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一本怪異海洋圖冊,畫中生物像是「外星人」,網友:太奇妙了

2021-01-08 藝術奇緣

引言:這是一本令乾隆皇帝愛不忍釋的圖冊,也是一本令生物學家都難以捉摸的圖冊,它畫出古人對海洋生物的認知,被譽為故宮的海洋世界,成為了繼《山海經》之後,再次橫空出世的一本傳奇畫冊,名為《海錯圖》。

在國畫中,我們時常能聽到花鳥畫、山水畫,但很少能聽聞海洋生物圖,古人很喜歡用繪畫的方式來記載自然萬物,但卻很少出現海洋生物,其實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海洋生物的了解少之甚少,以至於在清朝時期,一位收藏天下奇珍異寶的皇帝,都對海洋充滿了好奇心。

乾隆皇帝畫像

作家木心說「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在交通只是依靠車馬的古代,一般只有走南闖北的商人才有機會看到外邊的世界,而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只是待在一個地方,乾隆皇帝也是如此,儘管我們時常會看到皇帝會微服私訪,但多數也都是定時地點,而當時的一位畫家,便憑藉乾隆對海洋的好奇心,成為了一名流傳百世的人物。

《海錯圖》

這位畫家名為聶璜,是清朝一位籍籍無名的畫家,換做如今也只是一位「江湖畫家」,沒有名氣也沒有地位,以至於歷史上對於他的記載少之又少,但就是如此一位畫家,卻憑藉著史上第一本海洋生物圖冊,成千古名畫而被人們所傳唱,那便是他的代表作《海錯圖》。

《海錯圖》

在古代人們對於海洋的認知,僅限於東海龍王的故事,直至明朝時期鄭和的出現,人們才開始對廣闊無垠的海洋有了一些了解,而在當初鄭和下西洋並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船隻多半都是去得多回來的少,因此民間開始流傳起海洋生物的故事,但故事終究是故事,誰也沒親眼見過,直到聶璜的《海錯圖》出現。

聶璜《海錯圖》

何謂《海錯圖》?它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本專門描寫海洋生物的圖冊,「海」便是指的海洋生物,「錯」指的是種類繁多,在當初《海錯圖》是當之無愧的「暢銷書」,被眾人傳唱,而聶璜在自己的圖冊稍有名氣之後,也開始宣傳說自己曾經闖南走北,這些生物都是自己在臨海地區遊玩時親眼所見,因此大大增加了《海錯圖》的可信度,於是這本圖冊很快傳入到了乾隆皇帝的手中。

聶璜《海錯圖》

乾隆皇帝看到這本描寫海洋生物的圖冊後愛不釋手,可以說滿足了皇帝對海洋生物所有的想像,尤其是畫冊的旁邊還有注釋,完全可以當成一本海洋生物百科全書來看,因此作為一個熱衷於書畫扣章的皇帝,乾隆自然也不會放過聶璜所創作的原版真跡,於是便讓聶璜把創作的原作進貢到了宮中。

《海錯圖》人魚

而在如今的人看來,《海錯圖》裡所畫的海洋生物,多半是畫家自己憑藉想像力畫的,因為其中多數的海洋生物世間根本不存在,而有一些更是誇張,像是「外星人」一樣,實在令人哭笑不得,網友更是評價「太奇妙了」,而在當時,就連皇帝也都覺得這裡的海洋生物真實存在,可見聶璜確實是位膽子大的畫家,畢竟這要是放到如今,可是「欺君之罪」。

《海錯圖》

當然在當時是沒人會發現聶璜是編造的,畢竟他自稱畫冊中的生物都是自己親眼所見,而如今這本怪異的海洋圖冊被完好無損地保存在故宮博物館之中,儘管如今看起來,能把海洋生物畫成「外星人」,著實有些可笑,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想像力,也因此很多網友才言不由衷的讚美它「太奇妙了」。

其他精彩文章:

井柏然書法進《筆尖上的中國》,3000字賣300萬,網友:一字千金

齊白石把老鷹畫成公雞,憑啥能賣4.2億?專家:看羽毛!

中書協「四大狂草」大師,書法寫得如何?專家:現代版懷素!

相關焦點

  • 故宮裡藏著一本怪書,畫了300多種怪物,還有一條美人魚
    但是,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藝術藏品中,卻有一本圖冊最是奇怪,一如標題所言,它居然畫了300多種怪物。最讓人震驚的是,裡頭還畫了一條美人魚。到底怎麼回事?下面繼續。 本文我們所講的這本圖冊,名叫《海錯圖》。所謂「錯」,就是種類繁複,數量眾多的意思。而這部圖冊,所畫的內容全都是海洋生物,因此稱為《海錯圖》。
  • 被乾隆當作寶的《海錯圖》,究竟記載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海底生物?
    山裡的生物比較好寫,因為能實地考察,不過海裡的生物可沒那麼簡單了。清代時,有位名叫聶璜的畫家,他本身對對海洋生物很有興趣,但是古代並沒有這方面的相關圖譜,這也很能理解,就算是我們現在的科技手段,要到海洋裡探索也是件極不容易的事,何況是古代。所以秉承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一原則的聶璜,只好自己動手畫了。
  • 清朝海洋生物繪本,畫下人魚等300多種生物,如今被批「打假」
    每到一處就會觀察當地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它們的習性。對於沒見過的也會翻閱西方書籍參考,找不到記載也會詢問當地漁民,以此來驗證書中的真偽,最後再把自己收集到的魚蝦蟹等海洋品種畫了下來,並加以注釋。聶璜用了大概四十年的時間,用細膩的作畫和文字描繪了多種海洋生物和植物完成了一本海洋生物書籍,也在書中加入了自己親耳所聞的奇聞異事和風土人情,每個物種都會配以一首趣味的贊詩作為小結。後來,聶璜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完成了這本《海錯圖》的著作。而它也成為了清代最為詳細的海洋生物學書籍。
  • 故宮深處藏著的一座「海洋博物館」
    故宮,又稱為紫禁城,古時候是天子住的地方,據說有著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個房間,直到現在,很多地方依舊沒能對外人開發,這裡面怕是藏著不少秘密,而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這故宮深處藏著的一座「海洋博物館」。把時間倒轉,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在內陸地區海鮮可算是個稀奇物品,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海鮮,對海鮮知之甚少,所以就有人就專門給海鮮做了一本圖冊,名為《海錯圖》,裡面記錄了300多種海洋生物,這本冊子,就是咱們今天要講的藏在故宮深處的「海洋博物館」。「海錯」一詞,是我國古代對於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總稱,出典於《尚書·禹貢》:「厥貢鹽公式,海物惟錯。」
  • 故宮有本清朝畫冊,畫了300種生物,唯獨這條美人魚讓專家很激動
    中國是海洋大國,但大部分的國土都在內陸,不過想要看到海洋生物有許多方式。打開手機等電子設備,網上關於海洋動植物的視頻、圖片應有盡有。如果想要當面看,還可以去海洋館,許多城市都有海洋館。裡面主要是以海洋文化、海洋動植物為主題開發的公園,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海洋生物。
  •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三卷著名的圖譜,該圖譜共記錄、描繪了300多種稀奇古怪的生物,是一本動植物繪畫兼生物學風格的奇書。創作這套圖譜的作者名叫「聶璜」,是康熙年間的一位民間畫家,此人不僅善於丹青妙筆,而且是一位早期的海洋生物學者。
  • 《海錯圖》:藏在故宮裡的「紙上海洋館」
    翻開圖冊,你會看到,裡面有威風凜凜的虎鯊、憨態可掬的馬鮫魚等海洋生物,有海帶、紫菜等海洋植物,還有各種口耳相傳的神話生物:兇猛食人的海蜘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聶璜發現,畫家們常常喜歡畫梅蘭竹菊、鳥獸人物,卻很少有人系統地畫海洋生物,所以他決定,自己來做這件事。於是,他在康熙年間,遊歷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多個地方,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種新的海洋生物,他就畫下來,並查閱相關的資料,或去請教當地的漁民。漸漸地,他畫的海洋生物越來越多。
  • 奇人手繪《海錯圖》,畫出傳說中的海洋怪物,乾隆:朕太滿足了!
    這是生物課本?首先要說一點,這本《海錯圖》中的錯,可不是指錯誤,而是有點種類紛雜的意思,這本畫冊便是畫的海洋裡的各種生物。乾隆皇帝為什麼會喜歡這麼一本畫冊呢?這就要說到古代人對海洋的認知非常有限。乾隆皇帝深居宮中,海洋太遠,海洋生物也太難見。
  • [組圖]震驚世界的「不明生物」 秘魯發現疑似外星人木乃伊!
    在錄像畫面的背景中,人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奇怪生物的輪廓。它的頭和眼睛都很大,手臂很長,它弓著背躲在一棵樹的後面。而在畫面的右上角還有一處詭異的明亮光源,似乎和這個生物的出現有著某種聯繫。英國遊客拍到「外星人」影像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人們的極大興趣。
  • 故宮奇書:生物愛好者的「意淫」之作,滿足乾隆皇帝什麼樣的想像
    待到時機成熟後,聶璜決定自己繪製一本海洋生物圖冊,覆蓋種類包含不僅包含大部分的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以及部分的海濱植物,種類高達三百多。可事實上,聶璜並沒有真正見識到這些生物,一部分是眼見為實,一部分是耳聽為虛,根據自己的想像暢想加工而成的,並不可完全的當真!
  • 最新雷射掃描技術:海洋中最怪異的生物,現以「驚人的」細節呈現
    長久以來,深深的海洋底層的奇異生活,對人類的觀看、學習和研究來講,一直是一個挑戰,海底生物生活在漆黑的黑暗中、冰冷的溫度裡、以及承受巨大的壓力。自然選擇的結果使這些生物身體部位奇特、結構雜亂無章。按照人類標準,這些生物儼然猶如外星生物。
  •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外星人海綿」新物種:高高聳立在莖上,身體有...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最新宣布這一發現時表示,這種乍看之下酷似外星人的「E.T.海綿」,已被歸類為新物種和新屬。相關研究成果已於7月9日發表於《PeerJ》期刊上。這種生物被發現在7875英尺的「非同尋常的海景」中,那裡看起來怪異的生物似乎生長在海底巖石上。據NOAA報導,這個「怪異的森林」(位於夏威夷西南850英裡處)包括一個由玻璃海綿組成的「外星人般的社區」,看起來像是粉紅色面孔回望著深海探險者。深海之中,有多種海綿在海水中直立——面向著會帶來細小食物微粒的海流,「E.T.海綿」是其中最特別的一種。
  • 故宮的《海錯圖》中竟有1條人魚,放大8倍看,網友:不再相信童話
    故宮的《海錯圖》中竟有1條人魚,放大8倍看,網友:不再相信童話故宮本來是明清時的皇城,其本身的亭臺樓閣、文物雕像,就是難得一見的人文景觀。目前,故宮收藏的文物,有186萬件之多,無論是數量上,還是面積上,都是世界博物館中的翹楚。故宮中藏著很多古書字畫。比如《伏羲女媧像》《遊春圖》《步輦圖》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絕世之作。以《步輦圖》為例,它是一幅歷史畫,描寫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者,準備將文成公主嫁出去的歷史時刻。
  • 外國民眾自稱遭外星人綁架 描繪其怪異形象(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儘管是否存在外星人仍然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但在生活中,那些信誓旦旦聲稱自己曾被外星人綁架、甚至曾受邀前往外星人「家園」的人卻不在少數。日前,63歲的紐約攝影師史蒂文·赫希對這樣的一個人群進行採訪,記錄他們被綁架的過程,並為他們拍照。
  • 臺北故宮花燈圖特展:看畫中的「萬戶春聲」
    這一系列的年俗活動,除了表達對天地神祇及萬物的感謝與敬畏,也包含慎終追遠與飲水思源的文化傳承。藉由古代畫家的巧手,新春佳節也以多種角度,呈現各種禮俗與歡慶氣氛。在「年節年俗」單元,共展出明代吳彬《歲華紀勝圖冊-大儺》、清代董邦達《繪御筆範成大分歲詞》、清代劉權之《萬戶春聲》等9幅明清時期作品。
  • 2020故宮蘇軾主題書畫展內容有哪些?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開展  ➤第一單元:勝事傳說誇友朋  1 德化窯白釉人物像  2 清拓東坡像團扇頁  3 李宗謨 東坡先生懿跡圖卷  4 歐陽修 灼艾帖卷  5 蔡襄 京居帖頁
  • IN視頻|快來感受「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乾隆鍾愛的《海錯圖》原來...
    在冊頁中,聶璜描繪了各種或威風凜凜、或憨態可掬的真實存在的海洋生物,更記錄了各類光怪陸離、口耳相傳的神秘生物:兇猛食人的海蜘蛛、頭生雙角的潛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這些生物神採奕奕,躍然紙上。作者不但用畫筆記錄了海洋生物的外形特徵,還往往附上小詩一首,並附帶介紹海味的烹飪方法與口味;此外,還有「黃魚化鴨」「刺豚變豪豬」「麻雀化花蛤」「虎鯊變虎」等奇幻故事,講述古人「化生說」的奇思妙想。
  • 乾隆的枕邊書不是大家文集,而是1本畫了300種「妖怪」的畫譜?
    故宮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滄桑的歷史背景讓故宮成為中國人心中最神聖的地方。看著故宮,就會有一種穿越歷史的厚重感。故宮裡的文物更是數不勝數,今天要講的這個文物有著與眾不同的身份地位,那就是《海錯圖》,它深受乾隆的整喜愛,被稱為乾隆的枕邊書,現如今成為故宮的一寶。
  • 非洲土著人說,天狼星人是海洋型生物,遠古核反應堆是外星人建造
    在他們流傳了四百年的宗教教義中, 蘊藏著有關一顆遙遠星星的豐富知識。那顆星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即使用望遠鏡也難以看到,這就是天狼伴星即天狼β星。不僅如此, 多貢人還在沙上準確地畫出了天狼伴星繞天狼星運行的橢圓形軌跡,
  • 郎世寧筆下的生物到現在有什麼改變?臺北故宮聯合舉辦生態展
    比如,郎世寧在兩百年多年前所繪的生物,到現今是否有什麼改變?畫中哪些生物,是否已經不再如從前隨處可見?「生態想想特展」展廳入口人類從大自然獲得靈感轉化到生活中,從食器的裝飾到藝術的展現,都能找到與自然的連結。自然給我們的也許不只是能源,也有著生命的能量,這些寶藏都不是取之不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