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歷史上五次生命大滅絕
五次生命大滅絕事件中,儘管結果只有一個即大量生命消失在了地質史上,但發生原因和過程卻大不相同,了解下這些歷史,也許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有些許參考意義。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第三大)
發生時間:4.50億年~4.40億年前,滅絕物種數量:約27%的科和57%的屬滅絕,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是板塊運動,岡瓦納大陸從溫暖溼潤的的低緯度地區進入南極,影響了全球環流,因此全球進入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期,也就是雪地地球模式。
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期:在西非(撒哈拉沙漠的塔馬傑特巖層)和摩洛哥(廷杜夫盆地)以及沙特中西部的晚奧陶紀地層記錄到了一次4.50億年~4.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冰河期,此時非洲大陸和阿拉伯半島並不在現在的位置上,而是運動到了南極。
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第四大)
發生時間:3.75億年~3.60億年前,滅絕物種數量:約19%的科、50%的屬滅絕,此次滅據時間持續了約2000萬年,期間穿插著多次滅絕高峰。主要可能的原因是:泥盆紀的大量陸生植物繁育,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比例大幅下降,有益的溫室效應降低,地球進入了卡魯冰河期。
地表因陸生植物根系發達,加速了土壤風化,大量腐殖質和礦物元素進入水系循環,導致海洋富營養化而缺氧,海底生物大量滅絕。
泥盆紀是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期,因此大量二氧化碳被固化入地下,溫室效應被過低導致冰河期。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第一大)
發生時間:2.5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過渡時期,總共約57%的科、83%的屬(大約96%的海洋生物、70%的陸地生物包括昆蟲)滅絕,這是地質史上規模最大的物種滅絕事件。可能的原因是: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噴發,它的底部是地幔駐,源源不斷噴發的巖漿覆蓋了700萬平方公裡,造成海底可燃冰大量釋放甲烷,溫室效應失控所致。
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地幔熱柱將地幔中的熱量緩慢的通過對流帶到地表,如果這種位置發生火山噴發,那麼這個源源不斷的噴發會持續數萬年,簡單的說就是火山失控了,其實我們也控制不了火山。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第五大)
發生時間:2.0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過渡時期,約23%的科與48%的屬滅絕(共70-75% 的生物滅絕),比較幸運的是部分恐龍倖存了下來,結果沒有對手發展成了地球上的霸主。此次滅絕事件沒有明顯的特徵,只能了解到當時的海平面下降,然後又上升,出現了大面積的海洋缺氧。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第二大)
發生時間:6500萬年前,約17%的科、50%的屬(75%的物種滅絕),原因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也有可能是多顆),其直接撞擊和次生的火山噴發導致全球氣候劇烈變化,導致了生物滅絕。
第六次滅絕會在什麼時候?
從地球誕生後大約不到十億年,第一個生命就從一片荒涼的地球上誕生了,從此後到寒武紀,從二十多億年前藍菌在地球上開始發展以來,第一次將地球從缺氧轉變到了富氧狀態下,大量厭氧性生命從此只能躲在一些陰暗的,缺缺氧的角落裡繼續存在。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地球上才出現了格式物種,現代生物幾乎所有門、綱級別的生物都來自於寒武紀,因此到此時生命大滅絕才真正開始有了意義。
最近一次的生命滅絕事件
其實準確的在第四紀後,地球上仍然出現了多次生命滅絕,只是規模相對比較小,只是局部性的物種,一直到在持續這,從未間斷,而最近的滅絕事件新仙女木事件,距今大約10900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北美地區,導致地球進入了持續1200年的短暫冰河期,造成了更新世巨型動物滅據。包括:洞熊、梅氏犀、轉角羚羊與歐洲河馬等大型動物的滅絕。
第六次生命滅絕會在什麼時候?
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就是傳說中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從1500年開始到2000年初,因為人類的擴張與活動,以及造成的氣候變化等原因,已經導致了784個物種滅絕,當然可能有更多的物種甚至還沒有被記錄下來就已經消失了。
從工業革命以來生命滅絕的速度大約是地球演化平均時期的100倍,這個滅絕從這個間冰期初期就開始了,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但工業化時代人類的活動加劇以及大量排放的汙染和無節制的開發森林資源,使得整個速度大大加快,按現代人口的增長速率(1.16%),人類從77億到200億隻需要82年,但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口數量的增加會擠佔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顯然動植物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被考慮。
也許數千萬年後會將現代人類所經歷的時代稱之為第六次生命大滅絕,但是否包括人類,顯然取決於我們的智慧以及對地球的破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