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還沒確認要帶電子腳鐐,校園內的孩子們卻先被伺候上了頭環? |關注

2021-02-23 NewPathway

 導讀  口嫌體正,是一個網絡語言,意思大概是「嘴上表現得很嫌棄的樣子,身體的反應卻很誠實。」用來形容中小學生減負問題,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不,嘴上還在討論中小學生減負的問題,而在有的學校,就已經拿出黑科技來提高學生注意力了。書包裡的負擔沒見少,頭上卻還多了一個緊箍咒……

浙江金華一所學校,採用了專門檢測腦電波的頭環,上課的時候戴在小學生的頭上,老師和家長可以通過APP同步監測學生上課的時候是否集中了注意力。

學生帶上頭環後,傳感器便會通過三個電極檢測到佩戴者的腦電波,從而評判學生是否集中注意力並打分——

上課專注就亮紅燈,上課走神就會亮藍燈,接觸不良或者沒聯網就亮白燈。

同時,「注意力分數」會像考試成績排名一樣,以每10分鐘一次的頻率被發到老師電腦和家長微信群裡,以供他們掌控孩子的上課狀態「好不好」。

注意力不那麼集中的孩子家長,壓力可想而知。

這就是典型的「口嫌體正」:嘴上說著減負,卻不惜一切努力,要提高所謂的「學習效率」。

這批頭環,準確的稱呼應該是「腦機接口頭環」。聽上去挺高大上的樣子,但應用的原理不難理解。注意力集不集中,腦電波的形態是不一樣的。「腦機接口頭環」就是用戴在頭上的頭環,學生稱之為「緊箍咒」,用這個頭環來掃描、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腦電波的形態,從而判斷出學生是否認真,是否專心。

然而,一款和大腦相連的設備,有諸多的因素需要考慮,首先是功能的安全性,電波經過大腦,到底安不安全?


大家都知道,掃描腦電波正常情況下是在給病人檢查身體的時候才使用。而在掃描的時候,每個人的耐受度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耐受度高一些,有的人耐受度低一些。耐受度低的,就有可能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應的感覺。醫院裡普通的腦電波檢查,也有個別案例指出,受檢查的患者會產生輕微的不適感。

這款設備即使是安全,那麼長時間佩戴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有沒有實驗數據證明他是安全的?

正常的腦機接口設備,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電極,而這款頭環,只有幾個點與頭腦相連。也就是說,別的設備是把電流分散到許多的電極裡,做到了電流的分散。這款頭環卻僅僅有三處與頭腦連接,是否相當於每個連擊點承受的電流是別人的多倍?而電流經過大腦,多少的量是在安全的範圍之內,又有多少是在普遍的耐受度之內?人們不得而知。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Theodore Zanto博士表示,腦電波本就是一項尚不完善的新技術,如今多出現在醫學研究中,能否大面積運用還有待商榷。

更別提,浙江小學的這款只用到3個電極的超級簡易產品,在電極的通信狀況不好,或孩子們感覺癢、煩躁、誤碰的狀態下,數據又都會被幹擾誤讀。

除此之外,數據安全更是重要。

個人腦電波的情況,屬於完全的隱私。但在使用頭環的班級裡,卻成為公開排名的依據,讓學生產生了壓力。小學生的可塑性原本就很強,皮一點很正常,要被拉出來示眾,考慮過學生和家長的感受嗎?

視頻截圖via《華爾街日報》

這種記錄個人隱私的服務,又是如何保存的?數據安全嗎?是否存在更重要的問題:這些數據,有沒有被用於提升產品的質量?如果有,那麼豈不是說這些學生間接成了實驗對象?

老師、家長、公司和學生們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名老師在@緊急呼叫的採訪中表示,設備都是由鄉賢捐贈的,沒有學生反映有不適現象,家長對此也沒有意見。

並稱其運用了有「哈佛大學背景的高級技術」,用了它的孩子做作業基本是全對的。

而近日,推出該「賦思頭環」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官方微博@BrainCo上連續解釋稱——

頭環並非「監控」學生的產品,數據也不會發給家長,而是「訓練學生提升注意力的儀器」,更多起到的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相比於老師家長對於智能頭環的一致好評,和「沒有副作用」的結論,被戴上頭環的孩子們則給出了不太一樣的反應。

《華爾街日報》的視頻中出現了很多學生「如釋重負」地摘下頭環的畫面,稱戴久了會有束縛和刺痛感;

也有孩子在被批評 「上課不專心」後,默默嘆口氣。

視頻截圖via《華爾街日報》 


如今孩子被管得也太嚴、太全方位無死角了

有網友對此發出吐槽:「戀童癖需不需要帶電子腳鐐還沒討論清楚呢,孩子們先被伺候上了頭環?」

集中的情緒一方面是對「智能頭環」安全性的種種質疑,另一方面則出於很多早已離開校園的網友共鳴——「如今孩子們被管得也太嚴、太全方位無死角了吧。

之前就有各大中小學紛紛在教室安裝攝像頭,家長可隨時通過手機APP監督孩子的一舉一動,發彈幕「警告」其認真學習。

在2018年廣西和貴州等超過6萬多名中學生,穿上鑲嵌了晶片的智能校服。

除了記錄考勤,隨時定位,抓拍學生進出校園的短視頻實時發送給家長外。如果學生敢在校期間脫校服,強大的報警系統會立刻被觸發。

在AI技術蓬勃發展的近兩年,人臉識別系統也第一時間被最重視紀律的中國學校運用到了學生管理上。

一夜之間,全國多了無數配有人臉識別監控系統的「試點學校」。

攝像頭每隔30秒掃描一次學生的表現,細緻如每堂課舉了幾次手、玩了幾次手機、打了幾次哈欠都逃不過人臉識別的「法眼」。

甚至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孩子們或高興、或害怕、或反感的面部表情,統計出每堂課的表現。

不認真的學生,便會被放到大屏幕上、反饋到家長的手機裡「公開處刑」。

如果說僅僅是一個攝像頭,給孩子帶來的還只是「背後有雙眼睛盯著你」的手足無措感。

那麼如今號稱能「直接獲取生物數據」的注意力頭環,則顯然不滿足於通過表面行為判斷學生是否在好好學習。而是通過戴在頭頂的機器,每時每刻對孩子釋放出震懾信號——

「你已經是個透明人了,一切偷懶走神的小心思都無處可藏。」

伴隨著老師一聲令下,幾十個孩子一起按照指令佩戴上智能頭環的場面,又是那樣秩序井然、整齊劃一。

不禁讓人想起被緊箍咒管得服服帖帖的孫悟空,和《大話西遊》裡觀音對至尊寶的那句囑託:

「我要再提醒你一次,金箍戴上之後你再也不是個凡人,人世間的情慾不能再沾半點。如果動心,這個金箍就會在你頭上越收越緊苦不堪言。」

眾所周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們,早就告訴過後人:

有著天馬行空創造力的孩子們,需要的是因材施教的尊重培養,而不是偷懶式的純粹機械化知識灌輸。

故事大王鄭淵潔也用《馴兔記》的預言警示過,馴養同化的世界裡沒有天才,只有品相雷同、質量易控的流水線產品。

甚至是前兩天,馬雲在談到對未來教育的看法時都表示:

「學校要像豐富多彩的動物園,而不是養雞場。要把每個孩子培養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否則無法和機器競爭。」

但弔詭的是,反而是科技文明越發展,家長望子成龍的焦慮越急切,很多教育手段才變了味兒。

從視頻監控,到面部識別,再到腦波監測……

高科技手段逐漸成為中國課堂管理的「好幫手」,也讓親眼目睹孩子一舉一動出現在大屏幕裡的我們,起了一身又一身的寒顫。

問題是,當逼孩子背負著外界「等著你犯錯」的不信任感,從進入教室的那一刻就被迫成為了有色眼鏡下的「問題少年」,然後按照學校的統一指令木訥地行動,一步也不敢錯。

這又真的是教育本身應該有的面貌嗎?


- END -


素材來源: 

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央視網評(ID:yangshiwangping)、新浪微博、網絡

NewPathway是啟德國際K12旗下知名國際教育品牌;專注中外國際學校備考指導、國際課程輔導、海外留學考試培訓。

 

NewPathway — 未來世界名校學子的搖籃。多名學員成功考入哈佛、耶魯、斯坦福、MIT等世界頂級名校。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NewPathway吧!

相關焦點

  • 韓國的手段:用化學閹割加電子鐐銬震懾罪犯
    2013年1月3日,韓國一名被控性侵5名女童的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處15年有期徒刑、「化學閹割」3年、出獄後帶電子腳環20年。這是韓國法院首次對性犯罪者作出「化學閹割」的裁決。連續發生的性侵女童案件,震驚了韓國整個社會。韓國民眾呼籲政府及時採取措施,有效預防性犯罪。
  • 如何看待韓國強姦犯附條件佩戴電子腳鐐?
    英國1991年的刑事審判法對電子腳鐐作出了明確規定,瑞典將電子腳鐐作為刑罰的種類之一永久地載入1999年的刑法典。目前,在瑞典使用電子腳鐐的有18000餘例。1988年,美國已有33個州使用電子監控,1992年,約有70000名犯人處於電子監控下。德國黑森州目前也正在積極推廣使用電子腳鐐,並取得一定成效。各國電子腳鐐制度的成功實踐對我國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 戀童癖可能是天生的!犯罪心理學專家:85%都是熟人作案
    ,還很有可能做出傷害未成年的行為。這種雖然屬於戀童癖行為,但一般不會出現暴力性行為。再比如,心理因素。疼愛孩子,對可愛的幼小孩子格外關注,本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長期作為一種觀念存在在你的腦海裡,固定下來之後控制你的行為,久而久之,便成了戀物癖戀童癖患者。
  • ​早點 | 法國推反家暴電子腳鐐
    France to curb domestic violence法國推反家暴電子腳鐐French judges will soon have the option of requiring electronic tracking ankle bracelets for domestic violence offenders
  • 亂港分子棄保潛逃頻現,何不使用保釋電子手環腳鐐?
    8月底,12名反中亂港分子棄保潛逃臺灣,於廣東海域被內地海警截獲一案亦備受關注。包括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現正保釋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資料顯示,12人涉嫌藏有汽油彈原料及槍械、暴動、縱火、串謀有意圖傷人、製造爆炸品等嚴重罪行,其中有11人被香港法庭頒令不準離港,有3人為通緝犯。
  • 7歲被父親強姦,賣到暗網,兩年內至少被強姦80次!我們該怎麼對待...
    沒錯,從視頻上和醫院給孩子做的檢查結果來看,這個人渣對孩子做的這些極端暴力的虐待行為,是絕對無法否認和辯駁的。但是這就能說明他沒有性侵這個孩子嗎???特意在賓館開的房間,警察來之前人渣全身赤裸著,包括小男孩的衣服也全都被脫光男孩屁股上還全都是血跡!你跟我說他沒有侵犯這個孩子???
  • 「婆婆要去伺候女兒坐月子,我不同意,她就讓我出錢幫忙請月嫂」
    孕媽懷的又是頭一胎,沒什麼經驗,所以比較緊張,就不希望婆婆去伺候女兒坐月子。可是,婆婆竟然生氣了,還說她:「還沒生呢,就矯情起來了,天天還要人伺候著。」這位孕媽心裡挺難受的,最後還說:「婆婆要去伺候女兒坐月子,我不同意,她就讓我出錢幫忙請月嫂。」意思是,婆婆不能去伺候女兒坐月子,都怪她這個兒媳要生了,所以給女兒請月嫂的錢該她出。
  • 「頭環」事件背後:教育不能「失智」 也不能「失溫」
    日前,浙江孝順鎮中心小學學生佩戴監控頭環上課的視頻爆紅於網絡,引起廣泛的關注與爭議。視頻中,孩子戴在頭上的檢測頭環號稱「腦機接口」,能夠記錄孩子們上課時的專注程度,生成數據與分數發送給老師和家長。更令網友擔憂的是,頭環產生的數據,也都會被上傳至研發和提供頭環的設備公司。
  • 戴上「頭環」防走神,學校為什麼總是成為AI濫用重災區?
    近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中心小學採用一種腦機接口頭環,可檢測腦電波,給學生上課和寫作業時的注意力集中情況打分,實時傳輸到老師電腦上,並像考試排名一樣發到家長群裡的事情,又再度引起人們對於「技術+教育」廣泛質疑。隨後,金東區教育局稱已責令學校暫停使用,並讓全區學校進行自查。
  • 陪審團還馬斯克清白 「戀童癖」推文不構成誹謗
    法院公布裁定後,馬斯克在法庭上表示,「我對人性的信仰恢復了。」昂斯沃斯2018年9月起訴了馬斯克,原因是去年夏季早些時候馬斯克在推文中稱他「可疑」和「戀童癖」。馬斯克在一封電子郵件中還把昂斯沃思稱作是「兒童強姦犯」。在庭審期間作證時,馬斯克向昂斯沃思表示了歉意,稱他並不認為昂斯沃思有戀童癖。
  • 素媛原型罪犯明早出獄 將戴7年電子腳鐐:希望和受害人見一面
    (原標題:#素媛原型罪犯明早出獄# 將戴7年電子腳鐐:希望和受害人見一面) 【素媛原型罪犯明早出獄 將戴7年電子腳鐐:希望和受害人見一面】據韓聯社報導,「素媛案」主犯趙鬥順將於12日上午6點左右刑滿釋放。韓國法務部稱,他將佩戴電子腳鐐,由公務車押送回安山的家中。
  • 大蜀黍和小正太的那些事——戀童癖
    倘若寶寶只有幾歲,你可以選擇簡單的方式告訴他們,別人對你做出什麼樣的動作是可以的,什麼樣的動作又是不可以的;假使孩子已經上了小學或者初中,那你早該提前與他們好好談談「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免得藏這掖那的,讓孩子們因為好奇與無知而受難,right?   因為戀童癖的英文是 Pedophilia,所以我把下面這個案例中的男主角簡稱為Ped。   就從他第一次案發說起吧。
  • 智威校園電子圍欄,校園安全第一道智能防線
    在此之前,先看幾則真實新聞:圍牆是校園安全第一道屏障,種種事故卻不得不讓人認清一個事實:這層防護過於脆弱!人是機動靈活的存在,想翻過去有的是辦法。所以有些學校會裝電子攝像頭,但這些設備只能傳遞、記錄畫面,異常狀況還得依賴保安警衛人工發現。要求他們24小時全方位監控,並不現實,而且靠人工就意味著有疏漏。有沒有對應的解決方案?有。現在,AI智能技術可以彌補人工監控的不足。
  • 電影《頭痛欲裂》透析戀童癖本質:從人性的撕扯到教育的反思
    德國電影《頭痛欲裂》,罕見的從一個戀童癖角度,給我們揭示了戀童癖患者的心理變化。讓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戀童癖"與"兒童性侵"之間的關係。也讓為人父母的我,進一步反思: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如何保護孩子,不被他人傷害,有哪些教育是我所忽視的?
  • 本該取出的節育環在體內存留20多年 沒生出二胎的他們一輩子沒抬起頭
    劉言/攝不久,村委會婦女主任黎江仁騎著自行車帶吳玉霞到鄉計生辦「取出」節育環。黎江仁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回憶說:「當時我就負責帶她們過去,帶過去就在外面等,她們進去,後來醫生說她取出來了嘛,取出來就回家了。」3個多月過去了,妻子的肚子還沒見動靜,丈夫心裡產生了懷疑:「環也取了,怎麼懷不上?」夫妻倆來到位於長沙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 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MBA現場確認的通知
    ,在清水河校區現場確認的考生與沙河校區未能安排的考生,均在清水河校區參加考試,11月下旬電子科技大學研招網公布最終考試地點安排。電子科技大學MBA項目辦公室聯繫方式:028-83204365、83207285 由於學校停車位有限,沙河校區外來車輛無法入內,清水河校區可停到指定位置。為方便學校考生順利進行現場確認和考試,MBA教育中心特別整理了學校周邊的停車場信息及酒店信息,方便考生停車和住宿。有需要的考生可參考以下信息。
  • 文明社會難容「戀童癖」
    「戀童癖」從公元前的「最高貴的愛」發展到當代人人喊打,的確體現了人類社會中兒童權益觀、普世性道德的進步。古代世界並沒有現代定義上的、包含男女幼童的「戀童癖」,而是「孌童癖」,對女性化男童的變態戀慕。英文單詞中的「戀童癖」,與古希臘語中的「孌童癖」的詞源和組詞元素幾乎沒差別。中國古代詩歌和著述中也很少出現對女童的變態愛情,而更著意形容「孌童」。
  • 支付寶電子校園卡是什麼 支付寶電子校園卡怎麼用?
    如今,校園卡也可以「裝進」手機啦!一部手機即可輕鬆走遍校園,為廣大師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更便捷的服務體驗。那麼,支付寶電子校園卡是什麼以及支付寶電子校園卡怎麼用呢?下面電腦百事網小編帶來詳情解答。支付寶電子校園卡是什麼學校電子校園卡為內置於支付寶卡包中的虛擬校園卡,除了支持支付寶繳費大廳一卡通充值、學費繳大廳一卡通充值、學費繳費、教室租用收費等功能外,還可以直接通過手機到超市、食堂消費,方便快捷。
  • 起底BrainCo:腦機頭環之外的「意念」控制野心
    本報記者 趙越 童海華 報導 近日,一款名為BrainCo的電子產品獲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2019年度中國創新企業。這項獎項將近期備受關注的BrainCo再一次拉回公眾視野。
  • 一個人帶孩子還要煮飯伺候一家人,因抑鬱患上了乳腺增生
    可回到家後,家婆得忙農工,老公在伺候我坐月子,剛開始那幾天老公待我還可以,後來老公就不耐煩了,經常惹我生氣。有天晚上,我提前半個小時起床用吸奶器吸出奶水,(兒子生下就用吸奶器吸出奶水放奶瓶喝,不願吸我乳房)剛好家婆聽到哭鬧聲來到我房,就叫家婆餵下,那時我因白天拉肚子吊了幾瓶針水,周身無力,很累很累。開刀傷口還很痛。老公這時卻大聲衝我吼"你自己喂!"然後喊家婆返自己房睡。那晚我整夜睡不著,偷偷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