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是休息的時候」——蘭大一院首批奮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自述

2020-12-16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疫情不結束, 就不是休息的時候」——蘭大一院首批奮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自述

  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合影。

  孫有惠

  醫生在採咽拭子。 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李俊峰:蘭大一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感染科副主任

  「作為一名醫生,必須帶頭衝在前面」

  2020年的除夕(1月24日)上午8時,我作為醫院第一梯隊的一員入駐隔離病房,連續工作14天。

  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經歷的第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坦言講,在首批入駐隔離病房的時候,最早我們對疫情,對疾病了解不夠多,對感染的風險都不清楚,我是有過擔心的,但是還是那句話,我是黨支部書記,更是醫生,我必須是越危險越要衝在前面。

  在這場疫情中,我最大的體會是我們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是並肩作戰的戰士,在並肩作戰中,我們和患者就像朋友一樣,即便現在他們出院了,我們彼此還是經常有聯繫。

  3月4日,我又進入隔離病房,開始連續工作14天,隨後隔離14天的模式。作為一名醫生,這是職責,也是使命。疫情不結束,就不是休息的時候。

  今年春節的原計劃是大年初三帶著孩子回老家,但是疫情打亂了這個計劃。在隔離病房的這段經歷,將是我職業生涯中一個特殊的經歷,這個經歷讓我更加堅定對專業的守護。

  想起第一次走出隔離病房,見到陽光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但願疫情早日結束,大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戶外享受美好。

  濮家源:蘭大一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紙尿褲,那不是必需品嗎?」

  我們發熱門診第一梯隊工作時間是1月22日到2月5日。

  發熱門診分為三個區:清潔區、緩衝區、汙染區。我們所有工作都是在汙染區完成,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篩查出新冠肺炎感染的確診、疑似患者。在第一梯隊進發熱門診的時候,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最長一次是工作了11個小時,那感覺就是憋、悶、緊,確實考驗一個人的承受能力。

  第一次兩周的醫學隔離觀察結束前,考慮到當時醫院呼吸專業的醫生人數肯定緊張,而我已積累了相當的發熱門診工作經驗,就提前向醫院請戰,請求隔離結束後再次進入發熱門診工作。隔離結束的當天被接回醫院後,我就拎著行李箱直奔發熱門診,到現在差不多有兩個月沒見到家人了。

  第二次進發熱門診後,我的工作和第一次有所不同,主要是把關醫療行為。這一次穿防護服的時間比第一次少了,防護服只能穿脫一次,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防護裝備,發揮醫務人員的最大能力,同時又要保障醫務人員不被感染,我們儘量控制在每班最多不超過12小時,但有時候特殊情況也會適當延長些時間。紙尿褲,那不是必需品嗎?問題是很多醫務人員墊上紙尿褲後尿不出來,想想也挺難受的。

  孫有惠:蘭大一院血液科護士長

  「這段時間終生難忘,等我老了講給孫子聽」

  我是1月22日進發熱門診,2月5日出來的,在發熱門診共待了15天。疫情發生前我在血液科工作。

  作為護士長,我在發熱門診的主要工作用一個詞概括就是「管家婆」——每天指導並協助大家穿防護服和隔離服,監督每個人正確地脫防護服和隔離服,保證每個人不被感染;處理工作中的一些難題,比如哪個病人情緒不好需要安撫,什麼東西壞了需要聯繫維修;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大家的物資,計劃領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每天為大家訂餐;重複使用的物品,每天要聯繫消毒、洗滌,不能有短缺,以保證每天正常運行。

  我們3人上白班,2人上夜班,每班工作時間12小時。每班的工作程序是:1人負責預檢分診,1人負責為患者抽血,1人負責留觀病人的治療和生活護理。

  實際上,除患者需要心理護理,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一樣需要,尤其是年輕的護理人員,沒有經歷過像這一次的這種疫情,精神緊張,護理工作壓力大。我們怎麼梳理壓力呢?聊家常唄,比如孩子怎麼樣,老公怎麼樣等等,還有就是聽聽音樂,看看書,偶爾與家人視頻一下。

  從事護理工作16年來,在發熱門診的這段時間必將是我終生難忘的記憶,我會珍藏這段時間的日誌和疫情期間的工作照片,等我老了講給我的孫子還有重孫聽。

  胡莎莎:蘭大一院傳染一科護士長

  「人就應該活成社會和人們需要的樣子」

  疫情發生前我在傳染科工作。我們第一梯隊在隔離病房夜以繼日封閉式工作了14天,從2020年1月23日到2月5日,現又作為第四梯隊,從3月4日第二次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到3月18日。

  我在隔離病房的那麼多天從未因為恐懼和工作累而哭過,卻因為看到我的團隊攻堅克難卻無怨無悔時而感動得淚流滿面。

  我所在的這組共負責護理患者約20名(包括疑似病例)。一班一天3人, 12小時輪一次班。我最長一次工作了近20小時。在隔離病房的這一段時間是有些苦,有些累,但我內心是快樂的,因為我覺得人就應該活成被社會和人們需要的樣子。

  對我們護理人員而言,除對患者身體上的不適做好監測和護理之外,心理安撫也是必需的,我們為患者講解新冠肺炎的科普常識,讓患者正確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更會認真傾聽患者的感受,給他們以傾訴的機會以便不良情緒及時得到宣洩,減輕心理壓力,而我們還會使用肢體語言與患者交流,比如握著患者的手傳遞信任。

  我們第一梯隊撤離病房那天,我去和患者一一惜別,患者說:「護(士)長我不知道你長啥樣,但我記住了你微笑時彎彎的眉毛。」我當時的感受是:「我寧願從未見過你,從不認識你,但相遇讓我不顧一切地想要疼惜你,照顧你。」

  李佳蔚:蘭大一院傳染科90後護士

  「沒時間害怕,覺得這就是我應該要做的」

  疫情發生後我們是第一批投入到工作中的,從1月24日進入發熱門診後連續工作14天。當初我也曾報名去武漢,但是沒有被選上。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預檢分診,血標本的採集,留觀病人的處置和生活護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消毒隔離。每天工作12小時,早上8時接班晚上8時下班,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穿防護服。以前從來沒有穿過,穿上防護服之後行動不是很靈活,走路像企鵝一樣,護目鏡時間長了裡面都是霧水,我們只能把臉靠近電暖器去烤一下來除霧。

  我們一個班是12個小時,最開心的是摘下口罩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隔離病房的工作量較之前的來說各方面都增加了。我們不僅要做好護理工作,還要做好清潔工作,而平時清潔工作由專人負責。

  在這次疫情中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你不害怕嗎?我貌似真的沒有害怕過,也沒有時間害怕,覺得這就是我應該要做的。「我要上」就是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每當下班看到自己憔悴的臉,護目鏡和口罩留在臉上的壓痕,我覺得它就是刻在我們臉上的「軍功章」。

  陳瑤:蘭大一院感染科90後護士

  「我的工作雖然很平凡但卻很有意義」

  我從1月24日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到2月3日結束,共14天。我們隔離病房第一梯隊的成員,之前都是感染科的,雖然我們之中有的經歷過SARS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但面對這場疫情,依然是一種艱巨的考驗。

  我是第一次面對這個疫情,不知道它的嚴重性,所以剛開始我是不害怕的,但是到後面我開始害怕由於我的粗心或者防護不到位,讓其他人員感染,但經過同事們細心和耐心的指導,我做好了自己的防護,也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在隔離病房裡工作的這段時間裡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感受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雖然很平凡但卻很有意義。

  當我們醫院第一例病人治癒出院,所有住院的病人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個個興奮溢於言表,隨後所有病人都開始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這讓我們很欣慰。

  在隔離病房的14天,除苦與累之外,會有很多瞬間令人感動和難忘。記得有一次午飯吃的是漢堡,打開餐盒時,每一份餐品上都有祝福語,當時就感到特別溫暖,覺得自己的這份工作特別值得,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記者 雷媛 田蹊

相關焦點

  • ——蘭大校長視頻連線蘭大...
    2 月 26 日晚,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等學校領導一行來到蘭大一院遠程視頻會議中心,同駐守在武漢戰 " 疫 " 一線的蘭大一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員視頻連線,轉達全校師生對他們的問候與關心。通過蘭大一院 5G 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分別與甘肅省第四批、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中的蘭大一院、二院醫護人員視頻連線。蘭大一院呼吸病學權威專家、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劉曉菊教授,蘭大一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醫療隊病區主任李強,神經內科護士長、醫療隊總護士長閆柏靈等醫療隊員,向校領導、院領導詳細匯報了目前醫療隊工作學習生活情況。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給奮戰一線醫護人員的一封信》
    :《給奮戰一線醫護人員的一封信》作者:姜一   臨沂市白沙埠鎮崖頭小學六年級二班指導教師:孔小麗 敬愛的醫護人員們:            你們好!這麼久以來,你們以堅定的職業道德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上。戴著悶悶的口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和成人紙尿褲,穿梭在隔離病房內和時間爭分奪秒,量體溫,餵飯餵藥,甚至給病人加油打氣,你們不僅僅在用醫術救人,溫柔的話語更撫慰了患者脆弱不安的心。脫下口罩和頭套時,你們癱坐在地上的樣子真讓人心疼;護目鏡摘下留下的深深的壓痕,鼻梁和面部多了的紅腫與疼痛,那是你們最美的戰績!
  • 首批麻醉護理抗疫突擊隊奔赴一線
    抗擊肺炎責任與使命,首批麻醉護理抗疫突擊隊奔赴一線!為抗擊疫情、救治更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大批休假中的醫務人員主動來到一線支援。疫情就是號令,武漢協和醫院麻醉科迅速抽調優秀護理骨幹,組成全國首批麻醉護理抗疫突擊隊,第一時間奔赴前線,以戰鬥的姿態,投入到支援武漢疫情定點醫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他們用颯爽的英姿,無私的奉獻詮釋著麻醉護理人的仁心與大愛。
  • 東湖幼兒園開展對援鄂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一對一關愛行動」
    東湖幼兒園開展對援鄂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一對一關愛行動」 2020-02-19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山一院:戰「疫」最前線,黨旗高高飄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動員部署誓師大會上,中山一院醫務人員發出了最強音。作為首批國家醫療隊派出單位,中山一院一支9人的醫療隊除夕夜緊急馳援武漢,打響了戰「疫」第一槍。至今,已有三批150名隊員奮戰在武漢最前線。在黨組織帶領下,隊員們衝鋒陷陣,無愧於誓言,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疫情防控一線閃閃發亮。「我報名!
  • 「疫情中的一點「甜」」桔子科技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致敬!
    是的,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醫護人員是最堅強的力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所以,醫護人員上了很多次熱搜,他們確實很棒,配得上熱搜。但是,最美逆行者除了醫生,護士等奮戰一線的專業醫護人員,還有默默無聞的社區工作者,他們同樣擔負著疫情防控的重大責任。
  • 關愛醫護人員,致敬所有一線「逆行者」
    作者:楊婧藝  近日,我國多省已經相繼出臺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的政策。當前,奮戰在一線醫務人員工作確實非常繁重,工作和休息時間有限,心理壓力很大,感染風險也高。因此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醫護人員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保障一線醫護人員安心戰「疫」,團組織在行動
    孩子的爸爸趙小剛是重慶附屬永川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生,疫情暴發以來,他與妻子連日奮戰在抗疫一線。為幫助解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後顧之憂,團重慶市永川區委組建青年教師志願服務隊,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提供假期陪伴與課業輔導。
  • 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他們有話說……
    自2019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這裡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目前收治的全部為轉診確診的患者。晚上9點,57歲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帶著疲憊,一瘸一拐走向記者。
  • 湖南省文化館志願小分隊慰問「90」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4月28日,湖南省文化館志願小分隊走訪慰問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胡佩(左二),並向她送上書法、美術作品。湖南省文化館油畫家章作人為胡佩拍攝人物造型,計劃為她繪製一幅油畫作品。紅網時刻4月29日訊(通訊員 曾紅春 記者 胡邦建 攝影 梁向東 李奇)為弘揚抗「疫」英雄事跡,傳播正能量,4月28日,湖南省文化館志願小分隊專程赴湖南省兒童醫院慰問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胡佩,以此向抗「疫」醫護人員致敬。
  • 「粵抗1號」馳援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疫情發生以來 很多醫護人員長期堅守在一線 為助力一線醫院醫護人員抗擊疫情 2月28日 香雪製藥通過鍾南山醫學基金會
  • 思考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高考能不能加點分?
    每當有災難發生的時候,都會出現英雄。今年的英雄就是那些最美麗的逆行者,最美麗的醫護人員。為了做好病患的救治工作,醫護人員不僅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而且還要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一些醫護人員為了節約防護服,還不得不穿著成人紙尿褲。因此,她們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每一位國人。
  • 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媽媽們
    本文轉自【新華網】;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媽媽」新華社天津5月10日電 題:疫情中「盛放的康乃馨」——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媽媽」新華社記者慄雅婷、宋瑞、劉惟真劉曉萌是天津市武清區中醫醫院的主管護師,也是天津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在定點醫院武漢市武鋼二醫院工作時,她用馬克筆在防護服上寫下「劉潤賢媽媽」。「兒子是我的力量源泉。」劉曉萌說。「剛開始不敢和他視頻,怕他哭鬧,只能在和家人視頻時偷偷看一眼在一旁玩耍的他。」
  • 安琪集團捐贈200萬益福康馳援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1月28日,安琪集團通過宜昌市紅十字會,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宜昌醫護人員,捐贈價值200萬元的益福康酵母硒酵母多糖產品。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鬥爭中,安琪集團黨委帶領全體員工,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全體幹部職工團結一心,抗疫情、穩生產,心繫廣大醫護工作者,要盡全力幫助這些「逆行」的天使保持健康體魄。
  • 珀芙研緊急馳援抗疫一線 解決醫護人員口罩臉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災難面前,廣大醫衛戰線的工作者挺身而出,奮戰「疫」線,上演了「最美逆行」。然而,長時間與疫情的決戰,醫務人員在與病毒搏擊,與時間賽跑,給患病的人們築起健康的防線之時,他們的臉頰卻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傷、勒到破皮。為此,專業功效性護膚品牌珀芙研,火速支援抗疫前線。
  • 董毅斌家庭:抗疫一線 伉儷同行
    【文明家庭】抗疫一線 伉儷同行—— 記清水縣人民醫院外三科副主任醫師董毅斌家庭■新天水記者陳少娟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批又一批的醫護人員衝到了救治的最前線,其中更有不少夫妻檔,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舍小家為大家,攜手奮戰一線,用行動書寫了大愛的含義。
  • 「片片」溫暖共築抗疫長城,廈門綿羊向醫護人員捐贈抗疫物資!
    來源標題:「片片」溫暖共築抗疫長城,廈門綿羊向醫護人員捐贈抗疫物資!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廈門綿羊在行動,致敬醫護人員共同戰疫2020年 3月 10日 領導人近日就關心愛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醫務人員專門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
  • 中山一院回顧抗疫之路 156名抗疫英雄獲表彰
    會議以「奮鬥·青春」為主題,回顧中山一院3個多月來抗疫奮鬥之路,表彰156名抗疫醫療隊員和在醫療戰線奮鬥的優秀醫生、護士,致謝社會各界力量。希望中山一院繼續發揚抗疫精神,慎終如始,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 市管拔尖人才、「青苗」人才慰問馳援湖北抗疫一線人員家屬
    市管拔尖人才、「青苗」人才慰問馳援湖北抗疫一線人員家屬匯集愛心力量溫暖一線「戰士」市管拔尖人才、「青苗」人才(企業)向我市馳援湖北抗疫一線人員家屬捐贈慰問品一批。2月18日上午,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組織部分市管拔尖人才、「青苗」人才對我市馳援湖北抗疫的醫療人員家屬開展慰問,以實際行動關心關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幫助他們解除後顧之憂。
  • 一線阻擊疫情!市二院首批病區醫護人員輪班結束、隔離休息
    1月28日,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在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已經不分晝夜地工作了2周有餘。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春節前,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疫情防控治療第一梯隊100多名醫護人員臨危受命,走上阻擊疫情最前線,直到幾天前才暫時結束奮戰,輪班隔離休息。1月28日,阜陽日報記者在醫護人員隔離的賓館看到,儘管離開了院區,他們的防護工作還是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