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玉航 中玉資本首席經濟學家
5G通常被視為提供寬帶接入的第五代蜂窩網絡技術。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將任何使用「5G NR」(5G新無線電)軟體的系統定義為「5G」,這一定義在2018年底開始普遍使用。#華為5G#
轉眼之間,5G被華為推出的三代產品,簡直是難以讓人相信,這樣的速度出現在公司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抵制的時期,這可謂是華為速度,作為中國消費者自然感到自豪。
任何事物都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即有欣喜,也有擔憂,因為科技產品的進步是人類的一個進步標尺,而要達到相關的標準,則要付出較為艱難的創新之力。如果一個產品過於快速,其中有沒有讓人擔憂的地方呢。
分秒必爭
在戰爭中,往往有分秒必爭的一個說法,而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關鍵的短期秒數。
貴州有人電視節目叫《《分秒必爭》》,如果以其所描述的秒爭,也顯示了一個哲理。一分鐘,在廚房裡,可以燒開200毫升的水,但未必能讓您立即喝上一小口;一分鐘,在辦公室裡,可以讓您獲得片刻的假寐,但睜開眼又是堆積如山的工作;一分鐘,在球場上,可以打進世界盃賽場決勝的一球,但歡呼只屬於賽場上的明星;一分鐘,在《分秒必爭》,卻可以獲得最高價值10萬的夢想基金,瞬間實現您的美麗夢想。
我們知道在科技界,如果你的技術在短期之內能否不斷更新,那麼,這種分秒必爭的結果往往取決於你的產品技術的可靠性與質量,如果你很快出臺新產品,但並非科技界的創新,那麼這種必爭往往帶給企業的是一種非常不良的影響,甚至傷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北京時間10 月 22 日晚,華為 Mate40 系列手機的全球發布會在歐洲進行。在華為發布Mate40的前幾日,蘋果宣布推出首款5G手機。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在發布會現場進行了調侃:「其他廠商(蘋果)不久前剛剛推出 5G 手機,而華為已經做到第三代 5G 手機了。」
這樣的表態自然有其技術自信,但我們看到中國科學院方面相關專家研究報告顯示:5G技術目前還沒有成熟,過快的頻率往往可能導致技術缺陷的出現。如果只是銷售佔據市場的一種形式,那麼這種分秒必爭的後果也可能帶來較大的市場負面影響。
分秒必爭是對的,關鍵是你的產品質量與創新度、客戶最新科技的體驗能否認可。
欲速則不達
中國有名古語叫「欲速則不達」,謂 性急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語出《 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宋 司馬光《與王樂道書》:「夫欲速則不達,半歲之病豈一朝可愈。」
我們看到科技界部分公司為了搶佔市場,往往會發出許多創新、最新創新的產品,但如果你仔細對比發現,這樣的產品在短期之內也無大的創新,更無大的改善。比如前些年中國空調行為的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各種銷售字眼滿天飛,水環保產品更是吹的神乎其神,但消費者真正體驗過後,卻發現基本就是一種營銷的噱頭,並未出現較大的技術進步。
華為推出第三代5G產品,實際上體現了快的技術升級,但這種技術升級也面臨著「欲速則不達」的市場與技術考驗。研究認為,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 。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萬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結果反而會離目標更遠。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會好,甚至大失所望,萬不可急於求成,畢竟放眼全球,世界5G技術的競爭並非一個公司產品能夠完全勝券在握。
總體來看,華為推出第三代5G產品是科技界分秒必爭的顯現,也面臨著欲速則不達的經濟與技術、市場考驗。是真正的分秒必爭還是欲速則不達,有待今後一個周期內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