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驟然降溫,兒童季節性的消化系統疾病高發。
11月22日,瀋陽市兒童醫院內科二病房副主任醫師程菲介紹,沈城目前處於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幼兒園、學校應做好防控工作,家長也應高度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冬季尤其要注意預防兩種病毒導致的兒童腹瀉。」程菲說。
警告
小心這兩種病毒
一個兇猛
程菲說,在冬季,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清涕等,病初多有嘔吐,24小時內出現腹瀉,大便每日數次至數十次,為稀水便或蛋花湯樣大便,患兒常伴不同程度的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危及生命,病程一般為1周左右。
一個善變
諾如病毒亦是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病原體,多在冬季流行,該病毒基因多樣且高度變異,每隔數年就會出現新的變異株。諾如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可以通過接觸病人或被汙染的物體表面傳播,也可以通過病人的嘔吐物、排洩物飛沫等傳播,還可以通過被汙染的食物等傳播。臨床表現有腹瀉、嘔吐、反胃、噁心和胃痛以及發熱、頭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數患者發病後1-3天即可康復。如頻繁嘔吐或腹瀉,可導致脫水,引起嚴重健康問題。
預防
手口衛生把好關
冬季腹瀉應該如何預防呢?程菲表示,應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要養成勤洗手、喝開水、生熟食物分開、勤通風、曬衣被等良好生活習慣,避免交叉感染。
個人衛生方面
1.每天用肥皂和清水認真洗手,尤其在如廁和更換尿布、外出回家後和每次進食前必須洗手。
2.減少外出參與大型活動,少去人口聚集地;要儘量遠離食物加工場所等病毒易於存在的地方。
3.每日開窗通風,定期給房間清潔消毒。
食品衛生方面
1.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的食物。諾如病毒抵抗力比較強,在60℃高溫或經快速氣蒸仍可存活,因此食物必須充分高溫(超過60℃)加熱。
2.減少到外面的餐廳就餐,尤其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吃。
3.吃瓜果前,一定要洗淨、去皮;貝類海水產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4.確認水源安全,不喝生水,要喝煮開過的水。
提醒
腹瀉後要防脫水
一旦孩子腹瀉,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程菲介紹,孩子如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建議不要堅持讓孩子上學及入託,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對症治療。同時,及時用消毒劑清洗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汙染的表面,脫掉和清洗被汙染的衣物和床單等。
調整飲食:嘔吐嚴重的孩子建議禁食,主張胃腸道休息。其他腹瀉患兒不需禁食,但要調整飲食,母乳餵養兒可繼續母乳餵養,人工餵養建議調整為低乳糖、低蛋白、低脂肪飲食方式,已添加輔食的孩子應暫停餵不易消化和含脂肪類多的食物,給予易消化流食及半流食便於吸收。
預防脫水及糾正脫水:秋季腹瀉引起的脫水90%以上屬於輕度、中度脫水,首選口服補液鹽補液,要少量多次服用。對於嘔吐劇烈、腹脹、脫水嚴重的患兒需靜脈補液。
此外,還可以服用雙歧桿菌等微生態製劑以及腸黏膜保護劑。
在護理時,家長一定要觀察孩子的一般情況,如精神狀態、體溫、脈搏等;觀察大便次數、量及性狀,觀察尿量及進食情況,並做好記錄。在口服補液期間,觀察脫水是否改善,及時就醫。護理患兒前後家長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孩子每次排便後都要清洗臀部,防止臀炎。(記者 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