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公務員考試考上的都是公務員嗎?其實不然,還有參公

2020-12-11 專注教育那些事

公務員如今也算是一個比較光鮮、體面的職業,對於一些進不了大型企業的畢業生來說,考個公務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今的公務員招錄的人數越來越少,退休的人越來越多,總體人數正在不斷減少。公務員人數一少,提工資增待遇對於財政而言壓力就會減少很多,收入增加是早晚的事。體面且較為輕鬆的工作,加上不錯的收入,公務員的性價比正在不斷提高。

眾所周知,如今的公務員是逢進必考,想要進入公務員序列,這首先就得過考試關。於是國考或省考成為大家踏入公門的必經之路,然而參加這兩個考試考取的都是公務員嗎?其實不然。

每年公務員考試中的職位都有兩個類型,一個是公務員崗位,一個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崗位。被招錄的公務員崗位人員佔用行政編制,是正兒八經的公務員,而參公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沒有行政編制,佔用的是事業編制,按照公務員法對公務員的定義,參公人員並不屬於公務員,本質上屬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參公人員雖然不屬於公務員,但是他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換言之,公務員有的福利待遇他都有。如果參公人員被調入行政機關,身份也有可能直接轉為公務員。在遴選考試方面,參公和公務員擁有同樣的機會,並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歧視」,個別省份除外。

那麼問題來了,參公對比公務員有何劣勢呢?其實參公部門一般都是行政機關的下屬單位,所以參公人員升職潛力有限,比不上公務員。另外。公務員是「金飯碗」,所在的部門一般不會被裁撤,但是參公就不一定了。想當年山西省在省考報名開始後竟然有一個參公崗位被撤,原因是這個崗位所在的參公部門轉成了企業,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參公比起公務員而言在穩定性方面還是差了一點。

不過參公雖然比公務員稍遜一籌,但是比起它的其他事業單位兄弟姐妹而言,可算是站在了金字塔頂端。事業單位有四類,參公、全額事業、差額事業、自收自支。其中參公最好,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才能進入,政治前途比其他三位兄弟姐妹都要好。全額事業意為財政全額供養,這個也較為「保險」,學校就屬於這一類。差額事業意為財政只補貼一部分錢,其他靠自己,以後會逐漸向自收自支型事業單位過渡。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這種一般都是設計院、公證處之類的有經營活動的單位,國家不給撥款,收入全靠自己。如果效益好的話,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不過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是企業化,所以比起其他事業單位還是有些「不保險」。

筆者建議,一般而言,在公務員考試中儘量選擇行政編制的公務員,參公事業單位作為第二選擇比較穩妥。當然,這也看具體的職位和個人水平。

相關焦點

  • 考上公務員後有公務員編制嗎?
    報考了公務員考試,上岸後不一定就是公務員編制,具體還要看單位的性質,有的是公務員編制,有的是參公事業編制。一般省考和報名時都可以從報名崗位表上看到對應的單位性質。所以參加公務員考試後,一般是兩種編制的可能。
  • 「參公」是什麼?參公就是公務員嗎?
    雖然今年公職類考試面臨擴招趨勢,招錄人數相比往年成倍增長,但是各位同學也要熟悉今年的招聘政策、了解報考條件和流程,避免臨時慌張,出現失誤影響報考。其實在很多公務員招聘公告中,大多數同學都會發現「參公」這個字眼,那麼什麼是「參公」哪?難道「參公」就是公務員嗎?
  • 參加公務員考試考上就是公務員?不一定
    近些年,私企「996」越來越多,很多人不滿從而選擇公務員的道路,但之前並未仔細了解過公務員考試,考上發現是事業編,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因為公務員考試中有一部分職位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簡稱參公。
  • 剛考上了一家事業單位,又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如何取捨
    剛考上了一家事業單位,又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如何取捨?大學畢業生在參加公考的時候,大家都會同時報一兩個事業單位招考崗位,同時兼顧公務員考試。因而事業人員招考和公務員考試是錯開的,一般只要時間上不衝突,都不成問題。相對來講,公務員考試要比事業人員招考困難許多,報公務員考試的同時報考事業人員招考,也是為了「雙保險」。
  • 考上了公務員是不是就有公務員編制了?
    報考了公務員考試,上岸後不一定就是公務員編制,具體還要看單位的性質,有的是公務員編制,有的是參公事業編制。一般省考和報名時都可以從報名崗位表上看到對應的單位性質。所以參加公務員考試後,一般是兩種編制的可能。
  • 2021國考筆試時間確定,參公是公務員嗎?參公和公務員哪個好?
    在國考職位表中,每年都有大量「參公」崗位,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24128人,其中參公崗位招錄2123人,佔比約8.8%,崗位主要集中在公安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氣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地震局等部門。
  •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的區別在哪裡
    但有優勢也就有劣勢,很多剛剛踏出校園的大學生對於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編這三類身份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有時候考上了反而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下面我就橫向比較一下這三類身份的優缺點。三種身份的背景概念公務員:簡單說就是國家公務人員的簡稱。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政府這個概念是非常虛化的。什麼是政府?政府在哪裡?比如說北京市政府,大家想到的是北京市正義路2號那個紅色小院。
  • 參公事業單位是公務員嗎?參公後能升遷嗎,參公有何好處
    參公管理的單位一般都是各單位因為缺少行政編制,但是業務又很繁忙,拿不出更多的編制無意為之的一種手段。參公管理單位一般是分為黨群口、政府口等多方面。包括的單位有如下:各級黨校、各地共青團、各地婦聯、殘疾人聯合會、紅十字會、工商聯、作協等單位。
  • 參公和公務員有區別嗎?
    參公和公務員有區別嗎? 究竟什麼是參公呢,參公是公務員嗎?參公和普通公務員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答下這個問題。 參公是什麼?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
  • 通過省公務員考試招錄後,能使用行政編制,成為公務員身份嗎
    國考公務員,是為部委招錄工作人員,為「中央國家行政機關」補充新鮮血液。而省考公務員,是為省、市、縣、鄉四級「國家行政機關」招錄公務員,同時,還為四級參公事業單位招錄參公人員。省招公務員考試公告中,使用行政編制的,是公務員,在行政機關工作;使用事業編制的,是參公人員,在行政類和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工作。從待遇上來講,公務員和參公人員沒有什麼區別,也可以相互之間轉任。但兩者之間,使用的編制類型不同,一個是行政編制,一個是事業編制。崗位不同,一個是行政崗位,一個是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
  • 公務員考試報考「參公」要慎重!很多人忽略這兩點,考生值得收藏
    現在就業形勢一般,且就業環境差,所以很多人開始了參加國家考試。很多人選擇去國家部門工作並非因為工資高,而是因為這類工作較為穩定,不用像企業一樣擔心是否會失業。但是很多人都是盲目的去考試,完全沒有分清這三者的區別,這也使得很多人考上工作後遺憾頗多。
  • 成公教育|公務員、參公的區別,終於說清楚了!
    很多人在面對公務員招考時,分不清參公機關和公務員機關,並且不知道兩者的區別,很多人也認為只要考取公務員就是一個鐵飯碗。雖然不管是參公還是公務員,最終考上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最終上岸時以公務員機關還是以參公機關,差別還是非常大的,甚至影響往後的人生發展。
  • 行政編=公務員,參公編≈公務員,工勤編≠公務員
    鐵飯碗考試熱眾所周知,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考生,財政全額撥款的機關公務員編制,很多考生考了很多年,竟然分不清自己所考崗位的性質,筆者為大家詳細介紹:1.行政編=公務員主要分為參公機關人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參公機關人員一般指的是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但是性質依然是參公人員;另外一類是參公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一般是某個行政機關的二級機構,編制一般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待遇參照公務員。
  • 參公事業單位要取消嗎?能轉公務員嗎
    但是改革過程中,反對聲音也很多,尤其是已經享受參公待遇多年的高級幹部,很難接受取消了參公,變成事業編。各級單位對組織部門的文件牴觸情緒大,執行不傷心,結果改改停停,最終大多數改革以失敗結束,你說這樣的改革還要維繫嗎?
  • 省考答疑 | 考上=白考?參公管理和公務員究竟有啥區別?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託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 參公管理和公務員區別究竟是什麼?
    在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會看到「參公管理」幾個字,那麼究竟什麼是參公管理呢,參公管理是公務員嗎?參公管理和公務員區別是什麼呢?今天,福建中公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解答下這個問題。參公管理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是指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要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進行管理。二、參公管理和公務員的區別根本區別就是編制不同,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而參公人員的編制為事業編制。
  • 公務員考試職位備註是參公管理,是什麼編制,與公務員有什麼區別
    大學畢業參加公務員考試,職位特別註明是「參公管理」,那麼就是「參公事業單位」無疑。黨委群團機關雖然也被稱為參公管理,但使用的卻是行政編制,因此不會有備註。
  • 重要丨國考參公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能報考嗎?
    每年國考報考的時候,都有很多小夥伴問小編,參公單位能報考嗎,待遇怎麼樣。與其到時候再四處詢問,不如現在就開始了解!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參公單位,與公務員有什麼區別,是否屬於公務員編制。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
  • 參公人員可以提拔到公務員崗位嗎?有多大可能?
    參公人員分兩類,一類是行政參公,一類是使用參公。行政參公主要指的是群團組織,比如工青婦(工會、共青團、婦聯),他們不是黨政機關,但參公管理,使用的是行政編制,都需要進行公務員登記,和公務員無異。有障礙的主要是指事業參公人員,這類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不過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不執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而是依據公務員法管理,享受與公務員同等的工資和晉升待遇。事業參公人員和公務員一樣,都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才能進入,並在機構編制部門進行參公登記;都可以參加遴選,選調到其他行政機關任職;都能享受職務晉升和職級並行待遇。
  • 國考答疑:國考參公和公務員有何區別?
    每年國考報考的時候,都有很多小夥伴問,參公單位能報考嗎,待遇怎麼樣。與其到時候再四處詢問,不如現在就開始了解!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參公單位,與公務員有什麼區別,是否屬於公務員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