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彈形勢嚴峻 歐美經濟復甦前景難料

2020-12-20 中國經濟時報

  由於解封措施的進展速度不及最初的預測且經濟受疫情影響程度比預期嚴重,歐盟日前下調了今明兩年經濟預期。與此同時,美國多州疫情反彈令經濟復甦困難重重,也對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造成拖累。

  歐盟下調今明兩年經濟預期

  當地時間7月7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報告稱,歐盟和歐元區今年經濟萎縮程度將比此前預期更嚴重,明年復甦也將更緩慢。受此消息影響,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德國法蘭克福三大股市7日回吐了前一個交易日的部分漲幅。

  報告預計,歐盟和歐元區經濟2020年將分別萎縮8.3%和8.7%,2021年將分別增長5.8%和6.1%。歐盟5月曾預測,歐盟和歐元區經濟今年將分別萎縮7.4%和7.7%,明年將分別增長6%和6.3%。

  報告認為,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將在2020年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歐盟國家,其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分別萎縮10.6%、11.2%與10.9%。而德國、荷蘭、波蘭則是受影響相對較小的歐盟國家,預計其GDP在2020年將分別萎縮6.3%、6.8%與4.6%。

  報告說,隨著各國3月中旬紛紛開始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今年第二季度遭受了最為嚴重的經濟損失。不過,5月和6月的數據顯示,最糟糕的階段已經過去,經濟將從下半年開始出現復甦跡象。報告認為,歐盟各國普遍受到疫情衝擊,但各國經濟系統抵禦衝擊的能力和復甦的速度存在明顯差別。

  報告指出,儘管歐盟和各國採取了迅速和全面的政策應對措施,但由於疫情影響,歐盟經濟今年將經歷嚴重衰退。由於解除封鎖措施的步伐比春季預測的更為緩慢,同時歐盟現在還面臨疫情二次暴發的風險,因此2020年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將比預期的更為嚴重。

  報告還特別提到,歐盟與英國如果無法在未來關係談判中就經貿關係達成一致,那麼還會進一步拉低各自的經濟增長,尤其是英國將受到更大影響。目前,歐英雙方在核心議題談判上難以打破僵局,導致在年底前達成協議的壓力進一步增大,英國「無協議脫歐」的風險進一步上升。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7日與義大利總理孔特在葡首都裡斯本舉行會晤。科斯塔指出,歐盟經濟今年將下挫8.3%,這個數據對歐盟各國領導人都應是一個「嚴重警示」,「更凸顯了達成一致的緊迫性」。孔特表示,就經濟恢復方案達成協議應是歐盟成員國領導人的明確目標,而且協議要儘可能接近歐盟委員會的提議。

  為了促進經濟復甦,歐盟委員會5月底提議通過發債方式籌集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但27個成員國目前對刺激計劃依然存在分歧。下周,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將在布魯塞爾舉行疫情發生後首個面對面峰會,經濟恢復計劃和歐盟新的長期預算將是核心議題。

  美國疫情反彈形勢嚴峻

  近日,美國疫情反彈形勢不容樂觀。數據顯示,美國有16個州在7月前五天裡報告單日新增病例數創紀錄。美國西南和東南部分地區疫情尤其嚴重,佛羅裡達、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州住院人數大幅上升,不少醫院的重症監護病床告急。

  據路透社統計,過去兩周,美國公布有約20多個州的感染病例急劇上升,表明控制疫情擴散的努力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失敗。其中,蒙大拿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密蘇裡州7日均打破其此前的每日新增病例紀錄。

  由於疫情的反彈,近期美國多個州不得不放緩重啟經濟的安排,再度關閉餐館、酒吧等場所。這也令市場人士擔憂政府可能重新下令採取居家隔離與停工停業等措施,從而危及經濟復甦步伐。

  美國德克薩斯州7日報告新增1002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自美國疫情發生以來,該州單日新增病例首次超過1萬例。當日,德克薩斯州哈裡斯縣法官麗娜·伊達爾戈表示,口罩令已經無法阻擋疫情蔓延,因此她正考慮重新下達居家隔離令。同時,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戴德縣縣長卡洛斯·希梅內斯6日要求縣內餐館、健身房等一些室內場所關閉。此外,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瑟姆也宣布又有六個縣禁止開展室內商業活動。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近日表示,美國的疫情狀況很不樂觀,美國仍然深陷於第一波疫情之中,美國新增病例數再度激增與部分州和城市過於激進地重啟經濟有關。

  7日,歐盟委員會在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中也表示:「在全球範圍內,感染率仍在上升,尤其是在美國和新興市場,這已使全球前景惡化,預計將對歐洲經濟造成拖累。」

  經濟復甦前景難料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7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近期美國很多州疫情反彈新增病例數激增,美國經濟復甦可能面臨陷入停滯的危險。

  博斯蒂克稱,商業和人們出行等高頻數據已經顯示出經濟活動趨向平緩,可能暗示經濟復甦之路會充滿波動性。同時,美國疫情的反彈已經令企業所有者再次變得緊張,因而他將聚焦於今後三至六周企業的決策。

  高盛集團6日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測,認為在疫情有所反彈的背景下,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或增長25%,低於此前預計的增長33%。高盛認為,美國疫情形勢再度嚴峻,佛羅裡達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等多州已放緩經濟重啟步伐,將對美國經濟增長構成抑制。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簡·哈祖斯在一份報告中說,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大幅增加,經濟復甦可能很快陷入停滯。同時,重啟消費和經濟的舉措過度倉促,也導致美國金融市場近期表現不佳。

  與此同時,疫情形勢的反彈也推動美國新一輪刺激計劃的進展步伐。7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的首席助手表示,白宮希望國會在8月第一周以前、即夏季休假之前通過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遞交總統籤字,成本控制在最高1萬億美元。

  據媒體報導,下一輪刺激計劃可能包括給予重返工作崗位的勞動者稅收優惠、給受衛生事件影響的企業提供稅收激勵措施、下調薪資稅及與衛生事件相關的責任險改革等。發言人稱:「我們要確保仍然失業或受到傷害的人們受到保護,但與此同時,我們希望設法遏制支出金額。」

  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7日表示,如果美聯儲需要以更多行動來支持美國經濟復甦,將可能採取額外的前瞻性指引和資產購買舉措。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梅斯特同日表示,經濟回到2月份時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美聯儲繼續實施低利率、貸款和流動性計劃之外,國會還可能需要繼續為需要資金以度過衰退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支持。

相關焦點

  • 復甦前景預期提升 歐美股市開始反彈
    由於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加速改善的樂觀情緒上升等因素影響,歐美股市1日普漲,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道指漲0.63%,標普指數漲1.13%,納斯達克指數漲1.28%。樂觀情緒推升美股雖然目前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12月1日中國向好的PMI數據和近期有關新冠疫苗的利好消息幫助推升了當日投資者的樂觀情緒。紐約三大股指1日普漲。截至收盤,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於29823.92點,漲幅0.63%;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收於3662.45點,漲幅1.13%。
  • 美股三大股指周五反彈 白宮經濟顧問預測復甦靠譜嗎
    此前,美聯儲主席傑裡姆·鮑威爾稱,經濟低迷程度「極不確定」,美聯儲還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5%,失業率達到9.3%,通貨膨脹率僅為0.8%,遠低於2%的目標。同時,美國再次反彈的確診病例人數也讓市場恐慌,但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表示,美國經濟正從新冠疫情封鎖措施所導致的「自然行為」中復甦,不認同美聯儲主席傑裡姆·鮑威爾較為謹慎的經濟展望。
  • 市場預期美聯儲按兵不動 經濟復甦預期存分歧
    美聯儲本周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對經濟復甦前景的變化做出評估。預計美聯儲將堅定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復甦。市場預期美聯儲按兵不動美聯儲將於7月28日至29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傳遞下一步是否會改變對經濟支持策略的信號。自美聯儲6月會議後,美國再次暴發疫情。
  • 疫情形勢正嚴峻,騙子又來蹭熱點!
    疫情形勢正嚴峻,騙子又來蹭熱點!當前多地出現疫情,學生面臨提前結課,而騙子們也趁虛而入,把近期在歐美國家大肆傳播的詐騙簡訊漢化升級,請大家務必當心提高警惕。
  • 發展中國家疫情惡化,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緩慢 | 全球疫情與經濟觀察...
    俄羅斯疫情趨於緩和。上周俄羅斯新增確診病例62729例,較前一周少增9335例,累計確診病例日環比增速均值也較前一周下降50%。截至5月24日俄羅斯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44481例。巴西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上周巴西新增確診病例122131例,是美國以後第二個周增超10萬例的國家,截至5月25日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63211例,排名全球第二。
  • 國際觀察|近半數美國人處於無業狀態,疫情反彈讓經濟復甦困難重重
    就業人口比例被譽為美國最好的勞動市場動向指標,該比率考慮到了不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成年人和那些對尋找工的前景感到灰心的人,而失業率則是針對那些積極尋找工作的人。經濟學家預測6月份失業率將回落至12.4%,低於5月份13.3%。然而,在5月就業意外回升後,隨著近幾周對疫情復發的擔憂加深,勞動力市場的改善有放緩的跡象。
  • 奇牛國際:澳大利亞就業人數下降 澳元前景難料
    來源:金融界網站昨日,由於澳大利亞政府採取限制措施遏制新冠病毒的蔓延,澳大利亞僱主上個月大幅裁員,澳大利亞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就業人數有所下降,澳元前景難料。澳洲聯儲預計,今年澳大利亞經濟將從高峰到低谷收縮10%,預計到6月份失業率將飆升至10%左右。 有經濟學家表示,對於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很難用言語來形容。企業倒閉,工作崗位流失,其速度是史無前例的。一些影響將是暫時的,一旦限制解除就會復甦。
  • 疫苗成歐美經濟復甦希望?
    受此消息面的影響,彼時歐美股市一夜暴漲隔天「歇菜」,即便是疫苗傳出的好消息也只是一次「好景不長」的刺激。疫苗究竟能否成為拯救歐美經濟復甦的「良藥」?疫苗問世後又將給各大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本期歐時經濟茶座將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 下滑風險增加 歐洲經濟復甦不容易
    經濟下滑風險增加   疫情重來,歐洲多國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目前,包括法國、英國、德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採取了包括實施封鎖在內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疫情反彈,歐洲各國正在或將繼續升級社會限制措施,歐洲經濟前景顯著惡化。
  • 達拉斯聯儲行長:疫情反彈意味著經濟復甦不會像以前那麼明顯
    來源:新浪財經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Robert Kaplan表示,「由於疫情的反彈,加之我們在管理疫情方面的表現,經濟復甦不會像以前那樣明顯。」「接下來經濟的表現與我們如何遵守防疫規定以及如何管理這種病毒的傳播最為相關」。Kaplan在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主辦的網絡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我認為人們現在戴口罩的方式越來越普遍,更多商家提出戴口罩要求。人們只是因為疫情的反彈而變得更加謹慎」。
  • 陳文玲:國際經濟形勢嚴峻 表現為四個「世所罕見」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30日電 題:《陳文玲:國際經濟形勢嚴峻 表現為四個「世所罕見」》作者 陳文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4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 達沃斯論壇將移師新加坡 背後是歐洲嚴峻的疫情形勢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達沃斯論壇將移師新加坡,背後是歐洲嚴峻的疫情形勢| 京釀館 疫情和政治交雜在一起,這都是瑞士協調不了的。▲圖源新京報網。文 | 徐立凡按慣例每年1月份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明年將「離家出走」,不在瑞士舉辦了。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宣布,考慮到新冠疫情現狀,該論壇2021年年會將於明年5月13日至16日在新加坡舉行。
  • 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復甦具有戰略意義
    因此,儘管1季度中國經濟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但2季度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以來,疫情對供給面的衝擊得到較快修復,對需求面的影響也持續緩和,而且由於沒有出現疫情二次暴發,復甦進程得以連續,4季度有望恢復至正常增長水平。
  • 艱難重啟 印度經濟復甦挑戰巨大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孟買7月3日電財經觀察:艱難重啟 印度經濟復甦挑戰巨大新華社記者張亞東 在4月和5月長達2個月的為防止疫情擴散而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之後分析人士認為,印度經濟復甦之路將是曲折和漫長的,可謂挑戰巨大。 對進入下行通道的印度經濟而言,疫情無疑又是一記重擊。印度2019-2020財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經濟增速為4.2%,遠低於上一財年6.1%的增速。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影響,印度2019-2020財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僅為3.1%。
  •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2020年冬季來臨,新冠疫情還會捲土重來嗎?
    2020年年底,進入冬季了,個人認為還會有反彈疫情出現。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2020年註定是不太平的,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越來越嚴重。國內疫情趨勢數據曲線圖也反映出了這一個情況,4月中旬至6月初,疫情趨於清零,然而6月下旬開始新增病例數據再一次指彈攀升,目前正處於反彈小高潮階段。專家指出,我國疫情防控會越來越常態化,局部地區出現反彈疫情也是無法避免的。
  • 臺灣疫情形勢嚴峻,蔡英文卻宣稱要捐贈1000萬個口罩給歐美國家
    臺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攀升,疫情形勢愈發嚴峻,這個時候,蔡英文在昨天宣布將捐贈一千萬個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這話在臺灣民眾聽來是什麼感受呢。兩相對比諷刺極了,蔡英文口口聲聲的「防疫優先」,原來是對歐美國家的「優先」,對臺灣民眾則是「有限」。所以臺灣媒體就此事做的一份民調顯示,有72.24%的臺灣網友表示不支持,27.38的網友表示支持。七成以上的臺灣民眾還是希望口罩能留在島內。
  • 加拿大央行:經濟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從疫情影響中完全復甦
    來源:新浪財經央行官員認為新冠疫情後加拿大經濟持續疲軟加拿大央行還承諾繼續每周購買至少50億加元的加拿大政府債券加拿大央行預計,該國經濟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其認為的大蕭條以來央行發布了1月以來最廣泛的預測報告,承認經濟從防疫封鎖的影響中強勁反彈,但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進展緩慢,產能持續過剩,物價壓力低迷,前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預計消費者將保持謹慎,商業投資疲軟。
  • 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本報記者 李 寧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業內人士表示,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全球經濟今年有望走出衰退陰影恢復增長,但發展前景仍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
  • 為抗擊疫情,英國政府每日借貸10億英鎊!總負債已經超出GDP
    據英國媒體《每日郵報》10月22日報導稱,英國政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每日借款數額為10億英鎊,且在6個月內負債達到了2080億英鎊。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年9月底,英國國家債務總額已經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03.5%,也就是說,當下英國政府的負債,已經超過了本國GDP。
  • 全球貿易復甦面臨挑戰:區域差異明顯,中國亮點顯著
    2020年,全球貿易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未來復甦前景將面臨波折,並將呈現較大的區域差異性。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有望持續助推全球貿易回暖。復甦面臨挑戰多個機構近日紛紛表示,全球貿易在2020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之後,未來復甦前景也將充滿波折,並對部分經濟體產生「毀滅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