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國際經濟形勢嚴峻 表現為四個「世所罕見」

2020-12-15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30日電 題:《陳文玲:國際經濟形勢嚴峻 表現為四個「世所罕見」》

作者 陳文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4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開會議,這次會議用了幾個詞:「極不尋常」、「突如其來」、「前所未有」。這次會議指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在全球疫情急劇惡化的新形勢下,中央對形勢判斷非常準確。圍繞著會議所提出來的幾個主題詞,極不尋常、突如其來、前所未有、底線思維,我想談談對當前國際形勢的看法。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確實是「世所罕見」。

第一方面,全球面臨的經濟大衰退,甚至會陷入大蕭條世所罕見。去年IMF對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是3.3%,在今年3月份IMF總裁警告全球經濟將進入衰退。4月17日IMF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降到-3%,疫情繼續惡化的話,會下降到-6%。疫情是不是會大範圍的極速發展,尤其是向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蔓延,下降-6%是否能夠打得住,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的嚴峻確實世所罕見,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警告說,目前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戰以來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它可能會引發一場「近代歷史上無可比擬的」衰退。我認為,也是1929年、1930年以來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全球經濟惡化的嚴重程度空前,在IMF預測世界經濟中有幾個特點:第一,它的嚴重程度顯著高於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這是對此次危機的定調,即比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要嚴重得多。第二,世界上90%的經濟體將陷入衰退,既包括發達經濟體,也包括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將同時進入衰退。發達國家這個數字是-6.1%,新興經濟體是-1%,在IMF預測的國家裡面,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正增長,包括中國和另外幾個國家。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際經濟形勢非常嚴峻,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同步進入經濟衰退。第三,這次的經濟危機或者經濟大衰退,將給世界帶來極大的損失。IMF預測,今明兩年將造成全球9萬億美元的損失。第四,全球貿易和投資都會遭受重創。WTO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為-2.5%到-8.8%;全球出口下降幅度將達到-17.1%到-40.9%;進口下降幅度為-14.5%到-33.8%。所以,全球貿易下降幅度,遠遠高於經濟增長的下降幅度。

IMF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的增速會是-5.9%,日本-5.2%,英國-6.5%,德國-6.9%,世界經濟一片蕭條。現在全球人的往來和貨物貿易往來還沒停止,但是其中100多個國家採取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很多國家停止和全球貿易往來。全球大部分國家正常的生產活動基本上陷於停頓。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對英國經濟預測是,2020年經濟增速是-13.13%,是英國三百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預測二季度英國經濟增速會是-35%。美國美聯儲、摩根斯坦利、標準普爾對美國經濟情況的預測,比IMF作出的預測還要悲觀,美國這些機構的報告,包括國際評級機構作出全球經濟發展展望報告,預測結果都比IMF還要更加悲觀。所以我認為,世界形勢第一個特點,就是全球面臨的經濟大衰退或者大蕭條世所罕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經第三次發出警告,其他國際組織也做出新的判斷,包括全球油價暴跌、美國股市熔斷,包括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大幅下跌,全球物流指數跌到了300點。包括全球貿易量的CPB的監測指標。現在全球貿易增長監測指標也轉為負值。

第二方面,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的人類災難世所罕見。疫情能不能控制住,什麼時候能夠控制住?還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現在正在出現第三波疫情,特別是在向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和貧困國家快速蔓延,比較嚴重有的土耳其、巴西、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巴基斯坦等。美國有很多流行病專家提出的判斷,就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不會終止,可能將成為常態。美國《大西洋月刊》採訪了哈佛大學流學病教授,他是美國最知名的專家。他們的預測是什麼呢?哈佛這位專家預測,未來一年世界大約40%到70%的人將感染新冠肺炎,這個預測不一定準確,但按他這個預測,相當於全球將有30億到50億的人感染新冠肺炎。所以,這次疫情的嚴重性,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確實世所罕見,超出了世界幾乎所有人的想像。

我在今年1月31日接受中新社採訪,當時只是預測中國會出現三種情境,認為中國經濟能不能儘快恢復,取決於能不能以最快速度戰勝疫情。現在看起來,中國經濟能不能真正地走出來,不僅是取決於自己,還取決於全球的疫情控制情況,比較可怕的是向發展中國家蔓延,一些貧困國家沒錢、沒有救治能力、沒有醫療技術,而且居住環境很差。比如印度孟買,比如墨西哥城、比如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尼斯堡,比如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等城市,居住在貧民窟的人特別多,一旦發生聚集性疫情,很難進行防控。所以說,如果第三波疫情控制不住的話,這場人類的大災難在所難免。

而且,我們千萬不要認為,疫情第三波到來以後和我們關係不大。特別是像印度、土耳其、巴西、印尼這些國家,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是全球的能源資源所在地,會對全球經濟特別是產業鏈供應鏈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第三方面,從全球看,當前人為推動和肢解經濟全球化的言行和舉措世所罕見。我強調的是人為地推動,而不是市場自然形成的。世界曾經建築了有形的柏林圍牆,川普一心一意要建美國和墨西哥牆,現在被放大到了整個世界,全球壁壘叢生,被各種無形的高牆阻斷,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首先是美國帶頭,川普最近特別強調,美國製造業要獨立,他說,三年來我們著手進行了一項國家計劃,以確保我們的移民系統安全,並把製造業帶回美國,我們帶回了許多工作機會,數量可觀。而且他說,我們未來的目標,必須是為美國自己,為美國患者提供足夠的美國藥品,要為美國醫院提供美國用品,以及為我們偉大的美國英雄提供美國設備。我們將會成為一個自豪繁榮獨立和自力更生的國家,我們將與所有人一起擁抱貿易,但是我們將不依賴任何國家。

但是美國對中國真正的依賴度有多高?在美國貨物貿易全部逆差中,中國佔比連續幾年在48%到50%左右,也就是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是從102個國家進口的,但是進口最多的是中國。按照2018年的數字,當時我帶領小型專家團去美國與美智庫專家探討過這個數字,當時佔48%。貿易逆差對美國到底是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我們當時還在討論這些問題。

特別是這次疫情中,美國發現藥品生產製造的原料來源和中國關聯度太大了,它的醫療設備、口罩等和中國的關聯度太大了。在疫情暴發之前,全球一天的口罩生產量是4000萬隻,其中中國生產2000萬隻,佔全球的50%。現在中國一天生產上億隻口罩,全球抗擊疫情需要,中國加班加點生產,支援更多國家。但可以說,3月份以來的一個月時間,中國醫療設備和口罩等出口,加起來才102億元,出口商品的價格很低,中國向世界提供了抗擊疫情所需要的質優價廉的商品。

根據《紐約時報》3月11日的報告,中國製藥公司生產了全球90%以上的抗生素原料藥,美國抗生素原料藥90%來自於中國,維生素C90%來自於中國,布洛芬、氫化可的松90%來自中國,70%的乙醯氨基酚,45%肝素來自中國。美國生產製造藥品的原材料有很大比重來自中國,本來應該與中國合作而不是脫鉤。我曾經到湖北宜都一個企業調研,這家企業生產紅黴素原料藥,工廠負責人告訴我,他們生產的紅黴素原料藥佔世界份額的80%以上,我們的標準就是全球紅黴素的標準。其實,我們在出口的時候並沒有限制這些原料藥向美國出口,也沒有限制植物提取物向美國出口,並沒有像美國一樣把晶片作為經濟武器,禁止中國需要的高技術產品出口。換一個角度,美國總認為貿易逆差大,如果中國不再出口藥品原料藥,美國一些藥品製造廠商馬上就會休克。中國不像美國把一些高技術、核心零部件出口作為經濟武器。我們在前一段時間對中國中醫藥進行調研,發現美國從2011年就已經成為中國植物提取物的最大進口國,在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中藥類商品中,78%的是我們的植物提取物。

所以,也可以說中國實際上給美國輸出了巨大的利益,但是美國反倒認為是對中國依賴太多,稱是時候和中國製造脫鉤了。說實話,脫鉤當然對中國有損失,我認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脫鉤,美國短時間內很難有這麼大規模的中醫藥植物提取物,還有化學品藥品的原料藥,很難去找這麼大的出口供應商的替代者。個別美國官員稱美國要獨立製造業、其他國家也有一些聲音稱要所謂「經濟主權回歸」,我認為,與中國脫鉤進入了由政府推動的經濟脫鉤,從而肢解經濟全球化。不管是他們的言論還有現在實質上的行動,都是世所罕見,也是前幾輪經濟全球化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經濟全球化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沒有出現過,現在我們處在第四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美國帶頭開經濟全球化倒車,在這次疫情中,是一次最大的開倒車。

第四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客,甩鍋、栽贓、追責、索賠、惡名化中國世所罕見。現在有幾個特別突出的特點:一是從民間開始轉向官方;二是從輿論聲討轉向制定索賠方案;三是從汙名化中國轉向惡名化中國;四是從疫情阻擊戰轉向了輿論阻擊戰;五是從暗流湧動的潛流轉向逐漸形成合流。所以中國面臨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

現在我們面臨國際形勢越來越嚴峻,絕不能按照常規的思路分析世界經濟,例如經濟周期理論等,例如分析經濟下行幾個點的影響等,而是要分析國際大格局的演化。現在我們面臨大的國際風險,如果我們應對或者處理不好,極有可能打斷我們改革開放的進程。

另外,世界經濟會出現四個「潮」:一是破產潮,大量的企業破產。二是失業潮,美國到四月底領救濟的失業大軍已經超過兩千萬,到5月份失業率會高達35%,失業在1700萬的時候失業率為1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美國失業率最高點是10.6%。三是訂單被取消潮,大量的國際之間的訂單,包括國際上一些國家對我們的訂單,包括我們對其他國家的訂單,大量的訂單會取消。四是斷鏈潮,疫情繼續發展,短期內不能遏制,更多的供應鏈會斷鏈,不僅僅是中國斷鏈,包括其他國家也會斷鏈。五是放水潮,貨幣大規模放水,流動性泛濫,現在潮水已經湧來。美國投放貨幣可能會超過6萬億美元。

中國當前最緊急的,就是中國國內的事情怎麼辦好。中央多次召開會議作出部署,政策力度越來越大,立足於國內,把國內的事情做好,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但是我們面臨著如此嚴峻的國際形勢,在國內的事情辦好的同時,我認為要做好三個方面的防範工作。

第一,防輸入、防反彈。內防反彈,外防輸入,抗擊疫情的弦不能松,絕對不能讓它發生第二波大規模的回潮,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很難判斷是否能承受得住。

第二,防衝擊、防掠奪。我們不能成為美元紙幣的洩洪區,美元如果是以這樣的速度加快印刷,開始2萬億美元是救助經濟,將來增加4萬億美元或者6萬億美元,用這種沒有信用和實物支撐的「貨幣」,收購世界的商品、資源、股權,增加和投放的巨額美元的流動性,會成大發各國國難財的「收割機」。我認為,我們必須要防衝擊、防掠奪,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項非常嚴峻的任務。

第三,防轉嫁、防訛詐。剛才我談到現在以美國為首的向中國轉嫁危機與經濟訛詐,已經從抹黑中國開始轉向索賠中國、訛詐中國。當前,中國必須高度重視防轉嫁、防訛詐。首先,要加快這方面立法,例如中國國家、企業和個人在外資產安全法,國家金融安全法等。在世界難以形成國際法和規則的情況下,中國要快速立法,應對不時之需。其次,要向WHO匯報中國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況,特別是中醫藥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藥在治療中,治癒率達到90%以上,中醫藥就是有效藥,對此必須大規模進行宣傳。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避免輕症轉重症,在輕症治療上採用中西醫結合,重症的搶救和生命支持,主要仍靠西醫,但把這兩個優勢結合起來,才有最終中國較低的死亡率。所以,我認為中國要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地宣傳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作用。第三,要透明地公開中國抗擊疫情的過程與成效,包括對於開始出現問題的官員的處理。第四,要做好應對美國轉嫁危機和進行經濟訛詐的所有預案。包括應該繼續提高中國醫療器械和藥品的質量,出口商品一定要符合中國標準。我個人建議,如果說真的出現這種訛詐,我們也不妨拿出一些殺手鐧。包括西藥藥品原料停止向美出口,植物提取物停止向美國出口,稀土停止向美出口。包括資本市場停止向美開放,等等。必須要有對等的制裁手段。(中新經緯APP)

陳文玲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藍迪專家陳文玲: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非常嚴峻 主要表現為四個「世所...
    近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線上舉辦的第127期「經濟每月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藍迪國際智庫專家陳文玲表示,我們正在見證歷史,國際形勢的變化「世所罕見」。一是全球面臨的經濟大衰退,甚至大簫條世所罕見;二是這場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大流行,造成的人類災難世所罕見;三是從全球看,目前人為推動和肢解經濟全球化的言行和舉措世所罕見;四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客,甩鍋、栽贓、追責、索賠、惡名化中國世所罕見。以下是文字實錄:今天我想談的主題是「疫情下的國際形勢之嚴峻前所未有」。
  • 陳文玲:世界經濟風聲鶴唳,總體特徵「四負」「四高」,中國怎麼辦?
    本期論壇邀請嘉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元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三位嘉賓就1~3季度國內外經濟形勢進進行深入解讀,姚洋院長、劉元春院長重點就國內形勢進行解讀,陳文玲總經濟師就國際形勢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判。
  • 陳文玲:這次世界經濟大衰退,有五個特點!
    今年上半年,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非常嚴峻,挑戰之大超出所有人的預期;世界的變化之巨,超過所有人的預期;中國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經濟恢復的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國外疫情失控以後,經濟肯定是要停頓。即使是美國要復工復產,在人的生命、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之間,也要權衡,也要做選擇。因此,全球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這次世界經濟失速,使世界經濟陷入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衰退。具體來說,這次經濟大衰退有五個特點:第一,世界經濟陷入同步性衰退。
  • 「逆水行舟」比較深刻的描述了現在中國所面臨嚴峻的國際和國內形勢
    【摘要】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建投證券1全球:經濟危機進行時1 逆水行舟比較深刻的描述了現在中國所面臨嚴峻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這裡面包括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建投證券1「逆水行舟」比較深刻的描述了現在中國所面臨嚴峻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這裡面包括經濟形勢、政策形勢、貿易往來、包括國際輿論環境等等。過去三個月,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和市場都是受到兩隻黑天鵝(新冠疫情和原油暴跌)的擾動,未來一段時間也是這個邏輯:兩隻黑天鵝一天不落地,那麼全球的經濟政治政策,包括市場都會不太平,都會有非常大的波動,所以探討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和市場,我們還是離不開這兩條主線。
  • 李克強主持經濟座談會: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
    原標題:《駐京專電》李克強主持經濟座談會: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政府負責人視頻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部署推動經濟
  • 陳文玲:市場向三四線城市縣域拓展下沉
    樂居財經訊 王彥傑 12月10日至11日,以「新形勢、新思維、新機遇」為主題的「全國中小城市商業創新發展論壇」在海南三亞藍灣綠城威斯汀度假酒店正式召開,樂居財經作為首席地產媒體全程支持報導。直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出席論壇並發表題為《「雙循環」新戰略下的中國經濟新走向》的主題演講。全世界仍還處於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新冠疫情並沒有過去,其造成的營銷那個也在持續。
  • 陳文玲: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打通雙循環的堵點——陳文玲在中國...
    導言: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9-2020中國經濟年會12月19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會議重點學習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圍繞主題就「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內大循環」「積極擴大內需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積極擴大內需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分論壇主持人姜增偉副理事長,發言嘉賓有朱光耀、王一鳴、劉元春、陳文玲、張國慶等。
  • 新冠肺炎國際疫情形勢如何?世衛組織怎麼說?
    國際疫情形勢變化據《紐約時報》報導,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近來仍呈上升趨勢,並在全球地理版圖上持續擴散。目前,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出現近600例確診病例。當地時間15日,法國衛生部部長阿涅絲·比贊宣布,法國出現首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這名80歲的患者是來自中國的遊客。
  • 達沃斯論壇將移師新加坡 背後是歐洲嚴峻的疫情形勢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達沃斯論壇將移師新加坡,背後是歐洲嚴峻的疫情形勢| 京釀館 疫情和政治交雜在一起,這都是瑞士協調不了的。▲圖源新京報網。因為瑞士周邊國家的形勢也不好。以歐盟國家為例,從8月1日到12月6日,第二波新冠肺炎在歐盟的27個國家奪走了152216人的生命,其中,有17個國家的第二波疫情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第一波疫情。負責衛生事務的歐盟委員斯基裡亞基季斯透露,歐洲每17秒就有一人死於新冠肺炎,每天會有約5000個家庭痛失親人。
  • 疫情反彈形勢嚴峻 歐美經濟復甦前景難料
    科斯塔指出,歐盟經濟今年將下挫8.3%,這個數據對歐盟各國領導人都應是一個「嚴重警示」,「更凸顯了達成一致的緊迫性」。孔特表示,就經濟恢復方案達成協議應是歐盟成員國領導人的明確目標,而且協議要儘可能接近歐盟委員會的提議。  為了促進經濟復甦,歐盟委員會5月底提議通過發債方式籌集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但27個成員國目前對刺激計劃依然存在分歧。
  • 孫志剛: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挑戰越嚴峻,越要樹牢「四個意識...
    孫志剛: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挑戰越嚴峻,越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020-05-23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思平治」陳文玲:中國要成為思想強國必須形成強大的能生產思想...
    ★★★★★2020年12月5日,「十四五規劃與思想強國——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以下是陳文玲的發言內容。第一,為什麼要建設思想強國?中國現在正在邁向經濟大國、經濟強國,但是確實在思想品的輸出、文化品的輸出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實際上中國是一個思想的強國,而且自古以來就是思想的強國。中國幾千年歷史積累的文化寶礦,作為五大文明之源頭一直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我們應該也有可能成為思想強國,具備成為思想強國深厚的歷史積澱。
  • 俚語:形勢嚴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俚語:形勢嚴峻 2012-11-25 16:01 來源:愛思英語 作者:
  • 外貿形勢嚴峻:Shopsimple平臺助突圍
    深圳2012年4月2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今年全國「兩會」上,外貿經濟是倍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此之前,江西召開的2012年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鐘山強調,2012年外貿形勢更加嚴峻。
  •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珍寶約65萬件,多樣珍寶珍貴程度世所罕見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三大鎮館之寶,分別是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皆是精巧絕倫的工藝品,栩栩如生的造型足以以假亂真;而毛公鼎則是迄今為止鐫刻銘文最多的重器,珍貴程度世所罕見。
  • 2018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為820萬 就業形勢嚴峻
    記者6日從教育部獲悉,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  12月6日,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 達沃斯論壇將移師新加坡,背後是歐洲嚴峻的疫情形勢|京釀館
    丟不下滑雪生意陷入被動 就像新聞公報所說,「達沃斯論壇」離家出走,主要是瑞士疫情趨於嚴重惹的禍。 根據瑞士報告,最近幾天瑞士日新增確診病例在4000例-5000例之間居高不下。
  • 姚洋:中國走向世界經濟強國的四個嚴峻挑戰
    從國際環境看,我國未來三十年所面臨的增長環境將和過去四十年完全不同,大象難以藏身樹後,但我們並沒有全面做好大國戰略,尤其是還沒有為未來擔當世界的領軍者做好準備,整個世界也沒有為中國的新角色做好準備,這可能會帶來全新的挑戰。同時,在我國內部也存在著諸多新挑戰。在人口方面,我國面臨著非常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這一趨勢恐怕會超出我們的想像。
  • 陳文玲:中美關係走向三種可能 未來值得期待
    陳文玲:中美關係走向三種可能 未來值得期待 2020年12月07日 12: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美國經濟形勢嚴峻 美聯邦政府又陷停擺危機
    央視網消息:美國疫情持續惡化,令美國經濟形勢更加嚴峻,而美國聯邦政府目前又面臨著「停擺危機」。有美國媒體指出,臨時撥款法案的通過,為國會就新冠肺炎疫情救助計劃和政府長期撥款問題談判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美國兩黨因分歧,一直未能就新一輪疫情救助計劃達成一致,雙方談判一度陷入僵局。而如果到18日,雙方仍不能就政府長期撥款問題達成一致,那麼美國聯邦政府仍將再次面臨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