」! 比如,阿維尼翁的安格拉東博物館的藏家,就收了不少中國和日本的字畫,很可能對他們來說能區分清楚哪些是中國畫哪些是日本畫就很不錯了,以致於畫作標籤只是以「中國人」和「日本人」來標註,而畫面中那些其實透露畫作信息的題跋則被藏家們當做「書法裝飾」給忽視了,比如這幅:

清代禹之鼎摹明代唐伯虎之作 安格拉東博物館藏

題跋表明,這是清代康熙年間畫家禹之鼎(注:關於禹之鼎的籤名,筆者請教過看過禹之鼎原作的書法專業人士,證實禹之鼎是故意把「鼎」寫的像「林」)所臨摹的唐伯虎的仕女圖。

禹之鼎題跋裡透露的信息

在瓷器方面,堆砌的想像亦是無以復加。安格拉東博物館的藏家,其生活的年代是與大清康熙是同代,因而博古架上一籮筐的瓷器也基本為康熙年間景德鎮所燒制。至於馬尼安博物館的金飾鑲邊的人物圖案大瓷盤,應為19世紀廣州出品的外銷瓷,人物只是堆砌,並不是特定的故事場景。也許有心的讀者倒是可以根據這些場景自擬一段故事。

19世紀廣州出口的外銷瓷  馬尼安博物館藏

順便在這裡推薦目前不知藏於哪裡的畫作可對比一道來看看:Alfred Stevens (1823 - 1906) 的作品《訪客》(The visitors),一派風格混搭與辭藻堆砌的「壯觀」場景。

《訪客》,Alfred Stevens (1823 - 1906) 

邂逅驚喜

只要你對藝術有熱愛之心,那麼看展於你而言就是美妙的體驗和絕好的學習機會。比如,筆者在馬尼安博物館邂逅一幅「夢中女神」:因為以前在畫冊中看到此幅頗有一見鍾情之感,不曾想此番驀地遇上,真有點他鄉遇故知的心情。

馬尼安博物館滿牆的古典繪畫查爾斯·保羅·蘭登( 1760-1826年)作品 馬尼安博物館藏

另外,也是在馬尼安博物館,撞上了一直鍾愛以致於有點崇拜的貝爾尼尼,這位締造了整個羅馬城的功臣,是巴洛克藝術在雕塑與建築中的頂級代表。這裡看到的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燒土,但是貝爾尼尼那種特有的激情飽滿與昂揚動感還是很吸引人,尤其是他特別敢於在聖徒(尤其是聖女)身上表現這種「欲望」,或許無人能出其右(要知道貝爾尼尼終生事業順遂,是教會的紅人)。

貝爾尼尼作品 馬尼安博物館藏

還有畢卡索,在他還是立體派之前的他,畢卡索留給世人的面貌是憂鬱的、文藝的,這充分體現在他早期「藍色時期」的作品中——在他的筆下,是我唯一一次相信,藍色這種顏色確實是有憂鬱情緒的。

囈語(Reverie) 畢卡索 1904年 紙上水彩 安格拉東博物館藏

一幅生動的漫畫, 經了解才得知其作者是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Leonetto Capiello(1875—1942),他也是第一個用黑色背景的底子畫廣告招貼的人。

Leonetto Capiello廣告插畫 安格拉東博物館藏

此外,法國還有很多小博物館是以宗教畫為主題的,比如阿維尼翁的小皇宮美術館,收藏的皆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畫。這些當然不僅僅是「畫」,在今天看來,它們還是一種綜合裝置藝術:各種尺寸和造型的神龕、盒子、十字架等,各種貼金箔的金碧輝煌,因著當時畫家的虔誠之心而製作得細緻入微,以致於千年後的今天依舊「金碧輝煌」著。很多作品也在嘗試著透視、實景的努力,這些如今看來帶有淳樸稚拙風的畫作,可能正可從某種角度啟發我們的當代藝術創作。

小皇宮博物館的老壁畫磚《天使報喜》 Sano Di Pietro(1406-1481) 小皇宮博物館藏

法國小博物館信息:

安格拉東博物館(Musee Angladon)

地址: 5 Rue Laboureur, 84000 Avignon

網址:http://angladon.com/

馬尼安博物館(Musée Magnin)

地址:4, rue des Bons - Enfants,21000 Dijon

網址:http://musee-magnin.fr/

阿維尼翁小皇宮美術館(Musée du Petit Palais)

地址:Palais des archevêques Place du Palais 84000 Avignon

網址:http://www.petit-palais.org/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巴洛克,洛可可,安格拉東博物館,Musee Angladon,小皇宮美術館,Musée du Petit Palais,馬尼安博物館,Musée Magnin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多寶閣、批奏摺……人工智慧讓藏在禁宮裡的...
    漱芳齋、多寶閣、太和殿……你會將這些名詞與人工智慧聯想到一塊嗎?批奏摺、蓋大印、上早朝……21世紀的今天,你會相信自己還能體驗百年前的宮廷生活嗎?如何傳播博物館文化,我們希望通過網際網路技術通過數位技術來實現。」單霽翔告訴大家,故宮最南端的大門上面建了數字博物館。「我相信這是全世界博物館中最好的數字博物館,因為它不但在於技術先進、設備先進,關鍵在於所有的項目都是深挖故宮文物藏品的內涵進行的原創。」在這裡,人們可以和1200多幢古建築對話,可以看到故宮無法展出的1500塊大地毯。
  • 金秋歡遊聚豐臺 逛世界公園 到北京汽車博物館看展覽
    讓人們沉浸在如醉如痴的人文世界裡。  在歐洲凱旋門表演區,有亞美尼亞街頭魔術秀。在艾菲爾鐵塔表演區,有法蘭西魔技達人秀。在世界公園亞太區,有亞洲燃情小舞臺表演,可領略亞洲文化景觀,視覺感受亞洲歌舞精華。寶萊塢印度舞、泰國宮廷舞、中國民族舞跨界聯演。大家可以有選擇的進行觀賞。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文博圈小編特意為您 推薦全國精選展覽100個 你準備看幾個?展覽以文獻為載體,見微知著,可視為對上百年世博出版物的一次特殊的閱讀推廣。通過對文獻本身的閱讀,帶領觀眾在故紙堆裡尋世博,行間字裡鑑真章。 25 承古萌新 瑞靄迎祥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年畫展
  • 在國博看展覽|甘肅彩陶科普貼:帶您一睹藏在紋飾裡的奧秘
    2019年12月下旬,194件(套)精美的史前彩陶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展」。其中,許多彩陶第一次面向公眾展出,堪稱黃河中上遊史前彩陶精品薈萃。「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展覽在國家博物館展出藉助現場各類彩陶藝術品,延續5500年的彩陶文化被表現地淋漓盡致。
  • 「博物館媽媽」黃樂:博物館裡藏著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在故宮裡尋花、賞花?傳說中的御花園號火車究竟藏在哪裡,它的原型又是哪裡呢?小皇子一天的課程表是如何安排的呢?京都國立博物館都有哪些必看項目?正倉院的「鎮館之寶」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和故宮裡的哪件家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黃樂的採訪,也由此展開。
  • 北京博物館裡的旅行,推薦幾個值得看的特別展覽,這個夏天安排上
    夏天在博物館裡涼爽又漲知識,約會或者親子都不錯。北京的博物館在暑假期間預計推出80+場展覽活動,其中不少展覽還相當有趣,在北京逛博物館就可以安排相當豐富的旅行內容,精選一些暑期限時的特別展覽分享給大家。
  • 瀋陽故宮裡一座不起眼的小房子,竟藏著一段我們東北人的美術史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對東北地區的藝術家和他們的經歷提及甚少。而事實上,這裡產生過很多傑出的美術人才,創作出大批優秀的美術作品,開展過很多重要的美術活動。這些個史實,淹沒已久,哪一件扒出來都讓人百感交集。幸而有幾個好事者,專注文獻考證和實地探訪,挖掘出一個個不凡故事,演繹出一段段美術傳奇。
  • 8月杭州的博物館展覽
    展覽時間:2019-06-06—2019-09-06展覽地點: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浙江省博物館藏明清扇面展展覽時間:2019-07-25—2019-10-07展覽地點展覽時間: 2019/8/9 至 2019/9/19展廳: 浙江美術館 1/2/4/5/6 號展廳及天光長廳中國絲綢博物館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
  • 《五行師》雷電門和多寶閣怎麼選擇 雷電門和多寶閣選擇技巧
    ,下面小編就通過一些內容來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雷電門和多寶閣兩個門派是很多玩家選擇的目標i,對於那些不了解的玩家而言隨便選選就行了,但對於遊戲有一定了解的玩家會考慮這兩個門派究竟哪個比較好,下面小編就通過一些內容來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 疫情尚在蔓延,這些展覽和博物館在家就能看
    為此,國家文物局組織部署全國各地博物館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一批精彩網上展覽,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截至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經匯總發布了三批共計150條網上展覽及數字博物館信息,且展覽訊息還在不斷更新之中。為便於公眾查詢瀏覽,國家文物局在其公眾號上發布了這些信息。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是故宮博物院的重要展覽。
  • 疫情期間,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裡「雲看展」
    「眼前這輛紅色轎車來頭可不小,它就是新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輛小轎車東風金龍,它的誕生結束了我國不能自主生產小轎車的歷史……」在北京汽車博物館展廳裡,一場科普直播正在進行,博物館新媒體「小編」趙赫和王凱化身「主播小姐姐」和「攝像小哥哥」,帶著直播間裡的粉絲們「雲看展」。
  • 世界博物館日,小亦帶您「雲遊」藏在北京經開區裡的博物館
    世界博物館日,小亦帶您「雲遊」藏在北京經開區裡的博物館 2020-05-20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市博物館元旦期間將推出多項展覽活動,快去體驗博物館裡的獨特...
    元旦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濟南市博物館將於節日期間推出多項精彩展覽活動。市民在感受節日的喜悅之餘,還可以陪同家人朋友一起走進博物館,體驗泉城文化中博物館裡的獨特魅力。2021年元旦期間,也就是2021年1月1日至1月3日市博物館正常開放。
  • 國家博物館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亮點及重要展品
    孔子文化展展覽亮點:  1、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  本次展覽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展覽以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基礎,同時商借孔子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等單位的文物以及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的耕耘者
    宋 範寬 《溪山行旅圖》 絹本 206.3X103.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李霖燦因此,李霖燦常對人講,他此生只做了兩件事:一是玉龍看雪,二是故宮看畫。更重要的是,臺灣當時的經濟水平並不高,一般人生活仍然十分艱辛,照相機只有較富裕的人才買得起,而且市面上的影視資料極為稀有,名畫藝品更屬稀奇;當時全臺北市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和省立美術館等三處有些展覽;藝術圖書不但稀少而且價格昂貴。
  • 邵彥:美國博物館藏中國古畫概述
    密蘇裡州的中國古畫收藏單位還有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居民以白人新教徒為主,其居民和信仰構成與東北部工業區極為相似。其實該地鄰近東北工業區,在早期工業發展史上也曾經佔有重要地位。弗利爾的藏品因創始人遺囑的限定而不能離館展覽,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相對規模較小,本次展覽包括了其餘四家博物館的藏品。
  • 全國70+博物館,100+新年大展,歲末最值得看的展覽都在這裡了!
    ,歲末值得看的展覽清單!「現象級」大展,有機會要去看哦~暫時無法前往實地參觀,怎麼辦?遼博已推出展覽VR線上數字展廳,可以隨時隨地在線觀展。07飾代風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展期:2020.12.05~2021.03.05地點:大連市博物館票價:免費展覽精選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136件組,以「小」視角窺見「大」飾界,展現一幅絢麗多彩的明代歷史文化畫卷。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瓷器在佳士得拍賣的臺前幕後
    紐約佳士得,展覽現場在美國,全美博物館中90%以上的藏品來自於捐贈,絕大多數美術館不由政府管控,屬於非盈利組織(nonprofit)——由理事會管理,以服務公眾為目標。非盈利屬性根植於美國博物館傳統。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立一家博物館,前提是它必須在某一方面滿足「服務大眾」的要求。
  • 「不一樣的美術史」 | 《西方美術史》助教心得與學生感想
    常聽聞一起上西美的朋友交談,激動地形容這門課為「視聽盛宴」,「燈光一暗屏幕一亮,就開始享受了」「就像真的在博物館裡一樣」……這些評論和我所聽到的其他課程都不一樣,大家的關注點不再是籤到作業或考試成績,反而關注於課程質量本身。受到許多朋友一致推薦,西方美術史便成了我這學期除專業課以外第一個按下「確認選課」的課程。
  • 拼貼組合不只是西方概念,在八破畫中尋找遺落的中國美術史
    此次波士頓美術館的展覽是迄今為止首個關於八破畫的博物館級展覽,歷時4年的籌備,呈現了超過40件展品,包括掛軸、冊頁、瓷器、鼻煙壺等,其中32件來自博物館館藏,首次面向公眾,其他展品借展自美國及亞洲的博物館以及私人藏家。八破畫以寫實的手法描繪曇花一現的文化遺存。好像文人雅士桌案的一隅,破損的書頁、燒焦的畫作、殘留的法帖,以及撕裂的信箋時常出現在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