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我們對消失的事物保護應該是有度的

2020-12-20 時空江湖

人類每天都在不遺餘力地保護消失的事物,諸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非遺的保護、甚至是對失去的親人的呵護,這種保護當然是無可非議的,可是,他也是有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人類一直在強調,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的30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由近代走向現代,工業革命之後,人類至少引起了地球上300多種美麗動物的滅絕,其中包括最大的海雀、史德拉海牛和有名的渡渡鳥。其實我們別忘了,在人類出現影響之前,在地球上,生物圈的歷史上歷經了奧陶紀、泥盆紀、二疊紀、三疊紀和白堊紀五次生物大滅絕,滅絕度達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其中最有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直接造成了統治地球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時代終結,想想這是為什麼?

這說明宇宙就是一個充滿新陳代謝的客觀物質世界,人和任何生物都是他的一部分,同樣要包含這種規律。從宏觀世界的星際物質到人自己的身體,都是一個從出生開始,在成長壯大的同時,也是淘汰消亡的倒計時開始,這是規律,我們無法改變,當然我們可以選擇最佳的角度完成這個過程,可以改造自然,但是,這是有度的,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是自然選擇了人類,而不是人類可以選擇自然,就人體本身而言,就不斷地需要老的細胞死去,新的細胞退換,在酶的作用下,有序的進行化學變化,代謝物質和能量,直到生命過程的終結,如果失去了這種功能,那就會和受核輻射傷害後的症狀,出現可怕的變異。可見追求生命的永生在這種意義上來說,決不是一種好事,也沒必要。

在大自然也是如此,智利的阿塔卡馬是可以長達八九十年不下雨,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應該下雨是難得的好事吧?可不是,最近反常地的降雨,導致了這裡獨立的生態系統災難,一切獨特的微生物消失。這說明了什麼?任何一種過度的幹預,不是福音,而是毀滅。從這個層面上講,地球選擇了我們人類,就是一種合理,我們對地球的幹預同樣是合理的,有的物種滅絕,同樣也是合理,我們用不著過度幹預。因為,神奇的地球他是能具有調控功能的,肯定會在滅絕的過程中,有一些物種倖免於難,比如鱷魚,並促使一些類群誕生並從此繁盛,這也是人類取代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而統治整個地球的原因,這和人類並不相干。

海洋生物學家Duffy,在觀察海洋生物生態鏈之後提出。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可能不僅物種的數量,還取決物種功能的多樣性,美國學者Walter jetz也說,生物的多樣性就是質量對決,然後確定優先次序,所以說,用不著可以去復活那些曾經消失的古生物,在意滅絕的動物有多少多少,地球肯定具有不斷更新物種的能力,只是我們還沒有掌握而已。

同樣對於非遺,比如中國赫哲族的依馬坎說唱,伊朗的倫傑造木船技術,皮影、戲劇,甚至於方言,保護是必然的,可是可能也有限度,那就是我們不用復原全部,而是重生,畢竟有更合理的新事物揮去新陳代謝她,這對於社會的發展未必不是好事。親愛的小夥伴,您說呢?

相關焦點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一次: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事件時間:古生代奧陶紀末期,距今4.5至4.4億年前。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科普頭條】行動起來,保護地球,跟第六次生物滅絕說不!
    他們還發現整個地球上的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以及兩棲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數十億,這也使得科學家不得不說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比我們想像中發展的更快。          「留給我們行動的時間其實非常短,」他說道。「不幸的是,如果文明是長期存在的話,這將花很長時間來進行人道主義上所需要的人口收縮。但在消耗問題我們可以做的還是有很多的。與此同時,也可以做一些小修小補,比如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頒布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Ceballos也指出需要一個國際機構來資助全球野生動物的保護。
  • 地球不需要保護,人類能熬過大滅絕就不錯了
    地球上曾經存在的五次物種大滅絕,從側面支持了大過濾理論。 冥古宙和生命 在那顆堪比火星的天體撞擊地球之後,整個地球成為了一個巖漿球,地表溫度超過了1200度。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來臨,請給野生動物一個美好的明天
    地球在生命之年裡,先後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帶走了75%至90%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物種,最近的一次大滅絕導致恐龍從地球消失。先前的五次滅絕事件都是由環境的災難性變化引起的,如大規模火山爆發或與行星撞地球。每一次滅絕過後,都需要數百萬年才能重新獲得與特定滅絕事件之前的物種數量相當的物種數量。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通過考古學家們的分析,地球在人類誕生之前,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我們最熟悉的古老生物之一——恐龍,就是在白堊紀的那場大災難中徹底消失了。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晚期,當時96%的生物消失了。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按照最新的數據計算發現,最近12萬年以來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已經達到極值,並且根據計算機模型,未來它們的滅絕速度還將快速的提升,科學家預計在2100年,還會有大約550種物種消失滅絕。地球生物發展史大約有38億年的歷史,目前已知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發生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
  • 消失52年的青蛙重現地球,滅絕生物再現能科學解釋嗎?
    消失52年的青蛙物種地球 根據《分子生態學》雜誌發布的研究論文指出,本次發現消失52年的青蛙是在巴西地區找到,也算是無意之中發現了它的存在,科學家們利用了一種創新技術,在巴西兩個地區找到了數量減少和消失的物種,這就是eDNA鑑定方法。
  • 修正,科學家: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人類如今正面臨什麼?
    而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嚴峻性的問題,那就是《保護科學前沿》雜誌發表一篇論文,人類應該警惕了。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我們都知道,在地球的歷史上,科學已經記錄了五次的生物大滅絕過程,其中每次帶來的影響都非常的巨大。第一次、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總計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第二次、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海洋生物受到重創,遭受滅頂之災。
  • 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種級滅絕率可能達到了95%
    大家好,我叫宋海軍,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談大滅絕之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大家知不知道現在地球上有多少種生物?幾萬、幾十萬,還是幾百萬?幾百萬。大家猜得非常準,實際上是150萬。 這個數字聽起來非常多,但其實只佔地球曾經擁有的物種很少一部分,只佔1%。
  • 科普知識丨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應該怎麼做?
    不論是教科書裡經典的渡渡鳥、袋狼的消失,還是2018年3月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的離世,都在不斷地鳴響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警鐘。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減緩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人們選擇了建立保護地,而這也成為了公認相對有效的方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這樣定義保護地:通過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土地或海洋。 那麼,保護地究竟應該建在哪裡、建多少,才能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呢?
  • 它的名字霸氣,經歷了三次生物大滅絕都沒有滅絕,卻被用來餵雞
    每一次的生態巨變都會讓大量的生物滅絕,存活下來的生命繼續進化演化,這其實也可以說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法則,只有最頑強的生命才能夠經歷一次次生物大滅絕而存活下來,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有生命能夠經歷數次生物大滅絕之後還在延續,那這個生命應該是非常強大和頑強?
  • 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種種跡象已經證實,這不是演習
    地球誕生已有幾十億的歷史,而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出現了許多的生物,但幾乎沒有任何一種是可以延續到今天。他們除了進化到更適應地球生存的另外一種生物,大多都是直接走向滅亡。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最近的就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
  • 南極出現20度高溫!科學家:企鵝可能很快徹底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地球已經被記錄到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的過程,而對於第六次大滅絕是否出現,在近些年來也是一個討論的重點,有些人認為已經來了,也有人認為還沒有來。
  • 有史為鑑:歷史上地球碳循環紊亂致生物大規模滅絕,如今再次出現
    上周在主要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地球碳循環紊亂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災難性事件發生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研究人員認為,上億年前所發生的地球歷史上的兩個毀滅性生物滅絕事件,正是與地球碳循環被破壞有關。而就在當代,由人類驅動的無度碳排放正在導致我們的氣候變暖和生態系統發生前所未有的惡性變化,並迫使人類加緊走上地球歷史上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的道路。
  • 地球的二疊紀——三疊紀物種大滅絕中,蟑螂為什麼活下來了
    大約距今2.5億年前,在二疊紀與三疊紀之間,發生了一次極其可怕的物種滅絕,是五次物種大滅絕裡最嚴重的一次,大越98%的物種滅絕了。當時西伯利亞地區發生了有史以來最恐怖的火山爆發事件,地殼被炸開了一個直徑50公裡的大口子,無數地幔物質噴湧而出。
  • 網傳長江白鱘滅絕了,它真的消失了嗎?
    物種滅絕意味著該生物永遠消失了,那麼存在「死而復生」的情況嗎?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了關於長江白鱘滅絕的各種消息,其中不少文章指出自從2003年後長江白鱘就幾乎沒有出現過了,直到今年這種生物被宣告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