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管理好你的時間,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2020-12-15 俊明讀書

最近,有一位朋友向我抱怨道:「自從進了銷售部,每天都圍著客戶早出晚歸,沒有時間好好睡上一覺,沒有時間陪家人說話,沒有時間看書學習,工作佔據了整個生活,可業績依然不達標,我真希望能把一天24小時變成48小時」。其實,很多人也存在著這位朋友所描述的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最本質的原因是在做事情之前沒有做好計劃與安排,缺乏時間管理的意識。通過書籍的學習和自我實踐,接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時間管理的五個步驟,以及該如何制定有效的日程安排表,讓您更有效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成為一名時間管理的高手。

想要真正管理好時間,首先要了解我們的時間是如何被浪費的?一般來說,浪費時間的原因有工作缺乏計劃、組織不當、時間控制不夠、整理整頓不足、進取意識不強等五個方面,在學習下面的內容前,我們首先要反思自己在哪一方面不足,才能對症下藥。

有效地時間管理分為5個步驟:

一. 明確價值觀。價值觀是我們想問題和做事的基本原則,它是進行時間管理最基本因素,大多數時候,我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採取行動。具體來講,價值觀就是什麼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是家庭?工作?還是金錢?你首先要明確自己需要什麼,才能達到目的,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很可能你會到達別的地方。

二. 明確任務,將任務按優先級排序。這需要拿出一張紙,寫下所有你想要的東西,如健康、金錢、幸福的家庭、愛情、事業、自由、安定.....,寫完之後,劃掉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一項,再從剩下的目標裡劃掉你認為不重要的一項,直到只剩下一項,它就是你最重視的東西。

三. 判斷任務的類型。任務通常分為四種類型,即緊急但不重要的任務、緊急但重要的任務、不緊急不重要的任務、重要不緊急的任務。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重要的任務,重要任務是指如果它成功完成,你或別人將獲得很大的收益,帶來的收益越高,這項任務就越重要。緊急但不重要的任務,這類任務應該從現在立即去做;緊急且重要的任務主要與生活品質有關,包括長期的規劃、問題的發掘、參加培訓等,應該多投入時間;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這類任務會讓我產生「這件事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例如電話、突然來訪的客人等;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任務,簡而言之就是浪費生命,所以不值得花很多時間在這個任務上,但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去做緊急重要的事情,我們有時候又需要去做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例如玩遊戲、閒聊、看電視劇等。

四. 制定日程表。寫日程表時,可以把時間分為幾塊,例如上班的時間、吃飯的時間、睡覺的時間,然後再具體劃分每一塊的時間。但要注意寫日程表時要符合實際,在制定時應該採用靈活的方式,一般來說,只將時間的50%計劃好,另外50%為靈活的時間,用來應對各種打擾和無法預期的事情。如果時間表制定太過精細,反而會失去機動性和實用性。

五. 日程表反饋。在執行制定的日程表過程中,每隔一個周或兩個周進行反思,不斷的修改,在修改之後再執行,不斷反思與完善,一般來說這樣的反思即使對自己做過的事的反思,也是對時間安排的反思。

如果你以前從沒有好好計劃過時間,從頭開始會有一些困難,不過時間管理和其它事情是一樣的,你做的越多,就會越做越好,關鍵是要堅持大約30天,養成逐日管理時間好習慣,並看效果,增強自信心。

相關焦點

  • 你如果抱怨人生失敗,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不再為虛度光陰而悔恨
    好好把你的時間加以利用和管理,以彌補並創造出其它的資源。做好時間管理,不再因虛度光陰而悔恨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說時間一去不復返,年華似水不回頭,人生無法重新來過。莊子曰:「人生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是說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光陰虛度,徒留悔恨和哀嘆。那麼,怎麼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虛度了光陰呢?李開復的這一段話可給我們參考。「人的一生兩個最大的財富是:你的才華和你的時間。
  • 夜讀|遠離抱怨,你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遠離抱怨,你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04:20來自瀟湘晨報遠離抱怨,你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來自人民網00:0004:2001「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今天你流的每一滴眼淚,未來都會變成珍珠或鑽石還給你。說明你還心存幻想,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為什麼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請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無論遇到任何問題,請你第一時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唯有你自己改變,問題才能最終得到解決。02心理學上有一個「歸因理論」,就是說如果問題出現,你把原因歸結於別人,就會產生抱怨、情緒低落,有一種無力感,而不是去積極解決問題。
  • 我的人生我做主,請把時間還給孩子自己 | 小五色時間管理法
    ,每個人的時間都只能自己去過,沒有人可以幫助你度過一生。其次將時間究竟屬於誰的這個事情跟孩子交流清楚,孩子要管理孩子的時間,父母也要活好父母的生活。沒有人可以幫助其他人活對方的人生,就像沒有人可以幫助別人吃飯一樣。最後是要教給孩子時間管理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 管理好自己就能管理好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總是公平有限的,有限的資源對於無盡的需求總是匱乏的,時間不夠用其實是正常的。時間管理是已經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技能,只不過時間公平流逝,時間管理技巧學得再多,也無法和其他資源一樣會多出來。所以我們無法單一去管理時間,只能管理自己。
  • 人生在世不容易,請對自己好一點
    因為有些事情如果你想要處理好,是需要花費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的,還很有可能不會得到你所想要的結果。畢竟每件事情的難易程度,都是各不相同的,你永遠無法揣測出,在下一個時間段當中,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人生在世不容易,所以要學會對自己好一點。
  • 人生,要對自己負責
    請您幫我分析一下我未來的事業財運如何,生意能做成功嗎? 還有就是希望南老師幫我指點一下,我的正緣什麼時候出現,是什麼樣的人,他的家庭條件以及未來我們的婚姻是否會有問題?我的身體會好嗎,可以生自己的孩子嗎?很擔心對方對我不好,後半生依然延續著童年的痛苦。 八字:女,陰曆乙丑年正月二十九,早上7:10出生,江西贛州。
  • 時間管理書單,使用時間的方法,決定人生的高度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這兩類的人:第一類人過著我們夢想中的生活,非常的自律,他們能夠將繁忙的工作日程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還能夠在閒暇之餘去發展的自己的愛好。回頭再觀另一類人則恰恰相反,生活和工作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言,每天看似百般辛勞,但卻沒有任何的成就可言。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我們付出莫大的努力,而自律的養成卻僅僅只需我們做好時間管理即可。
  • 親愛的,這是你的人生,請對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
    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據說人悲傷的極限是5天,很多煩惱,其實都沒什麼大不了,只是你在那個情境下,在那種心情裡,庸人自擾罷了。所以,無論發生什麼, 先善待自己,時間一過,世界自然會好。」想來使人覺得遙遠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那個難熬的黑夜,那件無法挽回的事。以及無法成熟自冾,缺少底層能力的自己。將悲傷拉的遙遠,讓糾纏繼續糾纏。於是你被非理性,迷霧,幽暗包圍。為什麼是你?為什麼是這樣的人生?你一次次的質問,懷疑,夜不能寐。
  • 要想掌管人生,首先要學會管理時間
    六年前,那張「清華學霸時間記錄表」在網絡爆紅,網友們為此驚嘆:一份辛苦一分才,最怕優秀的人比我們還努力!到現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各種形式的「打卡」、「studyaccount」等隨處可見。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看重對時間的規劃與管理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呢?
  • 如何讓孩子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讓人惋惜的同時,也令人深深地反思:這是一種對自己的人生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那麼,家人如何讓孩子變得勇於前進,變得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呢?這種錯誤的歸因模式,不僅讓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責任,也看不到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  這種不願承擔責任的行為,除了外界壓力的客觀影響,更多的源於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形成了錯誤的歸因模式,剝奪孩子的責任心。一個沒有責任心、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的孩子,怎麼能在將來有所作為呢?!  敢於負責任,這也是孩子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課。
  • 人生感悟:做最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文/藍四丫頭人生感悟:做最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曾經就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讀高中的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特別迷戀臉小的女孩,可是每每照鏡子,卻發現自己是一張大餅臉,心裡特別的沮喪。後來的我才知道,做真實的自己才最重要,為別人而活太累了,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也太累了。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中寫道: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裡充當配角。翁達傑的《英國病人》:對於你無法擁有的,你只是逃避,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 《墨菲定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的確,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02人生不是為了生氣有一位禪師十分喜愛蘭花,平時會花很多時間培育蘭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都能像禪師這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生活就會多一分淡定,多一分從容,少一些焦慮,少一些憤怒,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美好,更有意義。
  • 致初中畢業生:義務教育結束,意味著你要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或許很少有人在意,初中畢業其實是人生裡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節點,因為初中畢業,意味著九年義務教育的結束。更進一步講,同學們,九年義務教育的結束,意味著你要開始為你的人生負責了。十二年義務教育的討論一直沒有消停過,但就目前來看,這還是一個短期內難以實施的目標,因為無論從社會資源還是從學生成長特點來說,都是不太現實的。
  • 心理學: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文/林舒心圖/網絡如果有人問你,你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了嗎?你也許會這麼回答,情緒怎麼能控制,負責的呢?高興的時候就大笑,不開心的時候就悲傷,這是人之常情的。之所以工作得比較成功是源於上一次深度的思考加自信心,學會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決定人的人生,無論你有多高的學歷,多豐富的經驗,缺少情商與智商都是零的。想要成功就要觀察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任由情緒的爆發,影響自己正常的工作,學習或生活,有良好的情緒我們在做事時才能集中精力,在短時間內做出高效率的事情,利用好時間做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 你管理時間的能力,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其實,沒有人不懂得時間的重要性,但卻依然做不到珍惜、有效利用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你還不會管理時間。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無法管理。柳比歇夫26歲起就開始通過他的時間統計法對自己進行研究和試驗;康德、富蘭克林一生都秉承著嚴格的時間計劃做事……無數的事例告訴我們,偉大的人一般都是懂得管理時間的人。只有真正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後,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時間,不虛度此生。
  • 五個自我管理的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這不由讓我想起賈伯斯曾說過的一句話: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裡,你養成了習慣;在你生命的最後的30年中,你的習慣決定了你。而王爾德說的就更有哲學味道了,他說,起先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之所以講這些,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是完全有機會和可能擁有另一種人生的,前提就是能改變日常的習慣。想要變得更好,這五個習慣必須要養成。
  • 不管教的勇氣:孩子的人生由孩子自己負責
    最近讀了《不管教的勇氣》(岸見一郎),裡面提出了一個觀點:「父母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孩子的人生由孩子自己負責。」比如說學習。學習是孩子的課題,只能由孩子自己完成,父母根本無法代勞。學習也好,不學習也好,其結果是作用於孩子的,最後的責任只能由孩子自己來承擔。 這個道理說來大家都懂,可是又有多少家長能做得到呢?又有多少家長敢於這麼去做呢?
  • 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別人認真負責,結果都是對自己負責
    負責是優秀與平庸的分水嶺尼爾·卡尼曼是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特別迷戀美式足球,是一位鐵桿球迷。他從不錯過每年1月份的季後賽,原本一場60分鐘的比賽,少不了犯規、換場、中場休息、傷停補時、教練叫停等,這樣要耗費很多時間。花這麼長的時間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尼爾·卡尼曼感到很浪費時間,甚至產生了罪惡感。
  • 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會對你負責
    當天下午,該學生張某銳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張某銳乘人不備跳樓。當晚9時,傷勢嚴重的張某銳被宣告不治。當地教育、司法等部門介入處置善後。記者致電學校,詢問是否對其他目睹事發過程學生進行心理幹預時,工作人員未作回應。
  • 如何進行自己的時間管理
    不會時間管理,自己的目標也會模糊不清,定位不明確。作為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自己浪費時間,這是自我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面,想要做好這一點,提前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並執行,是非常重要的。1要保留自己40%的空白時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