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市民患上罕見「雷諾氏症候群」四肢青紫色

2020-12-19 大蘇網

揚子晚報網12月28日訊(通訊員 李科 記者 張畢榮)12月27日晚,市民小王被緊急送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急診室,他痛苦地呻吟著,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心跳微弱,一份「墓碑」樣心電圖引爆了急診室——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源性休克、合併致命性心律失常(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急診室上演生死時速,經過緊急救治,患者雙上肢皮膚青紫色消失,顏色終於恢復正常。經過專家診斷,該患者的病情由雷諾氏症候群引起,非常罕見,這是一種血管痙攣性疾病,給心臟急診介入手術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幸運的是,術後1小時,患者右上肢血管內的導管被順利拔出,終於挽回了生命。

「快!給張孝忠主任打電話……」醫生用顫抖的聲音說著。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孝忠緊急趕到急診室,查看患者後,果斷決定:「啟動導管室,立即急診手術。」張主任一邊向患者女兒告知病情以及救治措施,一邊通知手術醫生護士迅速到位。

張孝忠介紹,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主要原因,10小時內死亡率約50%,1周內死亡率約80%。患者被迅速送進手術室,然而手術並不順利,困難重重、危機四伏。心臟介入手術的進行,有賴於外周動脈血管的通暢;介入手術一般可以選擇的血管只有三根,右側上肢的動脈,兩側腿上的動脈(左側手上的動脈不便於醫生手術)。患者此時已休克,血壓70/40mmhg,大動脈搏動微弱,給穿刺血管增加了難度。右側股動脈穿刺成功,然而導管無法送入,血管造影讓在場的醫生驚出一身冷汗——右下肢髂動脈閉塞,無法通過這根血管手術,怎麼辦?

無奈只能選擇右上肢動脈手術,但是手上的血管比腿上的血管更細,在血壓如此之低的情況下穿刺成功的機率幾乎為零。柳暗花明又一村,穿刺成功,送入導管造影,發現患者心臟血管中最大最重要的一支血管從開口閉塞。然而當準備進行心臟支架植入時,右上肢動脈內導管無法移動。患者雙上肢青紫,血管嚴重痙攣,導管動彈不得,無法手術,只剩下唯一一條路——左下肢股動脈,如果穿刺失敗,或者動脈閉塞,一切努力將付之東流,患者將必死無疑。

患者微弱的左側股動脈穿刺一針見血,穿刺成功,導絲送入、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血管開通,血液瞬間湧入乾渴的心肌。臨時起搏器維持心率,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提升血壓,70/40、100/60、120/70mmhg……血壓逐漸回升。然而右側上肢動脈內導管仍然沒有拔出,留置時間越長,導管引起血管內血栓的風險就會增加,右上肢將面臨缺血壞死的風險。同時患者左上肢,雙下肢皮膚也是青紫。

張孝忠主任堅定地說:「確定是雷諾氏症候群,這就是患者術前四肢皮膚蒼白之後轉為青紫的真正原因。」再次詢問患者家屬,患者女兒說,五年前她的父親雙手皮膚就會間斷出現蒼白—青紫—恢復正常的變化,然而一直沒有明確診斷。張孝忠主任介紹,雷諾氏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應激引起,發作時手指、足趾顏色由蒼白變為青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種血管痙攣性疾病。然而患者的這一疾病卻給心臟急診介入手術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痙攣、閉塞的外周血管讓醫生們難以逾越。幸運的是,經過救治,術後1小時,患者右上肢血管內的導管順利拔出,雙上肢皮膚青紫消失,顏色終於恢復正常。

相關焦點

  • 女子手指遇冷變色 系雷諾氏症候群「作怪」
    經過專家診斷,這可不是自我保護,而是雷諾氏症候群「作怪」。  一遇冷手指就變色  小王今年29歲,在揚州市區一家製衣廠工作。從去年冬天開始,她就發現自己的雙手會變色。在工作車間內,溫度適中,她的手指沒有異常,可一旦離開了工作的車間,遇到冷空氣,整隻手就會變蒼白,過一會又變成青紫色,然後轉為潮紅色,還伴有局部發涼、麻木、刺痛和酸脹不適等感覺。「那種感覺非常難受,就跟針刺一樣。但只要不覺得冷了,那種症狀就會消失。」  小王說,她以為自己患上了皮膚病,就用了一些膏藥塗抹雙手,但只要手覺得冷了,還是會出現麻木疼痛的感覺。這種症狀在今年冬天再次出現了。
  • 預防雷諾氏症候群:四肢要保暖 跑步中途可加速
    醫學上,雷諾氏症候群是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以陣發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對稱的間歇發白、紫紺和潮紅為其臨床特點,常為情緒激動或受寒冷所誘發。當天氣變得寒冷時,皮膚內的毛細血管會收緊或者變窄,減緩了血流速度,以便保護身體中央核心區的熱量,從而導致四肢溫度變低。特別對於女性來說,身體對寒冷的反應比較強烈和敏感。有些比較敏感的人,打開冰箱時就會出現該症狀。
  • 女性冬日手冷 警惕雷諾氏症候群
    [摘要]雷諾氏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什麼是雷諾氏症候群?冬天手冷,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它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因此女性若感到手冷、發紫甚則手指發白,需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 女性冬日手冷,警惕雷諾氏症候群
    專家:龍華醫院風溼科主任 茅建春 主任醫師什麼是雷諾氏症候群?冬天手冷,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它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的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尤其好發於女性,因此女性若感到手冷、發紫甚則手指發白,需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 下海不久四肢青紫 男子可能有雷諾氏病(圖)
    8月7日晚上7時許,市民李先生在石老人海水浴場遛彎的時候,遇到一位男子突然發病,「當時我看見有個男的躺在海邊,邊上還有個人在扶著他。」李先生介紹說,「當時我還以為是溺水,等我過去一看,發現那個男的四肢都是青紫色的,看起來挺嚇人。」
  • 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原標題: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這名患兒是上海人,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
  • 雷諾氏症的症狀表現
    雷諾氏症又叫雷諾氏症候群,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組症候群,很多人都不了解雷諾氏症的病因和症狀,那麼你知道雷諾氏症的症狀嗎?一起來看看。1、雷諾氏症的症狀1.1、蒼白期:雷諾氏病的早期表現,患者遇到寒冷受凍後,手指端的皮膚開始發白,然後向指根部以及上部位發展,一般該症狀不會發展到手腕處。
  • 什麼是雷諾氏病 這樣治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雷諾氏病,雷諾氏病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並且雷諾氏病還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什麼是雷諾氏病?雷諾氏病的飲食注意事項是什麼?治雷諾氏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天寒地凍防「雷諾氏症候群」中醫有6個高招
    經過綜合診斷,楊國春主任醫師:「你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雷諾氏症候群』,屬於風溼免疫病的一種。」雷諾氏症候群是肢端小動脈陣發性痙攣,造成指(趾)缺血的一種疾病。1862年法國醫生Raynaud(雷諾)首先報導了此類疾病,因而將其命名為「雷諾」。雷諾氏症候群有原發與繼發之分,常在受涼或觸摸涼物時發作,有時情緒激動也可誘發。
  • 40歲孕婦懷二胎 胎兒患世界罕見「美人魚症候群」
    今年40歲的蘇州市民陳女士在三個多月前懷上了二胎,在近日一次孕檢中,醫生察覺到陳女士的B超檢查結果存在異樣,並立刻通知了婦產科醫生,高度懷疑胎兒患的是「人魚體序列徵」。陳女士立即住院治療,昨天順利終止妊娠。
  • 手怕冷會變色 這可能是雷諾氏症候群
    本報訊 「這是雷諾氏症候群。」昨天,有好些熱心的讀者打來電話,為怕冷的池大姐「把脈」。  17年來,家住臨海的池大姐特別怕冷,只要把手露在外面,一會兒工夫就指尖發白泛紫,接著大半個手掌也都開始變色。嚴重的時候,手和腳都會這樣。
  • 連續熬夜,小夥子患上青睫症候群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福州的劉強(化名)由於工作原因,連續熬夜使用電腦數天後,突然感覺右眼脹痛,視物模糊,並出現虹視(看燈光時,燈光周圍出現彩色光暈),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這是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簡稱青睫症候群。
  • 英冒險家患閉鎖症候群 仍挑戰笨豬跳傘
    閉鎖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患者四肢癱瘓且不能說話。著名法國電影《潛水鐘與蝴蝶》講的正是一位閉鎖症候群患者的故事。但是英國一位閉鎖症候群患者卻沒有放棄自己之前的夢想,繼續在冒險之路上越走越遠。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日報導,英國冒險家米婭奧斯汀21歲時不幸中風,患上了閉鎖症候群,但是她的一顆冒險之心並沒有受到病魔的阻撓,她參加了許多極限運動,比如蹦極、高空滑降、室內跳傘等,米婭還與鯊魚同遊。
  • 專家:小心患上青睫症候群
    一降溫,許多東莞人就開始吃羊肉、甲魚補補身子。近日,東莞麻湧的郭女士在吃了羊肉後,突然出現了眼脹頭痛、看東西變得模糊的症狀,趕緊來到醫院就診。光明眼科青光眼專科副主任陳奕輝醫生為她檢查發現,郭女士青睫症候群發作,需要及時治療。
  • 雷諾氏病需如何快速有效治療
    這個疾病它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雷諾氏病,雷諾氏病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並且雷諾氏病還會影響大家的生活,各位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雷諾氏病雷諾症候群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症候群。沒有特別原因者稱為特發性雷諾症候群;繼發於其他疾病者,則稱為繼發性雷諾症候群。
  • 57歲英國男子感染新冠後患上罕見免疫系統疾病 四肢僵麻難以...
    檢查結果顯示,這位患者患有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這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每年約有1500名英國人感染這種疾病。大多數GBS患者甚至可以從嚴重的病症中完全康復,但五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長期癱瘓。這是英國第一例與冠狀病毒有關的疾病。全球報告的病例不到10例。他的治療人員在《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Case Reports》上披露了這個故事。他們說,醫生必須對新冠患者的GBS衍生症狀保持警惕。
  • 母子同患罕見天才病 馬凡氏症候群無法根治
    世界上有很多的罕見病,馬凡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你了解馬凡氏症候群嗎?  母子同患天才病  今年35歲的高唐人張恆芝與10歲的兒子牛牛(化名)同時被診斷出「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這種相對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已經導致張恆芝體內的主動脈瘤有六七釐米大,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 年輕小夥身上長「白斑」 一舉手就消失,原來竟患上罕見病
    楚天都市報6月14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多年來,漢口小夥小張的胳膊和腿上長了很多白斑,常被人誤以為是白癜風,但奇怪的是,他一舉胳膊白斑就會消失。近日他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皮膚科就醫,才知道原來自己患上了罕見的馬歇爾—懷特症候群。
  • 手臂振動病,雷諾氏症候群之認定參考指引
    職業上,最常見的是「手臂振動症候群」,但是,在其他職業病中也會出現。了解雷諾氏症候群的徵候與症狀,和導致雷諾氏症候群的危害原因,是很重要的。這種意識可以幫助防止疾病發生或進展到嚴重的階段。如果在早期階段沒有偵測到,疾病可能會永久損害手指的血液循環。 雖然雷諾氏症候群不是危及生命的,但是嚴重的病例也會導致殘疾,也可能迫使工人離職。雖然罕見,嚴重的病例也可能導致皮膚和壞疽分解。
  • 雷諾症候群——罕見卻很嚴重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疾病——雷諾症候群,罕見卻很嚴重熟悉我們公眾號的朋友或許對這個名字有些印象。上一期,我們講到水痘時曾提到,「孩子患水痘期間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服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楊酸的藥物,這些藥物有產生雷諾症候群的危險。」那麼為什麼說雷諾症候群罕見卻危險呢?答案就在下方的科普中!