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2021-01-13 金臺資訊

□本報記者 李 寧

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業內人士表示,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全球經濟今年有望走出衰退陰影恢復增長,但發展前景仍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

有望恢復增長

世行報告稱,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萎縮4.3%後有望在2021年恢復增長。報告預計,2021年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分別增長3.3%和5%,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分別增長3.5%和3.6%,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一個月前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也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4.2%,2021年年底有望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加快復甦和增長的態勢。」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春頂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首先,隨著疫苗推廣使用和治療手段的發展,疫情會逐步緩和並得到控制,對經濟的影響也將減弱。其次,各國相繼採取了經濟刺激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雙管齊下,這些刺激政策的效應將在2021年顯現並拉動經濟增長。再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發展以及新技術的加快應用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新的增長點。此外,疫後加快重建有助刺激經濟,2020年較低的基期水平也有利於2021年形成數字上高增長結果。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預期信號較為一致,主要原因有:一是預估疫苗實現大範圍推廣,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各國相繼取消封鎖政策,生產消費活動將陸續恢復;二是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期被抑制的需求將逐步回補釋放,需求端增速明顯提升,帶動經濟企穩回升;三是投資者對經濟恢復的預期較為一致,各國各行業主要企業加大投資將形成周期性共振效應;四是疫情促進經濟數位化轉型以及各國主張的綠色可持續復甦,將給數字經濟、綠色產業等領域發展帶來更多機會;五是各國前期支持政策不會急轉彎掉頭,對經濟的支持還會延續一段時間,也為經濟復甦發展提供了保障。

李春頂還表示,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不斷開放的市場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報告說,中國經濟將實現比預期更為強勁的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如果剔除中國因素,202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大幅萎縮5%,而2021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僅增長3.4%。這也從側面說明中國經濟對帶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乃至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性。

不確定性仍存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可能出現不同的增長結果。在感染率持續上升、疫苗延遲推出的不利情況下,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被限制在1.6%。但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種進程加快,全球經濟增長或可提升至近5%。

李春頂表示,全球經濟復甦目前仍然面臨著不確定性,主要因素是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前景仍不明朗。另外,疫後的世界經濟容易引發部分國家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加速世界經濟的重組與分裂,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會增加。

在龐超然看來,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因素包括:一是從疫情形勢看,變異新冠病毒等新情況有待觀察;二是主要經濟體的經貿政策變化值得關注,如美國新當選總統拜登的政策措施,同時還要關注主要經濟體之間的經貿合作發展情況,如美歐新合作議程、英國「脫歐」後續情況變化等;三是全球債務負擔對後續財政貨幣政策的影響,各國為避免債務過度膨脹可能會採取的一些財政緊縮舉措;四是前期刺激政策推高了資本市場價格,需要防範金融市場風險以及風險跨市場、跨領域和跨區域傳播等。

此外,報告還援引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的話說,儘管全球經濟看似已步入溫和復甦,但要確保復甦勢頭,為強勁增長創造基礎,決策者仍面臨重大挑戰,涉及公共衛生、債務管理、預算政策、央行和結構性改革等方面。他表示,為克服疫情影響、應對投資風險,需大力改善營商環境,提高勞動力和產品市場的靈活性,提高透明度,加強治理。

相關焦點

  • 「黑天鵝」並未遠去,世界經濟緩慢恢復,可否高枕無憂?
    中國商務新聞網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2%,明年年底有望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未來兩年將平均增長4%左右。報告還指出,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預計中國對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1/3。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有所恢復,市場信心也得到一定提振,但鑑於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經濟的發展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恢復至疫前水平尚需時日。
  • 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 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2021年度預算法案艱難落地——法國經濟明年料將緩慢復甦12月16日,在法國巴黎拉丁區一處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點,工作人員在回答人們的問題。據估算,2021年底全法稅費減免總額將達450億歐元。儘管法國國內對於預算法案的長期影響仍存質疑聲音,但法國多家經濟金融機構均認為,法國經濟將於2021年實現「緩慢復甦」。當地時間12月17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2021年度預算法案,力爭為疫情之下的經濟復甦奠定資金基礎。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產業經濟發展將會有六大趨勢,疫情將給一些行業造成永久性影響,而對另一些行業來說,則是變化中蘊藏機遇。」
  • ...的人口增長緩慢,經濟復甦或將更依賴移民,2021年加拿大移民還...
    2020年是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一年,它對全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同時也對加拿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人口等等。2020加拿大人口增長緩慢據相關部門統計, 加拿大的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即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僅增加了2767人。
  • 2020年加拿大的人口增長緩慢,經濟復甦或將更依賴移民,2021年...
    2020年是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一年,它對全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同時也對加拿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人口等等。2020加拿大人口增長緩慢據相關部門統計, 加拿大的人口在2020年第三季度(即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僅增加了2767人。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今日導讀今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個全球共同難題影響之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當全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陰霾之中,中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復甦,令人矚目。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了全球前列,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疫情進行防控,同時實現復工復產。非洲國家應該向中國學習,通過創新的數位化手段,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不誤」。
  • 發展中國家疫情惡化,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緩慢 | 全球疫情與經濟觀察...
    截至北京時間5月25日16點,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5411498例,其中國際病例5326962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上周(5月18日-5月24日)全球新增確診病例693993例創新高,其中發展中國家新增確診482678例,已經超過發達國家在4月12日當周新增病例的峰值458408例。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導讀:在2021年初,潛在的新一輪全球新冠病毒浪潮可能使世界GDP增長水平下降6%。如果導致金融危機,則會讓2025年全球GDP的增長比新冠大流行前低10%-11%。
  • 指數回升,四季度全球經濟恢復態勢有所增強
    RCEP以及中歐投資協定的籤訂,都意味著全球經濟合作在2021年會繼續推進全球經濟復甦。 但也要看到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在持續,經濟復甦仍面臨挑戰。一是疫情發展變化仍有不確定性,如果持續擴散必將延緩經濟恢復進度;二是持續的政策刺激使得高負債、高赤字狀態持續存在,通脹壓力也有所提升,這些對經濟復甦將產生抑制作用。
  • 經濟數據亮眼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礦山緩慢復甦 鋅價先揚後抑
    尹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進程主導著鋅價的走勢。隨著全球央行天量資金的「放水牛」和中國強勁的需求拉動,鋅價在2020年3月份探底後持續強勢反彈至年末,完成了華麗的「V」形反轉。展望2021年,鋅價或將在樂觀情緒的提振和全球鋅礦緩慢復甦影響下,走出先揚後抑的行情。
  • 2021年海外宏觀:上半年經濟復甦確定性較強,下半年美國金融市場不...
    衛生事件反覆整體不改美國復甦趨勢,美國經濟目前行至「反彈期」的中段。一方面,低利率環境下美國期房銷售快速增長,對房地產韌性形成支撐;另一方面,美國零售商汽車庫存下滑需要回補。2021年初房地產和汽車補庫存或為美國經濟的兩大重要拉動。美國經濟反彈將帶來全球貿易額回升,但隨著海外供需缺口收斂。上半年看短:政策寬鬆仍是主基調。
  • 20家機構「把脈」2021年全球經濟動向
    此外,疫苗的開發和推廣,加上準確和有效的檢測,應有助於加速經濟復甦。然而,考慮到生產和推廣疫苗所需的時間,最早可能要到2021年2月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而且在早期,並非每個經濟體都能夠獲得疫苗。這意味著全球復甦的步伐可能是不平衡的。
  • 英國專家:中國經濟復甦積極促進全球GDP穩定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國經濟復甦積極促進全球GDP穩定增長 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當地時間4日在倫敦舉行視頻發布會,發布新一期季度經濟預測報告。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仍然面臨高度不確定性,控制新冠病毒傳播及其影響對於經濟復甦至關重要。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復甦已經開始,這對於全球GDP穩定增長具有促進作用。報告指出,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均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封鎖措施,這導致了全球經濟活動出現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嚴重收縮。
  • 傑盈逸富:2021年世界經濟將快速復甦
    來源:金融界網站在經歷了一年的震蕩和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之後,明年的任務將是控制冠狀病毒,刺激全球經濟增長。不過,傑盈逸富警告稱,真正的復甦只能在明年年中開始,今年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與2008-09年的危機大不相同,復甦也將大不相同。
  • 兩大國際機構更新預測,全球經濟復甦恐推遲至2021年後
    匯通網10月7日訊—— 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WTO預測2020年世界商品貿易將下降9.2%,而IMF為,從中期來看,世界產出將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10月6日(周二),市場分析師 Bryce Baschuk和Eric Martin聯合撰文稱,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
  • 葉檀: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進入全面復甦狀態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出席論壇並做了《宏觀經濟與商業地產趨勢》主題演講。她認為,2020年中國的經濟已經率先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進入全面復甦狀態。葉檀分別從今年的就業形勢、發電量、外貿進出口、地鐵貨運量、物流指數等方面,解釋了2020年中國的經濟已經率先復甦。她亦從資產價格、貨幣政策等方面,進一步解釋了2021年經濟進入全面復甦期。在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商業地產會受到一定影響。她指出,一鋪吃三代的時間過去了,消費是跟體驗有關的。中國的消費變遷還將繼續,中國人的消費還將繼續增長,只不過消費的模式不一樣了。
  • 海外宏觀展望之經濟篇:復甦的主旋律
    整體經濟恢復較為緩慢且失業率高企,疊加脫歐後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並不順利的影響,整體經濟復甦進程顯得相當脆弱。  德國經濟方面,工業部門復甦的速度以及韌性超過預期,後續復甦的持續力關鍵在於外部需求能否同步修復。
  • 美國經濟恢復很緩慢 大學生就業前景仍不樂觀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經濟正在緩慢恢復中,但就業市場的現實依然不容樂觀。在此之前,華爾街的經濟專家們熱切期待6月的工作機會能增至16.5萬個,這樣2013年的經濟恢復就算還有指望。雖然現在的工作機會比原先期望的增加還多,但是失業率卻依然維持在4月、5月的水平。就業市場真實發生的故事也反映出美國普通民眾對經濟恢復信心不足。
  •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