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勢嚴峻,2021年「停工令」來了?票價「新規」下,農民工回家...

2021-01-15 騰訊網

文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近期我國大面積地區已經迎來了開年以後的第二波寒潮,部分省份已經連續發出了橙色寒潮警報,所以近期的溫度是下降幅度比較大的,明天也是迎來了三九天,所以天氣是更為的寒冷,加上也是即將進入到了臘月,所以最近一段時間的寒潮也是頻繁的出現,這個時候大家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了「停工令」,面對此時的停工,農民工回家是否會受到影響呢?

眾所周知,最近一段時間可以說多地的疫情已經出現,就像河北地區的疫情已經在這幾天持續的攀升了,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河北省衛生健康委7日通報稱,2021年1月6日0時至24時,河北省新增51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可以看出疫情還有繼續反撲的跡象,所以說此時的疫情也是不能忽視的。

另外,今年的"停工令"還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停工令"堪稱史上最強。以2019年為例,停工令的範圍只涉及15個行業、28個城市。但是今年的停工令,卻涉及多達39個行業、85個地區。毫無疑問,這次停工令所影響的範圍更加大。據了解,2020年全年,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有3億多人。也就是說,停工令頒布以後,這3億勞動者中有大部分人,可能就要提前買票返鄉了。

大家都知道,農民工這一群體,一般都是和體力活打交道,大多都在工廠和工地裡上班。所以,停工令頒布以後,他們的工作肯定會受到影響。特別是煤炭行業、化工行業、建築業等,在停工令頒布以後,肯定會首當其衝。工廠停工以後,員工自然沒有繼續留在工廠的必要了。恰逢臨近春節,他們肯定要提前返鄉。可以說,停工令不僅會對工廠效益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無數勞動者的飯碗。

除了「停工令」,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對於要坐高鐵回家的朋友可能不太友好了,回家成本或大漲。

在2020年12月23日的時候,京滬高鐵發布了一則通知,指出會對京滬高鐵的票價進行調整,主要針對的是時速300到350公裡動車組,具體表現為,將過去的「固定票價」改成「浮動票價」,這意味著往後的票價會根據客流、季節和時段等多種因素進行靈活的定價,新規一出,便引起大家廣泛關注。

很多人都不懂,為什麼要實行浮動票價機制呢?

前期投入大,運營成本高,盈利成難題

作為一名打工人,如果問你:去上海出差你會選擇什麼交通方式?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高鐵,之所以放棄了飛機,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就是高鐵的價格相對更低,而且免去了繁瑣的安檢流程,準點率更高,即便是花的時間更長,但低價對於打工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我們都知道,自從京滬高鐵開通後,每天的人流量就很大,節假日就更不用多說了,買票要靠「搶」。但是,京滬高鐵前期的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都非常高。

據了解,京滬高鐵全長1300多公裡,總投資超過了2200億元,算下來每公裡就要花1. 6億,而且每小時的耗電就高達9600度電。在高成本下,如何快速盈利成了難題。

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東南沿海地區的高鐵平均載客率達到80%,不過部分鐵路還是處於虧損狀態。受特殊事件的影響,京滬高鐵前三季度的收入和淨利潤都大幅下降。

遵循市場規律,實行浮動機制或是大勢所趨

為什麼說是大勢所趨呢?事實上,2016年和2020年國家下發的《通知》就規定了,鐵路公司是可以根據市場規律進行票價調整的。

作為另外兩種主要運輸方式,航空和公路早已經進行浮動價格政策了。如果你經常買機票就會發現,有時候同一天的機票價格可能會相差1000多元,之所以會採取如此大差距的票價,主要是為了分流旅客壓力,同時還能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可以看出來,這種方式的確有效,所以高鐵也開始「學習」了。

價格和服務要相匹配

雖然這次的票價調整是「浮動票價」,但很多人直言,只會漲不會跌。客觀來說,沒有人會希望漲價,對於生活本不富裕的打工人來說,任何漲價都是無法接受的。

不過既然漲價已經成為了事實,唯一能奢求的是我們享受到的服務配得上上漲的價格,至少要感覺到「物有所值」。

鐵路公司可以在服務上多花點心思,比如提前告知漲價的車次和時間段,或者推出月卡、季卡服務,又或者改善一下列車餐食等等。

總而言之,鐵路公司在考慮盈利的同時,也要考慮老百姓的利益,如果更高的價格能換來更優質的服務,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你現在已經買回家的高鐵票了嗎?漲價會不會讓你改變回家的方式呢?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多地疫情反彈,2021「停工令」來襲!3大行業或「停工限產」!農民工...
    近來,全國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突發聚集性疫情,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春節能否回家過年?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多地建議在當地過年,儘量不流動。以下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2021年疫情停工令的啟動時間、2021年疫情停工令最新消息、2021年疫情停工令通知。
  • 2021年「返鄉潮」提前?票價「新規」下,回家「成本」要漲了?
    2021年已經到來,對於我國人民來說,最重要的節日是即將到來的春節,也就是俗稱的過年。而今年年關將至,由於天氣過於寒冷以及其他原因,2021年的「停工令」早早就到來了。據媒體報導,今年提前停工,涉及地區高達85個,更是波及到了35個行業。  由此可見,此次停工影響的範圍並不小,尤其對於那些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來說,停工就意味著收入減少。
  • 下個月停工令來襲是怎麼回事?2021年元旦全國將停工?
    「停工令」這三個字,這些年由於霧霾的嚴重性,加上今年的疫情。網上也傳出了「下個月停工令來襲」「元旦停工通知」等消息。那下個月停工令來襲是怎麼回事?2021年元旦全國將停工是真的嗎?  2.疫情  受新冠肺炎影響,今年四月之前大部分農民工都是閒賦在家沒有工作,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但是面對每日的花費,孩子的教育費用,只出不進一點辦法都沒有。好不容易等到了復工,幹了不到半年又遇上了新一輪的停工令,一來一回一年幾乎就沒有賺到什麼錢,因此許多老鄉春節過後都不打算出門打工了。
  • 2020年「停工令」來了,涉及3個行業,農民工返鄉潮提前
    針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汙染問題,自2017年以來,我國部分省市開始實施「停工令」,即相關部門在秋冬季節對一些不達標的工廠、企業等進行查處,以減少廢氣、廢水等汙染物的排放。因為停工令持續時間長達半年,所以很多企業的崗位都會出現裁員,導致許多農民工失業,提前回家。
  • 停工令或使返鄉潮提前,農民工表示2021年「不再返城」,怎麼回事
    而2020年註定是跟往常不同的一年,在2020年的上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有超過80%的務工人員是被迫呆在家中,無法外出工作。雖然隨著疫情被控制下來,我國的各項行業也正常開展,但是又因為新一輪的停工令,導致了很多的務工人員提早停工,因此今年年底的返鄉潮或許會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 元旦過後停工是真的嗎?2021年元旦停工通知?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在疫情嚴重期間,很多人都在家辦公,而一些行業由於條件不允許只能停工,這使得很多家庭都陷入了經濟危機,在冬天來臨之後,網上關於疫情的謠言四起。那麼,元旦過後停工是真的嗎?2021年元旦停工通知什麼情況?
  • 2020年「停工令」要來了,農民工返鄉潮提前到來?你怎麼看?
    對此,今年12月,史上最強的停工令已經到來,對85個地區的39個行業的秋冬季日常減排有著明確的時間要求。例如河北唐山地區,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止,要根據唐山市的天氣情況實施減排措施。有些企業可能要限產20%,有些排放處理不達標的企業將被勒令停產。隨後河南、湖南、山東等地區也公布了相關停工通知。
  • 2020-2021最新「停工令」來了?3個行業在名單中,農民工儘早跳槽
    為了更好地治理汙染,國家出臺了「停工令」,每年秋季開始,部分行業就會迎來限產、停工的規定了,意味著很多基礎崗位的人員將面臨失業的情況。對於一些有經驗的工人來講,在停工令到來之前就已經找好下一份工作了,避免出現距離過年還有一兩個月卻失業的情況,到時候再找工作就來不及了。
  • 2020算白幹了,最後2個月「空手回家」現狀難扭轉,農民工真難!
    數據顯示,2019年農民工平均月收入為3962元,較2018年上漲6.5%。按照10個月的有效工作時間來計算,農民工辛苦一年的平均收入為近4萬元,比在家務農要強多了。然而,拋除生活費、煙錢等各項開支之後,農民工辛苦打工一整年可能就只結餘2~3萬元,甚至還不足這個數。
  • 2020到2021最新疫情停工通知:年底全國會大範圍停工嗎?
    春節是要談到的話題,但是今年的春節新冠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很多農民工這一次已經在回家的路上。近期各地疫情新聞報導,更是加速了農民工返鄉的步伐。即使是以前放假較晚的高校,現在也要趕在春運前讓學生們回家。現在的民工急著回家,學生們回家的情緒也很迫切。
  • 疫情反彈形勢嚴峻 歐美經濟復甦前景難料
    報告預計,歐盟和歐元區經濟2020年將分別萎縮8.3%和8.7%,2021年將分別增長5.8%和6.1%。歐盟5月曾預測,歐盟和歐元區經濟今年將分別萎縮7.4%和7.7%,明年將分別增長6%和6.3%。  報告認為,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將在2020年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歐盟國家,其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分別萎縮10.6%、11.2%與10.9%。
  • 「扎堆式」返鄉,「停工潮」提前上演?2020年農民工「有點難」!
    這不,眼看2020年就要步入尾聲,農民工的「返鄉潮」也提前上演了!步入11月中下旬以來,火車站、汽車站附近農民工群體的數量明顯上升,背著大包、小包紛紛踏上回鄉之路。與往年相比,農民返鄉的日子提前了不少,且這種現象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對此,不少專家就搞不懂了,明明距離農曆新年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怎麼就這麼著急回鄉呢?
  • 2021年「停工令」新規涉及9省39個行業,農民工早有規劃
    近些年,國家大力整治環保問題,從以前農村禁止燃燒秸稈、焚燒垃圾,冬季禁止燃燒散媒,春節禁止燃放爆竹,禁止私自開採開山碎石,都是為了減少粉塵對大氣的汙染,也因此環境得到逐步改善,前幾年國家又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見國家對大氣汙染、環境保護的重視,2019年的限工令持續到現在還未完全結束
  • 四月底了,疫情穩定了,為什麼農民工感覺今年不好幹呢?
    四月份,疫情穩定了,為什麼感覺務工人員越來越慌呢?時間過得太快了,一月底過的春節,眨眼間都已經要到四月底了,可是回過頭來想想,三四個月的時間基本上什麼也沒幹。為什麼農村來城市的務工人員越來越慌了,真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疫情穩定了,但是部分地區還要注意,個人也要做好防護。春節開始的這場疫情影響範圍太廣了,到現在馬上就三個月了,國內的防控形勢算是基本穩定下來。
  • 緊急擴散:農民「停工潮」即將來襲?中央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
    在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風暴背景之下,中央針對農民工也有哪些新的政治措施?我們一起來看看。目前來看,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亞太地區,全球的經濟形勢在變得越發嚴峻。尤其是最近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的沿海部分地區已經有很多的企業發布了停工通知。
  • 2020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但機遇更多
    2020年春節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世界停工停產停學,一切都停止了。相比其他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國家有堅強的領導,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已經離勝利不遠了。但是,又離勝利很遠,我們的大學至今還沒有開學,而大學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尤其是他們的就業。
  • 河北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疫情下的機器人咖啡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當前,河北疫情仍處於發展階段,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據河北衛健委消息,2021年1月5日0時-24時,河北省新增20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截至1月5日24時,河北省現有確診病例39例。雖然經過國家以及人民的一致努力,我國的疫情狀況一直在向好方向發展,但是目前天氣轉涼,春節將至,疫情防控仍然形勢嚴峻。「疫」外點燃的無接觸經濟在疫情的嚴重衝擊之下,出門逛街、旅行的人員流動減少,「殺」得許多實體店老闆們措手不及,去年此時,本應該是線下實體店銷售火爆的一個節點,卻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度過了一個冷冷清清的寒冬,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 疫情形勢正嚴峻,騙子又來蹭熱點!
    疫情形勢正嚴峻,騙子又來蹭熱點! 2021-01-08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印度農民工疫情下艱難返工 宗教和民族問題都比不上失業
    在班加羅爾,他每個月能掙到快2萬盧比(約合1815元人民幣),工地還提供宿舍,因此攢下了不少錢寄回家。今年3月他計劃月底回家,和妻子一起迎接孩子的到來,但突如其來的「封國令」把他困在了班加羅爾,直到5月初才回到家。 根據印度政府給出的數據,封城後有230萬農民工返回了比哈爾邦。眼看邦級議會選舉將近,這幾百萬張選票讓局勢突增變數。
  • 「停工令」為啥又來了?不說多話,大米白面備起來,準備過年了!
    自進入秋冬季以來,受環保影響而停工的消息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京津冀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現在停工的範圍可能又擴大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都快到年底了,又下起了「停工令」?別說了,米飯白的麵條該是準備過年的時候了。關閉工廠會帶來什麼影響?是否真的在環保問題上做出了傑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