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道:為什么爸爸不做家務?聰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0-10-12 小李廣

為什么爸爸不做家務?

小敏媽媽每天要提前半小時下班,順便到學校把孩子子接回家,然後開始準備晚飯,等爸爸下班回來吃飯。

有時爸爸回來早,如果飯還沒做好,爸爸就會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或者看手機邊等飯菜做好。

這天,媽媽讓小敏幫忙擺放碗筷,準備開飯,小敏一邊踮起腳拿筷子,一邊有些心疼問媽媽:"為什么爸爸不做家務?"

媽媽摸下女兒的頭,笑著說:"因為爸爸、媽媽的分工不同呀!媽媽主要負責做家務和照顧你,而爸爸呢,主要負責賺錢養家。這樣我們家才幸福美滿對吧?"

小敏接著問:"可是媽媽你也要上班呀?"

媽媽邊幹活邊說道:"對,因為媽媽的工作沒有爸爸那麼辛苦,寶貝知道疼媽媽了,真乖!"

小敏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以稚嫩又認真的聲音說道:"那我以後多幫幫你吧!"

傳統觀念影響

在很多家庭裡,都存在"爸爸不做家務"的現像,有的確實是因為爸爸工作忙,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受傳統思想和社會文化影響,存在著較強的"大男子主義"。

可是孩子還並不懂這些,她只是看到媽媽這家裡象保姆一樣每天忙碌著,而爸爸卻象個"大老爺"一樣,心理難免會產生一些想法。

這時候,媽媽一定不要將抱怨和牢騷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和對爸爸的反感情緒,從而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的健康成長要父母共同的維護

聰明的父母往往會照顧孩子的心理成長,一個聰明的媽媽也應儘可能地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而應該讓孩子感覺到,為了給這個家創造更好的條件,爸爸媽媽都在努力付出。

聰明的媽媽應該把自己好心情,好心態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內心充滿陽光和自信,讓孩子在沒有思想負擔中長大。

當然,爸爸也應該自我調整觀念,回到家能主動分擔一些家務,讓孩子看到父母都在為這個家庭付出,這樣才能言傳身教地教育孩子承擔家庭的責任和義務。

"爸爸不幹家務的現象"在我國不少地方還存在,不單農村,城裡也一樣有。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男人在外面賺錢養家,女人負責家務,照顧孩子,這種傳統思想至今仍然存在著。


"大男子主義"的傳統思想就在身邊

阿華是我們太極拳友中的一員,身上具備了典型的廣東本地家庭婦女特點:善良樸素、勤儉持家,每天任勞任怨地為家庭默默付出。

我們是晚上練拳,阿華每晚吃完飯後,忙完所有家務才能出來,這對她來說,再正常不過的事。

有一次,剛練完拳她就急急趕回去,我們回她為什麼這麼急,她回答道:"要回去洗碗,今晚家人飯吃得晚,碗放著沒洗就出來了。"我們就好奇地問:"你老公不會洗嗎?"她笑著隨口回答:"他不會洗的,要等我回去洗。"

在我們幾位外省人男人對此表示不理解的時候,旁邊同樣作為本地女人的阿娟姐說道:"這個在我們廣東很正常啊!"

這有點象我們農村老家,也還有這種現象,男人不做飯不洗碗,只負責乾重活體力活。這是歷久以來的習慣,分工不同,"男主外,女主內"嘛。

不過,社會進步了,夫妻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一起分擔家務的現象越來越多了。


媽媽不應把負面消極情緒傳遞給孩子

有的媽媽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放棄了工作,把所有精力都做家務和帶孩子上面。但是往往這種選擇又不是心甘情願的,時間一長,就會產生不滿和抱怨。

很多的家庭矛盾往往就是這些情緒和不滿引起的。有些媽媽會將抱怨和不滿自然或不自然地通地一些生活瑣事,孩子學習等牽引出來,而孩子往往就容易成為那個被發洩的對象。

而對孩子而言,整天和這樣一個牢騷抱怨滿腹的媽媽在一起,沒有一點好處,只會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和不耐煩。

相信你也看過這樣的劇情:當媽媽向女兒抱怨"我容易嗎?為了你,我放棄工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照顧你們吃喝,照顧你的學習上了,你就這個樣子,你對得起我嗎?"

女兒往往回答:誰讓你這樣了!

父母以為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多大的犧牲,然後時不時以此為壓力來教育孩子,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幸福和心態相關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幸福指數與媽媽的心態有直接關係。如果媽媽對生活充滿熱情,那她就能更好地充當好媽媽這個角色。

對於媽媽而言,也許物質的保障是安全感的前提,但

"知足常樂"也是心態自我調節的一劑良方。珍惜眼前生活,珍惜家人,知足所擁有的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一位熱愛生活,熱愛家庭,對家庭,對兒女心甘情願付出的媽媽,孩子自然會覺得幸福。而幸福是健康成長的源泉。

當然,這背後的爸爸,也應該是努力工作,熱愛生活,關心家人,有責任心的好爸爸才對,這樣的家庭才真正溫暖幸福。


(配圖源於網絡,侵聯刪)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 ,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及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小李廣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問「我為什麼我要學做家務」,你的回答影響他的一生
    在《少年說》中,初一的小姑娘餘福鈺走上了天台,向大家傾訴,媽媽在家裡經常跟她說,女孩子要多做家務,要學做飯。媽媽質問她:「你不做難道等著以後的老公來給你做嗎?」她很困惑,為什麼是我要學做家務?為什麼就不能讓以後的老公來幫我做這些呢?
  •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聽了我的回答,女兒不情願地鬆開小手,把我送入電梯。等到冷靜下來我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回答是多麼的愚蠢。「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去上班?」這句話和「我是怎麼生下來的?」一樣,是每個小孩都好奇的問題。聰明的媽媽不會讓金錢束縛孩子的想像,反而會用夢想為孩子插上一對翅膀。小於的兒子就問過她:「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啊?」小於想了想說:「那麼,寶貝你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呢?」
  • 「媽媽,你為什麼上班?」聰明媽媽的回答,會讓娃受益一生
    甚至於一些女性為了補貼家用,產後都不敢多耽擱,經常是出月子後就需要去上班。做職場媽媽,必然要承受更多的心酸,今天偶然看到一位媽媽的自述:好不容易提前下班一會,早早和婆婆一起來幼兒園接孩子,準備給孩子一個驚喜。
  • 「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愛樂•育兒】
    :「隔壁媽媽不上班,每天都在家裡陪寶寶,你為什麼不能陪我?」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產生只有無能的人才去工作的想法,也讓父母充滿無力感。父母的這種無力感,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如果我們必須上班,那就先給孩子好好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上班」吧。
  • 【育兒學堂】「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地鐵上,聽到有個女孩問媽媽:「隔壁媽媽不上班,每天都在家裡陪寶寶,你為什麼不能陪我?」她媽媽說:「人家有錢啊,你爸媽哪有能力不上班!」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產生只有無能的人才去工作的想法,也讓父母充滿無力感。父母的這種無力感,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如果我們必須上班,那就先給孩子好好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上班」吧。
  • 「別人為什麼都不和我玩?」高情商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別人為什麼都不和我玩?」媽媽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一生小李馬上就要三十歲了,今年她的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正是活潑好動,貪玩的年紀。他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完成家庭作業後,都會走出家門和自己的小夥伴們玩耍一會兒。
  • 「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那天晚上孩子睡得早,她和老公正在為愛鼓掌,沒想到孩子醒來了。看到之後就問「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還沒等他們想好怎麼回答,孩子起來給了爸爸一個耳光,還說「誰讓你欺負媽媽了?」現在想想都覺得尷尬都爆。有了孩子之後,估計誰家都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場面。那父母親熱被孩子撞見要如何解釋呢?這個回答堪稱典範,家長都應該學學。
  • 「媽媽,我為什麼要做家務?」這位媽媽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老一輩的父母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大多數都是快樂與辛苦並存,沒有做過家務或者農活的是少之又少。而現在的孩子的童年大都是歡樂而沒有煩惱的,從來沒做過一點家務的孩子更是比比皆是。01「媽媽,我為什麼要做家務?」
  • 「媽媽,你為什麼蹲著上廁所?」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那些特別尷尬的時候呢?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孩子就像是一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天天問你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有些時候問出來的話,只能讓人尷尬的無地自容。閨蜜有一次說到,自家寶寶說:「媽媽,我看到爸爸親你了,我也要親親」。這話讓她尷尬了好久,還埋冤老公做事不注意。而這兩天,她又抱怨自己小祖宗那天問她:「媽媽,你怎麼不站著上廁所?」這著實讓她無法回答,也開始意識到寶寶有變化了。事實上,孩子開始詢問性別差異的時候,寶媽千萬不要逃避。面對這些問題,寶媽可以這樣做,對孩子影響一生。
  • 「媽媽,她為什麼能插隊?」你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的格局。「爸爸!為什麼?」,為什麼?」,只要你在幼兒園好好表現,爸爸就回家陪你玩遊戲,媽媽就給你買新衣服。為了加深孩子的理解,媽媽、爸爸以及外婆,都統一沿著腳印,很自然地站成了筆直的隊形。
  • 孩子不喜歡爸爸怎麼辦?大都是媽媽做錯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但長期這樣下去會讓家庭的關係比重失調,父親在家庭裡除了是&34;就再沒其他的用途,不利於家庭的和諧,對孩子的成長也有不良影響。發現孩子疏遠父親時,聰明的媽媽應該怎樣做呢?大都是媽媽做錯了,聰明的媽媽這樣做1、 讓爸爸加入家庭勞動中,讓孩子明白爸爸的重要性。有些爸爸一下班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讓孩子覺得家裡有沒有爸爸都一樣。其實媽媽可以讓爸爸做一些家務,然後告訴孩子:&34;孩子就會意識到爸爸的重要性,更容易靠近爸爸,並且也會以爸爸為榜樣,成為一個有責任的人。
  • 「媽媽,她為什麼不排隊?」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她為什麼不排隊?,他們為什麼都不跟我說謝謝?」「媽媽,我幫了別人的忙,他們為什麼不跟我說謝謝?」「媽媽,你總是讓我謙讓,為什麼她要搶我的位置?」「媽媽,他為什麼可以那麼沒有禮貌?」所以,當孩子問我們「媽媽,為什麼他們沒有說謝謝」、「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我為什麼還要懂禮貌」的時候,我想告訴孩子: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這或許是很棒的答案「孩子太小,做什麼家務!」「孩子做不好,還不如自己做。」「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讀書就行了!」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往往認為離孩子很遠,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做家務,將來他如何獨立生活?
  • 為什么爸爸越愛做家務,孩子越容易成功?
    你知道為什么爸爸越愛做家務,孩子未來就會越成功嗎?心理學家曾說:「從人類演化角度看,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所以,在現代家庭裡,爸爸已經不再是只負責掙錢養家,回家只趟沙發上看電視的人。
  • 「媽媽,有人摸了我一下」兩位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導讀:「媽媽,有人摸了我一下」兩位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有人摸了我一下」兩位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你爬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為愛鼓掌」時被孩子撞見的尷尬經歷,你是怎麼應對的?昨天在一個家長群裡,有寶媽吐槽:由於疏忽大意,晚上溫存的時候沒有鎖門,結果被5歲的孩子碰巧看到了。面對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孩子顯然被嚇到了,開始大哭起來。「爸爸,你爬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為什麼要欺負媽媽?」顯然,孩子將眼前的這個場景理解為爸爸在欺負媽媽。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面對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孩子顯然被嚇到了,開始大哭起來。「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為什麼要欺負媽媽?」顯然,孩子將眼前的這個場景理解為爸爸在欺負媽媽。而寶媽也嚇得急忙用被子遮住自己的身體,場面一度陷入了尷尬。好在寶爸反應較快,厚著臉皮給孩子解釋說:「爸爸並沒有欺負媽媽,只是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做遊戲呢!」
  • "媽媽,她為什麼能插隊?"你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並非天生的規則破壞者,父母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的格局。其他小朋友指責他不遵守規則,他依舊倔強:"我在家也是這樣!"老師問他有沒有作弊,於子鑠依舊嘴硬,說自己沒有作弊。最後,他才支支吾吾說出了答案:因為剛開始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說,只要你在幼兒園好好表現,爸爸就回家陪你玩遊戲,媽媽就給你買新衣服。
  • 「媽媽,你為什麼不化妝」,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總是對很多事情充滿疑問,他們的思維也是天馬行空的,有時候提一個問題,大人都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問。有的孩子注意到別人的媽媽都化妝,而自己的媽媽不化妝,他們就會問為什麼,那麼媽媽應該怎樣回答孩子呢?
  • 為什麼非要讓爸爸做家務?這位媽媽給出了最好答案,很現實很貼切
    《少年說》電視節目近期很火,其中有個男孩走上天台對媽媽的「罪行」展開了控訴。小男孩表示,媽媽每次的藉口都是社會實踐,逼迫自己做家務,如今除了要做作業,還得擇菜、拖地、刷碗,在媽媽逼迫下,自己學會了拌涼菜、燜飯、煮粥.......可是仔細想想,自己才只有十幾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