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天,1800公裡:這是學生「最好的成人禮」

2020-12-11 環球網

原標題:這是學生「最好的成人禮」

2019年高考結束後的第四天,山西朔州市朔城區一中633班班主任兼地理老師蘭會雲帶著11名畢業生,從山西朔州出發了。

17天後,一路騎過山西、河南、安徽、江蘇四省,他們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上海,總行程1800多公裡。

對於蘭會雲來說,這樣的騎行可能是「在拿職業生涯做賭注」,而對學生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成人禮」。

這段旅程註定不平凡,歸來後的日子尤其被「聚光燈」追逐。而在這次不平凡的騎行中,蘭會雲和他的學生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喧囂過後歸於平靜的蘭會雲,在與蘭會雲一同復原騎行的點滴瞬間中,試圖找尋這位「非典型性」教師所理解的「教育的本質」。

危險與阻力

【時間】6月10日(出發前兩天)

【地點】朔州

【日記】臨出發前,我請參加騎行的學生家長籤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免責協議,即同意承擔和接受所有傷害的風險,免除活動發起人和同行夥伴們的法律責任。「落石」「刺傷」「車禍」這些字眼頻繁出現在這份並不長的協議中,讓家長都繃緊了神經,好幾個家長都反悔了。一位學生的爺爺聽說孫子要騎車去上海,一氣之下住進了醫院。

【時間】6月11日(出發前一天)

【地點】朔州

【日記】帶學生去騎行招來大部分校領導的反對,他們認為完全沒必要,「你把他們帶畢業了,完成任務了,幹嗎給自己沒事找事?」但學校校長支持我的探索,不過不建議其他老師效仿。在臨行前,校長依然「放心不下」,問我「要不要配一輛保障車跟著隊伍」,我拒絕了。

【記者觀察】再度回憶起這次騎行,儘管困難和阻力重重,但蘭會雲依然「不覺得有多冒險」。

蘭會雲有這樣的底氣,這不是他第一次帶學生跨省騎行。2016年高考結束後,蘭會雲曾帶著他的第一屆十幾名學生,騎行2600公裡,到了內蒙古滿洲裡。蘭會雲的底氣還來自於紮實的準備工作。為了這次騎行,蘭會雲不僅規劃線路,還開車實地考察了騎行路段。「因為之前設計的線路上,翻越太行山十分艱難,而且河北拉煤的大車太多。」比較下來,他最後選擇一條更為穩妥的道路:從山西南下河南,一路向東經過皖、蘇兩省,進入上海。

儘管有縝密的規劃和出發前的集訓、拉練,還準備了必備藥品,甚至與家長們籤訂了注有「突發意外的法律免責協議」,但是,阻力依然很多:惡劣天氣、隊員摔傷、體力不足。然而,最艱難的並不是這些。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帶領學生遠距離騎行,是「在拿職業生涯做賭注」。

不過,與出發前學校、家長的「膽戰心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次教育實踐被社會廣泛稱頌。「佩服」「支持」「看哭」……成為網友評論的高頻詞。這種對比的背後,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們都知道這是好的教育,但在實施過程中,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遲疑和羈絆?

溫暖與善意

【時間】6月13日(騎行第二天)

【地點】山西忻州

【日記】到達忻州,剛下完暴雨,我和學生們騎到一個十字路口時,被交警攔了下來,並被叫進了交警亭。一開始,我以為騎行隊伍違反了交通法規。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交警看到學生們淋了雨,「命令」我們在崗亭喝完熱水,才能再上路。

【記者觀察】在與記者對話時,「社會的善意」被蘭會雲一次次提及。因為從始至終,蘭會雲和學生們都感覺是被接連不斷的好心人一步步「推」到了終點。

1800多公裡的路上,沿途小飯館都對學生們敞開了大門。飯館老闆不僅主動幫忙把桌子和椅子拼在一起,讓學生有足夠的休息空間,還特意提供了免費飲料。

「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離開山西,也未曾真正接觸過社會。他們總是被家長保護著、寵著,時刻被提醒著要處處提防、處處小心。通過這次騎行,他們接觸到真實的社會,相信會為他們的成長以及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蘭會雲說。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被蘭會雲奉為座右銘的一句話。他相信,這一路上感知到的所有善意,學生們會以成倍的付出反饋給社會,一個個、一代代傳遞下去。

「努力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這也是633班的班訓。

高考與人生

【時間】6月20日(騎行第九天)

【地點】河南許昌

【鏡頭回放】進入河南,路程過半。氣溫一下升高到30多度,學生們騎行速度一下子慢了,很多人已經體力不支,每騎行1小時要休息10分鐘、每天午休1小時的作用越來越小。學生王寧的車胎扎進了釘子,連著爆胎了4次,所有人都得等他修好車才能前行,但即便這樣,王寧也沒有想過放棄:「在這樣一個團隊,大家騎不動了也在騎,我沒有什麼理由放棄。」

【時間】6月23日(騎行第十二天)

【地點】安徽淮南

【日記】這一天,是山西省高考出分日。考慮到特殊情況,我特意將出發時間推遲了三個小時。有學生成績不理想,我在微信上詢問成績,沒有得到回應。擔心孩子的情緒,我凌晨2點找到這些學生當面溝通,「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步,遠遠不是也不可能成為你人生的全部,只要以後的日子努力,前途依然光明」。

【記者觀察】整個騎行途中,蘭會雲會有意無意地安排大家參觀沿途城市的大學校園。他們騎行隊服上正面寫著「你好啊,大學」,背面則是「用騎行沉澱高中」。

騎行結束回到朔州後,蘭會雲統計了騎行11個孩子的情況,1人考上一本,3人考上了二本,7人準備復讀。王寧說,不論三本、專科、還是復讀,他們都非常坦然,面對未來並沒有驚慌失措。「這也是我從蘭老師身上學到的重要一點。」

「比起傳授知識來,幫助孩子們構築強大的內心,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才是關鍵。」蘭會雲坦言,「我教的孩子可能不是社會精英,不是社會各個領域中的領頭羊,但我要教會他們成為一個普通人,學會享受當下的美好。」

一位高中語文老師看到「千裡騎行」的新聞後說,帶領學生們騎行,是他曾經的夢想。有網友評論「這才是教育的本來面目,這群孩子何其幸運遇到這樣一位敢於突破的老師」。

成長與收穫

【時間】6月26日(騎行第十五天)

【地點】南京

【日記】抵達南京,我們一起參觀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向遇難同胞默哀並獻花。「尊重歷史,銘記歷史,然後繼續努力前行。」蘭會雲在現場告訴學生。他認為,這是孩子們「成人禮」必不可少的環節。

【時間】6月28日(騎行第十七天)

【地點】上海

【日記】學生柳浩田有騎行經驗,從一開始就把隊伍甩在身後,甚至還在路上表演過大撒把等危險動作。蘭會雲嚴厲地批評他:「大撒把很酷,可萬一摔傷了,整個隊伍都要被拖累。」到達上海時,這個愛出風頭的男孩理解了老師的話,「一個人可以騎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騎得很遠。」

【記者觀察】1800多公裡的騎行,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愛國主義精神?團隊意識?探索未知的能力?好像都有,但一時半會兒,蘭會雲也無法全面、準確地總結出來。不過,通過蘭會雲的日記背後,我們清晰感受到了這些孩子的成長。

好的教育從來都不能只限於課堂、課本,而應該讓孩子走出去,接觸真正的世界,體驗真實的生活。從課本上的知識點到親眼所見的黃河、長江,從課本上的彩圖到可觸摸的植物,學生們把概念還原回了生活之中。蘭會雲說,震撼,深刻,是學生們當時的準確感受。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蘭會雲用一場「冒險的騎行」,給孩子上了一堂最生動、也最接地氣的立德樹人實踐課。

這樣的教育,會影響成績嗎?樂在其中的學生給了蘭會雲滿意的回饋:今年高考,這個普通班考了13個一本、34個二本,是學校「考得最理想的班級」。(晉浩天陳鵬)

相關焦點

  • 遇到這老師你會不會炸?帶畢業生騎行1800公裡:領導緊張、家長氣住院、有人流淚開車跟幾公裡…
    6月12日,高考結束4天,山西朔州朔城區一中633班班主任、地理老師蘭會雲要帶著11名高中畢業生,從朔州一路騎行到上海,總行程1800多公裡。這是蘭會雲在課堂上許下的承諾。這名31歲的老師相信,高考只是人生的驛站,絕非終點,他要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畢業記憶。但出發的這天早上,蘭會雲還是感受到了壓力。
  • 高三學生正裝參加成人禮 父母送兒子剃鬚刀(圖)
    高三學生正裝參加成人禮 父母送兒子剃鬚刀(圖) 2008年03月18日 09:41 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發表評論   昨天下午,北大附中的600多名高三學生,身著正裝參加成人儀式。
  • 青春加冕 不負韶華——民勤一中舉行2021屆高三學生成人禮暨高考300天誓師大會
    8月18日,民勤一中舉行2021屆學生成人禮暨高考300天誓師大會,高三年級全體師生和學生家長共1600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神聖而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 「十八歲(成人禮)過後,我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改變自己懶惰、貪玩的壞毛病,爭取在高三一年裡,努力拼搏,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我知道,高三這一年會很苦很累,但是不苦不累,高三無味!我相信,熬得住,就一定熬得出!民勤一中高三(八)班焦子陽」堅定的說。
  • 成人禮,我想對學生說的話
    成人禮那天,部分藝術生回到了學校。當他們穿上了正裝,她們穿上了禮服,老師們感嘆學生似乎長大了,高考接近了。    成人禮當天,周校長的講話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成人意味著什麼?人生的價值在哪裡?」今天,在這個雨後初霽、桃李花開的初春時節,我們齊聚校園,舉行隆重的青春盛典——重慶八中高2021級成人禮。我很高興代表學校向同學們送上期許和祝福,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願你「乘風破浪,憑風翱翔」。在古代,女子15歲、男子20歲時,都會有親人和長輩為他們舉行成人禮儀式。儀式,可以喚醒我們對某件事的尊重;儀式,讓一件事變得莊嚴而又隆重。
  • 72歲武漢爺爺跨越1800公裡,只為與他們相見
    今年72歲的朱傳才老人,在二月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型病例,在經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援鄂醫療隊37天的救治和陪伴後,老人順利治癒出院。9月17日,朱傳才老人自己帶著滿滿的「心意」踏上了漢口開往瀋陽的火車,開始了他跨越1800公裡的感恩重逢之旅。
  • 18歲女孩騎行14天,跨越上千公裡上大學,這個成人禮很特別
    2020年的9月,就有這樣一位大學新生和自己的父親一起騎行了1065公裡,終於抵達了校園。恰好她看到了往年一些學長學姐騎行上大學的事情,頓時覺得非常心動,想用騎行上大學的方式給自己一個獨特的「成人禮」。
  • 海邊最美成人禮,原來最好的長大,是學會去愛
    預約時間為9:00-17:00,每天限額200人,額滿即止;2.預約請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到館時間。2018年4月15日開始圖書館到館需至少提前一周進行預約,可以預約一周以後的任意一天;3.一人一個預約號,一個微信號限約三個預約號;4.收到預約編碼,視為預約成功。一個預約編碼一人進館,特此敬告。
  • 大三女生,計劃寒假從海南徒步回河北老家,約1800公裡,現實嗎?
    這兩天,網上正熱議一位大三女生的寒假計劃,她準備寒假從海南徒步回河北老家。對於這個計劃,連她自己都說,這是一個突然的想法,從海南到河北大約1800公裡,要瘋狂一把,現實嗎?沒有想到的是,在信息量巨大的網上,這一個不起眼的突發奇想,竟然被成千上萬的網友掂出來,正正反反進行了無數次的論證,給出上幾十萬字的回答。
  • 扶溝縣高中舉行2018級學生十八歲成人禮
    成人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激昂的旋律、飛揚的青春,讓大家共同目睹他們邁入十八歲花樣年華最美的時刻。校長馮鳳雲飽含深情地表達了對學生衷心、美好的祝願,鼓勵孩子們用執著追逐夢想,用平淡對待磨難,用努力追求幸福。學生代表毛悅懿、家長代表王海濤、教師代表趙煒先後發言,共同為十八歲成人禮寄語、禮讚。
  • 2021高考倒計時|瑞麗一中2021屆高三成人禮暨高考200天誓師大會
    感受著冬季的晨風與絲絲涼意,2020年11月29日,瑞麗一中2021屆全體師生隆重舉行了成人禮暨高考200天倒計時誓師大會。我校校長劉燕、黨總支書記張洪、副校長王廣攀,2021屆全體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德育處主任明宗龍、高三教師代表孟豔穎主持了本次大會。
  • 17歲生日快樂,今年你們未成年,明年一定要舉辦個成人禮
    兩個人還是和17年前剛出道一樣漂亮美麗,雖然經歷了很多風雨,但兩個人依然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真的是比親人、戀人相處的時間還要多了,真的是難得可貴的友誼啊。希望在下一個17,下下一個17年裡,依然能夠見到這兩張甜蜜的笑臉。多少組合明爭暗鬥,她們卻相互扶持17年,一起走過人生的一半,比很羨慕這種友情 彼此看著對方成長 理解對方。
  • 80天徒步1800公裡:人類首次僅靠雙腳抵達南極難抵極
    有一位中國80後姑娘名叫馮靜,她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驚人的毅力和能量,她獨自闖入一百多年來一直由男性探險家佔據的南極探險領域,兩次徒步徵服南極大陸:第一次,2018年初,馮靜和一名外籍嚮導歷時52天,徒步穿越1130公裡南極大陸成功抵達南極點,成為完成此路線的中國女性第一人
  • ...騎行1800公裡,校領導、家長緊張,結果卻讓人感動到流淚……丨精選
    6月26日,騎行第15天,抵達南京。蘭會雲帶著學生,一大早就趕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向遇難同胞默哀獻花。這次參觀,是孩子們"成人禮"必不可少的環節。蘭會雲也覺得,中國所有年輕人都不應該缺少這一課。
  • 焦作市外國語中學:2020年十八歲成人禮暨高考倒計時300天誓師大會
    2020年8月9日下午5點,焦作市外國語中學高三全體師生和家長相聚北校區後操場,共同見證一場盛大的青春慶典——2021屆高三學生十八歲成人禮。點擊下方觀看精彩視頻成人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往屆學生代表和優秀學生代表的發言,體現出外中學子感恩母校,感謝師長的感恩之情,同時也展現出外中學子對未來的無限期許!「兩天高考,三年備考,千日拼搏,踏入高校」,全體學生在老師家長的見證下,莊嚴宣誓,表達出他們奮力拼搏贏取美好明天的堅定決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高二學子的錚錚誓言,寄託了對學長學姐的真誠祝福,也表達出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
  • 這是什麼神仙成人禮!這三所學校的18歲儀式感爆棚!
    為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樹立學生成人的神聖感、使命感,增強學生成人後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跨入十八歲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做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公民,2020年12月31日,在校領導的精心策劃下,東莞市粵華學校高三年級以
  • 【微視頻】大學生志願者:戰疫中擔當和奉獻是最好的成人禮
    8月11日17時30分,陳思軒剛上完當日的網課,便開始收拾行頭,準備下一項「當日任務」——挨家挨戶收集垃圾。       陳思軒,18歲,在西南財經大學讀大一,暑假回到烏魯木齊。7月底,她在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二工街道辦事處小西溝社區群裡得知招募志願者的消息,第一時間報名。
  • 王源17歲僅剩三天,但成人禮地點一會重慶一會北京,粉絲心力交瘁
    不知不覺間已經離王源的生日越來越近了,而即使現在離王源的生日已經只剩短短三天,但依然卻沒有王源生日會的消息,這也不免讓粉絲們很是著急了,所以現在幾乎每天粉絲們都在等著王源生日會的消息。雖然這並不是官宣消息,粉絲們卻也覺得有很大機率是真的,因為不止是一個消息來源,很多方面透露的信息基本都沒有差別,所以粉絲們也是有點兒相信這些消息的了。
  • 一場特殊的成人禮
    一群來自困難家庭或患有自閉症、聽障的當地孩子,由此參加了一場特殊的成人禮。活動期間,40名成年志願者發動23輛愛心私家車,組織引領35名需要幫扶的孩子和20名小小志願者,共同參與中華傳統文化體驗之旅。志願者在活動當天中午12點多進村入戶接上孩子們,當晚活動結束後將他們逐一安全送回家。「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 廣州市增城區永和中學舉辦高三成人禮
    12月16日,增城區永和中學隆重舉行了以「感恩.責任.成長」為主題的2018屆高三成人禮宣誓活動。近1000名師生家長齊聚高三校區,活動既莊嚴又溫馨,給學生和家長們震撼和感動。緊接著,鄧輝明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成人禮致辭,他向步入成人行列的青年學生致以熱烈的祝賀,並對全體同學提出責任、感恩、夢想的希望,希望學生們志存高遠,勇敢擔當,承擔起青春光榮的使命,成為勇於拼搏的優秀公民。然後,同學們進行了莊嚴的集體宣誓。高高舉起緊握的右拳,響徹雲霄的誓言表達了他們內心對成長與責任的理解。
  • 給父母敬杯茶、捏捏肩 黃石千名學生成人禮上表感恩
    楚天時報訊 成人禮上,學生給家長敬茶,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楚天時報訊(記者蔡夢帷)4日上午9點,黃石市2016年成人禮儀式在黃石二中舉行,該校高二1000多名學生「接受洗禮」。當天上午的成人禮上,該校18位家長代表在臺上,接受了孩子們的感恩之茶。該校高二學生楊景雯給媽媽周瑞榮敬茶的時候哭了。她說,自己長大了,父母卻在慢慢變老。其實,自己很捨不得離開父母。在以後的日子裡,要更加懂事,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回報父母養育之恩。「18歲,是一個標誌,是一個分水嶺。18歲,意味著青春的起點、追夢的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