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該熱火朝天的春招校招不能如期舉行,華電約9000名畢業生該何去何從?早在2月初,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校園招聘及畢業生就業服務相關工作的通知,暫停了所有線下校園招聘會,利用多種網絡辦公平臺,快速組織全校就業服務隊伍調整就業相關工作,拉開了就業保衛戰的帷幕。
華北電力大學是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大學,校企合作是該校發展戰略之一。學校成立由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等12家特大型電力集團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成的理事會與教育部共建。
基於良好的校企合作歷史,疫情期間,學校第一時間整合理事會成員單位、人才合作培養夥伴、校友企業等資源,建立一個豪華陣容的「用人單位資料庫」,確保線上就業市場充分供給。截至目前,學校共組織了100多場線上宣講招聘會,近2000家用人單位參加,發布職位約11萬個。在這個被稱為「史上最艱難」的畢業季,在華電仍可見畢業生供不應求的景象。
「疫情阻斷了學生返校路,但阻斷不了畢業生的求職路。」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兵仿說。
作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中介所」,學校不僅力所能及地搭建就業平臺,暢通選才納賢渠道,更致力於不斷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一直以來,該校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這源於學校在強調注重實踐、增強能力、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的同時,還將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接軌,積極實施企業雙導師制、訂單式人才培養等校企聯合培養方式,讓企業參與從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過程到畢業生就業的人才培養全過程,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形成了以精準就業為導向推進人才培養供給的就業生態。
人文學院輔導員馬冬每天兩支手機輪流充電「上崗」,從早到晚都在給學生電話、微信。蔣晶晶的面試、曹文慧的研究生考試成績……班裡每一名同學的基本情況他都了如指掌。
在華電2020年就業工作視頻會上,學校明確了靶向定製的就業工作思路,建立「學校-職能部門-學院」畢業生三級管理機制,通過「一生一策」動態管理掌握畢業生思想狀況,做好心理疏導、線上就業諮詢和指導等服務。
學校利用大數據建立畢業生資料庫,掌握畢業生籤約、考研、出國、就業意向等情況。就業指導中心老師、輔導員、班主任等根據求職行業、崗位、地域等數據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答疑和重點就業崗位推薦。各院系針對不同專業求職特點開展了考研複試、國網考試等專題講座。就業指導中心還開通抖音官方帳號,先後開展10餘場就業指導直播課,邀請就業指導老師和用人單位人事專員做客直播間,直播內容涵蓋面試技巧、研究生複試調劑、留學深造及公務員考試、創新創業等專題。
測控1601班學生董新超因準備考研而錯過了秋季招聘,在考研成績不理想後轉至春季招聘,沒有過任何求職經歷的他在輔導員陳亞東的幫助下,從簡歷製作、面試禮儀等求職技巧一步一步學起,最終成功籤約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
「不管是靶向定製的工作思路,還是精心打造的雲招聘、雲指導、雲服務等精準化信息服務矩陣,學校就是要做好畢業生的『娘家人』,讓畢業生不用來回跑,工作機會也不少。」學生處副處長商雷說。
不讓一個畢業生掉隊,幫助每名畢業生找到理想的歸宿是華電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理念。
疫情期間,湖北籍的畢業生牽動著學校領導、教師們的心。學校專門建立了湖北籍畢業生就業臺帳,與湖北籍畢業生定期保持聯繫,了解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及就業進展。
能動學院輔導員了解到湖北籍畢業生王國良線上招聘投遞簡歷石沉大海後,每天和他保持微信聯繫1小時以上,從「家裡囤了什麼菜」到「以後的職業規劃」無所不聊,成為疫情期間溫暖的「雲陪伴」。在學校、輔導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王國良已與湖北當地一家用人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設立了求職補貼、臨時困難補助、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基金,助力學生順利就業。目前,學校已面向包含畢業生在內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疫情期間專項資助140萬元,覆蓋建檔立卡、低保、殘疾等特殊困難學生群體和農村地區、偏遠地區及湖北地區的貧困生。另外,學校開通心理健康諮詢熱線,16位心理諮詢師隨時為學生提供諮詢服務。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面對疫情,面對最艱難的畢業季,華電繼續秉承「辦一所負責任大學」的理念,以高度的責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就業工作,以有情懷的使命感做學生的引路人,指引畢業生熱情擁抱2020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